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哦,原來是這樣?!蓖鹾腿驶腥淮笪虻攸c了點頭,隨后又猛地反應過來,和他親弟弟親meimei一起大叫道:“不行,那是我們家的東西,怎么可以分給他,我們得搶在他們前頭,絕不能讓那個王雙全得了好處?!?/br> 話落,他們就迅速跑得沒有人影。 誰讓徐春花的三個孩子都是喜歡護食的人,他們完完全全遺傳到了徐春花性格上的特質,堅決不能容忍家里人之外的其他人,跟他們搶東西。 自然是不能白白便宜了他們的死對頭王雙全。 四房的孩子見二房的跑遠了,卻還是跟在王成義和王成遠兩兄弟的身后,不疾不徐地走著。 哪怕二房把那些東西搶回來,他們奶也會收起來,給他們每人平分,不需要他們幫著二房一起護食。 至少二房護食的戰斗力,就跟二媽一樣,非特殊戰斗力人員,還是有多遠滾多遠,免得被波及。 “你們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來干啥?是不是那個女人進村找咱家來了?” 陳老太正在后院里打掃雞圈,徐春花的三個孩子就沖進來,氣喘吁吁地彎腰,用手撐著膝蓋,使勁呼吸。 聲音大的陳老太立刻抬頭,詢問他們。 “奶,不……不是,是……有記者到咱家來……采訪您?!?/br> 三個孩子打算先通知陳老太,然后守在門前,看著王雙全那個兔崽子。 絕不能讓他多拿他們家一點東西。 “真的,有記者要來咱家采訪我?” 陳老太不敢置信地瞪大了雙眼,以為自己聽錯了。 可是看著三個娃一起認真點頭的模樣,陳老太忽而覺得自己心情分外緊張又欣喜。 原來業小子說的沒錯,真有這事兒。 她……她還真是撞大運,都能有機會上報紙了,搞不好,全國人民都知道她,認識她。 哎呀媽呀!越想這心里就越不平靜,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到屋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著裝,還有頭發啥的。 順便跟一直在屋里和王曉悅玩耍的王老爺子說道:“他爹,你也別忘記拾掇一下自己,那些記者馬上就來咱家,說不定還要給你和我拍一張照片。對了,還有咱們小孫女巧巧,必須跟我們一起拍,不然我就不接受他們的采訪?!?/br> “他們是來采訪你,關我這個老頭子什么事?!?/br> 王老爺子無所謂地隨意答了一句,手上卻重復了跟陳老太一樣的動作,把自己皺褶的衣角、衣袖,給使勁用手掌壓平,讓它一眼瞧上去沒那么皺皺巴巴和不平整。 第22章 找上門 記者們來得很快,幾乎是陳老太和王老爺子抱著王曉悅一起走到大門前,他們就已經站在了那兒,準備敲門喊人。 而王和仁,王和川和王曉梅三個孩子正擋在那些記者身旁,氣勢洶洶地看著王雙全。 王雙全則是隱晦地恨了他們一下,緊接著眼巴巴地望著那幾個記者。 那幾個記者見狀,一邊帶著燦爛地笑容,向陳老太他們打招呼。 一邊從自己包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分給了王雙全和王和仁他們四個孩子。 至于他們手里提著的東西,是不能動的,這都是給陳老太帶的禮物,理應由陳老太收下,然后她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 “來,進來坐,還有你們三個孩子愣在這干啥,趕緊去給人泡一杯熱茶?!标惱咸娮约胰齻€傻孩子分到水果糖之后,笑得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不禁有些恨鐵不成鋼地拍了一下他們的肩膀,吩咐道。 “陳玉秀同志,不用了,我們不渴,真不需要這樣麻煩?!?/br> 那幾個記者對陳老太這樣能干又熱情的農村老人,還是很佩服的。 沒一點城里人的驕矜不說,反而特別禮貌。 王和仁他們三個娃卻不能因幾個記者說得客氣話,就真不去泡茶。 他們只是挑釁地看了幾眼王雙全,立即飛快地轉身,跑到廚房。 王雙全被王和仁他們那么明晃晃地一鄙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甚至既氣憤又失望地看著記者們走進陳老太院子內的背影。 他明明想要的是餅干,怎么就只給他七八顆水果糖就算了。 看來這好人做不得,別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但他忘了,他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孩子,憑什么讓別人高看他? 況且他也只是幫忙帶帶路而已,明明王成義他們自己就能做到,是他自己非要搶先。 “你看你們來采訪我,干啥還要帶這么多東西過來?” 陳老太才剛把他們帶進屋,他們就笑著把禮物放在桌子上,說是給他們家孩子的一點小零食,不值多少錢。 