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魏珠一邊側著身引路一邊笑著回道:“哪里的話,貴人多想了。萬歲爺這么愛重貴人,剛一回宮就召您來相見,九公爺爺自然是要跟著體恤的,何況這事,本就是九公爺爺能做主的事兒?!?/br> 他都這么說了,琳瑯自然就打消了顧慮。 等跟著他去了分給自己的寢間后,琳瑯就拿了一個二十兩的大荷包打賞他。 魏珠笑著接了,又跪下來給琳瑯見了禮,起身說了幾句吉祥話然后人才退下了。 他一走,琳瑯就一邊叫一個宮女去關門,一邊叫另一個宮女給自己打熱水——她要好好的泡個腳,然后暖呼呼的睡一覺! 第38章 花間 泡腳時,琳瑯一直讓宮女往黃銅盆里加熱水,加到最后,水都淹過腳脖子了。一邊泡,那又暖又熱的感覺就一邊往上走,把她舒服得閉著眼睛從嗓子里直哼哼了兩聲,直到把兩只腳丫子都泡得紅通通的了,她才滿足的擦干了腳,上床睡覺去了。 第二天,卯時還未到,琳瑯就被宮女叫醒了。這時偏殿里的動靜已經很大了,萬歲爺都是卯時起床,那御前隨侍們自然就得更早到崗開始做準備,琳瑯是睡得熟,否則早就被吵醒了。 草草洗涮一番,穿好衣服梳好頭,琳瑯拿了兩個荷包打賞了兩個御前宮女,和她們說好下次還叫她們,然后才離開偏殿去茶水房吃早飯了。 一出偏殿,她才發現下雨了。雨不算大,而且也不刮風,難怪剛才她一點感覺都沒有。 茶水房所在的偏殿和作為宮妃臨時住所的偏殿是挨著的,連接兩者的走廊上已經濕漉漉的了,琳瑯拉上斗篷的帽子,眼睛盯著腳下,一邊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自己也該練習一下怎么穿著這花盆底健步如飛了,一邊小心翼翼地穿過了走廊。 等琳瑯進了茶水房,劉得福正指揮兩個小太監往一個小圓桌擺膳,見她進來了,趕緊笑著過來請了安。 琳瑯先謝過他,又恭喜他升職了。昨晚,她一邊洗腳一邊就和侍候的兩個宮女說了一會話,這才知道劉得福從八品副侍監連升兩級,如今已經是六品的宮殿監正侍了。 “貴人,你太客氣了?!眲⒌酶Pχ惫?,嘴里道:“奴才這次能升做六品,一則全托了九公爺爺的抬舉,二則也是沾了貴人您的福氣??!” 可不是嘛,在乾清宮里外侍奉的太監多如牛毛,九功爺爺憑什么就抬舉他,要不是有萬貴人在,他劉得福算是哪個門牌下的人呀。 劉得福著意奉承了琳瑯幾句,見早飯擺好了,就很有眼色的退下了。他走后,琳瑯就坐下來美美的吃了一頓早飯,然后坐著輦子回了咸福宮。 等回了梢間,她又是一覺睡到了中午。睡醒后,她也懶得起床,就在床上吃了午飯。琳瑯自己點的三菜一湯就不多說了,算是正常范圍里的‘好吃’吧,可周泉孝敬的一道栗子羹可是給了她一個驚喜了——用栗子rou和紅棗rou做成的栗子羹,色如琥珀,香甜軟滑,特別好吃。 吃完一大盅子的栗子羹,琳瑯一邊摸著自己鼓鼓的肚皮一邊意猶未盡的吩咐石楠,最近這段時間讓周泉每天中午都做一盅栗子羹進上來——從明天開始她不吃糖炒板栗了,她要天天吃又甜又香的栗子羹! 接下來的幾天里,只要有空,琳瑯就會穿上花盤底在梢間里練習走路,她練習時石楠和茴香會跟在兩邊看顧著,只要她腳下一不穩當,兩人就立馬伸手扶住她。這樣練習了幾天后,走起路來感覺就輕松不少了。 正好這幾天,或早或晚的,紫禁城里每天都會下小半天的毛毛細雨。一次雨停后,她干脆就穿著花盤底繞著地面濕滑的后院走了兩圈。