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作為上邦,這點度量還是有的。而且今日在場者,除了此次博學宏詞科的一等士子,還有前次的狀元杜聿,更有白青松、宋城等博學多才之士??v使胡渚有備而來,皇帝也有信心從容應對。 烏維鄭重施了一禮:“回稟大周皇帝陛下,烏維想討教在場諸位三個問題?!?/br> 皇帝眸色微沉:“三個問題?” 遠處的蘇凌輕輕搖了搖頭,示意皇帝不要答應。 然而皇帝已經追問:“哪三個問題?” 烏維搖頭:“這三個問題,如果大周無人能答出來,那么可否請皇帝陛下賞給烏維一個小小的彩頭?” 他這話一出,整個瑤光殿安靜異常。 程尋心說,這是有備而來。烏維想討要的彩頭,肯定不簡單。 皇帝沉聲問:“什么彩頭?” “胡渚民生凋敝,請大周皇帝陛下能允許遲些上貢布帛和牛羊。等過一兩年,胡渚休養生息……”烏維應聲跪了下去,眼中已有了淚意,“皇帝陛下仁慈……” 皇帝挑一挑眉,慢條斯理:“此事不必再提?!彼p叩面前的桌面:“至于你的三個問題,也不用討教了?!?/br> 需要上貢的布帛、牛羊?如果胡渚的使者講明緣由,好言好語哀求,他不是不能考慮。用這樣的法子迫使他同意?想都別想! 皇帝眸色漸深,吩咐道:“烏維大人許是喝醉了,帶他下去休息?!?/br> 他話音剛落,就有侍衛上前,欲叉了烏維就走。 烏維急道:“大周皇帝陛下一言九鼎,又有宗主國的度量,方才明明已經答應了,難道要食言不成?” 皇帝神色變了又變,揮手制止了侍衛,令其退下,這才又問烏維:“你想請教什么?” 神情已隱約不耐。 烏維深吸一口氣,穩住身形,又理了理衣衫,揚聲道:“呈上來?!?/br> 場中諸人俱是神色微變,屏氣凝神,看胡渚使者捧著一個銀盤低頭入內。 那銀盤上放了一支羽箭。 當即有人冷喝:“大膽!瑤光殿內,豈容你攜帶兵刃?” 烏維只瞧了那人一眼,他緩步上前,將羽箭執在手中,環顧四周,朗聲問道:“這是烏維請教諸位的第一個問題。如何在不損此箭的情況下,讓此箭變短?”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先時烏維口口聲聲說久慕漢學,想要請教。眾人都以為他所請教的是儒家經典。在場多飽讀詩書之人,滿懷信心。誰想他問的竟是這么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不損此箭,讓箭變短? 這要怎么才能辦到? 眾人不由地小聲議論,一時間卻都想不到好主意。 烏維立于瑤光殿中間,掃一眼交頭接耳議論的諸人,緩緩吐出一口濁氣。他知道,詢問儒家經典,肯定難不倒這些大儒。唯有劍走偏鋒,才有可能難倒他們。 程尋也與身邊的杜聿低聲商討。杜聿面容沉靜,長眉微蹙。程尋心中一動,忽的想起在崇德書院時,蘇凌教她射箭的事情來。 她臂力小,拉不動尋常的弓,他特意做了小一點、輕一點的弓箭來給她使用…… 腦海里似有什么恍恍惚惚一閃而過。她眼睛一亮,忽道:“有了?!?/br> “嗯?”杜聿面染喜色,“什么?” 程尋微微一笑,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杜聿邊聽邊點頭,眼中笑意越來越濃。他揮手招呼身后的內監,如此這般吩咐了幾句。 那內監領命退下。 