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第76章 朝夕相處 程尋吃罷晚飯, 連夜提著燈籠去了文庫。她循著記憶, 取出曾祖父留下的札記。她想了想, 又將《蜀中雜記》拿在手中,飛速離開文庫。 母親雷氏親自為她收拾行囊, 小心叮囑, 要她如何如何。 程尋柔柔一笑:“娘,我記得呢?!?/br> “呦呦,那……”雷氏欲言又止, 她有心說那二皇子,你試試看能不能遠離他??墒窃挼阶爝? 又生生咽下。從呦呦做他的伴讀開始,就不可能和他斬斷聯系了。何況呦呦即將遠行, 又何必讓其分心? “什么?娘, 你說?!背虒ふR徽Q?。 雷氏輕輕撫摸著女兒的發頂,柔聲道:“早些休息,明兒還要早起呢?!彼龑⒄砗玫男心曳诺揭贿叄骸斑@里面是你的換洗衣裳。出門在外,不比在家里方便。你多注意一些,包裹別讓別人碰?!?/br> 程尋大力點頭:“我知道, 娘?!?/br> 再次輕撫女兒發頂, 雷氏神情溫柔:“早點休息, 娘等你回來?!?/br> “嗯?!?/br> 母親離開后,程尋熄燈休息,黑甜一覺,直到天亮。 次日清晨, 她早早起床,梳洗裝扮,匆匆忙忙吃完早餐,得知宮中來接她的馬車已在外面等候。她告別父母,坐馬車離去。 此次皇帝派去賑災的除了二皇子蕭瑾、工部侍郎江油,還有不少前去幫忙搜救的士兵。 程尋作為二皇子的伴讀,自然緊跟在二皇子身側。 一行人浩浩蕩蕩,披星戴月,直奔蜀中。 五月初四,蘇凌十七歲生辰當日,他們還在路上。大事當前,蘇凌自己不開口,當然也無人提及他的生辰。 晚間他們在驛站休息。程尋借故去驛站的廚房,忙活了半天,煮了一碗面。她端著面,敲開了蘇凌的門。 打開房門,看見端著面立于門外的程尋,蘇凌微微一怔,歡喜之意一點點蔓延上心間。他將身子微微一側,將她讓了進去。 把桌子上的書合上,放在一邊。蘇凌笑了一笑:“難為你還記得……” 程尋放下碗,嘻嘻一笑:“從來就沒忘過。你快嘗一嘗,時間久了就不好吃了?!彼阎窨耆M蘇凌手里,續道:“其實煮面也不難,主要是我不大會燒火,燒火太麻煩了?!?/br> 她視線微轉,落在他方才看的書上,知道他是在看與蜀中有關的書籍,她收回了視線,在他對面坐下。 蘇凌動作微微一頓,暖意瞬間涌上心頭。他“嗯”了一聲,輕聲道:“辛苦你了?!?/br> “不辛苦,不辛苦,你快嘗嘗啊?!?/br> 昏黃的燈光下,少女一雙眼睛亮得出奇,她目光盈盈凝視著他,黝黑的瞳仁里,全然是他的身影。 蘇凌心口一熱,從善如流,低頭去嘗。 程尋眼中滿是期待:“怎么樣?還能吃么?” “很好?!碧K凌一笑,用竹筷挑起一些,遞到她嘴邊,“你可以試試?!?/br> 燈光下,少年眉眼清雋,隱含期待。 程尋心頭拂過一道漣漪,鬼使神差般,她就著他的手嘗了一口。 味道一般般,不算好吃,不過也不算難吃。 然而瞬間之后,她就臉頰guntang,羞窘尷尬。 他們方才用的是同一副碗筷??! 她偏過了身,劇烈咳嗽起來。 蘇凌一驚,連忙上前,輕撫她的脊背,聲音關切:“沒事吧?呦呦?!?/br> 五月份的衣衫已經不算厚重,他的手掌隔著衣衫碰觸她的肌膚,程尋只覺得背上guntang,羞得更厲害了。 她手伸向身后,輕輕搬開他的手:“我沒事,你坐好,我有東西給你?!?/br> 她抬起頭,因為剛才咳嗽的緣故,水眸晶燦,隱約還閃著淚花。 蘇凌重新坐下:“真沒事?你要給什么?” 程尋目光躲閃,不去看他,也不敢去看面,只瞅著自己面前有一道劃痕的桌子。她定一定神,從袖子里掏出她早準備好的香包:“吶,咱們出京急,也沒給你準備什么好的禮物。我這兒只有一個香包,是打算給你端午用的,你不嫌棄的話,就先拿著吧……” 她一提到香包,蘇凌自然而然想到她那日的話,他勾唇一笑,接在手中。自己端詳了一陣,又輕嗅一下,笑道:“青色的香包,你做的?” “沒有啊,也不是我做的,我每天都要讀書,哪里有時間做這個?我針線就不好……”程尋矢口否認。 “不是嗎?”蘇凌笑笑,“我瞧著這個就像是新手做的,居然不是你嗎?” “你哪里看出是新手做的?”程尋下意識抬頭,直視著他。 這是她做的第二個香包,雖然遠比不上江嬸做的精致,但是看上去不差啊。 她這一抬眸,視線堪堪與蘇凌目光相觸。她一眼看見他眸中蘊藏的笑意,自己呆了一瞬,也跟著笑了起來:“對,就是我做的。我以前沒做過,你不能嫌棄它不好?!?/br> “怎么會嫌棄它?”蘇凌直視著她,聲音低沉,“我很喜歡,呦呦,我很喜歡?!?/br> 程尋將他的話在心里默念了兩遍,像是他在說“我很喜歡呦呦”一般,她為自己的想法而羞窘。她輕咳了一聲,壓下心頭亂飛的思緒,低聲道:“不早了,明早還要趕路,我回去了?!?/br> 她站起身,略一點頭,就往外走。 “等一等?!碧K凌忽然開口,并站起身跟了上來。 “???”程尋下意識回頭,電光石火之間,她已經落入了一個懷抱。她輕輕“啊”了一聲。 蘇凌下巴抵在她頭頂,聲音極輕:“做個好夢?!?/br> 他很快松開了她。 這個擁抱發生在一剎那之間,短的像是程尋的幻覺。