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王爺的事情要緊,你是王府正妃,哪能隨意離開。芊娘能得你這個王妃jiejie還添妝,是她的福氣?!备道戏蛉烁锌?,催促她以莫要誤了王府的正事。 韓老太君面色黑著,這老妹子當著自己的面,一口一個正妃的,是怕別人不知道嗎?她孫女再是王妃,那也是填房,在玉秀面前是要執妾禮的。要不是玉秀走得早,這等好事哪能輪到傅家。 “王妃事事以王爺為重,是個賢惠的。前日老身進宮,還聽玉妃提起過,說與王妃您頗為投緣,竟不想是王妃嫁進了七王府。我們家玉秀走的早,這么多年,王爺守得實在是清苦。要是玉秀泉下有知,知道王爺現在身邊有你侍候著,必會感謝你的。玉妃和她jiejie感情最深,最是知道玉秀的想法,她與老身說起王妃,那是贊不絕口,還想著什么時候召你進宮說說話?!?/br> “王爺是我的夫君,侍候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我的份內之事,何需別人的感謝?玉妃娘娘厚愛,若真是娘娘哪日召我進宮,正好,我順道去向淑妃娘娘道個謝?!?/br> 韓老太君被她說得臉更黑,陰沉的眼直直地望過來,芳年就那么不避地看著她。這老婆子想在自己面前拿大,先是抬出前王妃,見沒壓住,又搬出成玉喬,想用玉妃來嚇自己。 宮中妃子何其多,生育過子女的就不計其數。一個新進宮的妃子,太過猖狂,只會招來禍事,怪不得成玉喬前世能落到那樣的下場,現在想來,倒是理所當然。 自己故意提到淑妃,韓老太君哪能不明白。當日就是因為淑妃的那句攪家精,成玉喬才被送出了宮。 一個有攪家精名頭的妃子,應當謹小慎言。韓老夫人活了大半輩子,難道還看不明白,若是朝中天下有任何的異動,只消有心人把罪責推到成玉喬的頭上,成玉喬就是死路一條。 哪里還不知死活地顯擺,是嫌自己的外孫女命太長了嗎? “昔日曾聽聞王妃娘娘不太成體統,哪有女子當街抱著外男?,F在一瞧,倒是他們眼拙了。王妃娘娘字字珠璣,是個再明白不過的人。若不是膽子大,哪有如今的名份?!表n老太君不咸不淡地說著,退到了一邊。 芳年笑了一下,不理她話里的嘲諷。這老太君諷刺自己當街抱著姓元的,換來了這王妃之位。言之下意是自己不知廉恥,算計親事。 莫說這不是事實,就算是事實又如何。成王敗寇,無論使了什么手段,她成了七王妃,就是贏家。 她揚起嘴角,看了韓老太君一眼,再次向自己的祖母告別。 “你侍候好王爺是正事,其它的都不要緊?!备道戏蛉诵睦锸羌钡?,暗自生著韓老太君的氣。不顧她們還在,要親自送孫女出去。 芳年是王妃,論規矩,裴老夫人和韓老太君都不敢托大。見她要走,哪有不起身的道理,于是和傅老夫人一起出門相送。 傅老夫人和自家孫女走在前面,看芳姐兒的樣子,怕是還沒有抓住七王爺的心。連房都沒有圓,夫妻感情能有多深,更別說生下嫡子。 一個女人,無子傍身,總歸是立身不穩。 傅老夫人握著她的手,千言萬語都在眼里,一直把她送出怡然院,拉著她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大房的衛氏恰巧走來,臉色難看,“芳姐兒才來,怎么就要走?一家子姐妹,連送嫁都不成嗎?” “出嫁女從夫,她一個王妃,能來就是給芊娘的臉面?!备道戏蛉瞬焕洳坏卣f著,示意身邊的沈嬤嬤送芳年出府。 芳年略向衛氏見了禮,衛氏沒有避讓,氣得傅老夫人不悅地瞪了一眼。 孫女一走,傅老夫人的臉一沉,也不管有沒有客人在場,沉著臉,“剛才芳姐兒行禮,你竟不避著,受了全禮。你可知讓外人見了,會如何說你?芳姐兒行事周全,念你是大伯母,沒有計較。你別忘記了,她是天家媳婦,正經的七王妃,莫說你一個長輩,就是她的親娘老子,見了都應該行大禮?!?/br> 衛氏被婆母一訓,還是當著客人的面,臉上掛不住,心里的怨氣更深。 因著庶女嫁的是將軍府嫡子,嫁妝上就不能太難看??粗且惶У募迠y,像是生剮她的心一般。 才想著來和婆母說一下,減少幾抬,哪成想話未出口就被訓了一頓。 傅老夫人現在是半點不待見這個大兒媳婦,不管她是否難堪,柱著杖就進了院子。 裴老夫人面色沒變,她和傅老夫人交情深,都是知根知底的。但韓老太君的臉色就不好看了。