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應該只是為了互通有無而來, 只是有一點……”楊太后想到荷蘭那個制造了鴉~片坑害了‘大清’大半個江山、使國民再無斗志, 徹底淪為東亞病夫的東印度公司,眼中閃過銳利和煞氣。 楊太后想,關外的那群差點被打殘的韃子、因為休養生息的關系, 短時間內根本掀不起大的風浪,而朱慈燐年歲漸大、處理朝事也越加的得心應手,如此她倒有大把的時間和西方那些拼命擴張、到處圈殖民地的資~本主~義國家好好的玩一場,而首要的目標,就是以販賣~鴉~片、牟取暴利的東印度公司…… 雖說目前東印度公司還未將目標放在大明身上、只還在坑害印度等國家,但想起近代史,雖說在這個已然成了架空的位面、大清估計不會再出現,但不想養虎為患的楊太后還是決定為歷史的‘大清子民’討回公道。 嗯, 她就是這么個善良的人兒! 楊太后頗為自得的瞇眼一笑, 改口符合朱慈燐小皇帝道?!鞍Ъ易屑毾肓讼?,哀家認為皇帝說得沒錯, 此次外藩使臣覲見的確有陰謀,所以安排接到的官員要慎之又慎??!” 朱慈燐驀然也瞇起了眼睛,略微思索片刻, 突然好似一只小狐貍似的笑了起來?!靶焯抵有祗K徐安友, 有父之風, 也是位精通西學的俊杰,兒臣覺得可委重任,不如這次接替外藩使節就由他主事?!?/br> 楊太后點點頭,卻是反問道?!靶烨渖眢w怎么樣了!” “看起來還不錯, 就是……”朱慈燐是個過目不忘的主兒,因此他將徐光啟對他所說的重述了一遍,只是天有不測風云,朱慈燐剛要讓楊太后給他講解八無敵,四預敵到底是啥含義時,王體乾突然進來稟告道。 “娘娘,陛下,魏府和徐府傳來消息,說魏公以及徐大人同時去了!” 徐光啟會~死,楊令月早就有所預料,只是魏忠賢……就大大的出乎她的意料了。不,或許說在客巴巴死了后、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畢竟相比歷史上只活了六十歲,已然快六十八歲的魏忠賢算是活得夠本了, 魏氏一脈蒸蒸日上、有了明達這個出類拔粹的族長在,有了她這個當太后的寡婦扶持,魏氏一定會成為世家大族。這是魏忠賢的野望,也是楊令月的期待。所以這應該也是魏忠賢甘愿轉于幕后,將權柄盡數交給她的原因,而如今,他更是放心大膽的‘拋下世間的一切,追隨客巴巴而去’。 楊太后眼睛一闔繼而睜開。 “王卿,你也知道哀家和魏公公的真實關系。他一死,哀家心著實空落落的。畢竟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哀家?!?/br> 楊太后俏麗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哀傷。她并不是在裝模作樣,而是真的覺得哀傷,畢竟魏忠賢是她的外祖父。從她踏入宮門的那一刻起,他沒有對不起她過,所以這一刻,楊太后是傷心的,就算這傷心并沒有維持多久,但她真的在傷心。 “傳哀家的懿旨,魏公忠賢侍奉先帝、輔佐幼帝,雖為宦官,卻忠心不二。哀家有感他的忠心,特追謚忠正,后事由內務府辦理,準其風光大葬。 徐公光啟,國之棟梁,哀家與皇帝甚是心痛他的離世,惜這世間又少了一位人杰。哀家有感其對百姓國家的忠誠,特追封一品光祿大夫,追謚文正。身后事由內務府協調徐家辦理,務必使其風光大葬!” 前往稟告這兩消息的王體乾很快就帶著楊太后的懿旨、親自出宮辦事去了。王體乾走后,朱慈燐突然開口道?!