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小姑娘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問道:“大梁女子出嫁早,那是不是……男子也會早早成婚???” 這一點靜瑤也不否認,答說,“男子十八歲左右成婚的也有很多?!?/br> 聽見這句,段三公主不禁心間一顫,再三猶豫后,終于又問道:“那娘娘那位弟弟呢?他可成婚了?”她記得李尚林也十八了,該不會已經娶了媳婦吧? 靜瑤倒是沒料到段菁菁會忽然提到李尚林,笑了笑,答她說,“舍弟尚未成婚,他過去一心擱在科舉上,根本無暇他顧?!?/br> 段菁菁聞言哦了一聲,不知不覺中悄悄放了放心,他還沒成婚,還好還好。 段菁菁不再問什么了,倒是靜瑤,卻不由得聯想起昨日她送李尚林酒的事來。這小姑娘,幾次三番在她面前旁敲側擊的打聽李尚林,方才居然問起李尚林成沒成婚…… 把這些放在一起,靜瑤終于開始在心間猜測,莫非這位段三公主對李家弟弟動了心思? 這…… 想到這種可能,靜瑤倒一時不知該怎么辦了,她昨夜同皇帝說,李家配不上顯貴赫赫的承恩公府,那換做大理王室的段三公主,豈不更是難? 而且,先放下身份不說,這距離也是問題,大理國君與王后能舍得最疼愛的幺女遠嫁? 不過這想法只是驟然閃現,很快,靜瑤又覺得自己多慮了,如李尚林所說,兩人只是兩面之緣,且此一別尚不知要多久,就算段菁菁心中有李尚林,李尚林是不是同樣的想法呢? 所幸段菁菁后來沒再打聽什么,恢復了笑嘻嘻的常態,與她聊起其他。靜瑤也就漸漸放下了心中憂慮。 ~~ 陪著太后在清暉園住了一晚,第二日,趙娉婷便來到太后跟前,要告辭回府了。 因她還小,此次叫她來清暉園的目的,太后并未提及,但其實彼此心里都知道,只是并未說破罷了。 只是昨日未見到皇帝,此行也算再無意義了,太后依然客套挽留道:“這園子風光甚好,怎的不多住幾天了?” 趙娉婷垂眸,細聲細語的說,“啟稟太后娘娘,出門前,家中長輩曾做囑咐,叫小女要早早回家,不可叨擾太后,眼下已經有幸在園中留宿一夜,倘若再不回去,恐會失了體統?!?/br> 總歸是嫡出的正統大家閨秀,這幅儀態沒得說,太后便點點頭,“也好,那便回去吧,免得叫長輩們擔心。哀家今日,等晚些時候也該回宮了?!?/br> 趙娉婷恭順道了聲是,太后又囑咐韓嬤嬤,“去送送三丫頭,順道跟承恩公夫人問聲好?!逼溆嗟脑挷槐孛髡f,韓嬤嬤自然會明白的。 韓嬤嬤垂首道了聲是,便引著趙娉婷坐上馬車,出了清暉園,回到了承恩公府。 韓嬤嬤是太后的親信,從前也是打承恩公府出來的,再回去,面子也是非常大,承恩公夫人朱氏出來親自相迎,說了好一陣的悄悄話,直到將太后的意思表達清楚,韓嬤嬤才告辭,而承恩公夫人朱氏還欲挽留招待,韓嬤嬤只道:“奴婢還需回去伺候太后,就不麻煩夫人了,請三姑娘好好休息,改日有機會,太后再請進宮中敘話?!?/br> 朱氏笑得溫婉,連連道好,親自將韓嬤嬤送到大門外,眼瞧著她又登上馬車,回了清暉園。 宮里的馬車走遠了,朱氏則去到了趙娉婷的房中,將丫頭們都支后,合上房門問道,“怎的,聽韓嬤嬤說,此次沒見著圣駕?” 聞言趙娉婷頓時神色黯然,點頭說,“太后安排人帶我去到陛下門外,但陛下忙著同人說話,根本沒有見我?!?/br> 朱氏聽完,心下便了然了,忙安慰自己的女兒說,“聽聞陛下一向性子冷些,又忙于政務,見不著便見不著吧,方才韓嬤嬤也同我說了,往后還有機會,你不必氣餒?!?