站在瑤光殿中間的烏維輕嘆一聲:“這題目是偏了一些,也不怪在場的各位大人答不出來……” 他話未說完,只聽一聲輕嗤。烏維止住話頭,循聲望去,見大周的二皇子殿下緩緩站了起來。 一看見他,烏維眼神微閃,悄悄移開了視線?!麑@位大殿下印象頗深,此刻見到二殿下,他心中也有絲絲不自在。 白大人與宋大人對視一眼,齊齊點了點頭:“咳……” 就聽到二殿下慢悠悠道:“不損箭本身,而讓箭變短?這有何難?再拿一支比它長的箭跟它一比,也就是了?!?/br> 白大人眼中閃過喜色,暗暗點頭,捻須而笑。 和他想到一處去了。 烏維瞳孔微縮:“這……” 蘇凌看他神色,已經知道自己答的不差。 正說著,方才杜聿身后的內監已經回來了。他同樣捧著銀盤,只是銀盤上,放著一支比方才的羽箭,更長的箭。 蘇凌視線掠過,又瞧一眼程尋,微微勾了勾唇。他緩緩離席,走至烏維跟前,拿過對方手里的羽箭,又接過內監銀盤里的長羽箭。 兩只羽箭放在一起,先時那支明顯短了許多。 蘇凌朝眾人揚了一揚,笑問:“是不是變短了?” 暖紅色的燈光下,二殿下眉目清雋,仿若一幅畫。 烏維眼睛直直的,顫抖著兩片唇,囁嚅道:“是……” 第一道題,竟然就這么答出來了? 皇帝哈哈一笑,甚是歡愉:“我兒聰慧?!彼剖菢O為自得。他又笑問烏維:“烏維,二殿下答得對是不對?” 烏維只得道:“二殿下天資聰穎,烏維敬服?!?/br> 蘇凌勾唇一笑:“方才答出這道題的,遠不止我一人?!彼h視四周:“這樣的題目,就想討些彩頭?是覺得我大周無人么?” 烏維不敢置信,他只能告訴自己,別怕,還有兩道。中原人才濟濟,原本也沒指望第一道題就難住他們。 后面還有兩道題呢,尤其是第二道。在場多文士,第二道題目,肯定讓他們束手無策。 輕咳一聲,烏維欠身施禮:“多謝皇子殿下解惑。烏維想請教第二個問題。如何將這兩支羽箭同時射到不同的靶心上?” “嗯?”皇帝微微一愣,“什么?” 烏維定了定神,又小心重復了一下自己的問題。 程尋聽明白了,這是想要人兩箭齊發?她與杜聿對視一眼,兩人不約而同想到了還在崇德書院時,騎射課課試,蘇凌三箭齊發的模樣。 兩箭跟三箭比起來,是難還是容易? 而那廂,蘇凌已緩緩勾起了唇角,眼梢流淌著淺淺的笑意。 第92章 一目十行 烏維站在瑤光殿內, 環顧四周, 見眾文士對其怒目而視, 心下歉然,但一想到胡渚的現狀, 又硬起了心腸。 此次, 絕對不能失敗。 皇帝哈哈一笑:“來人,傳禁軍統領!” 皇帝心知今夜參加晚宴的,多為文士, 這種雙箭齊發,顯然并非他們所長。宮中禁軍多能人, 多半有能解此題者。 內監領命施禮,正欲離去, 卻聽烏維高聲道:“且慢?!?/br> “嗯?”皇帝挑眉, “怎么?” 烏維團團行了一禮:“圣人曾經說,人無信不立。適才大周皇帝陛下金口玉言,答應了烏維,準許烏維向在座的諸位大人請教?!彼p輕搖一搖頭:“如今皇上求助于禁軍,是否已經承認大周的人才答不出胡渚的第二道題呢?那么第三題也不用再問了, 多謝大周皇帝陛下的彩頭……” 他說著就要躬身行禮, 竟似認定了皇帝違背約定。 皇帝勃然變色:“大膽!”他細細回想, 似乎的確答應了烏維的請求。 宋大人霍地站起,先沖皇帝施了一禮,后沖烏維拱了拱手:“這位胡渚來的烏維大人,你既知人無信不立, 那么老夫也要問你一問。去歲胡渚內亂,懇求大周發兵時,分明答允歲歲上貢,年年請安。