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太后打了一手好算盤,叫各人有各人的用途,現在李妙淳有了圣眷,終于晉了位份,且一步就從宮女登到了貴儀,離自己可就只剩一步之遙了,等到皇帝再立了后,那她自己還剩下什么? ~~ 淑妃離開了,殿中就剩了靜瑤,這個時辰,也不會再有誰來請安,太后端起手邊茶盞,道,“那日就在這里,陛下親口說過,要給你昭儀的位份,怎么才幾天功夫,詔書落了地,就成了貴儀了?你好大的本事??!” 靜瑤聞言,立刻重又跪到了地上,無奈解釋道:“請太后明鑒,關于晉位之事,奴婢實在不知情,先前陛下同奴婢提的時候,也說是昭儀,奴婢昨日早晨從安康王府回宮,拜見您后,因實在困乏,一直在值房里歇息來著,等醒來時,陛下就已經下了詔書,至于為何成了貴儀,奴婢也一直納悶?!?/br> 頓了頓,她又道:“奴婢能侍奉陛下,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實在不敢高攀貴儀之位,因此斗膽請求太后,把貴儀的封號撤了吧……” 太后聞言一聲哼笑,“笑話!陛下昨日才下了旨,哀家今朝就撤你的封號,這像什么話!既給了你,你好好受著便是,今后盡心侍奉,爭取早日誕下皇嗣,也好報答陛下的看重?!?/br> 昨日才聽說時,確實有些生氣,但礙于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這才勉強接納了下來,不過今日眼見她已經承了歡,太后轉念一想,又有了新的主意。 這丫頭若是爭氣,多半能誕下皇長子或是長公主,若是位份太低,反而不太好,給她提了貴儀,將來也能幫一幫孩子,還是不錯的。 關于為何會從說好了的昭儀變成貴儀,靜瑤也的確不知情,但她已經猜到太后會以此發難,所以自打昨天接了圣旨,就在心里做了番準備。 皇帝已經下了詔,以她的了解,太后便是再氣,也不可能硬要同他唱對臺戲,畢竟是親生母子,太后在面子上總要維護他。 所以只可能是把氣撒在她頭上,她原來已經做好準備要受刁難了,卻沒想到只是幾句話的功夫,太后竟就消了氣了,但她沒有功夫多想,只得趕緊接太后的話,回道:“是,奴婢謹遵太后教誨?!?/br> 太后點了點頭,又道:“對了,宗正寺辦事麻利,今早已經有了結果,昨日惠王妃目擊產房中血腥,以致突發癔癥,竟欲殘害安康王世子,所幸被你及時攔下,才未釀成大錯,此事你有功勞,該叫陛下替你記上一筆?!?/br> 聞言靜瑤心里一頓,隱約覺得有哪里不太對,先按住驚詫,謙瑾回話道:“奴婢奉命守護郡王妃母子周全,這是份內之事,不敢邀功……”說完,又忍不住問道:“如此說來,惠王妃意圖傷害小世子之事,只是因為她癔癥發作?” 太后嗯了一聲,嘆道,“說句好聽的是癔癥,若是民間的說法,那就是瘋癲了,一個瘋子,什么事做不出來?真是可惜,她好好的,去產房湊什么熱鬧呢!這女人生孩子,自己不覺得有什么,看別人非得嚇個半死!她原本身子就弱,產房血腥多重,她還望跟前湊,真是自找的災禍……” 看來太后也認定張恩珠因為瘋了才對小世子下手,可靜瑤明知事情并非那樣,張恩珠動手在先,經自己驚嚇后才變瘋,明明就是有意要害那個小嬰孩,事情根本不是宗正寺查到的那樣。 但她當然不能如此直白的說出來,只好又問道:“那,郡王妃為何會忽然早產,可有說法嗎?” 太后道:“太醫院稟報說,是前一天誤食了鳧葵,這府上的膳房管事也該整治,主子有孕在身,還準備鳧葵做什么?這幸虧沒出人命,也是這母子倆造化大!” 靜瑤聽完,心中頓時一涼,看來張恩珠早就有所準備,硬是沒叫人查到蛛絲馬跡,后面陰差陽錯被自己嚇瘋,竟把此事就此糊弄過去了! 