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沒了東西的拖累,逛完了多子街,便循著道路往埂子上去,這埂子上最有名氣的則是鈔關街。這兒不比多子街竟全是布料營生,貨物倒是雜一些,東西可看花了寶茹的眼睛。但是她依舊知道這不是能逛完的,于是去看鄭卓。 那花菜頭旁邊覷著立刻知道行市,趕忙道:“好教夫人得知這鈔關街不同別處,雖然有百樣貨物,但其中還是首推香料脂粉來著!這都是夫人小姐們最愛的,夫人也盡可以去挑選幾件愛物?!?/br> 說著他就引著鄭卓寶茹去看那幾家名店——天下香料,莫如揚州,戴春林為上,張元書次之,遷地遂不能為良,只因制作香粉等也要使用本地所產原料,所以水土所宜,人力不能強求。戴春林不必說,寶茹在湖州也買過他家的東西,確實好用,不過張元書倒是沒聽過。 不過自有花菜頭在一旁解惑道:“張元書在外頭是名聲不顯,但在咱們揚州確實是和戴春林不相上下的。特別是一樣狀元香是他家特有——這原是十幾年前一位知府大人為鄉試監臨,命張元書用千金制造香料,做成漢瓦、奎璧等樣式,舉凡是鄉試生員,都給一個,如今自然沒得知府在做這樣的事兒,但是名氣有了,張元書家依舊按著老方子制香,稱之為狀元香,生意好做的很?!?/br> 寶茹被他說起了興致,雖然她不差香粉等,在湖州也買的著這戴春林,但依舊各樣招牌香粉拿了一些——就是自己使不著,還能作禮呢!寶茹出門一趟,想著姚太太,又想著周媺玉樓她們,給她們帶一些揚州貨,也是不同的么。 最后,雖然自家沒得讀書人,用不著這狀元香,但是本著買土特產的心思,寶茹也入手了一些。因著這香本就是給士子使用的,所以香氣清淡,寶茹聞著倒是蠻喜歡的??梢越o鄭卓或者姚員外用,若是他兩個不愛用香,自己使用也很好。 看遍鈔關街,就進了翠花街——看得出來花菜頭已經看準了,明白了鄭卓寶茹兩人中誰做主,看看逛看的這些地方,都是女人地方。翠花街,這名字是十分應景的,因為此地專賣各種珠翠首飾,以及其他女子用得著的裝飾。 花菜頭道:“這翠花街,又叫新盛街,大都是珠翠首飾鋪。咱們揚州的各色鬏勒,與外地不同,式樣有蝴蝶、望月、花藍、折項、羅漢鬏、懶梳頭、□□燕、到枕、八面觀音以及貂覆額、漁婆勒子等樣式。這還是我說的出來的,我不是行里人,怎樣也是說不全的?!?/br> 寶茹聽他的的話,已經有些漫不經心了,只因眼前一切叫她心兒怦怦直跳,‘珠寶是女人最好的朋友’這一句話絕對不假。寶茹只看那些首飾,有翠翹、金釧、白玉手鐲、龍鳳釵、玉花簪、各色步搖、扶蓮發鈿、梳篦、鏤空扁方等。 寶茹拿著一只瑪瑙吉利牌細看——雖說湖州緊跟蘇杭揚等地的流行,比較起來未必比這邊差。但是論及琳瑯滿目以及時興等,確實不可同日而語。首飾這些東西來來去去也就是那些,簪環釵鈿等,到處都有,但是式樣上看揚州翠花街上,真是有許多寶茹沒見過的——畢竟就是流到湖州那邊,應該也只是一些最流行的,不可能這邊有什么,湖州就有什么。 首飾不比布料等,真正購買起來就十分昂貴了,寶茹真是蠻喜歡的,但是想到;甘味園‘正是花錢的時候,又沒法子肆意花費了——其實手頭上還是有銀錢的,但是大概這是國人的性格所致,只要家里有可能有大花費,那么手上就算有錢,那也不肯亂使了。 