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他麻利的起身,弓著腰就要往后退,康熙卻叫住道:“等等?!?/br> 梁九功立刻又跪下了。 康熙忍住火氣,心想,罰肯定是要罰的??梢粊砘首婺覆抛?,二來蘇麻喇姑畢竟年紀大了,疏忽些也正常,三來,慈寧宮的人也伺候皇祖母這么久了,想來皇祖母也是想朕從輕發落一次的。 人死燈滅這種事,康熙不會讓它發生在皇祖母身上。 想起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他又黯然神傷,不禁嘆著氣道:“算了,不用你傳旨了,你去和蘇麻喇姑說一聲,讓她自己斟酌,等后天事畢,就帶著宮人們自行在慈寧宮里領罰?!?/br> 梁九功恭聲應是后連忙就退出去了。 從太皇太后人沒了那刻起,到這時整一天一夜,康熙也就是剛進保和殿時,打了半個時辰的盹。 萬歲爺忙了多久,梁九功就跟著伺候了多久。 一出保和殿,他就連走代跑的往前奔,趕著辦完差事,在慈寧宮里歇會腳。 誰知道,他才走到太和殿的旁邊,一個小太監就在后面直叫著“九公爺爺” “小兔崽子,你最好真有急事!”梁九功停下腳步,轉身對著跑過來的小太監兇狠的道。 小太監嚇得臉都青了,連吞兩口唾沫,才抖著聲道:“九、九公爺爺是萬歲爺讓我來給您傳話的?!?/br> 梁九功聽得一愣,趕緊就變了臉色,沖著保和殿的方向躬身道:“奴才恭領諭旨?!?/br> 說完,他轉身沒好氣的對小太監道,“傳口諭吧?!?/br> 想了想,小太監才一字不漏的道:“既然太后不能親自治喪,那就叫淑慧公主代行其事,另外,太后病了也需要人伺候,這事讓瑜嬪和宣貴人去做?!?/br> 梁九功聽明白了,也就宣貴人博爾濟吉特是真去伺候皇太后的,而瑜嬪瑜主子,萬歲爺這是心疼她了吧。 奇了怪了,這兩天萬歲爺忙得腳不沾地的,就沒單獨見過瑜主子啊,怎么就能突然心疼上了?這是心里一直惦記著?所以一見皇太后病了,就立刻想起瑜主子的身子也不算好。 任梁九功怎么琢磨,也不會知道就在康熙打盹的那半個時辰里,貓大王哪怕趴在貓窩里,也能聞到琳瑯身上揉膝蓋用的藥油味,還聽到她累得直打呼。 第130章 守孝 快步進了慈寧宮,梁九功先去見了蘇麻喇姑。 聽完皇上的吩咐,蘇麻喇姑難掩激動之色,哽咽著向中和殿的方向十分恭敬的磕了頭。 梁九功伸手去虛扶她一把,又說:“也只有蘇麻喇姑您了,能在萬歲爺面前有這份臉面!” 皇上讓你自罰,那叫證明皇上心里有你,說是罰,其實比打賞還金貴,宮里面連好多主子都沒這個待遇了。 理是這個理兒,可這話蘇麻喇姑怎么會接,她趕緊就搖頭道,“我不過老奴一個,哪有什么臉面,都是托了太皇太后的福,更是皇上慈悲!” 一口一個老奴,這會蘇麻喇姑說起話來,比往常還要謙卑三分。 梁九功也點著頭,直說“那是那是?!?/br> 從蘇麻喇姑那里出來,梁大總管就趕著去見貴妃了。等見完貴妃,他好立馬找個地方,讓小太監伺候著喝茶吸鼻煙,也總算歇歇腳。 太后說暈就暈,雖然沒真病倒,可再跪喪肯定是不行的,一面守著太后,貴妃一面就提著心,就怕皇上為此發怒,剝了自己手里的宮權。 什么事只有嘗過了才知道里面的甜頭,嘗過了力壓四妃手握宮權的滋味,貴妃可真不想再去做那個空架子活菩薩。 萬幸,皇上沒把事記在她的頭上! 親自送了梁九功幾步,站在錦簾前,貴妃喜在心里,面上卻是不顯,只叫來在她眼前得用的寧姑姑,交代她去請瑜嬪和宣貴人過來。 知道接下來的兩天里自己不用再跪得七勞五傷了,琳瑯的心里那叫一個又驚又喜。 驚喜之余,她又恍然大悟:原來萬歲爺在這種真桑心掉淚的時候都還能想著自己??! 這不由得讓她想起去年夏天時,她被人傳成是海蘭珠的轉世,那時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覺得,哪怕她是無辜的,可只要孝莊因此遷怒,康熙就不會保護她。 