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林黛玉小聲道:“王大管家是做慣了的。四萬兩綽綽有余,還有剩呢……” 可到底,她的聲音在賈琰越見嚴肅的眼神下漸漸低了去。 等林黛玉住了嘴,賈琰這才道:“罷罷罷,看起來,我不跟你說實話,你是不會收這個銀子了。好吧,我就實話實說了。我就是看中了你們林家的這些人,還有你如今身份?!?/br> 按照國法,父母在不蓄私產,這是國法里面明明白白寫著的律令。因此,跟賈璉賈琰賈琮這樣的,哪怕手里的銀錢不少,他們也是沒有資格添置田產地產房產的。 可是林黛玉如今父母雙亡,從她得封縣君的那一刻,在國法上她就是女戶,有自己的戶帖,可以置辦田地房產地產。 賈琰需要的,就是讓林黛玉手下的那些林家管家管事們去山東廣置田地,雇傭大量的人手,幫助山東穩定下來。 聽了賈琰的來意之后,林黛玉這才含笑道:“二jiejie放心,王大管家已經這么做了呢?!?/br> 早就在再度回到賈家的那一天,林黛玉就拿出了四萬兩銀子。她原想著,跟賈家這樣的人家,庶女出嫁也不過是五千到一萬兩銀子的陪嫁,嫡女出嫁也不過三五萬銀子。跟她這樣,有父母和林家幾輩子留下來的那些古董玩器孤本字畫,身邊再留一萬兩銀子已經是綽綽有余了。因此,拿四萬兩銀子出來置辦這行宮需要的香樟木,應該是夠的。 不想林家的大管家王誠比她想象得更能干。 王誠直接找到了林氏一族的族長,拿出賈琰的身份以及林黛玉如今的身份,跟林氏一族的族長談過之后,在林氏一族的幫助下用一萬八千兩銀子買下了足夠的香樟木,蓋了行宮打了家具還多兩成出來。 剩下的兩萬兩千兩銀子,王誠自己留了一部分——他還需要跟林之孝和嚴家談一談,弄到足夠的紅薯苗、雞苗鴨苗鵝苗和給下面的人果腹的小米、紅薯。 畢竟,要雇人開荒,不給人家吃飽是不行的——剩下的則分給了三位管事,這三位管事如今已經帶著人去山東了。 江南文風盛,因此每年考中進士的人也極多,這一次,被委任去了山東做縣令的新進士也有好幾個。 本來就是本鄉本土的情面,又是幫著穩定民心,即便林黛玉是女子,廣置田地也是有很大的私利在里頭,但是,這種事兒卻是那些官員們樂見的。 因此,即便只有五千兩銀子,又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依舊大有可為。 賈琰一聽,道:“果然是林meimei,竟然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不過去年不止是冀魯之地,就連豫州也鬧了蝗災,只是不及魯地嚴重,故而我們不曾得了消息罷了。因此這銀子,還是需要meimei收下?!?/br> 林黛玉輕嘆一聲,道:“豫州嗎?既然如此,這銀子就當我向二jiejie借的?!?/br> “也成?!辟Z琰很干脆地道,又逗林黛玉道:“那你是不是應該寫一張借條給我?” “好啊。拿筆來!” 林黛玉當然也不甘示弱。 如果沒有別的原因,林黛玉當然不會收賈琰的銀錢,但是,賈琰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林黛玉自然是要收的。 不得不說,林家的仆役們的素質就是比賈家好上許多。 大約這跟林家的家風有關。 林家的這些管事們,很快在豫州和齊魯之地置辦了八座莊子,靠山的種植紅薯,靠水的種植茭白、蓮菜等不怕水淹的應季蔬菜,當然,預防蝗災的雞鴨鵝養殖肯定是不會少的。 