所以寶茹克制著挑選了幾樣可心的,有自用,也有作禮的,這就不再看那些可愛華麗的首飾了。之后花菜頭又帶著逛,寶茹在女鞋店鋪里挑鞋子,這兒的女鞋以香樟木為高底,在外為外高底,有杏葉、蓮子、荷花諸式。在里者為里高底,謂之道士冠,平底謂之底兒香。 然后又去成衣鋪子看揚州式樣的衣裳——又因著他們沒有多少時間等衣裳,便只能看那些不看身材,長短也好改的,特別是幾樣裙子,是寶茹關注的重點。其中女衫以二尺八寸為長,袖廣尺二,外護袖以錦繡鑲之,冬則改用貂狐之類鑲邊。裙式以緞裁剪作條,每條繡花兩畔,鑲以金線,碎逗成裙,謂之鳳尾裙,近則以整匹緞子折以細道,謂之百褶,其中其二十四折的單有名目,叫做玉裙。 這樣一通逛,等到寶茹心滿意足時竟然已經錯過了午飯的飯點了。察覺腹中饑餓,趕緊讓花菜頭帶著往食肆去,叮囑道:“倒不一定要去那些頂頂有名的大酒樓,只因各處大酒樓都是一樣,真有本地特有風味還要去問一些當地人,隱在市坊之間自然有乾坤?!?/br> 花菜頭豎起大拇指,道:“夫人是懂行的!我最是實誠,不像一些地頭,也不管客人說些什么,只把人往那些大酒樓帶著。不瞞您說,大酒樓都是會給咱們這些地頭傭金的,只管啦客人去,有一個算一個,有錢拿的。嘿!既然您這樣說了,只看我的,保管您滿意!” 依舊不用走遠,小東門街有名的多食肆,最有名的有熟羊rou店,大多是前屋臨橋,后為河房,其下就是小東門碼頭。冬日里來吃這個的甚至要早起,不過現在已經開春,又不是早間,倒是不用排隊——因為不是飯點,寶茹等人一進去就有座兒。 寶茹和鄭卓都不懂行,自然是讓花菜頭點菜——寶茹見他辛苦了半日多,十分機靈用心,自然是請他同吃?;ú祟^立刻眉開眼笑,知道自己是遇到厚道人了,要知道他們這些地頭只有傭金,雇主是不管飯的。雇主山珍海味,他們在一旁冷饅頭是常有的。 于是立刻拿出了全部心思,先讓上了羊雜碎,這是最地道的吃法,正餐之前先來一道羊雜碎,這叫小吃。然后上羊rou羹飯,每人一碗,中間還有各樣羊rou菜肴佐飯,竟是樣樣有滋味。只是一點,要趕緊吃完,只因這羊rou的特點要緊著趁熱吃,要是殘杯冷炙,就絕無風味了。 吃過這一頓不見的富貴,但卻十分滿足的午飯,三人坐了一會兒。這花菜頭就問道:“原先少爺夫人是雇我逛著小秦淮的,您也知道若是滿揚州玩兒,自然是一日功夫是怎樣也不夠的,所以才這般。不過咱們小秦淮也只是挑著逛的,只是若說精華的幾處是已經都看了,也不知老爺夫人自個兒有什么地方還想去?!?/br> 寶茹聽了真是心動,因為她是真有想要見識的事兒,但她看了鄭卓一眼,覺得這個事兒鄭卓只怕不會答應。于是先在鄭卓耳邊小小聲先說了一回,出乎意料的鄭卓竟然點了點頭,寶茹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來,她以為鄭卓百分百是要阻止她的呀! 寶茹狐疑地看了鄭卓一眼,心里還滑過了‘說不定鄭卓也是想看’的古怪念頭,不過不管怎樣這對于寶茹來說都是好事兒,于是她趕緊對花菜頭道:“倒真有一件事兒是想見識的,揚州有一件是頂有名氣的——聽說揚州瘦馬其實一般是做妾來的。而且選妾的場面是個可看的熱鬧?” 是的,寶茹正是想看這樣的場面——說實在的,一個曾經的現代人,難道不會對曾經鼎鼎大名的揚州瘦馬好奇么?那也是自然的了。