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之前也就罷了,豁出去了,并不覺得太過難堪,可是在母親面前,想著自己這個未出閣的女兒,適才被男人那樣摟在懷里,真是羞恥不已。 若是母親知道,還不活生生氣死。 當下少不得含羞忍恥,勉強笑著道:“是,蕭七爺人好,和父親交情也好,只說父親這是冤枉的,會幫著父親向圣上說明真相?!?/br> 寧氏聽聞,長出了口氣,嘆道:“那蕭七爺為人正直,你爹往日也是夸他,如今咱家落難,能得他相助,實在是不幸中的萬幸!” 阿蘿聽著這話,真是面上發燙。 母親自是不知,那蕭敬遠根本不是她以為的正人君子,說什么看父親情面,其實是—— 阿蘿咬唇,不敢去想,只好胡亂點頭:“是了,既得了蕭七爺相助,母親便便不必憂慮了。我聽說,如今父親和哥哥弟弟都在六扇門呢,這個案子連提交刑部都沒有,既是不入刑部,那蕭七爺幫著說說話,六扇門也就放人了。用不了多少時日,爹爹和哥哥青越他們也該回來了?!?/br> 寧氏也是這么想的,聽了女兒的話,自然是頗為寬慰,吊了多少日子的心,總算松下來。 當下虛弱地笑著道:“是了,我這原是心病,家里這事過去,我不吃藥也能好?!?/br> “母親說哪里話,藥還是得吃的?!?/br> 阿蘿又連忙吩咐嬤嬤取來湯藥,親自伺候母親服用了,之后細語安慰。 寧氏這病,其實原本是心病罷了,如今心病稍解,又吃了藥,不過幾日功夫,那精神就比原來好多了。 阿蘿見此情景,自是放心許多。 每每伺候母親睡下,自己回到房中,深夜無人時,躺在榻上,便不免想起那日被蕭敬遠抱在懷里的事。 她也不是沒被男人抱過,上輩子她的夫君,蕭敬遠的侄子,也每每愛抱著她,夫妻之間,不知道多少情態。 可是這終究是不同的。 同樣是男人,有的懷抱只是讓她覺得溫存不已,相濡以沫,可是有的懷抱,卻讓她顫抖驚懼,猶如被置身于熔爐之中,渾身灼燙,又覺得那身子被揉著捻著,都能擠出水來。 每每想起這些,她都會咬著唇,拼命地壓抑下那青澀身體泛起的那股子說不出的渴望和潮動。 ☆、第81章 這些時日,因外面守著的是蕭月,她是女子,自然便于走動于葉家后院之中,便每每過來探望寧氏,幫著寧氏尋醫抓藥的,竟是頗為殷勤周到。 寧氏見蕭月對自己如此敬重,自然越發信了阿蘿之前的話,知道蕭敬遠是真心幫著自己夫君,是以更加篤信自己夫君這次能夠化險為夷。 如此過了些日子,寧氏的病倒是去了七八分,不再像以前那般每日臥床,反而有精神出去活動一會兒,飯食上也比以前好了許多。阿蘿見母親這病日漸好轉,越發覺得,便是在蕭敬遠面前再再怎么含羞忍恥,都是可以的。 又過了兩日,總算是葉家的案子有了眉目,查出來那私銀其實是葉家分家,葉長勛和葉長勉搬出老宅后,才運進去的。而六扇門又查出葉長勛當年為了內宅之事,曾和自己兄長反臉為仇,甚至把自己親嫂子送進了牢房,這么一來,自然可以推斷,葉長勛絕對不可能參與私銀一案。 如此葉長勛和葉長勉終于得以回家,且官復原職。 寧氏大喜,親自出門迎接,此時蕭家外面的守衛也早已撤去,一家團聚,執手相看,寧氏淚不能止。 葉長勛知道自己妻子素來秉性柔弱,如今經此一事,怕是不知道多少擔心,見她淚盈盈地望著自己,也是心疼,沒奈何兒女都在身邊,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啞聲安慰道:“這些日子,倒是苦了你和阿蘿?!?/br> 寧氏含淚搖頭:“你能安然回來,咱們一家子團聚,我便知足?!?/br> 此時葉青萱見自己父親也安然歸來,自是欣喜不已,當下兩家人各自別過,葉青萱戀戀不舍地隨著父親回去。 而二房這邊,當晚自是殺雞宰羊,擺下家宴,為葉長勛并兩個兒子接風,洗去晦氣。 晚間宴席上,葉長勛看著自己兩兒一女,再看看身邊嬌滴滴的妻子,想著經此磨難,一家人還能團聚,感慨不已。 寧氏想起這擔驚受怕的日子,自然是記起蕭敬遠來,不由道:“這事說起來,蕭家七爺實在是我們家救命恩人,若不是他,我們一家人怕是都不能團聚了?!?/br> 葉長勛官場沉浮數載,自是知曉其中兇險,此案牽連甚廣,不知道多少根基深厚的官員都被牽扯其中了,而自己這個“葉長勤”的嫡親胞弟,竟然能夠安然脫身,這其中,必是有貴人相助的。 