可她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 呵,如此有所準備,叫人根本查不到什么,看來張恩珠定是受了指使。 至于是誰,還用說嗎? 張恩珠已經貴為王妃,還有誰能指使她做這種事呢! 而至于宇文銘又為何要害安康郡王的的妻兒,她的確該好好想想。 太后信不過她,她同樣也信不過太后,所以縱然明明有很多疑點,她也并不打算說出來,只是又問道:“太后說的是,只是不是郡王妃及小世子現在如何了?奴婢一天沒見,還有些掛念他們?!?/br> 太后道:“邱氏的確是個福氣大的,經歷血崩這種九死一生的險情,居然也能轉圜回來,聽說今日已經好多了,托你的福,已經能下床走動了?!?/br> 看來邱氏是徹底脫險了,如此就好,靜瑤稍稍放了心。 只是想起張恩珠……她試探著又問道:“太醫院有這么多神醫,想來惠王妃的病也不是沒有轉圜吧,細心調理一下,應該還能恢復正常?!?/br> 太后嘆口氣,“沒聽過誰家的瘋子還能治好的,她原本身子就弱,這事難說?!闭f著又沉吟道,“這惠王也是不走運,年前才沒了個側妃,如今正妃也成了這個樣子,后院人手不濟,是時候該進些新人了!” 靜瑤聞言心中忽然一頓。 是啊,張恩珠如若真是瘋了,恐怕這王妃的日子也就到了盡頭,她想起自己上輩子死的時候,當時宇文銘原本打算殺的就是張恩珠,如此一來,自己陰差陽錯,竟成全了他嗎! 不過……如此一來,當初的謎題是不是就有希望可以解開了?她只需靜候,看看宇文銘接下來會怎么做,大約就能知道,當初自己身死的根本原因了…… 她正在心底暗暗想著,就聽太后發話道:“罷了,時候不早,哀家要去佛堂了,你沒什么事,就回去吧!” 太后說著就要從座榻上起身,靜瑤主動道:“奴婢伺候太后去佛堂?!?/br> 太后淡聲回絕道:“不必了,你也辛苦,早些回去歇著吧,還有,既已晉了主子就無需再自稱奴婢,沒得讓人笑話?!?/br> 靜瑤垂首道是,隨太后一起出了殿門。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封號—— 皇桑: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靜瑤:……驚喜是驚喜,但請問你能不能先搞定你媽? 皇桑:……媽,你能不能省點油??! 第五十章 今早折騰完沒能好好休息, 方才又在福寧宮緊張的應太后, 靜瑤此時可算是累壞了, 懶懶倚在轎中,打算回棠梨宮好好休息一番。 到了棠梨宮門外,還沒等落轎,卻遠遠的瞧見了熟人, 福壽領著倚波,正在門口等她呢。 等轎輦停下,眼見她從上面邁了下來, 福壽與倚波立刻迎到面前跟她行禮, “給貴儀娘娘請安?!?/br> 見到倚波,心里當然高興, 但礙于周遭閑雜人等,她面上只是淡淡含笑, 道,“不必見外, 快些請起吧, 二位等了很久么?” 倚波是福壽領過來的,自然該福壽先答話, 福壽躬身道,“回貴儀娘娘, 奴才也不過才來了兩盞茶的功夫,沒有多久?!?/br> 兩盞茶還沒多久,福壽可真會說話, 靜瑤有些抱歉,忙解釋道,“方才陛下離開,我便去了福寧宮,沒料到被太后留著問話,到現在才回來,沒二總管辦事麻利,竟讓你們等了這么久,是我的疏忽,快進去吃碗茶吧!” 福壽哪里敢吃她的茶,忙笑道:“貴儀娘娘要折煞奴才了,御前恐怕還有事,奴才這就回去。倚波姑娘給您帶過來了,尚宮局那邊也已經交代好了,往后安心在這邊當差便是?!?/br> 倚波沒接觸過乾明宮的人,在她心里,福鼎福壽一類的管事太監,向來都是高不可攀,此時見福壽這樣說,忙低眉順眼的道了聲是。 