澳负竽阍趽鷳n什么,可是為舅舅丁憂之事煩惱!” “是也不是!”楊太后抿緊唇瓣,有些嚴肅的道?!澳阃飧咦娓敢蝗ナ?,你舅舅必然要回京守孝丁憂,所以哀家頭疼的是,何人可接替你舅舅鎮守遼東!” “那打了多次勝仗的袁崇煥也不行嗎?!?/br> “不行,袁崇煥此人自大、喜歡夸夸其談,雖有才華,但只可為將、不可為帥。建州韃子雖說元氣大傷,但不可不防,焉知他們會不會勾結羅剎國,再次興兵南下。所以坐鎮遼東之人,一定要有統籌能力,會排兵布陣的帥才。所以有將才的袁崇煥并不適合坐上那個位置!” “那孫愛卿(孫傳庭),楊愛卿(嗣昌),戚愛卿(戚承志)都不行嗎!” “孫卿現任兵部侍郎,總督陜西、山西兩地,因為時疫問題,導致部下兵馬困乏。雖說他應該有能力暫時坐鎮遼東,但陜西、山西兩地同樣需要他。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時,哀家不會讓他接替你舅舅,總督遼東軍政! 至于楊卿,皇帝莫非忘了他一向主張與后金議和,包括圍剿亂民,也是主張以招安為主,所以他更加不適合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 “所以這就是母后讓盧象升接任兵部尚書、與兵部吉祥物熊廷弼、孫承宗一起坐鎮中樞,改由他繼續剿滅亂民的本意母后不是說楊嗣昌主張以招安為主嗎,怎么……” “因為哀家想招安亂民首領張獻忠??!” 這個時空因為多了楊太后這個變數,李自成、李巖早早的死了、根本沒有參加農民起義軍的可能,而第一代闖王高迎祥的起義事務也以失敗告終。至于歷史上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張獻忠。 講真,由于他曾率五十萬大軍北上抗清,其義子李定國更是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捐棄前嫌,與南明朝廷合作,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明末第一名將,復地千里,兩蹶名王,兵盛之時,一度打得滿清想退兵求和,若非叛徒泄密,更幾乎讓那叛徒吳三桂全軍覆滅。 基于這兩點,楊太后一改先前對著高迎祥引導的起義軍下狠手的作風,默認楊嗣昌的處事風格和建議,以招撫為主。相信在孫傳庭的配合之下,一定能將張獻忠以及義子、還是少年郎的李定國收為己用! “楊卿要招安張獻忠等人,要事纏身也不適合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而戚卿……”楊太后突然嘆了一口氣,繼續道?!盎实郯?,你莫非忘了,戚卿部下皆是擅長水戰的水軍啊,可以可能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呢!” 朱慈燐小皇帝尷尬一笑,不好意思的說道:“兒臣這不是一時之間忘了嗎。說起來都怪嗣昌這小子,一回家就在朕的面前晃悠,所以朕才點了戚愛卿的名?!?/br> 楊太后默了默,沒再繼續跟朱慈燐研究誰人合適接替明達坐鎮遼東、總督遼東軍政,而是轉而吁嘆的說道。 “看你三姐的模樣,她當真是對嗣昌上心了。不過嗣昌是個好的,倒也和貝兒般配!” “兒臣也是如此覺得的。只是母后,二姐那兒……” 想到越來越喜歡舞刀弄棍的朱淑娖,人小鬼大的朱慈燐就覺得腦門子疼。