這兇險時候,往日所交往的,哪個敢上前,誰不怕牽連到自己,蕭敬遠能夠在這種時候出面為自己說話,實在是仗義之輩。 “往日便覺得蕭家七爺乃仁義之人,如今一看,果然不假,它日必要重謝才是?!?/br> 寧氏點頭,自是深以為然。 阿蘿聽聞,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垂眼無言。 ****************************** 葉家的案子很快塵埃落定了,葉家祖宅被抄,葉長勤鋃鐺入獄,葉家的爵位也被扒,葉家長房算是徹底沒落了。 葉青蓉帶著葉青蓮,曾哭著跑過來,跪在二房的小院門前,求著二叔好歹看在葉家血脈上,救自己父親哥哥,可葉長勛自始至終沒有見這兩位侄女,只是命寧氏過去好生照料她們。 阿蘿坐在西廂房的窗前,隔著那影影倬倬的蒼蘭花,遙看曾經一起長大的兩個堂姐,跪在主屋的臺階前,任憑旁邊嬤嬤怎么勸哄,都是死活不起來。 這個事,自己爹也是剛剛從中摘出來,自然是沒辦法幫忙的。 可是這兩姐妹,顯然是仿佛溺水的人捉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指望著爹能想辦法,好歹保住大伯的命。 但是,這也談何容易? 犯了這么大的事兒,這兩姐妹依然能安然無恙,就不知道爹已經費了多少心思,也算是盡了兄弟情義。 而當阿蘿這么隔了小蒼蘭花望著那兩姐妹時,不知道何時,葉青蓮也抬起眸子,恰好看向了阿蘿的方向。 隔著在風中搖曳的小蒼蘭,在那料峭春寒之中,姐妹二人四目相對。 一個是兩眼紅腫茫然的絕望,一個是憑窗倚望的憐憫,來不及閃躲,也來不及掩飾,四道目光就這么碰撞在一起。 阿蘿有些勉強地擠出一個笑來,便收回了目光。 葉青蓮卻望著那窗欞,怔怔看了好久。 其實葉家二房這院子并不算大,可是貴在收拾得精致,一草一木都是花了心思的,特別是西廂房的雕花窗欞,細心雕琢的漢白玉石臺階,無一處不煞費心思巧奪天工,配上在那風中搖曳的金貴小蒼蘭花,真真是嬌生慣養大小姐所居之處。 曾經一處養大的堂姐妹,本是分不出什么高低,如今卻一個跪在那里苦苦哀求,一個金尊玉貴地坐在窗欞前,居高臨下地看著昔日姐妹的難堪和無助。 盡管阿蘿很快收回了眸中的憐憫,可是葉青蓮卻清楚地看到了。 她不但看到了,還連同這日冰冷堅硬的臺階,料峭無助的春風,隨風搖曳的小蒼蘭,一起深深地印在了心里。 很多年后,葉青蓮說,她最不喜歡的花就是小蒼蘭,沒有人知道為什么。 而就在阿蘿收回目光后,寧氏在嬤嬤的扶持下再次出來了,好一番苦心勸解,終于把這兩姐妹勸進了屋,坐定了,好茶好水伺候著。兩姐妹依然哄著眼睛哭,寧氏無法,又只好將葉長勛的話重說了一遍。 “之前你二叔也是險些被牽連了,如今好不容易出來,保得清白,這才拼命地護下你們姐妹并你們兩位哥哥,如今青琮和青瑞都說流行北疆,可到底命是保下,也算是為長房留了血脈。你二叔本也是自身難保,能護得你們幾個,已經是老天庇佑,若說再想救你父親,別說是他,就是當朝太傅,都未必做得到?!?/br> 其實葉青蓮和葉青蓉何嘗不知這些,只是她們已經被逼到這個份上,少不得來求二叔,如今聽得這話,都低垂著頭,不曾吭聲。 寧氏見此,又道;“都是葉家的血脈,打斷骨頭連著筋,雖說如今早分家了,可是葉家祖宅被抄,你們姐妹二人如今無處容身,自是先住在二房。我不敢說其他,可是為你們尋個好親事,再備一份嫁妝,卻是能做的?!?/br> 葉青蓮和葉青蓉兩姐妹聽此,齊齊跪下,淚珠兒滑落:“謝嬸母大恩大德?!?/br> 阿蘿雖是在西廂房的,可是她見這兩姐妹進了正房,自然是仔細傾聽,把這一番話一字不漏地聽到了。 當下心中暗暗嘆息,想著自家如今也是萬不得已,才收留這兩姐妹,總不能眼看著她們流落街頭,傳出去,葉家二房也落得個不念骨rou之情的名聲。 可是……收留了這兩位,只怕是那農夫與蛇的故事,到頭來,費了心思,卻落得一個埋怨! 從此后,自己還是得小心提防,免得當了那被毒蛇咬傷的農夫,反而害了自家性命。 ******************************* 卻說葉家二房收留了葉青蓮姐妹兩個,便在阿蘿的西廂房騰挪出兩間房來,將她們安置下來了。