靜瑤也笑著跟他道了聲謝,示意宵雨給了些賞,福壽樂呵呵的接過,又謝了恩。靜瑤想起一件事,趁他離開之前,趕緊問道:“對了二總管,不知現下誰在御前奉茶?” 福壽回道:“娘娘去乾明宮前,一直是司膳的春雨在料理,現如今便又叫他頂了起來?!?/br> 既是從前的老人兒,那便還好些,靜瑤點點頭,“我知道了,皇上平素忙起來,常常顧不得休息,還得煩勞二總管常在旁邊cao著些心才好?!?/br> 福壽忙應道:“娘娘放心,這是奴才份內之事,定要竭盡全力?!?/br> 她和緩笑了笑,福壽見她再沒什么吩咐,便躬身退出了棠梨宮。 福壽一走,倚波頓時松了口氣,看靜瑤的眼神里都透著欣喜。靜瑤也高興,只是當著自己宮里的下人們,不能松懈,直到把倚波領進殿中,關上門,這才放心笑了起來。 倚波就差蹦起來了,拉著她的手興奮道:“太好了阿淳,你終于等到這一天了,瞧,你穿這樣的衣裳真好看,哪位娘娘能比得上你啊……嘖嘖,皇上真大方,一出手就是貴儀呢……” 倚波高興到語無倫次,說著說著忽然意識到問題,忙收斂神色,給她行了個禮,“奴婢參見貴儀娘娘?!?/br> 靜瑤忍不住笑出聲來,問道:“你這轉的也太快了,做什么這個樣子???” 見倚波小心瞧她,她又忙道:“人前咱們得做樣子,沒人的時候還像以前那樣就成了,你這么拘謹,我看著難受?!?/br> 倚波這才放下心來,重又嘻嘻笑道:“我就知道你沒變,阿淳你現在真好看!” 宮女子不準上妝,加之原本她也是刻意素凈,現在卻不同,妃嬪的衣裳原本就精致,她只需稍稍用些心思,自然就光彩耀人了。 靜瑤不客氣的笑道:“謝謝你的夸獎,我也覺得還好?!?/br> 這樣一說,就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時候,倚波心里高興,跟她敘了會兒舊,忽然覺得奇怪,問道,“上回你跟我提的時候,不是說陛下只許了昭儀的位子嗎?怎么直接就成了貴儀?” 她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我前日去了安康王府料理郡王妃生子的事,昨日早晨才回來,回稟完陛下又去了福寧宮,回來才補了會兒覺,等醒過來詔書就已經等在門外了,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貴儀,皇上提前沒有交代,我也覺得奇怪呢?!?/br> 倚波想了想,忽然眼中放光,“陛下定是想給你個驚喜,所以事先瞞著你呢,你昨晚見到陛下也沒問問?陛下怎么說的?” 昨晚? 靜瑤臉悄悄紅了起來,昨晚確實想問他來著,可他實在著急,還沒說幾句話就……早上起來又折騰一回,后來就把事情給忘干凈了。 她含糊道:“我……忘了?!?/br> 倚波雖還未嫁人,但好歹也是大姑娘了,眼見她這幅嬌羞模樣,豈會想不明白?忙笑道:“忘了就忘了吧,來日方長,以后有的是機會問,再說,聽說詔書都是陛下親手寫的,那定是陛下有意安排的,既是恩賜,你安心接著便是?!?/br> 靜瑤點了點頭,無論如何,既然已經走到了這條路,那萬不能再坐以待斃,必須得打起精神來應對。 好在這個開始還是不錯的,皇帝于她,總算還是放了些心思的。 同倚波說了一會兒話,靜瑤提起正事,“這宮里的人都是昨日才過來的,我都不熟,有你在我就放心了,從今天起提你為棠梨宮掌事,你比我自由些,反正以后宮里宮外,多替我留心?!?/br> 倚波當即點頭,拍著胸脯道,“你放心,以后不管刀山火海,我一定護著你,不遺余力!” 這話說得靜瑤忍不住撲哧一聲,“哪里就這么嚴重了,還刀山火海!