/br> 趙娉婷咬唇想了一會兒,終于同母親說,“娘,我,我不想再去了……” 朱氏一驚,問道,“怎的就不想去了?你不想進宮了?” 趙娉婷點點頭,若有所思得說,“昨夜我親眼看見,陛下為那位李貴儀親手簪花呢,可見他并非冷情,只是不喜歡我罷了,他心里大約只有李貴儀,容不下別人,我去了,豈不是自找沒趣?” 朱氏嘆了口氣,還想勸她,“這后宮的榮寵,從來沒有長盛不衰的,她年初才晉了位份,現在陛下正在興頭上,也是情理之中,未必就像你說的這樣。放心吧,花無百日紅,等這陣子過去,陛下就不會這么獨寵她了,況且你還小,等入了宮,有的是機會……” 朱氏話未說完,就又被女兒搖頭打斷,趙娉婷說,“娘也說我還小,萬一還是不成,那以后的日子該怎么辦啊……” 說著又想起昨日的所見所聞,起先是沒見成皇帝,回來后還被那位大理公主問話,她怕人笑話,只好自己拼命說謊,惹得心中很是不安;再就是隨后陪著太后去到集香堂時,親眼看見的,皇帝為李貴儀簪花的樣子,那一臉的認真專注,那一刻,眼中根本沒有別人…… 趙娉婷才剛及笄,并未嘗過情愛的滋味,只是世家高門中成長的女子,從小便被灌輸乖順的教養,是以家中長輩希望她進宮,她便也以為那是好事罷了。但昨夜在清暉園中難以入眠,她自己反復回想昨日所見,這才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她不愿再受昨日的羞辱,與別的女子搶男人;其次,她有些羨慕李貴儀,她也想找到一個能用那種眼神看著自己的男子。 這樣的想法實在離經叛道了些,當然不能直接同長輩說出,所以趙娉婷只能同娘親撒嬌道:“娘,我真的不想進宮了,您跟父親說說罷,我不是進宮的料,我還想在家多陪陪你們呢!” 其實朱氏原也不是很希望女兒進宮,畢竟這是她的老幺,從小百般溺愛長大的,送進那種深不見底的地方,一年見不著幾回面,還真是有些舍不得,只不過夫君與太后想要孩子來穩固趙氏一族的富貴榮華,她一個婦道人家,只有順從的份。 但見女兒此時自己說不愿意,這做母親的心里也開始動搖起來…… 朱氏又看了看女兒哀求的眼神,只好道:“罷了,容我再同你父親說說吧?!?/br> 作者有話要說: 靜瑤:某人是個大灰狼。 皇桑:誰說的?朕明明是老黃牛,辛辛苦苦開墾沃土的老…… 作者君:不好意思,你的發言因為太污被屏蔽。 皇桑:…… 第七十四章 恩榮宴后, 李尚林入了翰林院任修撰, 雖然只是從六品的官職, 但前途大好,很有升遷希望。 眼看著宮里的女兒身懷皇嗣,兒子順利得了功名,李家母親便安心得cao持家宅, 漸漸地,李家在京城的日子也步入正軌了。 眼看著梨花開完,海棠也即將謝幕, 春日漸遠, 初夏漸漸來臨。 繁花謝過,棠梨宮里依然靜好, 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原本就不怎么嚴重的孕初反應徹底消失, 靜瑤的孕期著實稱得上舒適。 轉眼到了五月。 五月初有個萬眾期待的活動,便是端午節時金明池的水戲。 高祖時期, 這項活動原是為檢驗水軍技能而設, 然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演變成了全民可觀賞的盛事, 除過競渡與賽龍舟,又增加了許多趣味性的活動, 如水秋千,傀儡戲等,引得百姓爭相觀看, 每每舉辦,金明池邊圍觀的民眾數以萬計。 