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你這張臉,還要迷走多少人?” 墨承乾突然起了身,彎腰用手掌掐住了錦月的下巴,強使錦月抬頭,灼人的厲目掃過錦月的臉,今夜看不出他是在生氣還是在威懾。 “月不懂皇上何意?!?/br> 墨承乾嘴角浮出一抹哂笑,突然便松了手,從袖口抽出升值,杵在錦月眼前。 “拿著” 古往今來,從沒有按個皇帝是這樣講圣旨直接遞給人的,錦月咬著下唇垂眸遲疑了片刻,雙手舉過頭頂,將圣旨接在手中,匍匐在地。 “月謝主隆恩?!?/br> 錦月趴在地上,似乎聽到墨承乾低笑了一聲,便大步流星的邁出了大廳,錦月突然癱軟在地上,如秋水一樣的眸子怔愣的看著墨承乾遠去的背影。 她怎么聽不出,墨承乾方才那句話,是因為柳棨那一件事,他是不是認定了,自己是個禍水,如此也好,說不準他會怕自己禍及他的萬里江山,打消了讓她入宮的念頭,但他會嗎。 錦月垂眸看了看手中握著的圣旨,禁不住抖了一下,此時右相送走墨承乾,疾步到了大廳,看到錦月還呆愣的癱倒在地上,微微皺了皺眉。 “還不扶小姐起來?!?/br> 其實青鸞在墨承乾出門后,邊進了大廳,卻一直站在遠處,此時右相厲聲呵斥,錦月有了起身的意識,青鸞才將錦月扶起。 “月兒,科舉一事,你不用過于憂慮,按照流程規章走就是了?!?/br> 錦月的才華,審讀文章的造詣,右相還是有自信的,畢竟這些年錦月曾對某些書寫過些書評,讓很多文學大家,都拍手稱絕。 “月明白?!?/br> 錦月恍過神來,其實她憂慮害怕的是墨承乾讓她插手科舉,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目的,因為冒天下之大不韙,并不是墨承乾的作風。 “今年,你有三個兄長參加這一科?!?/br> 錦月緩緩將眸子抬起看向右相,右相府中本家的子女眾多,每天都有一兩個參加科舉,除了慕琛以外,都沒拿到什么上得了臺面的成績。 “不知父親的意思是?” 錦月揣度的神情,讓右相怔了怔,他是有意讓錦月能在可科舉中,給他那一個兒子,兩個侄子些好處,但反念一想。錦月插手科舉,本就不和常理,不知多少人等著揪小辮子,還是謹慎些好。 “在你如翰林院之前,為父會將他們的字跡拿給你看,若是審卷時看到他們的試卷,記得不要多言,免得落下把柄?!?/br> 錦月垂目笑了笑,在右相眼中,幾個舉人的名額,確實抵不過她的名聲前途重要。自己若是真在科舉種出了什么紕漏,不但右相先前想靠她飛黃騰達的打算成泡影,還會連累到右相目前的權勢。 “月知道了,月先回去了?!?/br> 右相點了點頭,錦月便起了身,由著青鸞攙扶著走出了大廳。 郎朗白日之下,眼光有些許刺眼,但四周的空氣,卻冷的刺骨。錦月冷笑了一下,直接朝著攬月閣走去。 不抵相思半 第三百二十章:羞顏未醉已先赪 銀白的曙光漸漸顯出啡紅,朝霞映在幽靜雅致的庭院之中,還未曾走進,便有整齊稚嫩的讀書上郎朗傳來。 錦月透過窗子向來看了看,室內有十二三個皆是六七歲年紀的孩子排排坐好,搖頭晃腦極其認真的跟著李斯在背書。 “慕小姐~” 身后一聲恭敬的輕喚,讓錦月側過眸子去瞧,發現李詩音正站在不遠處,盈盈透水的眸子,散出了文氣的光澤。原本錦月覺得柳盈跟李詩音很是想象,但所處的環境不同,便有了天壤之別。 “李姑娘~” 錦月靜然一笑,李詩音猶豫了一瞬,在錦月身旁像是在尋什么人一般,確定看不到,那溫柔的眸子中透出些失望的神色,絲毫的偽裝都不會。 “葉大哥,他沒來嗎?” 李詩音簡單的就像深谷中一汪清澈的溪水,雖然靦腆膽小,但說話卻不會轉彎,問完之后,面頰通紅的不知所措。 “葉闌他有別的事情做,今日沒有跟過來,李姑娘找她有事嗎?” 被錦月這么一問,李詩音臉上的紅暈更濃了一層,支支吾吾不知道該說什么,怯怯的垂著頭,看都不敢再看錦月一眼。 “我~,我沒事,不~有事,那個~” 錦月看著李詩音笑了笑,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可能察覺到錦月并沒有笑話她,李詩音緊張的情緒稍有緩和。 “你不用緊張,月不過隨口問問,等改日見了葉闌,便讓他過來一趟?!?/br> 李詩音一驚,面上浮現驚慌的神色,連忙對著錦月擺了半天的都,最后咽下口水才說出。 “不不,我不找他,葉大哥有事,就讓他忙吧,慕小姐,你千萬不要跟他說?!?/br> 看著李詩音羞怯怯的模樣,明明很想見葉闌,卻又怕耽擱了葉闌的正事。錦月淡笑著在想,若是葉闌肯收收心,或許李詩音到是個不錯的選擇。 “阿姐~” 學堂的門突然被從里面推開,慕玨從里面第一個跑過來,直接就沖著錦月撲過來,錦月俯下身將他攔住。 “慢點,別摔了?!?/br> 前幾日答應要送慕玨,卻因為墨承乾突然駕臨右相府,便不得不耽擱了,今日好不容易騰出了空,錦月便走過來。 “這就是我阿姐?!?/br> 慕玨突然從家錦月懷中掙脫,仰著頭炫耀的對著身后那幾個,剛從學堂出來的孩子說道。那幾個孩子皆是瞪著一雙清澈澄明的眸子,打量著錦月。 “慕玨,你阿姐好漂亮呀,比我爹爹剛娶進府的那個姨娘都要好看千百倍,不不不,好看千萬倍?!?/br> 一個大膽點的孩子,率先跑了過來,其他的也陸陸續續蜂擁而至,個個頂著一張純真活潑的臉,跟其他學院那些一本正經的夫子教出來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