這隔了幾房的堂妹,含沙射影的一番話,分明是在敲打自己不要倚老賣老,在新王妃面前拿大。 她哪里拿大,新王妃再尊貴,改變不了填房的事實。她是七王原配的外祖母,難道還不應該在填房面前充長輩嗎? 傅老夫人確有那層意思,她不管前王妃怎么樣,現在的七王妃是自己的孫女,韓老太君若是想在芳姐的面前立威,也要看她這個親祖母答不答應。 韓老夫人當了一輩子的國公夫人,自認為高人一等,來傅府都是紆尊。不想受此奚落,當下就要告辭。 傅老夫人假意挽留幾下,命人送客。 先行一步的芳年正要出府門,就見外面進來一位玉面錦衣的青年男子,男子身上飄著一股脂粉味兒,聞著嗆人。 他長相不俗,一雙桃花眼多情似水,看著芳年,搖了兩下手中的折扇,輕佻地眨了兩下眼。 芳年面上一冷,目不斜視地越過他。 “喲,這是哪個府里的小夫人,模樣兒挺俊,就是小性兒太大?!蹦凶诱{戲的聲音響起,竟跑過來攔她。 她一怒,這個唐昀,登徒子一個。 唐昀跳到她的面前,搖著扇子,自認風流地道:“小夫人好生無禮,本公子問你話,你竟然不答?!?/br> “唐二公子休得胡言亂語,這是七王妃,我們府里出嫁的三姑奶奶?!鄙蚱抛用Τ雎?,生怕唐二公子再出言輕浮。 唐昀像是愣了一下,忙作揖賠罪,“王妃娘娘恕罪,唐某有眼不識泰山。不過也是王妃您長得太過貌美,叫人一時失了神。多有冒犯,還請王妃寬恕則個” 他的話說得不倫不類的,含水的桃花眼望著她,眉毛挑了一下。她的眼神沒有回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他目露驚訝,臉上蕩起笑意。她冷著臉,徑直走過去,上了馬車。 這個唐昀,一身的紈绔,但全是表象。那多情的桃花眼,眸底分明是平靜的。 果然傳言不可信。 癡情的七王爺,善妒城府深的十王妃,還有這位不成氣的唐二公子。前世里在傳言中聽過的人,根本就與傳言不符。 芳年靠坐在車廂中,聽到外面似有一個人在叫唐昀,“唐二公子,快快回府,陛下給你們家賞美人了,賞了好幾位呢?!?/br> 唐昀一聽,忙吩咐自己的小廝,“你快去向祖母告罪,說小爺我有事,就不接她老人家了?!?/br> 說完,他搖著扇子,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離開的馬車,坐上了自己的轎子。 第47章 不知 芳年聽到他們的話,不過是略微凝眉,未曾放在心上。哪成想一進王府,剛穿過垂花門,入了后院園子,就看到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子站在園子里,花紅柳綠的。打那么一眼望去,粗粗一數,足有十來位。 她心里納悶著,不知她們什么來路。腦子里立馬浮起陛下賞美人的事,心里有了計較。 遠遠看著還像那么回事,近前一看,差點嚇死個人。這都是些什么人,且不說高矮胖瘦,單說相貌,沒有一個能看的。偏還個個抹得厚厚的脂粉,濃妝艷抹的,越發的令人不忍直視。 她看她們的同時,她們正好大著膽子看她。她今日回娘家,穿戴自是講究的。青蓮色的交襟合腰長裙,外罩著銀狐毛鑲邊的錦緞斗篷。斗篷的緞面是深紫的。梳著百年好合單飛髻,插著五尾的鳳簪。明艷動人的容貌,沉穩的氣勢,朝她們款款走來,驚得眾人瞠目結舌,目光中全是驚艷。 “老奴見過王妃?!?/br> 安總管上前行禮,眾女倒吸一口涼氣,這女子竟是七王妃。不是傳言七王妃不得寵,她們私心想著,應是長相不出色。哪成想著,這樣貌,比宮里的玉妃都是不差的。 芳年猜出她們的身份,看向安總管,用眼神詢怎么回事。 安總管面無表情地道:“王妃,這些是宮里賞賜下來的,陛下親自賞給咱們王爺,說王爺后院空虛…送來服侍王爺和王妃?!?/br> 中間那句話他沒說,芳年從他的臉色猜出大概,料想不是好話。想起在傅府門口聽到的事,終是串連起來。想必陛下不止給一家賞了…美人。 不知賞到唐國公府的女子是不是也是這般,唐家二公子看到后是何表情? 那些個女人知曉了她的身份,東倒西歪地給她行禮,看樣子禮數學得不精,手忙腳亂的,不成體統。 其中一位黃衣女子看起來最是大膽,挺著胸脯目光灼灼地看著她。 “服侍我?”