朱淑婒這個小結巴、都有人要,但崇尚暴力美學、毒舌的朱淑娖就有點危險了,難道真的要將她嫁給純粹的武夫不成。 人家戚嗣昌雖說出身將門世家,但作為他的伴讀、小跟班,根本歸類不到純粹的武夫行列中去,就算將來戚嗣昌子承父業,也是一名儒將,根本與武夫不搭邊啊,所以沒事瞎cao心的朱慈燐開始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好品質,開始為朱淑娖的未來瞎cao心起來了。 當然對于朱慈燐的所思所想,楊太后根本不知道、也沒有猜到,所以聽朱慈燐突然提起朱淑娖,楊太后反而有些奇怪的道。 “你二姐怎么了?!?/br> “沒什么,就是覺得二姐再這么下去,以后可怎么嫁人??!”朱慈燐痛心疾首的道。 楊太后沉默,半晌后,果斷的敲了朱慈燐的腦袋?!跋拐f什么,作為大明的大長公主,會找不到逞心如意的駙馬嗎。以后你別說這樣的話了,特別是在你二姐面前,小心她變著花招收拾你?!?/br> 朱慈燐吐了吐舌頭,說了一句‘兒臣知錯了’,便打住了話茬,開始跟著楊太后一起處理政事。 等昨日的奏折全都處理完畢后,伸著懶腰的朱慈燐見外面天色尚早,便和楊太后商量了一下,出宮分別到魏府、徐府親自給魏忠賢以及徐光啟上了一炷香。 因為魏府和徐府在不同的街上,兩者相隔甚遠,朱慈燐分別上完香后,夕陽已然西下。朱慈燐出宮之時和楊太后做個保證,會在天黑之前回宮,所以他頗為遺憾不能去聽說很熱鬧的夜市溜達一圈,趁著太陽還未完全落山之前,朱慈燐很乖的回到了紫禁城。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九十五章 一夜無夢。 楊太后如平時早早地起了身, 梳洗打扮后, 便迎來了朱淑婒以及朱淑娖,兩位公主的請安。 臨窗站立時,楊太后抬首瞄了一下窗外的天色, 發現天色尚早,便笑著打趣道?!敖駜耗銈儍蓚€丫頭沒睡懶覺可真是稀奇。對了,你們去你們張母后那兒沒有!” “去了,不過張母后還未起身,所以女兒和meimei就和掌事姑姑說了一聲,來了母后這兒?!敝焓鐘魄尚︽倘坏牡??!榜R喀塔兩姐妹以及李氏兩姐妹在慈慶宮呢,有她們四人陪伴張母后、女兒和meimei也可來乾清宮陪著母后、三郎用膳?!?/br> “你這丫頭慣會哄人。貝兒可要學著一點?!?/br> 或許是因為結巴的原因,不怎么喜歡說話的朱淑婒溫婉是溫婉, 但卻隱隱透著一股冷清。當然面對內定的三額駙戚嗣昌時, 朱淑婒還是會臉紅、含羞,常常惹得性子大大咧咧的朱淑娖好一陣取笑。 朱淑婒點了點頭, 一派溫婉的隨著朱淑娖在楊太后的左右落了座。不一會兒功夫,簡單卻營養豐盛的早膳便被呈了上來。 楊太后用了一碗血燕窩粥便不再進食,朱淑婒一樣用了一碗血燕窩粥, 嘗了幾筷子的小菜、便不再進食, 只有朱淑娖用了一碗銀耳蓮子羹, 用了一碟芝麻糕和一些爽口的小菜,這才意猶未盡的放下筷子,讓宮娥撤膳。 “寶兒的胃口可真是越來越好了?!?/br> 已然已經用了早膳的朱慈燐進屋請安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吐槽朱淑娖的胃口,然后才在楊太后莞爾、朱淑婒看笑話的眼神下, 恭恭敬敬的給楊太后請安問好。 “母后,兵部呈上加急折子,兒臣一個人拿不定主意,所以特來請示母后?!?/br> “加急折子……” 楊太后聞言聞言立即起身,與朱慈燐一道出了內殿,往乾清宮明敞的正殿走去。此時兵部尚書盧象升以及內閣首輔施鳳來已經等候在殿門口,見楊太后、朱慈燐來了,急急忙忙的行禮道。 “微臣參見太后娘娘,參見陛下?!?/br> “兩位愛卿免禮?!?/br> 朱慈燐示意兩人起身后,便與楊太后一起在高高的案桌后、落了座。 施鳳來雙手捧著折子道:“兵部加急折子在這兒,請太后娘娘,陛下過目!” 楊太后示意王體乾接過折子,并將折子遞給了自己。 兵部所呈的加緊折子不厚,只有薄薄的三頁,卻讓楊太后的臉色越來越凝重?!皸钏貌降资歉墒裁闯缘?,讓他安心招撫張獻忠部曲就成,其他流寇不必理會。這王自用也就罷了,羅汝才又是哪號人物!” 王自用別名王和尚,號紫金梁,乃是明末農民起義初期領袖之一,和歷史上一樣的是,王自用發跡泰昌元年,跟著混天王等起義,為王嘉胤部屬。四年的時候,王嘉胤死于明軍亂箭之下。 說起來,不光王自用,就連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都曾是王嘉胤的部曲,不過王嘉胤死后,王自用被三十六營義軍推為盟主,號為三十六營,眾二十余萬。 泰昌五年,王自用活躍于豫北一代,楊太后曾下令命盧象升全力圍剿。在明官軍猛烈的打擊下,起義軍損失慘重,王自用也身負重傷。聽說已經病不久已。王自用一死,三十六營聯盟自會宣告結束。到了那時,明官軍采取個個擊破的法子,也更加容易一點。 熟知歷史的楊太后正是知道這點,所以才同意了楊嗣昌提出的招撫意見,畢竟不管是明官軍、還是起義軍也好,都是大明人,互相相斗內耗、只能讓外族人撿了便宜,所以首惡伏誅,從者罪輕,便是在明達一舉將后金韃子打殘后,楊太后轉而采取的策論。熟知歷史的楊太后可是知道的,歐洲各國此時已經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到處劃分殖民地,就如后金韃子一直想取代大明、入主中原一樣,美麗富饒的大明也招了這群餓狼的眼。 終究有一天,大明會和西方殖民者對上,所以當務之急,建立一個內部穩定,沒有內斗的大明是今后幾年的重中之重。講真,歐洲各國聯合組成的使團不日就要抵達京師,楊太后可不想將內部矛盾暴露在外族人的面前,進而讓他們認為可以從中牟利,更加的將大明當成美味的肥rou! 楊太后揉了揉太陽xue,開始思索招撫王自用以及其部曲的可能性。楊嗣昌這家伙,也太理想主義了,誠然招撫王自用等人,可以昭顯朝廷仁慈。但問題是,王自用命不久矣,部下人心渙散,招降他的同時也要防著其部下反叛,要知道為人狡詐多謀,反復無常,別號曹cao的羅汝才此時可還在他的摹下。 想起歷史上羅汝才詐降之事,楊太后眼神一暗,繼而危險的瞇了起來。翻了翻腦中存儲的歷史,楊太后發現她好像被楊嗣昌牽著進入了一個誤區,除了羅汝才詐將外,好像張獻忠也帶頭反水,讓原本形勢大好的大明重新陷入內亂的沼澤中,大明一邊要應對各地層出不窮的民亂,又要防備歸降的起義軍首領反水,所以才讓后金韃子趁虛而入,奪了江山… … 楊太后雖說講究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問題是,這到底是歷史上記載的事、在這個時空里、根本就沒有發生。說實在的,楊太后著實舍不得李定國這個打得韃子哇哇叫的南明名將,所以對于怎么處理起義軍之事,楊太后開始變得有些猶豫… 要不要相信楊嗣昌一次呢! 楊嗣昌好歹也算個歷史名人,應該能夠很好的處理這事! 楊太后想了想,終究還是準了楊嗣昌招撫王自用、善待其部曲之事。 “就依楊愛卿的意見。只是,折子上所說民饑而亂興,明將多殺良冒功之事,必須嚴查?!