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書迷正在閱讀:結婚小離譜、我爹不是地球人(外星人在古代)、明明是他暗戀我、碎玉投珠、星際萌寵影帝成神之路、[紅樓]我要做首輔、前妻似毒,總裁難戒、Omega也是女王大人、陪年年上王者、軍爺撩妻之情不自禁
喬大人閃閃眼睫:“放心吧,我后娶的這位雖然出身不高,鬧騰上卻是無人能敵?!?/br> 齊大人適時看個不大不小的笑話:“我看出來了?!鞭D入正題:“但是,嫁過去的是我齊家的姑娘,她能答應?她不會來和我鬧騰吧?” 那天以后,齊大人和喬大人經過密談,決定把齊大人的女兒,喬大姑奶奶的小姑子嫁到明家。 明家不愿意再娶喬氏,那你就娶齊氏也成。 喬大人肯答應,齊家自然給他好處,他滿口的擔當:“請親家放心,我家里我能當家?!?/br> 齊大人對這句話毫無信心,但是他對兒媳喬氏的馬車看去,他倒有信心。 他讓兒子私下問過兒媳,喬大姑奶奶對喬夫人的不在乎,看得出來拿捏得住那潑婦。 兩個人就慢慢的又說了說別人家,受喬夫人影響,凡是有女兒在身邊的人家,都向長公主提了親事。他們說著怎么應付,怎么讓喬夫人把這些人鬧走。 前隊有亂出來,一騎快馬箭也似過來,高呼道:“援兵,有援兵!” “誰?”三殿下問道。 “刑部文尚書和明三爺到了?!?/br> ……。 “誰來勤王?”喬夫人失聲驚呼,再聽一遍以后,跳下她的車,對著喬大姑奶奶的車就跑:“姑奶奶,大事不好了?!?/br> 車簾打開,喬大姑奶奶繃著臉:“鎮靜,我已經知道了,尚書又怎么樣?” 和她同車坐的,是兩個低眉垂眸的姑娘,都生得自有裊娜,別樣嬌俏。 是兩個,不是一個。 喬夫人是個女人都覺得這二位齊姑娘生得美貌,又有大姑奶奶作主,她漸漸安靜下來。 整個營地暫時停下,等著看新的援兵到底有多少人。 最先的兩騎殺氣騰騰出現,喬大姑奶奶也眩了眼睛。她見到的哪里是兩個人,分明是兩尊天神下凡塵。 左邊的身量兒高,滿身鮮血好似他的絢麗盔甲,襯出他出塵氣質,奪目光輝。 他勝右邊的一段穩重。 右邊的那個身量兒低些,他也殺出滿身鮮血,好似陪襯他自春天走來的一地鮮花。他的氣質是什么,五官怎么樣,喬大姑奶奶都看不到,甚至她自己眼珠子不會轉動,她也沒發覺。 她就這樣看著明逸近了,近了,和文天一起從她的馬車旁過去,在三殿下面前跪下來。 “三表哥,”明逸歡喜的來上一聲舊稱呼,隨即就行三拜九叩的大禮:“臣叩見皇上?!?/br> 這個皇位有明家付出的太多太多。 “三表弟?!比钕掠H手扶著明逸,對著他感激泣零。 這個皇位有明家守護的太多太多。 等到表兄弟把文天想起來,文天在地上跪的已有一會兒。宇文靖沒有提醒,他見到侄子回來,就在人堆里對著他樂,樂完再樂,想想他終于還是回來勤王,太師心里好似有堆放不完的煙花。喜悅爆炸而出,又源源不曾斷絕。 等到三殿下扶起文天,對他也大加贊賞時,喬大姑奶奶這個時候才回了神。 嗓音打著顫,問喬夫人:“這一位就是明三爺?” “就是他,姑奶奶看他生得好吧,比昌邑侯那個沒良心的人好太多。真真一個娘肚子出來的竟然還有這么大的差距?!?/br> 明達不肯向著喬夫人,不肯松口說再娶喬家,喬夫人背后句句罵他。 喬大姑奶奶得到確定后,手撫著額頭,喜悅的竟然有了一時的頭暈。兩個齊姑娘扶上她,喬大姑奶奶歡喜中有氣無力:“meimei,為你們尋的人家好吧?” 這二位齊姑娘,一位準備給明達,一位準備給明三爺。為什么給明三爺?這要看喬夫人的了。 ------題外話------ 在三殿下真正登基以前,以三殿下稱呼比較好區分。 感謝wf0727親的提議,感謝靜好親和麗麗親的附議,小郡主定給凌甫。 但不會把凌甫寫廢,至少要讓他表現出男人擔當。不然小郡主也不會要他了。 關于加更,今天的算兩更并一更。 更侯門的那天,會少些。不更侯門的那天,可以多些——仔需要休息時例外。 所以提問:請指教。是喜歡分章? 還是喜歡合在一章,每天往仔這里逛一回看完,再來全憑心情,就可以安心的去等別的書?以綜合意見為準。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親家原來是對頭 整個營地并沒有為明逸和文天回來停留,他們現下要緊事,還是往北往北,早日到達宇文永平說的草場,和關城守軍的護翼之下。 明逸和文天剛好殺進來,他們就進來見見三殿下,見見長公主和太師,讓他們安安心。這二位都不弱,回來的路上收編的隊伍,由難民、潰敗找不到隊伍的散兵等組成,主將訓練有素,雖有烏合之眾的嫌疑,戰斗力卻也可觀。 請三殿下繼續前行,明逸和文天重新出營地,配合女將軍拖延敵軍。文天的嘴角勾起,有微微的笑容。他雖沒有對三殿下明說,但是他在廝殺的時候,透過敵軍看到了,那不是別人,是他的妻子顧氏。 那員老將軍,文天也不用再猜,那是他的岳父,他請顧氏回娘家搬的救兵。 他沒有對三殿下明說,是因為三殿下很快就能見到,何必這會兒人沒有出現,就招人嫉妒。 達官貴人們逃難中,也依然具有達官貴人圈子中的特性,嫉妒、奪功這些必不可少。等到顧氏親自出現,比文天事先說出更加有力。 因此他回三殿下,他也沒有遇到那員女將軍,想來,敵軍一破,她自會前來。 妻子和岳父還在戰場上,文天沒有安坐的理由。營地一天不安全,明逸沒有安坐的理由。一對名義上的翁婿再次上馬,相對拱手,兵分兩路,對著敵軍左右兩翼而去。 明逸再回來時,是晚上埋鍋造飯之時。 他把飯碗捧在手上,一面吃一面問近況。萬安長公主和耿氏都道:“吃完了再說不遲?!?/br> 明道和明達認為兄弟沒有那么嬌嫩,對他說了出來。 明逸差點把碗砸地上。 “什么!” “喬家想一輩子粘上我們?休想!” 抄起碗想摔,聞到里面飯菜香。亂世不能浪費糧食,三爺悻悻然重新吃起來。 等他吃完,頭一句話還是問這件,請母親仔細地把話說一遍。萬安長公主這個時候才流露出氣憤,話由怒氣頂著,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面冷冽。 “喬家那賤人見天兒的鬧,虧趕路呢,又有追兵,歇息的日子也不多,逢到歇息,她就鬧起來,不是哭她的女兒是我害死,就是哭我們家瞧不起她們家,要瞧不起為什么不早些,睡了一個就不認帳?!?/br> 明達又想鉆地縫去,這話每每鬧在人前面,他的前岳母——嚇呸——十足就是個下流胚,比市井說話還要低俗。 但問題是,喬夫人可以不要明喬氏身后的名譽,明達不能不要眼前的臉面。 “喬家這是按著撕破臉的鬧法折騰,齊家呢,隨后來見我,先是請罪,說喬夫人原是個丫頭,讓我不要同她一般見識,又說我真的生氣,處置喬夫人,齊家也不管?!?/br> 明逸罵道:“這到底是讓處置,還是不讓處置?”一會兒不要一般見識,一會兒齊家又不管。 “我哪有心思在這里同她理論,每天光大家吃飯就足夠煩心。宇文永平后面又來一隊人送些糧食,也得搭上野菜樹葉子才勉強夠吃。我心里想的,只是早早到達關城。我說你齊家既然說不要一般見識,你們出面讓她安生也罷。齊家又說管不了?!?