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這種凄涼的狀況看多了,人的心里面是不會好受的。 李向陽自然也不例外。 他又坐的是硬臥,坐到后來,兩條腿都腫了。心理加生理的不愉快體驗,讓他在有充足食物的情況下,依然開始消瘦。 他擔心得整夜整夜睡不著覺,災情這么嚴重,紅果兒的科長叔叔說的那個小球藻,真的能救得了災嗎? 然而,快要進入京市火車站時,車站和站后方高聳的建筑物的氣派一下子映入了他的眼簾。 月臺上的旅人明顯比其它城市多了許多。 這是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 這份活力瞬間感染了他,讓他對此行重新懷抱了期待。 出了車站后,他甚至都沒休息一下,就去找穿制服的車站工作人員,詢問農科院在哪兒。 打算直奔而去。 他的思路倒是沒錯,但被問到的人顯然太“專業”了,脫口問他:“農科院???農科院可大了,你是要辦什么事兒???” 我想救災…… 李向陽當然不能這么說。他想了想,答道:“農科院哪個部門負責救災???” “你要這么問,那哪個部門都可以跟救災有關啊。你是想找作物科學研究所?還是蔬菜花卉研究所?還有飼料研究所呢。唔,好像還有個什么,哦哦,生物技術研究所!嗨,農科院在京市的單位多了去了。你不說你到底找哪一個,我咋知道怎么告訴你???” 李向陽也沒料到有這么復雜??! 他以為農科院就像省城里的大學一樣,劃了很大一塊區域。家屬區、辦公區、教學區全在那一塊兒。 可現在聽人家那意思,這些地方是分開的??? 他不知道的是,這個人還算知道得少的。其實農科院還包括農田灌溉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棉花研究所、麻類研究所、果樹研究所等等。人家的科研力量可是不容小覷的。 他想了想,問:“有沒有微生物研究所???” 被他問的那個人愣了一下神:“……好像沒聽說過啊……你別是記錯了吧?” 李向陽一聽,急了:“沒有沒有,這個地方我肯定不會記錯的。就是沖著它去的!” “……沒聽說過,你還是去問別人吧?!?/br> 他又問了兩個人,還是同樣的情況。 越問,心情越沉重。 問到第三個人,人家才問他:“哪兒有微生物研究所啊,你別是想問微生物研究室吧?所和室,差老遠了。這樣吧,到底有沒有這個地方,你直接去農科院院機關問問吧?!?/br> 說著,那個人就告訴了他一個大概的地址。 他又問了車站在哪兒,步行到車站,乘坐xxx路公交汽車到了那個地方。 因為人家只告訴了他大概地址,這樣一來,又免不了要問路。 問來問去,終于尋到地方了。只見一個比他們縣縣機關氣派高大許多的大門矗立眼前。 那大門上有幾個漆得鮮紅的大字“華國農業科學院”。從大門外往里看,里面占地面積相當之廣,而且綠植頗多,主干道寬闊得一如馬路。 這實在讓鄉巴佬李向陽開了眼界。 想到要進去找人,他心里頗有些惴惴然。 門口的門衛,看他一直往里瞅,不由走出崗衛室,不客氣地道:“看什么呢看?這里非工作人員、非學生不得入內?!?/br> 咦?“這是大學?” 門衛一看他的打分,土不拉嘰,就知道是鄉下來的。瞥了他一眼:“這里有研究生院,學生都是研究生級別的。院里還培養博士和博士后呢。不過話說,你懂啥是研究生嗎?” “……” 要是別的地方的人,這么跟他說話,他肯定要毛。但這人cao著一口京片子,不知怎地,聲調怪好聽的。聽起來還真沒罵人的味兒。 弄得他也不知道是該氣,還是該笑了。 “同志,我想問一下這里有沒有微生物研究所???” 一個鄉巴佬居然能說得出這個地方,門衛頓時對他另眼相看:“微生物研究所沒有,但有一個微生物研究室。咋了?” “我想找微生物研究室的黃同志,你能不能幫我找找他???” 門崗拿出一個簿子和一支筆:“你要找人,得先登記登記才成?!?/br> 他一看,抬頭寫的是《來訪人員登記本》。下面要填姓名、單位、住址、聯系方式之類的。 媽呀,跟查戶口似的。 但為了救災,他還是硬著頭發填了。 他填完之后,那個門衛叮嚀了他一聲:“你就在這兒等著,我去打電話叫人。你要找的人叫黃什么???” 李向陽一愣,紅果兒沒告訴他。 門衛起了疑心:“要找誰你都不知道?” “我是xx縣東方紅人民公社的秘書,我來這兒,是想請教你們農科院的專家,看他們有沒有救災的法子。我們縣遭災可嚴重了,我這不是來向首都人民求救了嗎?” 李向陽最后那句話,說得也算是巧妙的。向首都人民求救,那不就包括了向眼前這位門衛求助嗎? 這隱形的馬屁實在拍得讓人舒坦,門衛的臉色馬上就放緩和了。 但他畢竟只是門衛,于是他跟李向陽說道:“你誰都不認識,這么貿貿然地跑過來,誰有空招待你,給你介紹救災方法???這里的工作人員可都忙著呢?!?/br> 李向陽嘆了口氣:“要不是實在沒法子了,我也不會出此下策?!?