睏钐髤柭暤??!鞍Ъ也蝗葸@種為了功勞、遷升而將屠刀對準良民之事,一經查出,必嚴懲不貸!” “領太后懿命?!北R象升拱手道:“只是臣覺得楊大人一人招撫流寇會力不從心,不如再選兩位副手協調楊大人一起主持招撫工作?!?/br> 楊太后與朱慈燐小皇帝對視一眼,隨后朱慈燐小皇帝若有所思的開口道?!澳且狼渲?,兵部何人能夠擔任副手?!?/br> “當然是與楊大人觀念相同之人。容老臣多嘴,兵部郎中熊文燦與楊大人一樣,皆認為流寇作亂乃是逼不得已,當應招撫為主。然依老臣之議,不如就委派熊文燦以“督師輔臣”的身份前往湖廣等地,協助楊嗣昌招撫張獻忠等人?!?/br> 熊文燦,歷史上招降了鄭之龍、張獻忠、羅汝才、劉國能等人,卻因為張獻忠、羅汝才反叛而身敗名裂。想到他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的經歷,楊太后倒沒有什么反對的意思,開口道。 “既然盧愛卿開口舉薦,想來熊卿定是個好的,就賜他都御史身份,前往湖廣等地、協助楊卿一起鎮壓亂民。如今西方各國使臣不日就要抵達京師朝拜,不易大動兵戈,因此當以招撫為主,盧愛卿務必提醒熊卿注意這點!” “微臣謹記!” 兵部只管兵事,因此稟告完此事的盧象升乖覺的告退。盧象升走后,施鳳來抹了一把冷汗,嚴肅中帶了點忐忑不安的說道。 “老臣有事稟報!給事中吳甘來請再發粟以賑饑?!?/br> “是因為陜西、山西兩地大饑?”楊太后揉了揉太陽xue,有些費解的道?!鞍Ъ胰绻麤]記錯的話,月前,戶部才調了百萬石粟米至陜西、山西兩地,量足夠兩州百姓堅持數月之久,怎么一月過去,就又上書請發粟以賑饑荒,難不成那百萬栗米出了問題!” 楊太后此言一出,施鳳來立馬匍匐,痛哭流涕道?!罢埬锬?、陛下息怒,運往陜西、山西兩地的那百萬栗米遭流寇襲擊,損失大半,根本支撐不了數月啊?!?/br> “你說什么?” 楊太后騰地站起身來,還來不及宣泄怒火,卻是朱慈燐瞪大了眼睛,怒問道?!安皇钦f陜西、陜西等地已無流寇作亂嗎,怎么朝廷運送的賑災糧食會出事?到底是真流寇作亂,還是當地官員私吞、中飽私囊,太傅你最好老實的跟朕說過明白?!?/br> 民亂猖獗之時,為非作歹的流寇尚不敢朝朝廷賑濟的糧草下手,何況是現在。所以楊太后同朱慈燐一樣,也是這個意思,認為是當地官員私吞的可能性最大。 此時不管是楊太后也好,還是朱慈燐小皇帝也罷,他們虎視眈眈的眼神,都讓施鳳來倍感壓力,緊張得快要哭了。 施鳳來想了想,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想法,果斷地講了真話?!澳锬?、陛下,的確是流寇作亂,只是其中隱隱約約、有當地士紳商賈的影子!老臣猜想會不會是晉商死灰復燃,暗中搗的蛋!” “當地士紳商賈、晉商……” 楊太后連連冷哼,片刻之后,殺意十足的開口道?!皞靼Ъ业闹家?,兵部左侍郎兼山西總督孫傳庭著手此事,告訴他,不管是不是晉商死灰復燃,也要以此名義將陜西、山西兩地好好的梳洗一遍,哀家可不想哀家年年開倉賑濟百姓,結果百姓沒落到多少好,反而將一些蛀蟲喂養得白白胖胖、貪得無厭!” “臣領旨,這就通知孫大人著手處理糧草被截之事!”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九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