44.發酵(下)
本來以為照片的風波只是一件小石頭掉進水里的事,誰知道引起的輿論卻是越燒越烈。 這一次,連沉軍和顧逸誠都看走眼了。 只是那么一覺的時間,醒來之后好像全都變了。顧瑤頭腦發懵地看著手機,腦袋里響起嗡嗡嗡的聲音。 顧瑤的所謂的親生父母竟然出現在大眾的眼里;如果說上輩子的顧瑤不好奇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那肯定是假的;上輩子的她做夢都想知道為什么他們要遺棄她,雖然她幸運地被顧家收養,但萬一收養她的不是顧家呢?在困在精神病院里的日子對于她來說更是度秒如年,她甚至幻想過會不會有一天親生父母會突然出現然后把她接走。曾經的她幻想過太多太多各種各樣的情景了,特別是被顧家拋棄之后,她更是妄想著有誰來拯救她。只可惜最后的最后,她還是獨自一人孤獨地死去。 上輩子那么艱難的時候他們沒有出現,而現在,已經是太遲了。更別說她現在對顧家,顧爸爸那滿滿的歸屬感。她才覺得自己算是融入了顧家,而親生父母的出現不知道會翻起怎么樣的風浪。 屏幕前的男女看起來陌生得可怕,顧瑤她甚至看不出來自己和他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中年男女頭發花白,雙眼泛著淚光,邊抽搐著邊帶著哭腔接受訪問。 “是我們對不起女兒,當年的生活實在太苦了。有上一頓沒下一頓的日子我們夫妻倆實在是不忍心讓女兒跟著我們受苦,所以只能把她留在了福利院門口。但這十幾二十年來我們的心里都不好過,每晚都難以入睡。當年的選擇實在是迫不得已?!?/br> “瑤瑤小時候為數不多的照片我們都還留著,我們不得已把她留在福利院的那天早上還一起去攝像館照了最后的一次全家福?!?/br> “這么多年來,我們夫妻倆就沒有停止過尋找女兒;我們也沒有再要孩子了,想著已經是對不起女兒,不能再禍害下一個孩子?!?/br> “日子好轉一些之后,我們就天天去sao擾福利院的院長,希望她能告訴我們瑤瑤到底去哪了,我們好把她接回來?!?/br> “……院長跟我們說瑤瑤生活得很好,被很好的人家收養著,讓我們不要去打擾她…” “我的心像是被割了一塊rou般疼…” “那是我的女兒啊,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女兒…” “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繼而不舍地追蹤著親生女兒的消息和下落,終于感動了上天,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的女兒,顧瑤。她長得多好啊,長得多么像她mama年輕的時候…” 任由屏幕里的兩人情緒豐裕地在盡情表達對女兒的想念和當初拋棄女兒的后悔之情,另一端看著手機的顧瑤卻是面無表情,心里更是不曾有一絲動搖??粗@兩人,只像是做戲一樣。最難最苦的時候他們沒有來,那么現在她已經不再需要他們了。她有爸爸,有家人的。這么多年,是顧家養育了她,而眼前這對或許和她有著血緣關系的男女,對她來說反而是陌生人一般的存在。 只是,顧瑤能夠堅定不被他們的話給撼動情緒,但不代表圍觀的網友們不被這對夫婦打動。網友們的反應比她這個當事人還要激烈。論壇上,微博上到處都是關于這個事情的話題,要不要原諒原身父母呢? 如果他們是顧瑤本人的話又會如何選擇。 每個指點江山的人都不是當事人,各種站著說話不腰疼。 “顧家這么些年來出錢出力地培養女兒, 難道就因為親生父母的一堆對不起的話就要把女兒歸還回去嗎?哪有這么便宜的買賣?” “樓上的,收養的比得上親生父母吧。你看人父母現在頂著眾人的面慚愧道歉,以后肯定會對女兒好的?!?/br> “不過如果我是顧瑤的話我估計還是會選擇顧家的;就顧家在京城的地位,日后的日子肯定超級省心的,干嘛要和自己過不去回到原生家庭啊?!?/br> “看來樓上的是把錢看得比親生父母重要啊?!?/br> “說得你好像就會選擇原父母一樣??!如果是你,我看你也會和我一樣的選擇?!?/br> 網上熱烈討論的網友分成了兩派,越爭越烈。也可能是顧瑤之前的照片的風波,所以導致這次事件反而如同火上澆油般引起各方的討論。 而作為當事人的顧瑤,也只是看著網友們的討論,沒有出來現身發表。周頤琪也看到了網上的各種評論,特意好心地打電話來告訴她在家休息幾天,暫時不需要跟著去臨市。畢竟周頤琪的日程安排網上都能搜索得到,而大家又知道顧瑤現在是她的助理,到時候說不好會被網友們圍剿呢。而且說到底,周頤琪也只是沉軍旗下的明星,她還不敢得罪沉家和顧瑤背后的顧家呢。 周頤琪有她自己在娛樂圈的生存之道,不摻和不關自己的事,雖然這樣的她看起來冷血,但起碼事少,什么火也燒不到自己身上。她也吩咐著身邊的人千萬不要去評論摻和這件事,不然別怪出事了她袖手旁觀。 顧爸爸也給顧瑤打電話了,雖然現在暫時在國外出差,但會盡快趕回來的,讓她不要害怕,爸爸在呢,甭管別人怎么說,她就是顧家的二女兒,誰也改變不了。 本來能因為這一連串的事情也變得無感的顧瑤卻因為顧爸爸的話突然淚如雨下。連平時不省心的顧朵也會給她發短信說“顧瑤就是顧家二小姐,她的二jiejie?!?/br> 而顧逸誠雖然沒特意給顧瑤打電話,但是他卻不等沉軍,出手把網上的各種討論都公關了一通,連那對夫婦的視頻都被刪得一干二凈。同時更是罕見地在顧氏集團的微博公眾號上發表了律師函。要知道顧氏集團的這個賬號平時只轉發或者評論和集團有關的新聞,平時更是不參與各種私人性質的公關事宜。 這一手倒是導絕了網友們的各種討論。顧氏的繼承人都出來了,這一舉動倒是側面證明了顧瑤在顧家的地位還是不變的。網友們看到既然無瓜可吃,那就只能轉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