她胡亂“啊”了一聲,回了一句:“啊,你也是?!?/br> 她身體僵硬,出了房門,一顆心卻砰砰砰跳個不停,幾乎要蹦出胸腔來。 離開好一會兒,她才輕舒一口氣,臉頰的溫度仿佛也退了下來。 晚間躺在床上,她翻騰了好一會兒,心說:程尋啊程尋,你真沒出息。他撩你,你就不會反撩他么?明明說做朋友的是他,主動抱你的也是他,他都不緊張,你緊張個什么??! 默默背了幾篇文章,她才勉強睡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日夜兼程,然而因為地震,官道被毀。一行人直到數日后,才到了蜀中。 地震過后,當地官員已經采取了措施。搭涼棚暫時收容災民,又開倉放糧,在城中給災民施粥。 程尋跟著蘇凌等人來到此地,見房屋被毀,街道不成樣子,百姓神情悲傷。她的心也跟著發疼。 得知欽差到此,當地官員忙不迭迎接,不過這位陳大人自己也是滿面風塵,頗為憔悴。 “傷亡幾何?受災百姓可有安頓好?”蘇凌沉聲問。 陳大人匆忙答道:“回殿下,此地震動最嚴重,已發現確定死亡的有八百余人,已經下葬。失蹤之人,失蹤之人,生死不明者,不下兩千?!?/br> 蘇凌點一點頭,心說出入不大。 歷來某地發生災情,當地官員出于種種考量,或是怕承擔罪責,或是想從中牟利,都會將災情夸大。 不過此次蘇凌一行查探災情后確定,當地上報的與實際情況相仿。這位陳大人確實如他先前得到的消息一樣,是個清官能臣。 地動發生時,是白天,百姓多在田間勞作。田地空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傷亡,算不幸中的萬幸。然而大量莊稼被毀,房屋也不復存在,百姓流離失所。而且,地震過后,多有時疫,這都是他們現下應該早些解決的。 二皇子的到來,給當地百姓極大的安慰和鼓勵。他帶來了皇帝的旨意,災區百姓免稅賦一年,家中有人員傷亡者,免賦稅兩年,朝廷出面安葬。 年輕的皇子親自在粥棚施粥,溫和仁善。 江侍郎同蘇凌商量此次賑災,重在以工代賑。征召災民中年輕力壯者,興修橋梁、堤壩以及百姓居住的房屋等。 吸取前次教訓,新建的房屋建的更加結實。 江侍郎拿著新的房屋設計圖給程尋看,介紹:“程公子不知道吧?這般設計,房屋更結實?!?/br> 程尋點頭,心說,我知道啊。 只是大多數困苦的百姓蓋茅草房,或是房屋老舊,自然不能抵抗地震。這一回朝廷撥款,想來應該能蓋得結實一些吧。 在蜀中災區這一段時日,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忙碌。 士兵們在城中、在街上幫忙。隨行的太醫們直接駐扎在涼棚,為傷者治傷,為病者看病,又開方子,讓人煮藥汁,分發給眾人,讓人們飲下以預防時疫…… 程尋作為皇子伴讀,每日就跟在蘇凌身后。 他親自施粥,她也幫忙施粥。 他發放朝廷救災的帳篷,她也跟在一邊幫忙。 等蘇凌親自給百姓分發藥汁時,她也幫忙盛藥。 …… 在來這里之前,程尋翻閱過關于賑災的書籍記錄,知道有些地方官員會借著賑災大發橫財。到了這里,真正參與賑災之后,她覺得她可能想多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朝廷欽差在此的原因。 朝廷撥過來的帳篷、糧食,都由二皇子親自主持著發放給受災百姓。而當地的官員們也每日苦哈哈的,多和受災百姓待在一處。 人在忙碌的時候,很少會想雜七雜八的東西。 程尋每日看見、接觸災民,心中酸楚。但是看到排著整齊的隊伍來領粥的孩子們,看到幫忙洗碗刷過的婦人,看到擼起袖子、揮灑著汗水重新建造家園的的男人……她又有暖意自心底滋生。 這段時日,她和蘇凌雖然日日相見,但是說上話的時候并不多。 程尋心想,或許她以前并不認識真正的蘇凌。 之前在書院,他就像是半大的少年,以讀書為主。后來在皇宮,她知道他學習參與政事,但畢竟不在她跟前,她感觸不算很深。如今,她親眼看著這個少年在這次賑災中熠熠生輝。 “哥哥,你們以后會回去嗎?” 程尋回過神,雙眸低垂,看向面前這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 她這幾日分發藥汁,這個小男孩時常過來幫忙?!斎?,并不是沒有分發藥汁的人手,而是皇子親自去做,更顯重視。 她點一點頭:“對啊,我的家不在這里?!?/br> “那什么時候回去?”小男孩仰著頭。 程尋露出一個溫暖的笑容:“過一段時間,等你過好了,我就回去?!?/br> 她原本想說,“等你們家蓋好了我就回去”,臨時改了主意。修建房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在這里滯留太久的。 地震過后,有部分房屋已毀的百姓遷徙到了別處,會在外地定居。然而也有不少人心念故土,想的是重建家園。 有朝廷幫助,又有大量的人力,再建房屋不算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