你不能盼我些好??!” 倚波恍然過來,忙呸道:“是我失言了,我們阿淳從今往后風調雨順,一路坦途!” 語罷兩人都忍俊不禁,一起笑了起來。 同倚波說好了,靜瑤又把春萍與宵雨叫了進來,給她們介紹了倚波,并叫她們同外面的宮人們傳了話,至此,倚波就算再棠梨宮正式落腳了。雖分開幾個月,但好姐妹重又相聚,且可以日日陪在一起,叫人舒心。 午膳過后,司衣處將剩余的新衣送了過來,吉服常服共二十套,內含蟒衣,羅衣,紗裙等等,皆為春日所需,待到入夏,還會提前另做,中間倘若太后皇帝等人有賞,也可以隨時置辦。 司衣處的人剛走,司珍處又來了人,是特意來給她送頭釵首飾的。司珍處送來的首飾頭面精美無比,且數量驚人,遠超過她貴儀的身份,靜瑤不由得詫異起來,問道:“怎么會有這么多?可是弄錯了?” 來送首飾的宮女解釋道:“稟貴儀娘娘,這其中有幾樣是上元節后陛下交代為您做的,因是定制,所以費了些時候,陛下交代說,等您晉封時一并送來?!?/br> 原來是宇文泓特意安排的。 靜瑤忽然想起,上元夜出宮時,他問起自己為何帶那么多銀錢,是她自己撒謊說為了買首飾,原來他當時就記下了,一回來就命司珍處去辦的。 她從前以為,他的心思都在國家大事上,從未想過,他還有如此細心的一面…… 她拿起一柄赤金梅花簪,細細觸摸簪頭紅色的花瓣,司珍處的宮女見她喜愛,特地介紹道:“娘娘真有眼光,這簪頭乃是紅玉雕成,紅玉本是稀罕物,這等通透的更是少之又少,去年宮中一共就得了兩塊而已,能做成首飾戴在頭上的,僅貴儀娘娘一人?!?/br> 東西本就好,這話說得更加好聽,殿中的春萍宵雨連同倚波都不由得眼中一亮,心里也為之一振。 靜瑤適度笑了笑,道:“陛下錯愛,真是讓我甚為惶恐,司珍處也有心了,請替我謝謝那些工匠們?!?/br> 那宮女笑著說了些恭維話,見差事辦好,也不多逗留,跟她告退了。 院外春意正濃,午后的陽光透過菱花窗,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叫人不由得慵懶起來,春萍將衣物與首飾俱都悉心收好,宵雨則趕緊上前伺候她更衣,趁著時間不晚,她趕緊去榻上補了一會兒覺。 等到歇晌起來,日頭已經微微西移,她去院子里賞了會兒景,忽然就瞧見春旺笑呵呵的過來了,跟她行過禮后道:“請貴儀娘娘預備,一會兒陛下過來用晚膳?!?/br> 這也是早上說好的,看來今兒前朝不忙,他回來的還算早,她趕緊應了聲,待春旺一走,棠梨宮便忙活開了。 昨晚只是來過夜,可今天卻是來用膳,要提前好一陣子呢,倚波指揮著外頭的宮人趕緊收整庭院,來回檢查了好幾次,生怕有什么疏漏入了皇帝的眼,叫主子失了面子。 屋里頭春萍與宵雨則開始著手替她梳妝,為她特意換上司衣處才送來的春裙。 梳頭的時候,宵雨將珠寶匣子打開,問道:“娘娘今日要帶哪件發釵?” 她想了想,拿起那根紅玉梅花簪來,說,“就它吧,配衣裳挺合適?!?/br> 宵雨道了聲是,為了搭配這根發簪,特意為她梳了個愁來髻。 倚波在外面忙活完,進屋的時候,正碰見她妝容初完工的樣子,粉霞錦綬藕絲長裙,烏發挽就嬌媚的愁來髻,頭上那根梅花簪正是點睛之筆,叫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倚波被驚艷的不行,但因有旁人在場,不能太放肆,只是忍不住夸贊道:“主子可真是好看?!?/br> 宵雨與春萍也一起附和,甚為贊同。她笑了笑,對著鏡子照了又照,也覺得甚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