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賈氏莊子早就人去樓空了,哪里還有什么人! 黃沙原上上下下這才想起來,這座莊子因為種植青草,時不時地會雇傭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雖然少了一點,但是各家的孩子,時不時地會帶兩個錢回家。 可是現在,這錢,沒有了。 山也沒了,草也沒了,他們什么都沒有了。 又是疲勞又是憔悴,疲憊道百姓終于放聲嚎嚎大哭。 作者有話要說: 又點錯了。原本打算放在存稿箱的…… 55555 第252章 這個世界上, 就是有人腦子回路跟別人不一樣,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他就是看賈琰不順眼,認為賈琰是假賢良:看這宮里就知道了, 雖然萬歲宮里妃嬪眾多, 可是生養過的, 有且只有這位皇后娘娘。 可即便是賴宏昌的腦子跟別人不一樣,他也知道,他的仕途完了。如果他能夠拿出稱手的政績,那么,就是把趙良棟趕走, 他也不會有什么事情??伤掩w良棟趕走了, 霸占了皇后娘娘娘家的田地莊園,結果,轉眼就發生了泥石流!@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上頭追究起來,他肯定會被奪職!甚至因為他搶了皇后娘娘的娘家的產業, 他的家族也會受牽連! 賴宏昌的反應也不慢,他一聲大吼:“蒼天??!你可算是開眼了!可是你要降罪, 直接一道雷把那妖婦的莊子給劈了不就成了?為什么要把一切都毀了呢?你可憐可憐您的子民吧!” 然后就趴在地上嚎嚎大哭。 他的狗腿子反應也快,立刻撲了上去:“大人,大人!快節哀!不是您的錯!想想我們這些人,風里來雨里去, 忍饑受凍,一年到頭就那么一點收成, 可是人頭稅!田賦!您都不忍心收!可是有的人呢?生來就大魚大rou!生來就在富貴窩綺羅叢里大的,他哪里知道什么民生疾苦!這世上人都知道羊毛值錢,官府十幾文一包地收!可是她偏偏不肯讓我們黃沙原的人養!好狠的毒婦??!她這不是要我們黃沙原的人去死嗎?”@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有幾個老人覺得不對,可是人驟逢大難,遭了大災不說,家業全無,正在六神無主之下,本來就容易被人煽動。更不要說,這些人自己都很清楚,被趕走的趙良棟,本來就是皇后娘家的家奴。 雖然是抱著法不責眾的念頭,但是,每個人依舊是心虛的。他們不知道,這個時候,那個趙老財是不是跪在國丈跟前哭泣,他們也不知道,得罪了皇后之后,朝廷的賑濟會不會到他們的手中。 沒有人比底層的百姓更加清楚那些官員的做派。雁過拔毛,不外如是。他們都已經得罪了皇后,本來發生災害之后,官員隱瞞災情便是常態,那現在,知道他們早就得罪了皇后…… 想到那個可怕的未來,就是再理智的老人都保持了沉默。 至于年輕人,已經吼了起來:“大人!您說,要怎么干?我們聽您的!” 一場原因甚至可以說是可笑的叛亂就這樣開始的。但是,他們卻十分有威勢。在襲擊了隔壁縣城,攻入了縣衙,又沖入了王家壩,洗劫了王家大院兒又把王家大院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然后,賴宏昌就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 不得不說,嫉妒真的是一把很好用的刀。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少仇富的人,賈氏一族、林黛玉和薛家、薛寶釵在商丘一帶建立了無數的莊園,每年靠著數百萬兩銀子運作,為數以百萬計的平民繳納人丁稅的同時,也依靠著賈琰用商丘上百萬畝土地養活了數百萬的百姓。 當然,僅靠商丘這么點大的地方,肯定是養不活這么多人的,所以,商丘的糧食都要從外面運! 下面的百姓可不知道這里頭的關竅,他們只看到一車一車地糧食運到商丘,加上有心人煽動,他們便以為,是皇后掏空了國庫,把屬于他們的糧食搬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了。 然后,一片語氣激昂的檄文就這樣誕生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檄文送到京師的時候,正是賈琰的第三子過百日的時候,宮里正在舉行盛大的宴會,為嫡出的九皇子慶祝。 因為是軍國大事,所以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到宴會上來了。 賈琰正巧坐在皇帝身邊,一眼就看到了這篇檄文,當下冷笑道:“原來本宮會生養倒是本宮的錯了!” 