不過寶茹真把這種場面當作風月場面了,只因揚州瘦馬本就是這樣的名頭。以及在一個現代人眼里,要把選妾當正經事兒,那也是反常識的。 這就是鄭卓沒反對的緣故了,在鄭卓眼里這不是風月場面,實際上可能在他眼里這是很正當的場面——這不就是媒婆帶著女孩子來給有意納妾的男子先看么。也是一應手續俱全,干干凈凈,名正言順的。其實這也是世人的看法。 花菜頭大概是第一回聽到一位夫人提出要看這種,于是撓了撓頭,偷偷看了鄭卓一眼,確定兩人都是同意,這才道:“這可沒法子許諾您,這要容我打聽一番,今日有沒有這相看的,又有不能離著小秦淮這邊太遠,不然咱們也是趕不及的?!?/br> 寶茹自然不會平白為難他,于是道:“這是自然是,時候不好,難不成我能逼著你給我變出來?你只管去打聽——這銀子你拿去請別個喝茶也好快快打聽出來,也不能讓人白白幫忙,那不是用了你的人情么?!?/br> 花菜頭見了那銀子眼睛立刻亮了三分,暗贊今日客人懂門道。寶茹固然有給好處讓他辦事的意思,請人喝茶可花不了這些錢。但是寶茹的話卻是不錯的,要知道揚州人吃養瘦馬這碗飯的有數十百人。這些干媽干爹的,又兼職媒婆,耳目最是靈通,若是娶妾者稍透消息,他們就必然帶著‘養女’咸集其門,如蠅附膻,撩撲不去。 既然大家都想做這生意,那么知道的人自然就是越少越好,不然透露出去都來可不是難做。所以知道這事兒的人,若不是吃這碗飯的雖不見得會格外保密,但要讓沒得好處說出來也是不可能的。 花菜頭果然就跑出去,也不知他是用什么法子探聽消息,不過是問了街上幾個小子,然后就徑直往一處去,或是見了什么人,然后回來了。正是滿臉喜色的樣子。寶茹見他這樣子就知道事情定然是成了的。 固然就聽花菜頭道:“少爺夫人好運道!我才一打聽就有音信,咱們雇個車走,就在新城東關一帶,剪刀巷里溫mama家,正請了一位老爺去想看,這才到路上,咱們去還來得及看熱鬧!” 第112章 揚州風流 花菜頭熟門熟路地帶了鄭卓寶茹上車, 吩咐車夫往新城東關剪刀巷去, 那車夫趕路, 因離得近,須臾功夫便到了剪刀巷入口處?;ú祟^先下車, 然后鄭卓也扶著寶茹下車。寶茹環視一周, 果然是到了一處民居巷里的感覺, 畢竟這些干爹干媽講究像是好人家養孩子一樣養‘瘦馬’。 花菜頭指著里頭道:“也不怕找不到人家,這時候往里去, 最熱鬧的人家必定就是了。夫人不知, 那些有意納妾的老爺少爺被請過來, 自坐中堂相看,這女孩子家里則是要門戶大開,不禁旁人觀看的?!?/br> 寶茹按著花菜頭的意思往里走, 果然看到一戶喧囂人家。里頭似乎有人開宴,有樂人絲竹之聲, 而周圍早就圍了一圈街坊鄰里。不只是想看看美人的男子——雖然他們不定能納這樣的小妾, 但是看看總是可以的嘛。還有一個個嘴角不屑, 但眼神放光的女子。 花菜頭帶著寶茹鄭卓趕緊上前,擠出一個靠前的位置讓寶茹看的清楚——幸虧這家房子淺,就是一進小院,不然就是門戶大開也是看不見的。眾人都涌進了院子里。里頭正廳主位上果然坐定了一個男子,只怕就是這位要納妾了。 那位溫mama奉承著給那男子進茶,然后就是一個婆姨扶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出來,這女孩子帶著一只紗帷兒, 一面大聲說:“姑娘拜客?!?