林家人還特地學了養蚯蚓和養蛆的方子,帶著當地人一起養雞養鴨養鵝,甚至還組織起了當地的婦女用雞鴨鵝毛混著當地梓蠶絲紡織出了無數華美又保暖的衣料來。 因為林家管事的善于經營,即便是林如海把林家的地產連同林家在京師里面的老宅都給了林氏一族,只留下了一座小小的只有兩三百畝的、位于京郊的小莊子,但是,很快,林黛玉就再度成了大地主。 第91章 說句實在話, 賈琰對于目前的生活不是非常適應。即便是兩世為人,但是, 目前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 就是自認見過大世面的賈琰都有些受不了。 原著里在描寫秦可卿的時候,就曾經說過,秦可卿在病中依舊一天要換五六身衣裳,看一個大夫就換一身衣裳,惹得尤氏都忍不住跟王熙鳳抱怨,說她太折騰。 而如今的賈琰也不逞多讓。 雖然說如今君臣有別,她不用給賈家的任何人請安了,加上她自己開了口,每個月賈家的女眷們也只有少數幾個人有這個資格在初三和十八兩天給她磕頭??墒? 每天光梳洗、更衣之類的事情就占去了她許多時間。哪怕她一再抗議, 可是每天固定時間要換的衣服就足有四身之多。無論有沒有弄臟, 反正到了那個點兒她就必須換衣服。而這些衣服, 從來都是新的。 從接受了皇家禮聘之后,她就沒有見過舊衣服,每一套衣服都是新的。 如果說她剛成為縣君的時候才從賈母那里撈到了賈敏的舊衣服穿的話,那么現在,她的每一件衣裳都是新做的。 為此,賈家的針線房足足擴大了兩倍, 這多出來的人手就是專門負責給她做新衣服的。而且賈赦邢夫人搬到榮禧堂之后, 賈赦邢夫人原來屋子的閣樓就被騰出來用來放置賈琰的衣服。 從這年的新年開始, 東大院的正房被改成了賈琰接受賈家女眷每月兩次的拜見的所在, 左右廂房以及其他院落成了典侍女官們為行宮訓練丫頭們的所在。 ………… 對于賈琰來說,生活上的不習慣倒是其次,真正讓她不習慣的,就是如今宛如籠中鳥一般的生活狀態。 如果說以前她好歹還能夠通過賈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的話,那么現在,她真的就跟金絲雀沒有什么兩樣了。 以前她還能夠在邢夫人的正房里面,在邢夫人的陪同下跟賈赦說說話,也能夠在傍晚的時候,在邢夫人那里看到自己名義上的一母同胞賈琮。 可是現在呢? 就連賈赦也不能隨意見她了:按照規矩,她要跟賈赦見面也必須隔著簾子,然后賈赦要給她磕頭,在她面前稱臣。更重要的是,有次數和時間的限制。 雖然賈琰抱怨過,但是,被身邊的所有女官和宦官們集體反對,尤其是司贊少監和兩位尚侍的反對尤其激烈,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能夠改變這一狀況的,只有皇帝,而她是沒有這個權利的。 這是賈琰從這件事情上得到了結論。 在沒有改變這個情況之前,賈琰也只能暫且忍耐。 也因為這種籠中鳥的狀態,賈琰還真怕皇帝把她給忘記了。 天知道,她還能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生活里面堅持多久。 好在皇帝到底沒有忘記她,勸農禮過后沒多久,皇帝就帶著沂王再度駕臨賈家。 皇帝當然是來見賈琰的,他在賈赦的陪同下進入賈琰如今住的這座小院子。 沂王足足比皇帝小了十一歲,如今才二十七歲,也是新上任的宣徽府令。 顯然,賈琰的話,皇帝聽進去了,才會把這個最得自己信賴的弟弟放到宣徽府令這個位置上。 