那時她可真是害怕,害怕得晚上都悄悄的哭??涩F在,即使是孝莊的喪禮上,康熙也會念著她了。 這么一想,琳瑯立刻就超級感動。發現康熙的心里是真有自己的,這種感覺可真好…… 一邊感覺又多了一些和萬歲爺繼續走心的勇氣和篤定,她一邊就又手癢想擼一擼黑豆了。唉,和萬歲爺走心之類的傻話,她和誰都不能說,也只有躲在床上,和可愛的貓主子說了。 一邊想著自家美噠噠的綠眼黑毛大貓,她一邊跟著方姑姑去了左偏殿。 給躺在床上的皇太后跪安后,她就和宣貴人商量著分了工,她負責熬藥,宣貴人負責喂藥,等皇太后睡下了,兩人就一起撿佛豆念佛,好叫佛祖保佑皇太后早日康復。 說是熬藥,自然不會讓琳瑯親手熬,她只要坐在旁邊看看藥方,等藥熬好了,再親手倒藥嘗藥(一口)就可以了。 熬藥是個慢活,三碗水細熬成一碗那就是一個時辰。 琳瑯在熬藥的屋子里坐得無聊,先兩次叫嬌杏去正殿那邊看福寶的情況——啥情況,吃喝拉撒唄,然后干脆又讓紅苕去拿了經書,她小聲的念一遍也算是給太皇太后祈福了。 正殿里,一片煙火繚繞。貴妃跪在淑慧公主的旁邊,燒出一盆紙灰后就起了身去方便。 她是喪禮的主持人之一,守起規矩來自然不比其他人那么嚴。 方便完,貴妃一邊讓人按摩手腳一邊就聽方姑姑回事。她邊聽邊點頭,然后道:“太后不在殿里,到了中午,阿哥們和格格們就得另找人領著去休息,就找……恭親王福晉吧。我看她的臉色不好,也讓她能跟著少跪一會?!?/br> 方姑姑應聲出去通知了恭親王福晉馬氏。到了中午,禮鐘一響,馬氏先去給領頭的太子做了蹲福,然后才帶著他們往后殿走了。 到了后殿,馬氏和她帶進宮的兩個嬤嬤就仔細盯著一群奶娘伺候九阿哥和五格格以下的小主子們,至于其它的六歲以上的阿哥和格格們已經會使喚奴才,也不用她怎么管。 靠窗擺著的一套紫檀木荷花藕節方桌上,四個皇格格各坐一邊由奶嬤嬤伺候著吃飯。 二格格見大格格一邊吃一邊就偷偷的去看馬氏,也就明白大格格的心事了,等吃完了飯,她就和大格格咬耳朵,“jiejie,你是不是想見晉側福晉了?” 大格格吃了一驚,然后咬著嘴唇點點頭。 見她果然想見親額娘,二格格就提議道:“我去幫你說,恭親王福晉下回帶側福晉進宮?!?/br> 大格格聽得一喜,嘴里卻道:“還是不了,恭親王福晉……我不想她難做?!?/br> 二格格道:“怎么就難做了,不就是帶側福晉進宮一趟嗎?前幾個月你天天去看六阿哥,給她省了多少事,你要不去看,她這個嫡額娘還不知道得往宮里跑幾趟了?如今,你就求她一件事,她有什么可難的?!?/br> 二格格越說越覺得自己說得對,心里就納悶了,大格格都進宮這么多年了,怎么還這么怕馬氏,是為了晉氏著想……至于嗎,晉氏早就不得寵了,女兒又在宮里遲早會封公主,馬氏犯得著為難她嗎! 大格格笑著拉住二格格的手,道:“好meimei,你說得很有理,不過……”她低垂著眼皮道,“這事還是我自個兒去說得好?!?/br> 這話二格格喜歡聽。大格格脾氣好,行事又周全,一向都是她有理,自己沒理,可難得自己有理一回!心里一高興,她就更想幫大格格的忙了。 這也正中了大格格的下懷。 于是,最后大格格還是和二格格一起去見的馬氏。 不就是帶晉氏進宮一趟嗎?馬氏痛快的答應了。 沒想到這么容易,大格格歡喜得很,趕緊就福身謝過馬氏。 馬氏笑著抬身扶她起來。心里卻在想,太皇太后這一去,宮里就只剩一個皇太后了,再不是親生額娘,皇上也得更孝敬她不是。 而大格格可是在皇太后眼前長大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她家的王爺又是個不著調的,誰知道哪一天大格格就能為恭親王府說句好話了! 琳瑯在左偏殿里熬了兩天藥,和宣貴人一起撿了三升的佛豆,康熙也就帶著阿哥和王公大臣在一片哀樂聲中,聲勢浩大的迎奉著孝莊的靈柩出了紫禁城,去了位于京郊的孝陵。 孝陵是順治的陵墓。孝莊要葬在兒子的身邊。 