本來么,賈琰進宮之前,宮里沒有一個孩子出生,不是沒有人懷疑皇帝上了年紀不會生養??墒乾F在,賈琰進宮了,連連懷胎生子,這各種閑話反而出來了。 說賈琰獨霸君王,真當上面一無所知? 賈琰恨恨地把檄文摔在了皇帝的懷里,抱起自己的兒子,轉身回清涼殿去了:“沒有把事情擺平!您休想爬上我的床!” 得,宴會的主角走了兩個。 皇帝拎著檄文,道:“哦?朕倒是好奇呢,不知道這下筆之人是何用心?嗯?難道朕不應該有嫡子?還是朕不應該多子多福?亦或是,他們想看到百姓流離失所?!” 不是皇帝說,因為賈琰的主意,這十年來,商丘那邊收留了多少百姓!因為賈琰的一聲令下,賈家、林黛玉和薛寶釵每年又要繳納多少人丁稅。 不是皇帝說,這些,一筆又一筆,他都清清楚楚呢。 皇帝也不會說,這其中沒有隱戶的情況,但是,成年男丁,每人每年三千六百文的人丁稅,這是肯定交上來的。 光這一筆,朝廷每年就要收入至少兩百萬的稅。 想南直一州,每年應收的人丁稅高達上百萬兩,可實際繳納上來的,卻不足五十萬! 這就是鮮明的對比。 商丘才多大!南直隸一州又多大?商丘的繁華可比得上南直?可就是因為人丁稅,南直很多百姓都選擇了生兒不舉,因為生了兒子就要開始繳納人丁稅,還不如養女兒,至少不用繳稅還能夠幫忙賺錢養家,養到那么大的時候,還能夠換一筆銀錢。 “著令代州總兵,就近剿匪!不必送進京來了!就地格殺!” 皇帝心下雪亮,這個賴宏昌,膽敢劍指皇后,指不定是哪個兄弟的人呢!以前他看在那些兄弟們還老實的份兒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這一次,他絕對不會心慈手軟了。 皇帝暴怒,沒有人敢勸。就是太上皇知道了以后,也只是說了一句知道了,沒有二話,甚至從寧壽宮后來私底下透出來的消息,太上皇也覺得不應該縱容那些魑魅魍魎。 作者有話要說: 代州,代郡,就是現在的大同一帶。 這里的王家大院自然不是我們現在說的王家大院、王家堡。 只是那一帶乃是太原王氏的根據地,姓王的很多。所以直接指代了。 大家領會意思。 第253章 沒人把黃沙原的事兒當一回事。如果黃沙原直接挨著京師, 那皇帝還要擔心一二, 可是黃沙原就是勢力再大, 它跟京師還隔著整整一個代郡。而代郡民風彪悍,也是至始至終的事實。 而代郡的人, 對賈琰的感覺還不壞。 別的不說, 賈蕓如今乃是代州知府。他在代郡已經呆了十年了。這十年來, 他注重農桑,又因為跟賈琰的關系,所以,什么好東西,他都能夠幫代州和雁門關的將士們先弄到。之前的紅薯、雞鴨兔子立體養殖技術, 最近的羊毛。 因為賈蕓在代州好些年了, 所以在當地的威望很不錯,別的不說,他跟老百姓說一句,羊不能放養, 老百姓就把羊關在羊圈里面,然后讓家里的孩子上山打草回來喂羊。 沒有為什么, 原因也只有一個,賈知府可是讓他們過著好日子,而賈知府之所以能夠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就是因為皇后娘娘是賈知府的族姑母! 長年跟草原作戰, 境內的百姓幾乎全是半軍半民的性質,因此警覺性也比別的地方的百姓要高多了。那頭賴宏昌才燒了王家大院兒, 代州這邊就得了消息。@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沒有辦法,誰讓這一代本是當天隋唐五姓七望太原王氏的地盤呢?代州也好,周圍其余的幾個州府也罷,別的不多,姓王的特別多!十里八鄉,十個人里頭差不多有七個姓王的,一排輩分都能夠追溯個十幾、二十幾代的。 賴宏昌這里帶著人燒了王家大院兒,王家大院兒又大,燒了一整夜都沒有燒完,自然,就讓周圍好幾個州府都知道眼砂鎮出事兒了。然后,從眼砂鎮跑出來的人自然也就把黃沙原縣令叛亂的消息帶到了四面八方。 賈蕓當時就火了,更別說,他老婆還在他耳邊哭! 賈蕓的媳婦就姓王,雖然不是眼砂鎮的,卻也是代州人,跟眼砂鎮算是拐著彎兒的親戚。這眼砂鎮雖然不起眼,卻也住著王氏一族整整一個分支的人!現在,這一支的宗族嫡支的人都被賴宏昌給殺了,別的王氏族人哪里不同仇敵愾的? 賈蕓的妻子王氏王德姐就這樣道:“我恨的不是他們燒了我們王家眼砂鎮的大院兒,我恨的是他們把這臟水兒往皇后娘娘身上潑!皇后娘娘多好的人??!又心善又仁慈,別的不說,就說我們代州,十里八鄉的,誰沒有受過皇后娘娘的好處!這個姓賴的,果然混賬!” 賈蕓立刻想到昔年在他面前耀武揚威還要賈家的小爺們叫他們爺爺奶奶的賈母的陪房賴嬤嬤一家。 他冷哼一聲,道:“他那個姓,要出好筍,難!不說了,我去找萬總兵?!?/br> 跟別的州府不同,代州境內有兩位總兵,其中一位長年鎮守雁門關,而這另外一位,便是賈蕓說的萬總兵了。他主要負責的,是境內治安,當然,秋冬季節,草原上南下打草谷的時候,他也要負責支援雁門關。 