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也不知道造辦處的工匠是怎么修補的,琳瑯打開匣子一看,擱在里面的珍珠手串又氤氳生輝,美得不要不要的了。 怕出格,她先戴著手串給康熙看了一回,結果萬歲爺不僅沒搖頭說不行,還叫她去哪里都隨身戴著。 說來也是奇怪,把這么大的東珠往頭冠和禮服上弄,就跟往衣服上繡龍似的,得萬般講規矩,但做成普通首飾,也就沒什么了。 他都這么說了,琳瑯隔天就戴著東珠手串在御花園里招搖過市起來。 兩天不到,瑜嬪新得了一串堪稱奇珍的東珠手串的事就傳遍了整個紫禁城。 長春宮里,趁著廊子上正吹晚風,坐在欄邊乘涼的牛答應就和雙答應又說起了那串東珠手串。 “我昨兒也是運氣好,正好遇上瑜嬪娘娘,娘娘也沒把手串戴在衣袖的外面,可等我跪安時,她就那么一抬手,從她袖子里瀉出的珠光把我的眼睛都照花了!”牛答應邊說邊一臉的如夢似幻。 這一天多,雙答應已經聽她說了好多遍,心里早就不耐煩了,就一邊扇風一邊笑著頂了一句:“再怎么好,那也是天邊的事?!?/br> 牛答應聽得心里就是一堵,她知道端嬪一搬來后院,雙答應就咬著牙給管事的余姑姑送了禮,最近手頭很拮據,就點著頭道:“也是,別說一串了,就一顆東珠也頂咱們姐妹一輩子的年俸??刹皇翘爝叺氖聠??” 這下輪到雙答應堵心了,她也不和牛答應吵,把眼珠子轉了一圈后,卻是笑著和牛答應貼耳細語:“其實,meimei你大可不用自謙,和jiejie我不一樣,你才進宮多久,這回大選又沒進新人,當年瑜嬪娘娘可是在儲秀宮那邊待了十多年,誰知道往后meimei會不會也……” 她這一番話,把牛答應都聽癡了,等回了屋,開始吃晚膳了,牛答應又想起昨天的事,這一回,她一點也沒想起那串讓她牽腸掛肚的東珠手串,卻是把瑜嬪那纖薄窈窕的身形在腦子里想了又想。 想苗條幾分,就得少吃幾分。 于是,只吃了兩筷子的青菜,小半碗的米飯,牛答應就放筷子了,怕自己看著嘴饞,她干脆叫宮女秋水把小膳桌給撤了。 難得見牛答應剩下這么多飯菜,rou菜更是一點沒動,秋水心里樂壞了,天一熱,膳房那邊就更摳了,小宮女好幾天都沒沾葷了,等抱著膳桌出了屋子,她歡喜得都小小的歡呼了一聲。 第114章 言傳身教 東珠海東青還有紫貂皮,早在遼宋年間就是女真人引以為傲的三寶,到了滿人的大清朝,這三樣更是成了頭等貢品。 什么叫頭等貢品,一句話,就是只供皇家用的最好的東西。 就東珠這一樣,早在順治爺時就定下了規矩,八旗里,上三旗設下的珠軒由內務府直管,而下五旗設下的珠軒,每年的貢賦該給各旗的旗主和宗室們的還是照給,可采珠這事得由內務府的人代管。 有內務府的人看著,下五旗的大小珠軒當年產量就翻番,至于下五旗的旗主和宗室們就偷雞不著蝕把米了。沒了個來錢的進項不說,還得爭相上折子夸內務府幫他們管得好。 再到了康熙這里,登基后不久萬歲爺就下了圣旨,嚴禁寧古塔附近的烏拉人擅自采捕東珠。 所以如今,天底下最好的東珠全在宮里面,不止民間,連幾家鐵帽子王乃至裕親王和恭親王的手里都沒有。當然,康熙也不會真讓近支宗室們沒著落,每年的大小例賞,他都會賞下不少上好乃至最好的東珠。 