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王爺!”高源終于又想起要叮囑什么了,叫著追出來,聲音又低了點:“可一定要抓緊,新皇說不定又要選美了?!?/br> 韓耀庭好笑:“知道了?!边€是走了。 高源總覺著自己有很多話沒說呢,這事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剛剛王爺的態度總覺著戲謔了一些,他會不會沒當回事??? 在前院磨蹭了一會兒,知道王婷就住在府里,但是想想,肯定是見不到的,背著手在前院轉悠了半天,才唉聲嘆氣的回去了。 內院。 楚恪寧在韓耀庭走了之后,怕他真的回來了要洗鴛鴦浴,大白天的多不好?于是打算趕快洗洗出來。只是女人洗澡,想著要加快一些,自認為也很快了,但其實沒快多少。 韓耀庭回來聽見小屋還有水聲,笑瞇瞇的去看了一眼,便出來將房門拴上,脫了衣裳進去洗鴛鴦浴去了。 一會兒小屋里面就傳來低聲的驚叫,還有低低的笑聲。 滑不留手的肌膚,水波的蕩漾,還有**蝕骨的感覺…… 天都黑了,楚恪寧坐在梳妝臺前,渾身慵懶無力,韓耀庭拿著大手巾給她擦頭發,笑著將高源求的事情說了。 楚恪寧驚訝至極:“怎么……他什么時候……”又想起來了:“今天?就今天見過王婷,便……一見鐘情了?” 韓耀庭聽她說的語氣疑惑的聲調很高,笑道:“有那么吃驚嗎?他能見幾個內眷姑娘?一眼看中了也不稀奇。哦對了,原來你不知道,今天還真不是他頭一次見王婷,王大成領著王婷來的頭一天,他正好也在,就見到?!?/br> 說到這里想了想,好笑的道:“我是說呢,他從一開始就追著王大成叫什么大叔的,著實不倫不類,原來關竅在這里?!?/br> 楚恪寧聽了笑:“這是好事啊,不過我先問問王婷的意思?!?/br> 這回輪到韓耀庭驚訝了,頭發已經擦干了,便將大手巾一扔,將她的臉蛋板過來在嘴唇上親了一下,才問:“你難不成要先問問王婷樂意不樂意?是不是反啦?應該先問王婷的父母愿意不愿意,人家母親自然會問?!?/br> 楚恪寧想了想,也是啊,人家母親應該會問吧,自己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不過,王大成那個人真的沒給她留什么好印象,她又有點擔心王大成直接一口就定了,也不問問女兒的意思。 弄得她還有點煩惱起來了。 韓耀庭出去看晚飯已經放在了對面房里,便叫她過去用膳,用了膳,夫妻倆就出來在園子轉了轉。 聊起來鄭玉依,楚恪寧說她的意思倒是很堅決,韓耀庭聽了也沒多說話。 別人家的事,還是這種女孩兒的心事,他自然不是很關心。 夜涼如水,轉了一會兒便回來休息。 御書房。 如今已經是四月初了,天氣已經很暖和了,但御書房居然還點著炭盆,盡管用的是銀霜炭,屋里其他的人幾乎感覺不到煙氣,但皇上還是時不時的咳嗽著。 “皇上,您還是要珍重龍體啊,若是太醫院的太醫看不好,便在民間找找吧,京城其實有些好大夫的?!卑矅?。 這話不知道哪里叫梁啟明敏感了,本來在看折子的他扭頭看了安國公一眼。 就這幾個月的時間,安國公和梁啟明已經有些不和了。安國公這么大年紀了,之前三皇子奪位,他都已經心涼了,這幾年遠離朝廷,什么話都沒說過。不過太子歸來,登上皇位,安國公非常的高興。 且皇上注重這些勛貴,一些事情會請晉王、安國公、齊國公過來拿主意,安國公也就重新關注朝政起來,很多事情愿意開口。 誰知道這樣就讓梁啟明不舒服,梁啟明自然就要從旁說兩句反對的話,久而久之,兩人心里不太對付起來。 安國公也看不慣梁啟明的沒上沒下,狂妄自持?;噬弦兄厮?,他便更應該小心謹慎,持重秉禮,但他倒好,一點規矩都不講,每次來商議事情,都能看見他站在御案旁邊看折子,都有點搞不清楚到底誰是皇上?居然還有臉自稱是理學大家朱先生的隔代弟子。 