走慢一點的話已經毫無問題了,走的時候也不用再刻意的盯著地面了。 所以說,很多事只是看著難,真上手了,也不是那么難的。 琳瑯以前連高跟鞋不太敢穿,中跟可以,高跟就有些麻爪了,現在居然連難度系數更高的花盆底都能駕馭了,心里不禁就很是開心,開心了就慶祝一番唄,于是她叫來張小桂,讓他去膳房點了一桌好酒好菜,到了晚上,和石楠茴香一起又吃又喝的小小慶祝了一番——木香紫蘇和張小桂他們雖然沒資格上桌吃席,但琳瑯還是記得給他們單點了一桌酒菜,讓他們也跟著樂一樂。 俗話說,細雨綿綿好個秋。這一回,紫禁城的雨就一直下到了冬至大宴的前夕。 冬至向來被視為一陽之始,也是年尾前清宮里需要盛大慶祝的最后一個節日。十一月三日,離冬至日還差兩天,還沒到日子,宮里面就已經忙碌起來了。 雖然還沒有開始過節,升平署的幾個戲班子已經輪番在慈寧宮花園和漱芳齋里開唱了。琳瑯如今是貴人了,說來也能去漱芳齋聽戲了——慈寧宮花園是專為孝莊和皇太后開的專場,只有嬪位以上才能去,她本來也想去的,可石楠從前院得了消息,說是端嬪這幾天精神好,所以準備天天去漱芳齋聽戲,宮妃們去漱芳齋聽戲坐的都是小包間,琳瑯和端嬪都是咸福宮的人,去了肯定得坐一起的。 和端嬪娘娘一起坐著聽戲……稍微想象了一下那個場面后,琳瑯就果斷的放棄了。 兩天后,剛剛卯正時分(早上5點鐘),琳瑯就被石楠叫醒了。 別以為冬至筵宴開宴的時間是在午時,她就能睡懶覺了。宮妃們得先去慈寧宮給孝莊和皇太后請大安——按康熙定下的規矩,每逢重大節慶,包括康熙在內的所有人都必須先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后請安,然后再迎奉她和皇太后的鑾駕去往開宴的宮殿。 萬歲爺,你可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孫子??! 琳瑯一邊打著呵欠一邊干巴巴的吃起糯米方糕來。她沒敢多吃,小半個巴掌大的方糕她只吃了三塊就住了嘴。 昨天下午,一邊挑揀明天要用的衣服首飾,石楠一邊就和琳瑯說起了以往她侍奉老太妃時的舊事,無論是琳瑯馬上就要第一次踏足的慈寧宮還是舉辦冬至筵宴的乾清宮,那時石楠每年都會去上幾次的。 按照石楠的說法,這宮里的大宴向來是宮斗事件的高發地點。自家主子去了之后,首先絕不能讓她和茴香離身。真要有人想算計些什么,肯定就得先想法支開貼身宮女。 其次,主子最好別好一次也別去官房——宮里所謂的官房,其實也就是‘用馬桶’的雅稱。一來很容易出丑,二來要是遇到其他也要用官房的宮妃,就很容易出事。石楠就碰到過一次,一個老太妃用完官房后把鞋面弄臟了,被另一個老太妃多看了幾眼,就羞得急忙往外走,結果腳下一滑,把頭都給摔破了。喜慶日子里見血,多不吉利的事,于是兩人都被太皇太后責罰了一番。 所以說,這一回,和去午門送駕那次不一樣,琳瑯不止不能多喝水,也不能多吃東西。按照石楠的經驗,糯米點心吃著最經餓。 吃完‘早飯’,琳瑯先漱口洗臉,然后才開始穿衣梳頭。先脫了睡衣,穿上夾棉的襯衣(內衣)和褲子,然后是一件馬甲,最后才是那件漳緞料子的海棠紅團壽字花樣的氅衣。 等梳完架子頭,化好妝,琳瑯才開始戴首飾。 升常在時賞了兩套,升貴人時又賞了四套,如今琳瑯的手里也有六套成配制的首飾,既然外裳是海棠紅色的,她就選了那套鎏金鑲紅碧璽首飾,這套首飾的亮點在于一個極為精致的點翠圓面簪,一片金紅映襯下,插在發髻上的亮藍色的圓面簪就顯得格外的漂亮了。 