這話一出,陳老太面上倒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急忙跟他們說了一句客套話,隨即就瞥了一眼王老爺子,讓他先應付著,她去他們屋里抓些瓜子花生等等招待他們。 甚至還給他們每人都裝了一包干核桃和大棗,方便他們帶走。 但等陳老太拿著那些東西,走到堂屋里面。 便看到王老爺子雙眼滿是回憶地給他們講起了他打鬼子的故事,越講,那些記者聽得越沉迷。 王曉悅也規規矩矩地躺在王老爺子懷里,非常認真地聽著爺爺所說的每一句話。 尤其聽到王老爺子差點失血過多,暈過去的時候,她這心都揪緊了。 哪怕王老爺子現在身體好得很,可是一想到當時那個危險情況,她都差點喘不過氣來。 幸好,大家和她一樣,都被那種畫面嚇得揪心,忙問王老爺子后來怎么樣了? 陳老太見大家都很入迷,也不好打斷他們。 只好把手上的東西都放在桌子上,坐在王老爺子旁邊,跟著他們聽了起來。 這王老爺子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年仗,故事一時半會兒根本說不完。 他挑挑揀揀說了幾個,生怕自己說多了,引起他老伴的傷心往事。 因為有一年,他戰場負傷,讓附近的老百姓給救了回來。 可部隊的人又不知道,就給陳老太送來了王老爺子的撫恤金,還有戰亡名單。 陳老太當即就暈倒,傷心了有大半個月。 最后還是他回到部隊,趕緊差人給陳老太送了一封信,才讓她重新振作起來。 但是這末了的總結陳詞跟陳老太口吻一模一樣,全是歌頌黨和主席。 卻實打實的讓人真誠和感動。 “那我們接下來,想聽聽陳玉秀同志您是怎么養豬的,還有能否帶我們去看一下您養的那一百頭小豬,我們還需要給您和您的家人拍幾張照,讓全國人民都能知道你們的能干事跡?!?/br> 那幾個記者聽了王老爺子的一些事兒后,這眼圈都有點泛紅。 他們很感謝國家有王老爺子這樣的英勇戰士,他們是這世上最值得敬佩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安定生活。 不過他們時間不多,不能繼續聽王老爺子說下去,只能把話茬轉到他們今天來這的正題。 “行,我們邊走邊講?!?/br> 陳老太一聽他們提起她是怎么養豬這個問題,她便面上帶了一點笑容和喜色。 甚至一開口,那就停不下來。 弄得院子內只聽得到陳老太的說話聲,其他人都專心致志地聽她講。 特別是陳老太這肢體動作很夸張,再配上她這一驚一乍地神情,簡直立刻把他們剛才打心底要涌出的淚意給逼了回去。 而且他們再見到那一百頭小豬后,真的是個個都很驚奇和震撼。 忍不住迅速拿起自己胸前掛著的相機,拍了好幾張關于小豬的照片。 更深感敬服地給陳老太還有王老爺子,以及她懷里抱著的王曉悅拍了三張照片。 完全說到做到,非常完美地完成了他們這次來采訪的任務和目的。 他們有預感,下次還會有機會來采訪陳老太他們。 陳老太倒真是想留他們吃一頓飯,結果人家有司機開車等在村子外面,催他們在一個小時之后,務必返回,所以她也不好挽留,只等著下期報紙出來,去縣城一趟,買一份回來瞧瞧和收藏。 而記者來采訪這事兒,除了王連業家人和陳老太他們知道外,村里的人都不曉得,直到幾個記者離開村子,王雙全的母親王紅霞才毫不猶豫地給宣揚了出來。 這下,王家村的村民都知道陳老太是個名人和紅人了。 想想全國人民都曉得他們王家村有這么一號人物,那他們不是也跟著沾光嗎? 便一碰到陳老太和她的家人,就要說聲恭喜,還把陳老太當做他們王家村最大的門面。 逢人就說陳老太了不起,都快上報紙了。 這么一來,陳老太又出了一回風頭,搞得她大兒媳和四兒媳的娘家都跑來祝賀她。 唯獨二兒媳的娘家不敢來人,害怕王一國又像扔麻袋似的,把他們扔出村子。 就連當兵的老三都給她寫信回來,說她在他們部隊上都有些名氣。 畢竟跟他同在一個部隊的戰友,也有跟他是一個縣城的老鄉,人家父母信上都寫了陳老太會養豬的輝煌事跡。 誰讓現在這段時間,大家伙都在討論,這不連寫封家書,都要把陳老太寫進去。 這名氣自然而然就在部隊上傳開了,搞得部隊上養豬的兩個戰士,都想知道陳老太的養豬秘訣,究竟怎么才能把豬養的又肥又能生崽。 最好讓部隊的戰士每月都能吃上幾頓豬rou。 這才讓老三趕快寫封家信回來,跟她取取經。 信里還寫他過年,就要帶著自己的妻子女兒回家住上幾天。 可惜陳老太看完信,一點喜悅之情都沒有,反倒眉頭緊鎖了一會兒。 老三和他女兒回來過年,她歡迎。 只是為啥要加上他媳婦,她往年都不是不回來嗎?甚至陳老太都沒見過那三兒媳長什么模樣,全是老三自己愿意就娶了。 畢竟其他三個兒子都是自己做得主,拍得板,老三當然也就要一視同仁。 哪曉得老三娶得這個婆娘,真是說起來,便讓她發愁和惱恨。 人家壓根就沒把他們當成親人,還有意無意地讓老三慢慢疏遠他們。 真是也不想想,沒他們,哪來的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