/br> 門衛一聽,他說話還有那么幾分文氣,對他是公社秘書的身份就多信了幾分。忍不住建議道:“要不然,你下班的時候過來?我倒不認識什么姓黃的,但微生物研究室,我倒是認識一個人。到時候我幫你問問?” 李向陽趕緊千恩萬謝地謝過了,再說了現在的時間,和農科院下班時間。 門衛答復他,現在是9:40,他最好11:50就過來。 他連忙答應了。 心里面有了底,他就沒那么慌了。去附近轉了轉,到一家油臘鋪里看了看,找到一把小鎖頭,就拿去問售貨員多少錢。 “一塊三,一張工業券?!?/br> 這次出遠門,公社里是給他開了介紹信的。家里伙食開得好,向來都不怎么動他的糧票。于是糧票就省下來不少。這回,他拿著介紹信和足足可以吃上一個月的糧票,去兌換了全國通用糧票。 可以說,吃飯的問題算是基本解決了。 但工業券? 他還真沒帶…… 第59章 令售貨員震驚的中國好老爹 只好出了鋪子, 東逛西逛,走到一個胡同里的僻靜處,偷偷從包袱里摸出幾片火邊子牛rou, 再從里面掏出一個本子, 撕了幾頁紙,把牛rou包裹好。 然后他就東逛西逛, 等到離農科院相當遠, 幾乎都過了十條街了,他才又找了一家油臘鋪進去。 這鋪子比較小,只有一個售貨員。 他直接就問人家拿了把銅鎖, 然后壓低聲音告訴對方:“我沒有工業券, 但我有幾片牛rou, 你要不要?要的話,我就只付鎖頭錢。工業券你幫我墊上?!?/br> 那名售貨員眼神一亮:“拿出來看看?!?/br> 首都的糧油供應比別的省市要略為充足些, 但人們一樣吃不飽肚子,一個個面色都很難看。這時候的京市人民, 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填飽肚子。 報紙上其實才登了,本市昨日一天抓到7萬黑市易物者的消息。但聽到有rou, 售貨員還是按捺不住了。 李向陽看了眼外面的匆匆行人, 對他道:“要不然, 我進來柜臺里面吧?要有人進店了,你就說,我是過來探望你的親戚?!?/br> 售貨員當然知道其中厲害, 趕緊應是。 李向陽進來柜臺里后,小心取出紙包里的牛rou,掰了一小塊給售貨員。 售貨員一嘗味道,簡直驚為天食,幾乎是用搶的,把李向陽的火邊子牛rou搶過去了。 李向陽成功買得銅鎖一把。 把鎖買好了,他又走回農科院附近,找了家國營旅店住進去。然后,把銅鎖掛在了門口,又把鑰匙取了下來貼身收好。 這次來,他的主要目的是把救災方法帶回去。但這個救災的法子,要是人家專家早就研究出來了,那么他們縣肯定也一早就開始推廣了。 他要等著一個都還沒被研究出來的法子,這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既然一時半會兒回不了家,那么住在這里,防盜問題就挺重要了。 紅果兒給他準備了這么多牛rou,他總不好天天背著牛rou跑的。給自己住的房間加把鎖總是安心些。 不過,他剛剛買鎖的行為,說起來也算是黑市交易了。自然要跑遠點兒交易,安全一些。 他其實已經挺累的了。但怕錯過農科院的下班時間,于是干脆又跑到了農科院大門口的崗衛室處侯著。 門衛詫異地問他:“你咋又來了?現在才11:30。你這會兒就來等,得耗好一陣兒功夫呢?!?/br> “心里不踏實,家鄉的鄉親們都餓著呢。來早點等著,心里反而舒坦?!?/br> 這么樸實的情懷令門衛都有點兒感動,他招呼李向陽到崗衛室里坐著慢慢等。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終于到了下班時間。 門衛趕緊站出去,不斷眺望下班出來的人。 由于是下班高峰,李向陽又不認識微生物研究室的人。全靠門衛一個人盯著看。都過了十幾分鐘了,門衛才突然高聲跟某人打招呼:“陳老師,下班啦?” 李向陽一看有戲,趕緊三步并作兩步,走到門衛身旁站定。 那個陳老師簡單地答了一句:“誒,下班了?!?/br> “陳老師,這里有個xx縣過來的同志,說是要找你們研究室的黃老師?!?/br> 陳老師望了李向陽一眼:“那可真不巧了,他比我還早一步下班呢?!?/br> 門衛沒忍心看李向陽滿臉失望的樣子,又對陳老師說道:“誒,你們研究室的黃老師是叫什么名字來著?” “哦,他呀,他叫黃建邦?!?/br> 等陳老師走后,門衛安慰李向陽道:“至少你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該找具體哪個人了啊。下午下班再來吧。不過,你連名字都不知道,是從哪兒聽說人家的姓氏的?連我都不知道微生物研究室有個姓黃的呢?!?/br> 李向陽干笑一聲:“我也是在路上聽人家說的?!?/br> “咦?這個黃老師這么有名嗎?外省人都聽說過他?”門衛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