萬貴人今天真是美美噠!琳瑯一邊照鏡子一邊毫不臉紅的夸了夸自己。照完鏡子,她才穿上了花盆底,披上毛斗篷,帶著石楠和茴香去了前院。 和端嬪會合后,兩人就坐著輦子,一前一后的出了咸福宮。 大約過了兩盞茶的時間,輦子終于穿過長長的猶有夜色的甬道,在已經燈火通明的慈寧宮的宮門前停下來了。 下了輦,琳瑯跟著端嬪在迎上前來的一個嬤嬤的帶領下進了慈寧宮。 因為離得遠,等琳瑯和端嬪兩人到的時候,宮妃們已經來了大半了。雖然這時離請安的時辰巳時(早上9點鐘)還差了兩刻鐘。 早到的宮妃們都在太皇太后寢殿旁的幾個花間里喝茶等候?;輼s德宜四妃坐在一個花間里,一邊喝茶,一邊商量宮務。一聽咸福宮的人到了,宜妃就和其他三妃說,要不她們停一停,咸福宮新晉的萬貴人她還沒見過了,想必jiejie們也沒見過,既然人來了,就叫過來見一下吧。 這點小事,其他三妃自然沒有不點頭的。 惠妃一邊笑著點頭,一邊心想:宜妃這是醋上了吧。這萬氏可比她還大三歲呢! 德妃靠著椅背,一面輕撫腹部,一面叫人去備了一杯茶。榮妃見了也叫人去準備蒲團,免得請安時萬貴人生生的跪在地上了。 不一會,面色有些緊張的琳瑯就跟著宜妃的大宮女進了花間。 進來后,她先跪在蒲團上給四妃請了安,然后才起身站在花間的中央,微垂著視線,任四妃打量了一番。 在四妃看來,這萬氏中等個子,身材纖瘦,容貌秀麗,說是年逾二十八了,可看上去也就二十出頭,一雙眼睛長得很出彩,一雙黑白分明的杏眼水靈靈的,配上濃黑的長睫毛,看著就惹人疼。 “真是個招人喜歡的美人兒!”宜妃輕笑了一聲,讓人搬來了一個繡蹲,和顏悅色的讓琳瑯到她的身邊去坐下。 等琳瑯小心的坐下并接了德妃的茶后,宜妃就道:“萬氏,聽說你是康熙十一年進的宮。也許本宮進宮選秀時還見過你的了。你也是宮中的老人了,如今得了皇上的愛重,雖是大喜,可也得知道謹慎……” 宜妃這是在敲打自己呢! 琳瑯聽著心里倒也不慌,宜妃的這點子敲打和那天她因為畫小人被萬歲爺拎去嚇唬的‘大事’比起來,那就是毛毛雨呀。 但表面上她卻也很給宜妃面子,抿著嘴眨了眨眼睛,然后有些委屈和慌亂的把頭低了下來。儼然已經把自己的演技發揮到了最大的限度。 貴人萬氏是個什么出身,宜妃是知道的,見她這么小家子氣,也沒起疑心,心里的那股子悶氣倒是消了不少,于是又話里含刺的‘勉勵’了幾句后,她就讓琳瑯出去了。 琳瑯被宜妃奚落時,惠妃和榮妃一個在嗑瓜子一個在喝茶,既沒給宜妃幫腔,也沒開口說其他的話。倒是德妃,在琳瑯跪安時,笑著賞了一根如意。 琳瑯手里拿著如意,頗有些喪氣的退出了花間。雖然她沒真被宜妃給說委屈了,但莫名其妙的被宜妃抓著奚落了一番,她的心情能好嗎? 心情這一不好,她就覺得肚子餓了。還好——她讓石楠隨身帶了幾塊糯米方糕的。 第39章 慈寧宮 琳瑯剛出了花間的門,候在廊子上的石楠茴香就迎了上來。 “主子,這如意就給我吧?!笔贿吔舆^那柄如意,一邊示意茴香把暖手的圓炭壺遞到琳瑯的手里。 手里拿著暖熱的炭壺,可比拿著冰冷冷的玉如意的感覺舒服多了,琳瑯沖兩人贊許的笑了笑,心里也不喪氣了——喪啥氣呀,哪有這閑工夫,去吃點東西填飽自己的肚子更要緊。 一邊這樣想著,琳瑯一邊就帶著石楠茴香回了最外面的那個小花間。端嬪一直留意著了,見她回來了,就起身好心的來‘關心’萬meimei,琳瑯笑瞇瞇的用德妃賞的那柄如意應付了她,然后才帶著石楠茴香坐到一個角落里,悄悄的吃了兩塊方糕。 