于是這下好了。琳瑯那么高調的在御花園里炫了幾天富,宮里面卻是一句酸話沒有,全是‘美啊美啊怎么這么美啊,也只有瑜嬪娘娘才配戴這么美的東西’的贊嘆聲。 所有人包括貴妃,都以為那串東珠手串是萬歲爺賞給他心愛的瑜嬪的。 倒是大格格,心里有些猜測。 她住在太后的壽安宮里,又是個面面俱到的,時不時的就會和蒙古的老太妃們一起喝個茶聊個天,所以她是知道的,這東珠可不止是滿人的祖地才有。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江水長著了,朝廷再三申五令不準胡亂采珠,過了寧古塔,也就萬事管不著了。 端午那天,老郡王福晉怎么慢待瑜嬪又怎么想往回找補的情形,大格格看得一清二楚。 瑜嬪的性子也是一絕,簡直滴水不沾——你慢待她時,她毫不在意??傻饶阆牖仡^討好她,她也還是一臉的不在意,就不理睬你。 大格格看得心里都羨慕。能這么一身清凈,可真好。 瑜嬪可以不給老郡王福晉面子,老郡王福晉卻是不敢得罪她的,沒兩天就借著給太后請安的機會,帶了不少好東西進宮,托大格格往瑜嬪那里走一趟,幫她賠個罪。 大格格一面收了謝禮,一面轉頭就好笑上了,這個老福晉,不止嘴上功夫不夠使,眼神也不夠用了,就沒看出來嗎,人家瑜嬪壓根就沒把你當回事。 果然,到了咸福宮,她稍稍一提賠罪的話頭,瑜嬪就笑著直搖頭,還和她說,老福晉真是講客氣。多大點事啊,有什么可賠罪的, 大格格看得出瑜嬪說的是真心話,都寵冠后宮了,還這么好說話,皇阿瑪這么喜歡瑜嬪,也是喜歡她這副天生的好性子吧。 大格格輕松的發了筆財,還讓老郡王福晉欠了她一個小人情,心里也是高興了好幾天。 她向來就是個窮的,宮里沒人貼補不說,有時還得倒貼補宮外的親額娘,可面上還得繃得光鮮,否則就成了上下兩頭不討好——宮里面會風傳她多事,王府那邊則要嫌她沒事找事了。 突然有了一筆進賬,大格格最近可就手頭活泛了。她琢磨要不要把羅剎國的皮料子分些給三格格。二格格是肯定要給的,可三格格那邊…… 布貴人帶著三格格住在榮妃宮里,只給二格格不給她,不像樣子??啥窀竦男宰营?,又格外愛美,三格格和她只差一歲,平常的東西也就罷了,偏偏羅剎國來的皮料子在宮里也算是個稀罕物,就怕她見不得三格格那里也有一樣的。 她正琢磨該怎么周全這事,御花園里卻是傳來驚雷一聲——瑜嬪戴著一串頂尖的東珠手串逛園子!那可真是頂尖的好東西,隨便取一顆也能在四九城里換一棟宅子。 皇阿瑪給瑜嬪一件好東西不奇怪,可瑜嬪的性子可不像那么愛顯擺的人啊,想來想去,大格格心里總覺得不對,就派人去打聽造辦處,如果瑜嬪的東珠是老郡王福晉給的,那肯定得在造辦處那邊走一遭。 結果……天呀!東珠還真是老郡王福晉給瑜嬪的! 老郡王福晉背著人送瑜嬪那么貴重的東西,指定是求她辦事的,萬一事情不成,皇阿瑪要追究起來,她這個幫著老郡王福晉送禮的人可脫不了關系。 這還不說,真要是這樣,瑜嬪再是好性子,到時也肯定會怪上自己的。 大格格嚇得臉都白了。 咸福宮里,琳瑯還沒等來蒙古人的重禮,卻是在一個午后招待了大格格。 大格格是帶著禮物上門的,她親手做了一盒豌豆黃。早上做好的,放到這會,剛剛全放涼。 