孝莊死前拉著康熙的手說了,她就不去盛京了,太宗的山陵不可為她輕動,何況,她心中也舍不得康熙父子。她啊,就想葬在兒子安睡的孝陵的附近。 要說起來,這事也是極不合規矩的,雖說孝莊貴為太皇太后,可沒有太宗,哪來的她的尊貴。 康熙在治喪的頭一天在吊詞里說了這事,第二天就有兩個御史聯名上折子,說雖然太皇太后對順治爺的心意是好的,可夫大于子,禮大于情,太皇太后還是應該葬于盛京,于昭陵陪伴太宗才是。 至于太皇太后想葬于孝陵的遺愿,可以衣冠冢代之。 康熙把折子給留中了,還是迎奉孝莊的靈柩去了孝陵。暫安于孝陵,等以后再起建陵園和地宮。 結果,他一復朝,就又有不長眼的人上折子,還一連上了三封,都是說衣冠冢的事。 康熙看得火起,立刻就把最先的那兩個御史叫進宮來,他也懶得見他們,就讓兩人在候見的偏殿坐了一天的冷板凳,這下還想跟著上折子,做一回道德君子的人可就知道風向了,立馬全消停了。 西暖閣里,康熙冷笑著和琳瑯道:“這些蠢貨,正事不做,倒是一門心思管起朕的家事來了?!?/br> 琳瑯特別贊同孝莊的做法,她都把話說得那么明白了,她就想葬在兒子的身邊,憑什么就一定要把她葬在盛京去。 皇太極的身邊又不缺人,皇太極活著的時候可是娶了五個大福晉的,最愛的是海蘭珠,最敬重的是哲哲。就這么個渣丈夫,還要孝莊舍了兒子去盛京陪葬? 要換了是琳瑯也絕對不干! 所以,這會一聽康熙的話,她立馬就猛點頭。 康熙嘆了口氣,道:“皇祖母就是知道會有人反對這事,所以才一直忍著,直到……才忍不住和朕說起?!?/br> 所以說,皇家的媳婦不好做啊,哪怕是孝莊,也有很多的事得忍著憋著,要不是孫子孝順給力,死了都得受委屈。 琳瑯不禁聯想到自己,托萬歲爺的福,委屈她倒是沒怎么受,可石常在妙答應,甚至還有貴妃,都因為康熙而嫉妒甚至懷恨她。 到這時,到底是誰把便宜哥哥那穆圖的手給打斷了,她都還不知道了??隙ㄟ€是和宮里的‘好姐妹們’脫不了關系吧。 琳瑯想得心有戚戚焉,也跟著長嘆了一口氣。 康熙轉頭一看,見她苦著臉難過得很,就抓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腿上,一把握住了,語帶感動的道:“你呀,也別跟著難過了,你的心意……朕總是知道的?!?/br> 琳瑯一邊心想腦補萬歲,一邊毫不臉紅的點了點頭。 她也確實不需要臉紅,雖然現在她是沒為康熙難過,可剛進門那會,看到他瘦得臉頰都凹進去了,她心里立刻就不舒服了,然后到了吃晚點的時候,見他要守孝吃素,一頓晚飯吃了一堆素菜,也就一碗蟲草雞蛋羹算是道有營養的,作為一個不用跟著守孝吃素的大吃貨,她可是看得很有些難過的。 第131章 偷看 這時的守孝規矩特別多,琳瑯本來以為自己也得跟著萬歲爺吃素一年的??山Y果不用。 當然作為宮妃和晚輩,她也得居喪,也就是穿素色衣服,不戴顯眼首飾和化濃妝,還有不能吃酒聽戲什么的,但嚴格的吃素就不用了,原因也簡單——守孝也得講資格的。 作為外姓人和曾媳婦,別說琳瑯了,就是赫舍里氏這個皇后還活著,也沒資格說能和康熙一起給孝莊守孝的。 另外,作為出嫁女,要想給父母守孝,也只能是一年,兒子的話就是三年,守之前,一般還得走一個跪問公婆:‘媳婦想為家中父母守孝,敢問可不可以?’的流程。 否則,就是沒規矩一心向著娘家。 古代的規矩就是這樣地,無處不見對女性的各種歧視。琳瑯聽完鐘嬤嬤的科普簡直都醉了。 雖然覺得自己受之無愧,但被顯然感動了的萬歲爺盯著臉看,她還是有點小心虛的,點完頭,趕緊就低頭去掏了懷表,嘴里還嘀咕道:“是不是該開始抄經了?” 康熙也跟著瞥了一眼,見還有半刻鐘就七點了,就起身帶著她去了西暖閣附帶的小書房。 晚上不能滾床單,萬歲爺的睡前活動也就從被侍寢換成了給孝莊抄經祈福。 為太皇太后抄經這事萬歲爺在吊文里也說過的,等抄完了,還要為此開個水陸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