等她吃完,石楠趕緊從腰間的內袋里拿出妝盒來,幫著自家主子補了補妝。 等補完了妝,實在覺得口干,琳瑯就端起茶盞來小心的啜了兩口茶——她這份小心,一來是不敢多喝,二來自然是為了不弄掉嘴上的口脂了。 等她啜完茶,石楠一邊遞上擦手的絹帕一邊建議道,德妃娘娘賞的如意這會兒主仆三人誰拿著都不太方便,再說看著也顯眼,正好她在慈寧宮有一個認得的管雜事的嬤嬤,要不先把如意放在她那里,等明兒再過來拿。 琳瑯覺得有理,就把如意給了她。石楠快去快回,回來時恰好趕在了蘇麻喇姑和幾個管事嬤嬤的前面。 雖然已經七十出頭的年紀了,還被康熙親昵的稱作額涅、額娘,太子和一眾阿哥格格們甚至都尊稱她為祖母,但蘇麻喇姑的言行卻十分的謙恭,她親自領著管事嬤嬤們從琳瑯她們所在的那間花間起,把宮妃們都問候了一遍,然后才領著眾人去了正殿。 宮妃里都很承蘇麻喇姑的情,只有琳瑯在心里囧了。 她沒辦法不囧,在她的印象里,蘇麻喇姑的形象一直是這樣的——清宮劇里的大眾情人,要么就在和順治爺董鄂妃搞著三角戀,要么就是萬歲爺求而不得的初戀,而出現在她的眼前卻是一個白發蒼蒼既高且瘦的老嬤嬤……這也太ooc了吧! 一時間,琳瑯的心里真是有點不忍目睹的感覺,她這副神色恍惚的樣子,被暗暗關注她的端嬪僖嬪還有宜妃的人看在眼里,心里就各有思量了。雖然各想各的,但她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萬氏這是被宜妃給嚇住了。 出了偏殿,走到正殿的廣場前,宮妃們停了一停,按著品級站好了隊伍,然后依次才登上了殿前的月臺。打頭的皇貴妃走在最前面,在她后面的貴妃則落后幾步,兩人都是被宮女給攙扶著的,然后才是四妃,接著是四嬪,再后面就是琳瑯和其余的貴人們了。 進了正殿,琳瑯先跟著大部隊行了下跪叩首禮,然后站著和一眾宮妃們一起聆聽了孝莊的一番訓示。說是孝莊的訓示,其實她老人家也沒有親自開口,而是由一個聲音十分清亮的太監念著稿子代訓的。 但凡是大領導發言,總是又臭又長的,這一訓就是一刻鐘,聽完訓示,所有人又跪下來謝了恩,然后琳瑯才總算能坐下了。 一個管事嬤嬤把她和其他的貴人分成了兩隊,一人給了一個小繡蹲,讓她們分別坐在正殿的左右兩側。前面的四個嬪四個妃也是一邊坐了兩個,只有皇貴妃和貴妃的位子是不分左右的,兩人一前一后的坐在孝莊右側下首的位置上,皇太后的寶座則安放在孝莊的左側。 坐下后,琳瑯一邊學著前前后后的‘同事們’的樣子,微側著身,面朝‘貴人們’的方向,一臉笑意的做著陪客,一邊偷偷的開始吃瓜了。 看一眾貴妃都安置得差不多了,皇貴妃就站起身來,笑盈盈的的給孝莊和皇太后說了幾句吉祥話,貴妃見了也站起身來,親自給孝莊和皇太后奉了茶。 孝莊給了皇貴妃一個笑臉,又作勢喝了一口貴妃的茶——說是作勢,是因為琳瑯看見孝莊她老人家就只沾了一下杯沿而已。 給了兩個貴妃面子后,孝莊就對著德妃招了招手,德妃趕緊上前,孝莊讓她靠近一些,然后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摸完她轉頭笑著用蒙語和皇太后說起話來。站在一旁的德妃含著笑端莊的靜聽著。 怎么就說上蒙語了?這蒙語琳瑯可聽不懂,心里就有些急上了。 好在只用蒙語說了幾句話,孝莊和皇太后就又把宜妃招上前去,用漢話笑著說起五阿哥的事兒來。