到底是草莽出身,一點都不懂規矩。 不過皇上一直沒說什么,安國公也不愿意把關系搞得太僵,所以忍著沒說。 韓耀庭知道,梁啟明是把安國公、齊國公這些人全都劃在自己這邊了,他屬于另一邊,帶領的是跟著皇上出生入死的那些人。當然,這是梁啟明自己的想法。 皇上咳嗽了一會兒,笑著擺手道:“無妨,天氣暖和些便好了?!闭f著喝了一口茶,歇了一會兒才道:“今天叫你們過來,是商量一下朕大婚的事情?!?/br> 所有人全都一愣。韓耀庭感覺梁啟明馬上轉頭看了自己一眼,大約是想看看自己意外不意外,他懷疑這件事皇上先和自己商量過? 不過,原來他也不知道。這么重要的事情,皇上居然沒有先和梁啟明商量? “皇上大婚是喜事啊?!卑矅χ溃骸艾F在朝政已經安穩,皇上正是應該充盈后宮?!?/br> “皇上,您想立誰為后?”梁啟明小心翼翼的問道:“臣等原本想著,擬個名單出來,找畫師去畫了像之后,送進宮您仔細挑選?!?/br> 第122章 皇上擺了擺手,道:“不用那么麻煩了,且這一次不是立后?!彼戳丝此械娜?,慢慢的道:“朕的皇后只會有一位。這一次……立妃而已,不過,朕起碼會給惠妃一個體面的大婚?!?/br> 他笑了笑道:“對了,朕剛剛冊封了郭雨涵為惠妃?!?/br> 所有人都有點呆,包括韓耀庭?;噬洗伺e實在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不再立后,這個可以理解,直接封了郭雨涵為惠妃,真的是有些意外,而且還要給她一個大婚? 所謂大婚,難道不應該是娶正室的時候才應該舉辦的禮儀?;噬鲜切戮?,這方面更應該注意啊。 不過覺著意外也就是一瞬間,韓耀庭垂眸一想,便已經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不但是梁啟明把朝廷里的人分成了兩派,他自居一派,帶著一大堆新晉的官員,把自己看成了對手另一派,帶領的大約應該就是齊國公、安國公、涇陽侯等等這些勛貴們了。 皇上也是這樣想的。 而郭雨涵既不屬于自己這一派,也不屬于梁啟明那一派,皇上封她為妃,是有平衡的意思。 或者說,脫身的意思,避免后宮也成為了兩派爭奪的地方。 但問題是,梁啟明未必這樣認為。 新封的這位惠妃是楚老太太送上來的人,而楚老太太是晉王妃的祖母。很明顯,不知道內情的梁啟明會將皇上的這一次決定當成是偏向了晉王這邊。 梁啟明臉色好看不到哪里去,想了想道:“皇上,那么臣還用不用和禮部一起擬個名單了?” 皇上道:“擬一個吧,無須太多,畫像也不必,朕先圈定一下,選定的再送畫像進來?!?/br> 梁啟明忙道:“是?!蹦樕晕⒌暮棉D。 顯然,他將皇上的此舉當成是了平衡。眼里心里都是勾心斗角的人,會將別人做的所有事情都看成是有目的的,盡管也許其實很簡單,但他想來就會很復雜。 韓耀庭心里頭明白,這種勛貴侯門中的一些家事,皇上比他更清楚,梁啟明這一次是真的領會錯了。 領會錯了,意思偏了,做出來的事情也就變形了。 皇上可能還有些其他的意思,那就牽扯他和他的太子妃之間的情分了,也許承諾了什么,也許怎么樣的,使得皇上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一個太監在門口躬身輕聲道:“皇上?” 皇上抬頭:“什么事?” 那太監進來了,輕聲道:“沈御醫再次的給宮女月春查了脈,確認是懷孕了。三個月左右。月春只是咬死了不承認是……” 說到這里停頓住了。 皇上冷哼了一聲,并沒有多想,只淡淡的道:“絞死?!?/br> 一個宮女,他不想費那么大的精神。 太監答應著退下了。梁啟明在聽見了前面的話之后,嘴巴一動想要說什么,但是忍了忍,聽到皇上最后的吩咐,才閉上了嘴。 皇上緩和了臉色,道:“繼續吧。說說幽州靖王的事?!?