/br> 明逸又罵:“他家是死人嗎!” 陡然的,他想到一點:“中路的那女將軍打了這幾天,三表哥皇上說她半點兒不往營地要周濟,幾天里怎么歇息,皇上也不知道,竟然是沒日沒夜的在廝殺。齊家為什么早早在營地里享受上了?汪家心懷不軌,他齊家就沒有半點責任不成!倒有心情消遣我們家?” 話題,在明道和明達的佩服里,有一時轉到顧氏身上。當然這個時候,明家兄弟還不知道女將軍是誰。 “太師冒險前往認上一認,只見到亂軍中有個身影,他也沒有認出來是誰。凌朝去認,只認出這是正經軍隊。烏合之眾縱然有能力,要么見錢眼開,打不了這么久。要么知難而退,打不了這么久。獨這一支了不起,三弟猜猜他們怎么吃?” 明逸倒一猜就中:“如果是我,根本不用造飯?,F放著數萬的敵軍,他們也得吃,他們也得睡,他們做好了,哪邊有飯香,我就往哪邊去搶。多省事兒。敵軍再造飯時,又是我休息之時?!?/br> “正是這樣!”明道、明達喜笑顏開,仿佛帶那支隊伍的人是他們一樣的歡欣:“皇上奇怪啊,說幾天過去,他們不吃不睡嗎?凌朝這樣回了話,皇上對這支隊伍評論最高?!?/br> 話在這里,轉回原話題齊家和喬家上:“也所以,齊家慌里慌張的想把親事早早的逼到手,他們出了另一個歪主意?!?/br> “講!”明逸還沒有聽的時候,就全身似只噴火龍。 萬安長公主嘲諷地口吻:“他們家說,相不中喬家的女兒,那就定我們家的吧?!?/br> “我呸!”明逸重重往地上一口:“這是訛詐!光天化日下的敲詐!” “還有呢,”明道、明達沉下臉。 “講!”三爺這會兒看上去,面沉如水,好似在和哥哥們生氣一般。 明道陰著面容道:“母親不肯答應,齊家又說,明二爺新喪妻子,想來沒有就娶的心情,那三爺呢?雖是亂世,三爺卻到了年紀,應該早早尋上親事?!?/br> 二選一。 齊家借著喬夫人的鬧騰,給明家一個選擇上的難題。 明逸惱的殺人的心都起來:“我有妻子,我有文姑娘,他家是死人嗎?敢說不知道!” 萬安長公主語氣沉重:“喬家的賤人說,亂世之中數月不見,應該已不在了?!?/br> “放屁!”明逸一聲虎吼,忘記他應有良好的修養,忘記面前母親是長輩,兄嫂也當尊重,沖口就是一聲大罵。 隨即,他對著帳篷外面走去,邊走邊氣洶洶:“我去見三表哥,三表哥不會答應這種小人……?!?/br> “咚咚,”有鼓聲敲破天地而來,伴隨的是眾人大喊中混沌般的響動。明逸停下腳步,和母親、兄長一起支耳朵,勉強分辨出幾個清晰字音:“護駕……殺呀……” 在夜里的動靜,時常忽之在左,瞬間又右。很快四面八方都有,若雷霆陣陣又陣陣,若海濤洶涌又奔襲。 三殿下腦海中嗡的一聲。 百官們腦海中嗡的一聲。 百姓們腦海中嗡的一聲。 他們習慣恐懼,都以為又是鋪天蓋地的敵兵。雖然明明有“護駕”的字音。 是宇文永平吊著手臂瘸著腿,深一腳淺一腳的趕來,長呼道:“皇上,關城守兵,是關城守軍到了!” 說也奇怪,他說話以前,三殿下怎么都聽不明白呼聲中說的是什么。但心里先入為主以后,再聽就字字入耳。 “宣府鎮護駕來遲!” “大同鎮護駕來遲!” 三殿下眼淚唰的下來。 他知道宣府和大同離京都的距離,雖本朝修好的路有限,但自京亂日開始到宣府,幾個來回也有可能。這指的是一條直路不出偏錯,還有合適的腳力。 三殿下卻不能,他出京以后,并不是筆直奔宣府,而讓郭村攆離了方向。又試圖返回京都,結果沒成,又讓攆走,最后決定向西向北,帶的又有龐大的百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