沂王也知道這個,因此對這個還沒有正式進宮的小嫂子好奇到了十分,一進院子,他就被那只露天放著的四四方方、邊長約莫一尺的大瓷罐子吸引住了注意力。 沂王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只罐子是蛋殼瓷的。蛋殼瓷的工藝要求比一般的瓷器的要求要高出不知道多少,這種瓷器又薄又通透,不需要很好的光線,就能夠從外面看清楚里面的水有多深。 沂王原以為這只蛋殼瓷罐子里會養著金魚,就跟宮里的那些妃嬪那樣,品級夠的、有錢的就用玻璃做魚缸,品級不夠的就用蛋殼瓷??墒菧惿先ヒ豢?,發現里面竟然是空的! 沂王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仔細看才發現,這只罐子的底部有一點水漬,還很新,應該是今天的露水蒸發之后留下的痕跡。 這個是做什么用的? 沂王摸不著頭腦,而皇帝的臉色…… 好吧,當今皇帝的臉色很少有好的時候,但是跟今天這樣不好的,也是少數情況。只是賈赦跟皇帝不熟,因此看不出來罷了。 皇帝冷著一張臉直接進入了花廳,在主位上坐下,而得到消息一直在正房門口跪迎的賈琰只能跟過來,進入花廳以后,再度跪拜君王。 沂王跟皇帝早就配合默契,見皇帝心情不好不想開口,就先開口了:“這就是小嫂子嗎?小嫂子如今身份不同了,可還習慣?” 賈琰原本不認得沂王,不過,方才皇帝沒有進來之前,她就已經得了司贊少監季童的指點,知道這是當今皇帝如今最信賴的弟弟,連忙笑道:“勞王爺垂問,可不是不習慣。只是大家都說,宮規如此,我也無法……” 皇帝這才道:“哦?什么地方不習慣?” 賈赦立刻發現皇帝的口氣有些不對。 他用當年在宮中做伴讀的經驗發誓,皇帝還真的是心情不好。 賈赦害怕賈琰答錯了,可是偏偏這會兒是在御前,無法給女兒指點,竟然在這初春時節硬生生地急出一陣冷汗。 賈赦不知道女兒到底有沒有發現皇帝在生氣,他只聽到女兒如此答道: “不習慣的地方多著呢!別的不說,就說這衣裳,一天換兩三身衣裳是愛干凈,可一天換五六身衣裳就是折騰了!我原說不用這么費事兒,可身邊的八位女官還有諸位公公都說這是必須的。還有家里,竟然還真的給我裁制了無數的衣裳,不但家里開了老庫,嚴家也給了無數的孝敬,就連林meimei家里也拿出了幾十年珍藏著的頂好的料子!這一年半載的還支撐得下來,若是日子久了……只是委屈家里的眾姐妹和將來的侄女兒們,只能撿我的舊衣裳穿了?!?/br> 沂王道:“咦?你們賈家的女孩兒們還撿姐妹們的舊衣裳穿嗎?” 在沂王的眼里,賈家奢靡無度乃是京里出了名兒的,就是公主郡主們都不及賈家的女孩兒們來得愜意。 賈家的女孩兒們竟然要撿上頭jiejie們的衣服穿?在今天之前,沂王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兒。 賈琰笑道:“不獨姐妹們,就是我,在得了皇家禮聘之前,也穿姑姑當年的舊衣裳呢。也虧得朝廷在這方面的律令比前朝放松許多,因此,我穿過的衣裳,姐妹們都能穿得。要不是因為這些衣裳被收起來的時候看上去還是簇新的,我也不敢收下林家的衣料啊?!?/br> 言下之意,這眾姐妹里頭自然是包括了林黛玉了。 這些衣服都是頂好的料子,加上這每天換四身的規矩,因此每一身衣裳被收起來的時候,賈琰最多也就穿了一兩個時辰,就跟后世里面掛在櫥窗里面被人試穿過一次兩次的,對于賈琰來說,這樣的衣裳自然是跟簇新的沒有什么兩樣。 