多年不怎么相處的姐妹,如今又遇上了,且是這種情景,自然是頗多尷尬。 葉青蓉寄人籬下,臉皮薄,都不太好和阿蘿搭訕。 阿蘿心里明白她們此時的窘迫,便故作不知,依然如往日一般待她們。寧氏也是做事妥帖的,凡衣食住行,全都參照阿蘿,三姐妹一般無二,如此幾日過去,葉青蓉倒是漸漸放開了,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了在二房當大小姐的日子。 葉青蓮卻是依然諸般不自在,每每冷冷地坐在窗前,盯著那小蒼蘭花,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蘿有時候也會暗地里偷聽下她們姐妹二人說話,多少知道,葉青萱對如今這日子十分滿足,這盼著能找個好婆家,葉青蓮卻是依然心中充滿不忿。 說到底,原本好好的侯門小姐,如今投靠叔父寄人籬下,父親又落得那般下場,于她那樣高傲的人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 阿蘿知道了這兩姐妹心思,從此后越發小心謹慎,便是吃穿用度,也提醒母親,凡事節儉。 寧氏知曉女兒意思,行事也越發注意了。 當然這都是后話,如今只說葉家這事兒總算是塵埃落定,葉長勛昔日舊交也都有了來往,可是他自然是記得,是蕭敬遠在自己落難之時救了自己,當下便親自登門,拜見了蕭家老祖宗,又約了蕭敬遠在三月初,過來葉家賞月吃餅。 阿蘿一聽得“蕭敬遠”這三個字,心里便是狠狠一沉。 這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他若真要來,難免是要碰上的。 ☆、第82章 卻說阿蘿這日聽得父親要在家中款待蕭敬遠,雖知道于父親來說,蕭敬遠是救命恩人,款待原屬應當應分的,便是請了家來做客那更是應該。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于她來說,心里終究是不自在。 家中這院落也本不大,若是他來了,難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若是不小心碰上了,還不知道多少尷尬。 只是想來想去,也沒法子,到時候少不得裝傻充愣,只規矩乖巧地行禮就是,多余的話不要說就行了。 于是便到了這年三月,恰蕭敬遠和葉長勛都是休沐之日,便請了蕭敬遠家來。阿蘿原本并沒多想的,只是隨手一翻,卻不曾想,這日竟是上巳節。 上巳節,三月初三,正是柳絮飄飛春燕低回時,合該是穿了玉羅春衫,行走在階前池旁,以花為簾,看那嫵媚春光,或臨江飲酒,或泛舟江上,或嬉戲于水邊。這種時日,自然也是年輕女孩兒會情郎的時候,在那如鏡湖水旁,羞答答看一眼,撩起柳枝兒,輕輕擲過去,其中不知道多少情愫便悄悄醞釀了。 是以這一日,也是俗稱女兒節的。 阿蘿其實對這種節日并沒什么期望,這種時候,說得直白點,其實就是給深閨女子和外面男人見面私會看對眼的一個契機,回頭看中哪個,給家里人一說,一門親事算是落定了。 可是阿蘿,上次踏青會,一口氣看了牛千鈞和三皇子,本以為勝券在握,兩個隨便薅過來一個都是好夫君,但誰知道,家里驟然出了這種事。 她也知道,家中出事,這兩位少年,到底年輕,便是想幫自己,也未必能幫得上忙,可是心里終究有些黯然,想著若是自家真得就此傾倒,那親事自然告吹。 如此一來,竟覺得任憑嫁誰也是毫無意趣,左右是沒什么滋味。 是以那勞什子的上巳節,也便懈怠了,根本沒意思出去。 反倒是寧氏,因之前家里險些出事,讓她越發覺得合該早點讓阿蘿嫁出去,這樣萬一有個什么,也不至于牽累出嫁的女兒。 她便早早張羅好了家里三姐妹的衣裙頭面,都是用最好的料子裁剪的新花樣,頭面也都是如意樓新打出來的,又提前準備好了車馬,讓葉青川陪著出去。 “雖說你哥哥眼睛不方便,不過到底是家里男子,隨著你們出去,我也放心?!?/br> 葉青蓮神情雖依然輕淡,不過卻低頭恭敬地道:“謝二叔母?!?/br> 葉青蓉卻是幾乎掩飾不住心里的歡喜:“讓三堂哥帶著我們出去,那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