水戲與百姓而言是了不起的盛事,對后宮來說,也是難得的樂趣,畢竟這日可隨御駕出宮,同去金明池觀賞,要知道,這些表面尊貴的主子們整日守在紅墻中,能出來呼吸民間的空氣,哪怕是看看那水邊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是好的。 五月初五一早,御駕率眾嬪妃起行,由承天門出宮,來到金明池畔觀看水戲,與民同樂。 饒是不喜嘈雜的太后也都同幾位太妃移駕前來,可見這水戲是有多么吸引人了。 除此之外,各王府的主子,朝中文武大臣及家眷也都參與進來。 金明池與清暉園一樣,同為皇家園林,池畔建有凝輝殿,是皇帝嬪妃觀賞時歇息的處所,等皇帝及諸宮娘娘駕臨,早已等候在此得大臣命婦便先來參拜了。 凝輝樓由五座殿宇連在一起,皇帝在正殿接見大臣觀賞賽事,太后則帶領后宮嬪妃在偏殿歇息。 眾人向太后行過禮,紛紛落了座,靜瑤環顧一下殿中,覺得視野甚好,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段菁菁,忙悄悄吩咐身邊宮女,“這里環境還不錯,去看看段三公主在何處,就說本宮相邀,請三公主過來喝茶?!?/br> 隨行的小宮女忙出去找人。 過了一會兒,就聽見門外傳來動靜,靜瑤只以為是段菁菁來了,卻見進來的是安王妃邱氏。 邱氏是來向太后請安的,進來后看到了她,先頜首打了招呼,靜瑤也頜首回了禮,就見邱氏去到太后跟前說話去了。 過了一會兒,眼看著鄭王妃越王妃也來到,邱氏又找了空當,來到靜瑤跟前。 上回離開安王府的時候,邱氏才剛剛脫險,幾個月不見,現在再看,邱氏已經恢復的很不錯了,面色紅潤,看起來很健康。 那時靜瑤還只是個宮女,要給邱氏行禮,現如今已經是宮妃,身份高低對調了,邱氏笑著跟她行禮,“見過貴儀娘娘”。 她忙道免禮,也笑問道:“許久不見,王妃可還安好?” 邱氏忙點頭,“那時幸得娘娘從旁相助,我才有命活到今天,經過調理,現在已經沒什么大礙了。那時一別,沒想到今日才有機會再見,臣妾一直想同娘娘道謝呢!” 她言辭誠懇,看得出來是真心實意,靜瑤又微笑說,“王妃太客氣了,我早說過您福澤深厚,現在安王爺也平安回京,一家三口團聚,多令人羨慕?” 艱難與危險都熬過去了,現在的日子確實好,邱氏深有感觸的點頭。 說話間靜瑤倒是想起了安王府得那位小世子,忙關問道:“小世子還好嗎?今日王妃可帶他來了?” 自從經歷了出生時的險情,邱氏可是半步都不敢離孩子,聞言忙點頭說,“帶來了,就在殿外呢,只是怕他吵著太后,沒敢帶進來?!?/br> 靜瑤一聽,頓時有些心癢,轉頭瞧見太后與那兩位王妃正聊天,悄悄問道,“不知可方便叫本宮見見?這么久沒見,本宮很想他?!?/br> 聽她這樣說,邱氏忙點頭,“自然是方便,就怕他哭鬧,別驚擾到娘娘才好?!闭f著吩咐身邊丫鬟翠娥,“快去把世子抱進來,叫他給娘娘請安?!?/br> 翠娥哎了一聲,忙出去抱孩子了,看樣子就在門外,轉眼就見乳母并幾個丫鬟帶著孩子進來了。 眼看著房中進來個rou呼呼的小人兒,靜瑤忙湊過去看,只見小娃兒也睜著黑亮的眼睛,正在打量屋里,比出生時明顯胖了不少,白嫩的小臉rou嘟嘟,都有兩層下巴了。 靜瑤可是親眼看著小家伙出生的,心里頭有種天生的親近,忍不住伸手輕觸小家伙的臉蛋,只見小家伙很快就將目光轉向了自己。 被那雙清澈純凈的眸子定定的望著,靜瑤的心簡直軟成了一團,極想伸手抱抱這小家伙,可她自己也知不妥,看小家伙的模樣就知道分量不會輕,她現在肚子里就有一個,御醫先前交代說不可負重,萬一不小心連累到自己的孩子可就不好了。