琳瑯蠻喜歡這個懂事的小姑娘的,懂事不說,她還嘴甜,也就很給面子的,一邊叫石楠去拿玫瑰花露泡茶,等會好伴著豌豆黃吃,一邊就拉著大格格坐下來說話。 坐著說了一會的話,見琳瑯手上沒戴手串,大格格挺不好意思的說,“瑜額娘……我能不能看一看您新得的那條手串?!?/br> “怎么不能?!绷宅樞χ熊钕闳ツ脰|珠手串。 福寶最近不止喜歡吃手吃腳,還無師自通的練會了一招‘抓抓手’,不管眼前有什么,他都想抓著往嘴里放,又白又圓的東珠手串更是成了他的心頭好,好幾次,琳瑯一抱起他,他就拽著手串不放。 現在,琳瑯在屋子里都不敢戴首飾,手串還好,福寶一扯,她總會有感覺,要是耳環簪花什么的,她怕一個沒看住,福寶就給吞下去了。 等茴香躬身奉上手串,琳瑯干脆直接就遞給了大格格,讓她拿著仔細看。 大格格小心的捧著珠光閃閃的東珠手串,邊看她邊就一臉的驚奇和喜歡。 真的好漂亮!這么一看,大格格原本就有些快的心跳就又加快了幾拍。 她也不多看,仔細看了幾眼后就雙手捧著還給了琳瑯。 琳瑯見她看完后臉都紅了,還直抿嘴,就轉頭叫石楠上茶。她記得大格格已經滿十六了,在她這個年紀是最不喜歡在長輩面前‘丟臉’的。 琳瑯自己十六歲的時候,最煩的就是和長輩們搞聚餐,要是每家的孩子都會去,那還好,大家火力分擔嘛,最怕的就是只有她一個小輩,那可就苦了,從見面打招呼開始就得一路裝乖,一頓飯吃下來,臉都得笑僵。 等豌豆黃和玫瑰花茶都擺好了,兩人一起吃點心喝茶時,大格格開始小心翼翼的把話頭往東珠手串上引。 好一會,琳瑯終于說出了她想聽的話——幾天前,皇阿瑪就已經見瑜額娘戴過那串手串了。 已經見過了?怎么會? 大格格恍然發現她想漏了什么。真要是想給老郡王福晉辦事,瑜額娘又怎么會把東珠穿成手串,連她都知道蒙古人手里有東珠,皇阿瑪能不知道。 瑜嬪這是想收錢不辦事啊。她之所以宮里大肆顯擺手串,是想將老郡王福晉的軍吧,東西已經在皇阿瑪過了明路,即便她不辦事,老郡王福晉也只能掐著鼻子認了。 大格格一邊覺得放心,一邊就又紅了臉。枉她平日還覺得自己也算聰明謹慎,結果真遇上事了,心里一慌一急,腦子立馬就木了。 吃完豌豆黃,也就到了琳瑯給福寶喂奶的時辰,大格格趕緊起身走了。 等她走了,琳瑯一邊給福寶喂奶,一邊就覺得奇怪。她本來以為大格格這回上門來是有正事的。 無事不登三寶殿,要說大格格這次是專門沖著看東珠來的,合琳瑯覺得不是,遲早都能看見的東西,至于要這么著急嗎? 大格格總共也就來過咸福宮兩回。把前后的事情連在一塊想了想,她也就想明白了,大格格十之八九是為了那天送禮的事兒才上門的。 跑來拐彎抹角的問自己,她是怕擔責任吧。這小姑娘真是聰明,居然猜到東珠是溫都爾郡王福晉塞給她的。 這智商,這聯想力可真是沒得說,琳瑯越想越是覺得愛新覺羅家的基因不一般。 等隔天康熙來了咸福宮,她就把這個結論和萬歲爺說了。說完還喜滋滋的道:“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么厲害,等咱們福寶長大了,腦袋瓜子肯定更靈光?!?/br> 數字黨可不就個個都聰明嗎? 