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如今推三阻四,是要毀約嗎?” 烏維搖頭,沖皇帝一揖到底,異常誠懇的模樣:“啟稟大周皇帝陛下,我們胡渚人素來講信義,得大周神兵相助,從未想過毀約。只是因為胡渚剛經戰火,民生凋敝,才想著延緩兩年。我們不敢空口討要彩頭,這才討教三個問題。若是大周果真人才濟濟,三個問題都能答出來。我們胡渚絕不再提彩頭一事?!?/br> 程尋雖然猜測著蘇凌大概能解這道題,可還是不由地心生怒火。這是先賣慘,再強詞奪理嗎? 烏維輕輕嘆一口氣,環顧四周:“果真無人能答出來嗎?”甚是遺憾的模樣。 蘇凌正欲說話,卻聽宋大人提高了聲音:“你方才口口聲聲,自稱久慕漢學,故此才向我等請教。老夫倒想問一問,你這兩個問題,哪一個關乎漢學?尤其是你這個‘如何將這兩支羽箭同時射到不同的靶心上’出自漢家哪一典籍?” “圣人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此題乃為射,如何不算漢學?”烏維應聲道,“至于第一道題目,則是取自于《老子》?!独献印分杏羞@樣一段話:‘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難道《老子》也不算漢學嗎?” 宋大人怔了一怔:“強詞奪理!”但一時之間,卻又氣得說不出反駁之語。 他坐下,重重哼了一聲。身旁的白青松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頭。 烏維目露喜色,暗暗松一口氣,揚聲道:“如此……” “算是漢學,可是這又有什么難的呢?”一道清越的聲音忽然響起,烏維頓時愣住了。他心里一咯噔,循聲望去,看見大周的二皇子殿下正望著他,似笑非笑。 這位年輕的皇子手里拿著兩支羽箭,輕輕搖了搖頭,又道:“這第二道難題,難在哪里?” 在場諸人俱是一愣,不知二皇子此話何意。 烏維瞬間瞪大了眼睛:“你……”他定一定神:“還請皇子殿下指教?!?/br> “如何指教?難道是要我在這殿上射箭給你看?”蘇凌眼尾輕挑,狀似漫不經心道。 聽了這句話,烏維先時的不安消散了一些,帶著絲絲僥幸心理,拱手道:“還請殿下示范?!?/br> 這二殿下看著相貌俊美,氣質清貴,并不像是能彎弓射箭之人。更何況雙箭齊發,即使是在胡渚,會的人也不多。 蘇凌面露難色:“這你可能要等一等了?!彼锨皼_帝后施了一禮:“父皇,兒臣想在這瑤光殿上,試一試箭法。不知父皇可否應允?” 皇帝尚未回答,宋大人站起身,搶道:“皇上不可,這瑤光殿是什么地方?皇上和諸位大人都在,萬一有個閃失……”他轉頭,對烏維怒目而視:“難道你們想知道如何放火燒殿,也要我們燒給你看嗎?” 烏維擺手:“皇帝陛下明鑒,烏維并無此意……” “好了!”皇帝擺一擺手,轉向蘇凌,“這第二道難題,懷思能解?” 蘇凌點頭:“不敢欺瞞父皇?!?/br> 皇帝拊掌而笑:“好,拿弓來?!?/br> 既已解了第一題,開了頭,最好還是繼續下去。胡渚的題目雖刁鉆古怪,可也不是無人可解。教胡渚人心服口服,無話可說,豈不更妙?也好讓胡渚見識一下什么是上邦。 很快有人呈上了弓,恭恭敬敬遞給二皇子。 蘇凌掂在手里,勉強還算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