/br> 那女孩子就立刻盈盈下拜,之后那婆姨又道:“姑娘往上走?!?/br> 女孩子又來回走了一圈,姿態婀娜,這婆姨接著道:“姑娘轉身?!?/br> 于是這女孩子又聽話,微微轉身向這男子站立,這婆姨趕緊道:“姑娘借手睄睄?!?/br> 然后婆姨就把女孩子寬寬的袖擺往上挽,手、手腕、小臂、膀子,一樣樣都露了出來,膚色十分白皙,這婆姨見那男子已經有些意思了,又趕緊放下衣袖,這正是要吊著人的意思,道:“姑娘睄相公?!?/br> 說完這句就掀開了那紗帷兒,這時候就是正頭戲了,這些女孩子最重要的不就是一張臉,那女孩子紗帷兒被揭開后就轉眼羞怯怯地去看那男子,眼神里波光漾漾,那男子果然就十分動容了,婆姨曉得事情成了一半心里暗笑,道:“姑娘幾歲?” 那女孩子聲音好聽,如黃鶯出谷,道了一句‘十四歲’。其實這一道并不在于問女孩子多大,畢竟之前這些就已經和男子說過了,就是沒說也能看個大概。這更重要的是未來聽一聽女孩子的聲音,聲音也是評判這些女孩子的一部分——畢竟這些女孩子就是養在深宅大院里的‘金絲雀’了。 那婆姨依舊說話:“姑娘再走走?!?/br> 并用手拉開女孩子的裙擺,露出一雙菡萏色繡花鞋,并鵝黃色緞子褲?;ú祟^小聲道:“看這個是有門道的,凡是出門裙幅先響者,腳必大,高系裙子,人未出而腳先出者,腳必小?!?/br> 這個時候雖然不想真實歷史上女子要裹小腳,但是腳是在保持天然形狀上越小越好。據說行院里發明了一套自己的裹腳法子,能不壞腳,又讓腳小巧一些。不過這是行院里的不傳之秘,雖然這時候很受男子喜歡。但由于局限在行院里,反成為行院女子的象征,所以清白人家的婦人見了這樣腳小的非常的總是一面心中微酸,一面面上鄙夷。 花菜頭在給寶茹鄭卓解釋間,那女孩子已經相看完了,婆姨最后道:“姑娘請回?!?/br> 不過這個姑娘相看完畢,事情不是就完了,那男子沒點頭,于是又有兩個女孩子也出來相看,程序和第一個女孩子一般無二。直到三個女孩子盡出,那溫mama點點頭,就湊到男子身邊商量什么去了。 花菜頭解釋道:“溫mama家院子小,本錢不大,所以養的姑娘也不多,只有四五個罷,如今適齡的也只有這三個。要是那等中等本錢的mama,總能有五六個姑娘相看的場面?!?/br> 說完這個他又道:“不過這也沒什么,總歸程式是一般的,這三個姐兒是一樣相看,那五六個姐兒也是一樣相看。夫人看這些婆姨都是mama們特意請來的教養mama,說的這些話兒叫‘八大句’,八句話永遠都是一般的,連順序也是不變的。至于姐兒們的表現,說話的聲兒、走路的樣兒,全都事先排演過,總之是一樣不錯,就如同戲臺子上唱大戲一般?!?/br> 寶茹本來是來看熱鬧的,但這時候心中卻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兒,她這時候無比明確地意識到這些女孩子比起一個‘人’,是更接近一個物件的——也是,大家不就是在把他們做商品交易么。 寶茹正有些不愿再看,就聽花菜頭嘖嘖道:“夫人可不知,在咱們揚州,小戶人家都是‘不重生男重生女’。生女孩子可是利處多多,若是自家窮的解不開蓋兒了,而女孩子資質好,只管把女孩子送到養‘瘦馬’的mama家。若是資質一般,那也有專門的人家,專教女孩子一樣技能,就是烹飪、化妝等。