/br> 幽州靖王,對皇上的登基頗有微詞?;噬喜⒉幌牒突杈粯?,那般的對待王爺們,因為手足相殘的名聲太難聽了。但卻也忍不了這樣背地里亂放話的,尤其還是王爺。 這樣的事情,自然是和晉王,勛貴們商量。梁啟明照例旁聽,是為了讓他明白,皇上并沒有什么事需要瞞著他。 靖王怎么處理,韓耀庭并沒有太大的意見,皇上沒有殺人的心思,靖王也只是背地里嘟囔幾句,完全不會有多嚴重的影響。 不管是罰俸、收回來土地,都沒大的關系。警告一下,讓靖王老實點,別亂說話,也是好的。 …… 宮門外。 楚恪寧站在馬車前面,看著一撥撥的人往外走著。 出來的全都是女子,大部分都是只背著一個包裹,有些表情木然,有些擦著眼淚,有些戀戀不舍的回頭看著宮廷。大部分穿的都是白色的衣裙,就好像是衣裙帶著孝的女子。 今天是所有的宮人放出來的日子。 其實前天、昨天已經放出來兩批了,昨天出來的是沒有侍寢先前那位皇帝的,當然,確鑿的。 因為先前那位皇帝太好色,且后宮的管理混亂不堪,侍寢這件事上面,也是亂糟糟地,也是因為這樣,所以這三個月后宮就在查這個,別說宮女,就算是三十來歲的嬤嬤們,都沒放過,一個個的查。 比皇上定的時間多拖延了幾天,才開始慢慢的往外放人。 出來的人,有些有人接,有些沒人接,出來了茫然四顧的。也有些大戶人家在墻角趁機的就舉著牌子,尋嬤嬤,尋教規矩的婆子。 有些實在家人已經沒有了的宮女,無處可去的,只能走向這些人。 楚恪寧叫人打聽了一下,今天趙月兒能出來,便坐了馬車親自來接。當然,一來就看見了襄陽伯府的馬車,也是襄陽伯夫人親自過來接的。 襄陽伯夫人看見她,忙過來了賠笑著道:“王妃是來接……” 楚恪寧不等她說完已經笑著道:“我來看看月兒?!?/br> 估計之前那位皇帝死了之后,襄陽伯夫人可能天天哭,眼睛紅腫的都快成金魚眼了,卻又不敢叫人看出來,因此撲了很多粉遮掩。原本還算是端莊,現在真的也是沒法看了。 當然,楚恪寧知道,她哭是為了她的女兒。 “月兒真是……”襄陽伯夫人才要說‘命苦’,又馬上反應過來了,紅著眼圈擠出來笑容道:“是好福氣,有晉王妃您這樣惦記著她?!?/br> 楚恪寧心里嘆氣,道:“別這樣說,月兒幫了我不少的忙,我是真的希望她能好好的?;厝チ四銈円埠煤脛駝?,之前的事情都過去了,就當成是個噩夢吧,過一陣子好些了,在好好的選個人家,嫁過去正經過日子就是了?!?/br> 襄陽伯夫人不停的點著頭,眼淚終于忍不住還是掉下來。 香豆在那邊輕聲的叫:“王妃……” 楚恪寧扭頭看了一眼,就看見永定侯府的馬車也來了。郭氏從車上下來,看見了她,眼角就是一沉。 楚恪寧沒說話。 襄陽伯夫人回頭也看見了,嘴唇囁嚅著,不知道應不應該過去。 郭氏的氣色比之前好了些,顯然郭雨涵這個‘侄女’進宮服侍皇上,讓郭氏都有種翻身的感覺。 楚月瑤和其他人一樣,保住了性命,皇上開恩,甚至都沒讓她們去庵堂,而是放出宮來,這都讓郭氏會感覺,情況在一點點的變好。 其實皇上沒讓侍奉昏君的這些后宮進庵堂而是放出來,是羞辱昏君。如果按照正常的,皇帝的女人當然是不能再嫁人了的,所以不論是哪朝哪代,登基繼位的新皇,都會把先皇的后宮送到皇家寺廟、庵堂去,這些女人就只能青燈古佛一輩子了。 便是普通人家的婦人,丈夫死了大部分都會守節,不守節的回到娘家都要被指指點點,二嫁的當然也有,但被人看不起,背地里說些難聽的話,那也是常有的事情。丈夫死了,不管是婆家還是娘家,最希望的還是婦人守節。 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皇家了,還是皇上的女人。 所以,新皇放出了這些后宮,一來顯示自己的仁慈,籠絡京城的勛貴侯門,二來,其實是羞辱昏君。 “月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