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書迷正在閱讀:白大褂與蜜豆餅、錯把男反派當女主(穿書系統誤我)、重生惡婆婆、秀恩愛系統[末世]、妖艷男配作死手冊、我的男友是廚神、大海澎湃時見鯨、農家多閑事、辣妻當家:調教軍門痞少、名門淑秀:錯嫁權臣
“……”奚月深吸氣,抬眸撇撇父親,繼續塞饅頭,“我……”她用力一咬下唇,“師兄最好了,和他待著我就安心?!?/br> 嘖。 奚言覺得有趣。 看曾培他們的樣子,他覺得奚月出門在外必是獨當一面的人。結果問及這種事,她卻還扭捏得不行,他先前以為她遲早要拍著桌子跟她說“爹,我和師兄訂下終身了,您趕緊跟蕭山派提親去吧!”……看來是想太多了。 月門后,三人陸續轉過身,神情落寞,面色慘白。 然后,先后一聲短嘆。 “唉……”曾培拍了拍竹搖的肩頭。身為一個曾經的錦衣衛千戶,他現在詭異地跟一個青樓花魁生出了難兄難弟的感情。 “唉……”竹搖握住琳瑯的手,也一股難兄難弟要抱頭哭的味道。 “唉……”琳瑯反手握握竹搖。她腦子里回蕩起一首熟悉的波斯情歌,大意大致是說,自己心愛的男子愛上了別的女子,于是天邊的月色都好像不那么明亮了,因為心上蒙了一層風沙;明澈的湖面看起來也不那么美了,也因為如同心上蒙了一層風沙。 唉。 他們心愛的女子,愛上別的男子了。 第53章 困局(一) 奚月將心事和父親一吐為快之后,自然就借著酒勁兒趕緊去睡了。奚言也沒有大晚上閑庭漫步的癖好。 宅子又不算小,于是父女兩個直至次日清晨,才發現有三個人在前院里喝得爛醉如泥。 ……不冷嗎? 這是奚月的頭一個反應。 山中的夜晚可寒涼了,饒是炎炎夏日也能涼得讓人打寒噤。是以她小時候一度不喜歡山里的這個住處,覺得陰森。 接著她才想到,出什么事了?為什么借酒消愁? 她想把他們叫起來問,但可想而知,毫無疑問,誰也沒醒過來。 奚言在旁用一種“你這都交的什么朋友?”的眼神劃她,奚月也覺得不好意思,不敢讓父親動手幫忙,把沈不棲從屋里喊了出來,一道把三人扛回屋睡覺去。 然后她問沈不棲:“他們怎么回事?” “嘖……”沈不棲瞅瞅她,探尋道,“您是真傻還是裝傻?” 奚月:“?” 哦,是真傻。 沈不棲嘆氣:“昨晚你和奚先生聊天的時候,他們聽到了?!?/br> “所以呢?” “所以崩潰了啊?!鄙虿粭П?,“心上人屬意他人,他們就一起借酒消愁去了?!?/br> 奚月:“?!” 心上人?誰?她嗎? 曾培就算了,竹搖和琳瑯?! 奚月目瞪口呆,沈不棲無奈,暗道他們仨可真太慘了。然后他拍拍她的肩頭:“唉——”他說,“得虧你行走江湖。若是進宮侍在君王側,后人列個什么十大妖妃八大禍水……準有你一個?!?/br> 妖妃禍水都沒有男女通吃的。關鍵這幾個男人和女人……他們還互相都知道對方也喜歡她! 奚月被這事攪得亂了陣腳。這種事就是這樣,從前不清楚就算了,現下一清楚,怎么都覺得再見面尷尬得很。 她便收拾了包袱,拿了《盛林調息書》的下卷,辭別了父親,拉著沈不棲便出了門。那三位,正好先留在家里醒酒了! 二人腳下不停地趕了一天的路,沈不棲就笑話了她一天。他說琳瑯和竹搖對你的心思你真不知道???奚月說廢話,我是女人,她們也是,你覺得我往那上面想正常嗎?! 再者,竹搖可明明白白地跟她說過——當朋友! 沈不棲痞了吧唧的笑著:“其實倆姑娘都不錯啊。一個是京中花魁,一個我大明駐撒馬兒罕使節精挑細選的美人兒,你真不打算收了她們?” 奚月被他問得一臉驚悚:“瞎說什么!” 她哪兒能這樣耽誤她們?讓她們找個好人家嫁了好嗎?若覺得自己一個人更逍遙,那便自己過日子也行,跟她…… 她都已然屬意他人了! 二人一道向南走著,同時,一道消息猶如風沙一樣,正從南往北刮。在二人途經湖南時,終于與這風沙般席卷江湖的消息會和了。 彼時二人正走在一處山林里,附近的小幫派不少,但有名氣的幾乎數不出來什么。二人走著走著,忽地遙聞不遠處打斗聲、爭辯聲、喊殺聲四起,奚月側耳傾聽,有一方的聲音中明顯帶著熟悉的江南口音。待得走到近處,她無意中一看,竟是蕭山派的招式。 用蕭山派招式的共有兩人,被十幾人追著,早已遍身是傷。 他們顯然知道自己打不過,便竭力地往深山中跑,可那十幾人窮追不舍,追上了便免不了要過上幾招,要逃走也難。 奚月心里暗做忖度,雖不想節外生枝,又覺不能眼看著這兩位師兄弟命喪山林。最終一沉息,示意沈不棲在此地稍候,摸出黑巾在臉上一系,徑自躍身而上,凌空間拔劍出鞘,落地的剎那正好格擋開幾人劈來的利劍。 局勢一僵,面前十數人一愣,被她擋在身后的兩個蕭山弟子也一愣。 然后她跟前的人打量她兩眼,先發了話:“女俠何人?” 奚月尚不明這番打斗的情由,不想報出名號叫人記仇,便只說:“途經此地,看你們十幾個打兩個覺得不公而已?!?/br> 以多勝少確實不光彩,而且在武林之中,這種不光彩傳出去,是要被人恥笑的。 面前與她喊話那人便不得不冷靜心神,還算客氣地道:“他們兩個是蕭山門人,不該殺么?” 奚月眸光微凜,反問:“蕭山一派流傳百年,門人弟子兩三千人,都該殺么?” 眾人被她問得一噎,她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江湖上近來有頗多傳言于蕭山派不利,我覺著蹊蹺,不過此事也不必在此多爭。只是,這二人看著功夫平平,決計不是蕭山掌門的入室弟子。投入江湖習武者,又有多少是因家中窘困想來混口飯吃的,諸位想來心里也有數,何必拿他們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