再說,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安王妃沒準兒還會擔心自己一個不小心給摔了呢! 不過左看右看,還是喜歡,她想起一事,好奇問道:“對了,我還不知小世子的大名呢,不知可已經取好了?” “已經取好了?!鼻袷衔⑿卮鹚?,“托娘娘的福,是我們家王爺取的,叫‘瞻’?!?/br> 原來是“宇文瞻”,挺好聽的名字,靜瑤低頭看向小人兒,輕聲逗道:“瞻哥兒,你好呀?!?/br> 就見快三個月的瞻哥兒愣愣得看了她一會兒,忽然綻放了一個笑容。 小奶娃兒喜歡自己,這可真是驚喜,瞻哥兒的乳母見靜瑤面相和善,在旁適時道:“貴儀娘娘福澤深厚,連咱們小世子都曉得,依奴婢看,貴儀娘娘八成要為陛下誕下皇長子了!” 皇長子身份非凡,這可是十足的吉利話,邱氏在旁連連道是,靜瑤忍不住笑笑,“什么都好,只好孩子平安康健,就是我的福分了!” 這可是真心話,作為皇帝的第一個孩子,顯然若是男孩,必定要比女孩兒更能為她帶來好處,但靜瑤覺得,只要能叫孩子一路順遂平安,男女都是無所謂的。 這話叫邱氏很是贊同,一時間愈加佩服靜瑤的真性情,道:“娘娘放心,您的孩子一定會平安康健的!” 靜瑤點頭微笑,又去逗瞻哥兒,“瞻哥兒乖,將來要常常進宮陪小堂弟或者小堂妹玩兒啊?!闭f著捏捏瞻哥兒的小胖手,又撫著自己的肚子,同邱氏感嘆,“等我這個出生,瞻哥兒就能做哥哥了,到時候遍地都是哥哥jiejie,他倒是最小的了!” 這話說的是,越王鄭王早已有了幾個孩子,就連宇文銘的女兒慧怡都已經五歲,瞻哥兒也已經兩個多月,等她的孩子出生,可不是宗室里頭最小的? 但是既然是皇長子,落個老小的名號顯然有失威儀,邱氏安慰她道:“那不過是暫時的,娘娘三年抱倆,皇長子還不很快就等當哥了?” 這話逗得靜瑤掩唇一笑,邱氏又道:“再說,還有八王爺呢!等他成了婚,他的孩子才是最小的,咱們皇長子與瞻哥兒一樣,都是小堂哥了?!?/br> 靜瑤想了想武寧郡王的樣子,道:“八王爺才十七吧,那估計還得再等幾年呢?!?/br> 因為有救命之恩,邱氏也沒把靜瑤當外人,忍不住悄悄跟她說,“我瞧著快了,娘娘可不知道,八王爺大約是有意中人了,今兒到了這兒,一落腳就往姑娘跟前湊呢!” “哦?”這話不由得叫靜瑤很是好奇,忍不住問道,“不知哪家的姑娘?” 邱氏便答她說,“不知娘娘見過沒有,是承恩公府上的三姑娘?!?/br> 靜瑤倒是有些意外,趙娉婷? 這可真是巧了。 她解釋說,“上回陛下在清暉園設恩榮宴,三姑娘也陪太后游園,我們恰好見過一面……今日她也來了?” 邱氏點頭說是,“方才我們到時,承恩公府的馬車也一同到,正瞧見三姑娘陪承恩公夫人下車,您可沒瞧見,當時八王爺眼睛都直了,才同陛下請過安,就找機會溜到姑娘跟前去了……這位三姑娘品相不錯,承恩公府也是顯赫名門,倒也與咱們八王爺門當戶對,可就是不知她意下如何,倘若她也有意,那八成能成一段佳話了?!?/br> 靜瑤聽見這話,不由得心間一動,點頭附和道:“他們年紀相當,郎才女貌,倒確實是十分相配……” 兩人正說著悄悄話,冷不防聽見太后在上座喚道,“可是瞻哥兒來了?怎么不過來跟哀家請安?”原來是太后同那兩位王妃說完話,瞧見瞻哥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