宜妃的五阿哥如今正養在皇太后的寧壽宮里呢。 惠妃和榮妃也沒有干坐著,兩人一個把前兩天大阿哥在校場拉斷了弓弦的事兒,一個把二格格想梳兩把頭,頭發卻還沒長夠急得都要哭了的事兒當做笑話說了一番。 她們這么一說,氣氛也就起來了。又說笑了兩句,脾氣‘直爽’的宜妃更是笑著拿自己的兒子開涮了,她說九阿哥最近迷上了翻跟斗,翻起跟頭來,跟只猴兒似的,要不讓他從后殿過來,翻兩個給大家看看。到時不管他翻了幾個,大家都要硬著心腸說聲不好,然后把他轟回后殿去。免得他見天的練這個,耽誤了功課。 孝莊伸手指著宜妃,笑著‘呵斥’道:“就你會出主意,也不知道心疼自個兒的兒子?!?/br> 宜妃趕緊笑著直‘賠罪’。她向來會說話,奉承起人來更是妙語連珠,把孝莊和皇太后聽得呵呵直笑。兩人本來就體型富態,這人一富態,面相就顯得慈祥,這么一笑,就更顯得慈眉善目了。 不過,作為一個很有經驗的吃瓜群眾,琳瑯可沒被這和樂融融的一幕給蒙蔽住了,她瞅了一眼被孝莊冷落,卻臉無異色還笑著站在一旁湊趣的皇貴妃和貴妃,看來宮里的傳言沒錯——對兩個貴妃明明生著病卻都還把宮務攥著手里不下放給四妃的做法,孝莊是有些不滿的。 也不知道過了今天,皇貴妃和貴妃會不會服軟,把手里的宮務交出來。話說,這一回兩個貴妃可真是面子掃地了,在這種場合里被打了臉,還得笑著裝沒事人。果然除了萬歲爺以外,孝莊她老人家就是這宮里最大的boss! 稍微同情了兩個貴妃一下后,琳瑯就開始悄悄的打望了,瓜也吃得差不多了,她要開始看美人了! 她先從皇貴妃和貴妃看起,盛裝打扮后的兩人除了臉頰有些消瘦,完全看不出病容來?;寿F妃的長相在要求苛刻的宮里只算是中人之姿,但眼睛看著很像康熙,果然是萬歲爺的表妹啊。而貴妃呢,就是個美人了,在長相上簡直能秒殺皇貴妃。 看完兩個貴妃,琳瑯繼續看四妃。四妃里,惠妃最顯老,她甚至比生過六個孩子的榮妃看著還顯老些。宜妃看著最年輕,兼且容貌美艷,但琳瑯討厭她,所以不想夸她,于是就把‘最美’的桂冠頒給了溫婉型美人的德妃。 至于四個嬪里誰最漂亮,自然是宮里公認的美人僖嬪了。僖嬪勘稱雪膚花貌,眉眼流轉間的風采,讓琳瑯想起了關大美人。 打望完僖嬪這個大美人,琳瑯不禁就想看一看和她齊名的良常在了。不知道那位又美成個什么模樣? 看完了妃嬪,琳瑯就又接著看貴人們——宜妃的meimei勒貴人和jiejie長得很像,也是個艷麗型的美人,朝鮮的貢女尹貴人長得有點像,好吧,有點像大長今。生了七阿哥的成貴人則是小百花的長相。貴人里,就數平貴人長得最一般,不過她可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meimei。 這么多美人,哪怕是走后門進宮的皇貴妃和平貴人,客觀上來說那也是小美人的級別,萬歲爺可真是有福了,琳瑯忍不住在心里面癟了癟嘴。但她轉念一想,又覺得萬歲爺還是很有眼光的,否則他又怎么會在咸福宮里一見面就看上自己了呢? 琳瑯剛飽完眼福,就看見一個御前太監小跑著進了正殿,傳話說:皇上正帶著太子從太和殿那邊過來,讓阿哥們去迎一迎,格格們就不用去了,等太子到了,再由太子領著弟弟meimei們一起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行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