軍屯的事兒,也歸這位總兵負責。 賈蕓趕到萬總兵的軍營的時候,萬總兵手里正捏著那篇檄文罵娘呢:“姓賴的混賬!他以為他是什么東西!給皇后娘娘提鞋都不配!” 地下幾個親兵壓著一個使節模樣的人。賈蕓還沒有走進去,就聽見萬總兵高喊著:“來人!把這家伙推出轅門!斬首示眾!” 那人大喊著:“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萬總兵一口就唾了過去:“呸!什么兩國交戰!你們不過是一群亂民!不!亂匪!也配在老子面前唧唧歪歪?斬了!” 邊上的親兵立刻就把那人拖了下去。@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賈蕓進了營帳之后,連忙沖萬總兵拱手:“多謝總兵大人深明大義?!?/br> 萬總兵立刻跳了起來,回了一禮,道:“賈大人,您可別跟某家客氣!某家是個粗人,別的不知道,就知道一個,恩義!別的不說,如今我們吃的軍糧,還要多謝皇后娘娘呢!”@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在紅薯大規模種植以前,就是以朝廷對代州的重視,代州的將士們也不得不饑一頓飽一頓。除了剛開國的那會兒好一點兒,這些年以來,將士們都是這么過來的。據說前朝也是這么過來的。 萬總兵也知道,這是沒法兒的事兒。一來,朝廷沒有足夠的錢糧,二來,朝廷也不敢讓將士們吃飽。 萬總兵原本也以為,這就是他們武將們的命了! 可是不成想,這位皇后娘娘,先是弄來了紅薯,然后讓自己的侄子來代州屯田,讓代州上上下下都能夠吃個半飽!后來將士們又跟著時不時地吃上了雞鴨和兔子,再后來,那個什么燒刀子,什么青囊集上傳下來的醫術。如今在兔毛之外,代州人又有了粗呢料子的冬裝可以選擇。 對于代州人來說,皇后娘娘就跟再生父母沒什么兩樣! 對于代州人來說,說別人的壞話可以,說皇后娘娘的壞話,就跟扒他們的祖墳、戳他們的脊梁骨沒什么兩樣! 別的不說,萬總兵自己就知道,這個消息傳開,他麾下的將士們就要先炸鍋! 賈蕓見萬總兵如此明理,連忙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就明說了。聽說逆賊賴宏昌已經連破數城……” 萬總兵立刻就道:“眼砂鎮也許是因為逆賊出其不意,可別的地方,一定是有王八羔子跟這個姓賴的里應外合!大人,要末將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出擊!” “不行!”賈蕓立刻搖頭了,“沒有詔令貿然行事,只會連累了將軍。下官只能拜托將軍,全力防守?!?/br> “這他|媽|的叫什么事兒!明明只要主動出擊就可以了,結果卻只能呆在代州等著挨打!” 話雖然這么說,但是萬總兵真的是十分高興的,因為賈蕓是在為他考慮。 也許賴宏昌襲擊了幾個州府之后,覺得兵強馬壯了,就瞄上了代州。 不為啥,就是因為夠近! 沒有辦法,豫州遠在數百里開外,而代州近在眼前啊。更重要的是,太行山東諸州府,哪個不知道代州知府乃是皇后娘娘的侄兒,是皇后娘娘十分重視的家族后輩? 第254章 賴宏昌想抓住賈蕓做人質, 可一來代州全州別的不多, 軍戶極多, 軍屯也多。將士們平時不訓練就在軍屯里干活,將士們的家眷就在附近的民屯里面安置, 退伍的老兵也會回到自己家眷所在的民屯……可以說, 代州上上下下半軍半民又常年跟草原蠻族交鋒, 不缺經驗豐富的老兵就連女人和孩子也能夠拿著武器跟人干架。二來,萬總兵也是沙場老將了,對付幾個泥腿子,綽綽有余。 如果說,剛開始的時候萬總兵只是想斬了首惡就完了, 可是聽了俘虜的話, 知道賴宏昌謀反的經過,萬總兵不這么想了。 能夠爬上總兵之位的人,哪怕是個武將,萬總兵也不是個蠢貨, 相反,他甚至還有個狡詐如狐的別號。所以, 在審問了那幾個俘虜之后,萬總兵就去見了代州府的王氏一族的族長。也不知道他們兩人說了什么,反正不久之后,王氏一族嫡系有位年輕人就喬裝往西去了。外頭都不知道這件事。 這里萬總兵就拿出了自己的十八班本事, 驅使著賴宏昌殘部往黃沙原上逃去。 要直接斬殺賴宏昌,對于總兵萬露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兒, 只要帶著人砍砍砍就行。以他的武力值,把賴宏昌立斬于馬下完全不是問題??墒前奄嚭瓴龤⒘?,晉中一代應該如何?這等窮山惡水之地,刁民眾多。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如果這一次強行壓下去了,那也就算了??梢沁@種事情這種人層出不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