康熙聽笑了,是不是當額娘的都這樣,但凡覺得什么好,就都能往自己的孩子身上套。 他道:“孩子能不能做個一等聰明人,只有五分是看天性,其余五分則是靠教靠學了。等福寶大一點……三歲吧,朕就給他開蒙?!?/br> 琳瑯聽得一怔,心想三歲就開蒙,會不會早了點啊,但她再一想,宮里的阿哥都是六歲進上書房讀書,三歲開始打打基礎好像也不算早。 一想通,她連忙起身給康熙端正的行了福禮,萬歲爺要給皇阿哥開蒙,她這個做額娘的可不得趕緊謝恩嗎? 等她坐下后,康熙一邊喝茶,一邊就想起了大格格,他皺了下眉頭,大格格作為宮里的養女,心眼多些也不為過,可她行事粗疏,讓人鉆了空子,事后不立馬來咸福宮和玉兒坦白并請罪,還敢使心眼套話。 這不是聰明,這是蠢。 也就是玉兒心寬,要是換了是其他的主位,大格格敢這么亂來,早已經把人得罪凈了。 自恃聰明,其實骨子里沒有心胸和擔當,遇事只會用小聰明,這是最要不得的。 大格格是要撫蒙的,不說怎么聰明,也不能遇事就犯蠢,康熙準備和太后說一聲,讓她派兩個教養嬤嬤給大格格,教教她該怎么行事。 他放下茶盞,拍了拍琳瑯的手,不無感嘆的道:“玉兒,你剛才還說大格格聰明,其實。你比她聰明太多了?!?/br> 康熙不怕人笨,笨人自有笨人的用處,可像大格格這樣的,平日里裝得聰明,到了關鍵時候卻盡給他犯蠢壞事。 琳瑯覺得莫名其妙,但好話不嫌多,她也就笑嘻嘻的點了頭,還道:“都是萬歲爺你教的好?!?/br> 康熙聽得哈哈一笑,心情一好,他也就來了興致,便一把摟住琳瑯,在她耳邊曖昧的低語道:“是嗎?那為了讓玉兒更聰明,接下來,朕可得好好的言傳身教一番才行!” 第115章 不負 溫都爾郡王福晉萬萬沒想到瑜嬪敢把那十顆東珠穿成手串往自個手上戴。 那十顆珠子,是她侄子喀爾喀的哲布丹汗最心愛的寶貝,只一顆就值百頭壯牛,十顆和在一起,更是能抵一個千人的部落。 要不是開頭就在端午大宴上得罪了瑜嬪,老福晉原本是打算把這些珠子作為壓箱底的東西,等到最要緊的時候才拿出來用的。 老福晉已經有五年沒進京了,五年前,在紫禁城里面最受阿木古朗汗寵愛的妃子還是德妃和宜妃,那時兩人剛封妃,年輕貌美不說,兩人的宮里還都養著親生的阿哥。 上京前,她才聽說皇貴妃因為冒犯太皇太后被阿木古朗汗給圈起來了,那時老福晉還在想,五年對男人來說不算什么,卻是一個女人的整個春天,那兩位只怕也是大不如前了,也不知道這回她帶去中原的那些好東西又得往誰的宮里送。 到了京城,都不用怎么打聽,老福晉就知道紫禁城里這兩年的春天都是屬于瑜嬪的。 這位瑜嬪娘娘,就是老福晉這一回要找要求的人了! 想著求人辦事,卻先倒把人給得罪了,老福晉也是真急了。她這才把壓箱底用的東珠一股腦的送在了前頭。 以瑜嬪的家世,她手里肯定是缺錢的,可老福晉總不能叫人抬著一箱子金磚往她宮里送吧,她送東珠,其實就是在給瑜嬪送錢。 滿人是最喜歡東珠的,宮外又少得可憐,東西越少越稀罕,瑜嬪隨便拿一顆東珠,在宮外就能換兩三千兩的現銀。 值錢不說,東珠的意頭也好,只有皇后才配用的最好的東珠,瑜嬪一口氣可就有了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