對于兩世為人的賈琰來說,她上輩子在商店里面、在網絡上買來的衣服,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被多少人試穿過,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又怎么會覺得這種她穿過不到三個小時的衣服是舊衣服呢? 皇帝聽說這些衣服回頭要分給林黛玉和探春惜春等人的,這才不那么生氣了。他道:“聽說你收了薛家五萬兩銀子?” 賈赦一愣,賈琰卻已經開口了:“回萬歲,是有這么一回事兒。薛家的兒子早些年犯了事兒被定了個厲鬼索命而亡,沒了戶籍,薛家的女兒這才到處撞木鐘希望有人幫她們了了這樁案子好讓她們家不致于在律法上成了絕戶人家。就是在我這里,這薛家的女兒也拿著幾萬兩的銀子求了兩回了,加上我需要銀子,因此才幫她出了主意?!?/br> 皇帝皺著眉頭,道:“你會缺銀子?” 賈琰道:“是的,萬歲,我要在豫州、齊魯之地置辦莊子安置流民預備災荒,所以我缺銀子?!?/br> 沂王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了看賈琰又看了看他的皇兄,可巧,皇帝也正好看過來,兄弟倆交換一個神色。 沂王道:“小嫂子,您說的,該不會就是讓文德公的家仆做的那些吧?” 賈琰答道:“是的,王爺。救助天下百姓,再多的人手都不嫌多。我們家之前亂了許久,在家風上就不如文德公家。更別說林meimei如今還帶著的人,幾乎個個都是辦事兒的能人。銀錢易得,機會易得,但是辦事兒的人卻不容易得。我不清楚文德公當初如何訓練這些人的,我只要撿這現成的便宜,讓這些人動起來,以防今年的旱災甚至是有可能出現的蝗災就可以了?!?/br> 皇帝都傻眼了:“你說什么?今年還有蝗災?” 第92章 不是皇帝控制不住神色, 實在是去年已經鬧了一場蝗災了,因為賈赦準備了很多紅薯, 這才化解了這場危機。在金鑾殿上奏事的時候, 賈赦是說他準備了上百萬斤的紅薯,可實際上賈赦最后拿出來的卻是足足兩千多萬斤紅薯。 賈蕓靠著自己在別人的商鋪里面做掌柜的舅舅還三個以前放印子錢的潑皮尚且在一年時間里面種了一萬兩千畝的紅薯,賈赦手里的能量比賈蕓多多了,擺弄紅薯的時間也長,自然拿得出這么多的后昂書。 要不是因為這兩千多萬斤紅薯,皇帝也不會封賈赦為慶榮侯。也正式因為這兩千多萬斤紅薯,皇帝往賈赦身邊安插了許多探子,就是害怕賈赦有異心。 去年中原,特指豫州、齊魯等地的收成已經完蛋了不說, 朝廷還要拿出大筆的錢糧賑濟災民, 今年又鬧蝗災! 加上去年年底的時候, 皇帝讓后妃們家里蓋省親別墅的詔令。 皇帝完全想象得到, 今年會有多艱難! 一個不小心,他的皇位都有可能被掀翻! 不止皇帝想到了這一點,就連沂王也想到了這一點。 沂王道:“小嫂子,這話可不能亂說?!?/br> 賈琰微微側過來,用眼神示意沂王注意外面:“方才進來的時候,我注意到王爺在看那個瓷罐子。王爺可知道這個瓷罐子是做什么使的嗎?” 沂王想了想, 搖了搖頭, 道:“我想不出來?!?/br> 賈琰道:“這是為了測試降水量的。我不知道欽天監那邊是不是早就這么做的, 也不知道前朝是不是早就有人這么做了。橫豎我家里之前是沒有的。打去年年初的時候, 我就叫人在院子里面放了一張高幾,并且把那只瓷罐子擱在了那上頭并且每天定時檢查、記錄罐子里面的雨水|深|度,也定時清空里面的雨水。這是這一年多來的統計數據。萬歲可以看到,比起去年,今年京師的降水量足足少了一成有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