她淺淺一笑,招呼黃衣女子上前,“你來說說,出宮時可有人交待過你們,要做些什么?” “回王妃的話,陛下和玉妃命民女們好生侍候王爺和王妃,將來替王爺生兒育女,開枝散葉?!?/br> 芳年掀了眼皮,看了她一眼。只見她面上抹了三層粉,卻忘記遮掩脖子,露出黑黑的皮膚。被黃色的衣服一襯,像一坨長了白毛的馬糞。她的頭昂得最高,兩個黑乎乎的鼻孔對著人,像噴氣的黑驢。 安總管瞄了一眼她們,對芳年道:“王妃,老奴聽說陛下此次恩施賞女,是玉妃的主意?!?/br> 芳年恍然,她就說陛下再如何荒唐,也不可能想出這樣的損招??磥沓捎駟毯颓笆酪粯?,進宮就深得恩寵。 “玉妃還說了什么?”她問黃衣女子。 其他的女子們見王妃一直問話,生怕黃衣女子入了芳年的眼,另一個綠衣女子搶著答道:“王妃娘娘,玉妃娘娘還說了。說王爺年紀不小,后院空虛,平日里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還說王爺膝下無子,特命民女們要好生侍候王爺,爭取多生兒女,充盈王府?!?/br> 芳年這才注意到到綠衣女子,在一眾人中,算是五官比較周正的。但個子太矮,顯得極不起眼。 此女口齒伶俐,那么長的話說下來,頗為溜順。 “你倒是記得清,之前家里是做什么的?” “回王妃娘娘的話,民女家里是做小買賣的?!?/br> 芳年心道難怪,這嘴皮子就是比別人快一起。 她命三喜搬來一張凳子,坐著喚人上前詢問。 這一番問下來,簡直令人撫額。這些女子大都出自農家,還有流民的女兒,家里不是種地的,就是做苦力的。 就綠衣女子家境稍好一點,祖祖輩輩都是走街串巷的小販。 眾女鮮少見過貴人,之前十幾年,見過最大的官就是村里的里正。宮里的圣旨一路傳偏各地,他們的父母驚聞,高興得連夸祖墳冒青煙。 要真是福星,那以后榮華富貴跑不掉,還能提攜全家人??v使不是,能進宮,說不定就能會大造化,總比一輩子在土里刨食強。 剛在宮里見了世面,就被賞到了王府,她們的心還是火熱的,恨不得能馬上爬上王爺的床,明天肚子就大起來。到時候母憑子貴,這輩子吃香的喝辣的,想想都美得很。 然她們被富貴迷了眼,一心得意自己生辰八字好,忘記了原本世俗的生存大法。 此次選秀只問年歲,不問出身,不看長相。陛下愛重美色,這樣的女子是不會留下的,長成這般,便是留在宮里做宮女都是不夠格的,實在是有礙觀瞻。 三喜時地遞上一杯茶,“小姐,你潤潤嗓子?!?/br> 芳年剛才一一問過話,覺得確實有些口干。她掀開杯蓋,輕輕地抿一口。青蔥如玉的手指微翹著,美不勝收。 站在最近的黃衣女子咽了一下口水,滿目艷羨。 待芳年放下杯子,安總管輕聲稟報,“王妃,老奴打聽了,不光咱們王府,十王府那邊,還有京里的一些大官人家,都賞賜了不少女子?!?/br> “都是這樣子的?”芳年一指前面一排不忍直視的女子,疑惑問道。 安總管點頭,“據老奴所知,差不多,只不過咱們府里的最為…形態各異?!?/br> “噗…” 芳年沒忍住,笑出了聲,實在是難為安總管了,憋了半天,想出了這么一個詞。倒也貼切,可不是形態各異,丑得各有特色。 她這一笑,百花盛開,驚艷了眾女的眼。 “王妃娘娘,我們可是玉妃娘娘親自挑選的?!秉S衣女子最先回過神,大著膽子開口,顯示她們與送到其它府邸女子的不同。 她這一說,其他的女子們都跟著一臉的榮幸。芳年越發的莞爾,不知者無畏。這些女子,出身低寒,一心向往錦繡生活。對于深宮內院,陰私暗謀,一無所知。要真是長相出色,被留宮中,豈是她們能活下去的。 好在長得不好,被陛下所棄,若是安安份份的,倒能掙出一條活路。 安總管斜了黃衣女子一眼,遞上一個警告的眼神。這些鄉野女子好生沒有規矩,他和王妃說話,什么時候輪到外人插嘴。 那女子不知錯在哪里,看著芳年,圓豆般的眼睛睜著,頗為好笑。 芳年倒沒有動氣,只覺得成玉喬行事令人鄙夷。她向陛下進言,賞這些女子到各府,焉不知會引起朝臣的反感。 還親自挑選入王府的人,是怕別人不知道她的心思。陛下眼下不計較,待她失寵時,自會想起此事,心生不喜。 芳年站起身來,問安總管:“你看她們要怎么安排?” 陛下親賜,沒有不收的道理。王爺不在府里,人退不掉,這些人該怎么安置,想必安總管心中有數,她不想沾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