這些女孩子將來也能賺大錢喱!至于家里過得去,那就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了,好好養著,送去學些手藝,將來就是家里的支柱?!?/br> 說話間溫mama和男子的商議也有了結果,那男子果然看中了第一個女孩子,身邊立刻就有一個小廝捧出一個錦盒,里頭放著金釵一股。那男子拿起金釵插在了出來跪伏在他身前的女孩子的鬢邊?;ú祟^在還在一邊解釋這就是‘插帶’。 花菜頭道:“嘿!這金釵也不過就一個訂錢罷了,里頭的價錢多少就是剛剛商量的,這時候不說,等到姐兒進門的時候溫mama才會說的。不過這些事兒就是不說,咱們見過幾回的也能猜測,不過是看姐兒的樣兒,以及老爺少爺們的身家罷了。譬如剛才的姐兒應該身價銀子只在二三百兩銀子?!?/br> 花菜頭咂咂嘴,似乎是在艷羨那‘二三百兩銀子’,然后又道:“那是看中了,若是看不中,只要老爺少爺們出幾百個錢,賞這些婆姨和這家侍婢也就是了。然后又自可去別家看。不過要我說哪有這許多磨蹭,若是不肯出上千兩銀子,錢只那么多,姑娘自然也就一般樣子。白面紅衫,千篇一律?!?/br> 寶茹聽了花菜頭這話,不由又被他驚了一回,這小子常常說出一些市井之人說不出來的話,與一般人截然不同的,但是其中道理分明。寶茹忖度這花菜頭也不知是個什么經歷。不過心中一想,又嗤笑一聲丟開了,天下人多,人人都有經歷,萍水相逢,有什么好追究的。 寶茹心中這般想著的時候,那溫mama拿出本一張紅單,花菜頭道:“這就是之前商量好的身價銀子,只不過不叫這名目,依舊照著納妾的程式,這是彩禮來著。上頭就是列著彩緞若干,金花若干,財禮若干,布匹若干。最后讓老爺少爺認一遍罷了,老爺少爺們認了,這事兒也就成了?!?/br> 這時候場面上也看的差不多了,寶茹鄭卓跟著花菜頭與人群一塊兒散了?;ú祟^道:“后頭的事兒就不必看了,也就是溫mama家趕緊雇上花轎,吹吹打打把姐兒送到人家里就是了。這也是怕出什么變故,誰知道這家是不是有個厲害大婦要把事情攪黃?;蛘哂袀€愛拈酸吃醋的寵妾,枕頭風吹一吹,事情就不成了呢!” 寶茹原本有點兒不痛快的心情,聽了花菜頭這調侃,也笑了起來,撲哧一聲道:“你這小子好聲口!這些事兒也是張口就來,沒影子的事兒,也說的這樣有鼻子有眼,你莫不是摸到人家家里看了?” 花菜頭這時候越加不想開始那樣恭恭敬敬的樣子,這是曉得寶茹和鄭卓都不是那等端架子的人,就笑嘻嘻道:“夫人不知,這是用不著看的,每月這樣的笑話兒咱們揚州不出幾回?每回咱們聽了都傳著呢!” 鄭卓扶著已經樂不可支的寶茹,看她心緒不像之前在里頭那樣不好,倒是心里放下心來,又看了看天色,翻出一只懷表,道:“戌時三刻,天色也暗下來,尋個地方吃飯罷!” 寶茹正被揚州人民的八卦程度與湖州那邊沒什么兩樣而逗笑了,眼角已經有了幾點淚光,聽到鄭卓的提醒,瞥了一眼他手上的懷表,果然時候到了。過來剪刀巷這邊看熱鬧,時候倒是過得極快的,只是看幾個女孩子出出進進,盡然就天擦黑了。 既是這個時候了,兩人就又跟著花菜頭去吃完飯——這也是午飯時的好表現,寶茹更加信任他了。 花菜頭果然是沒讓人失望,帶著他們往小東門街食肆去,這兒晚間夜市最多糊炒田雞、酒醋蹄、紅白油雞鴨、炸蝦、板鴨、五香野鴨、雞鴨雜、火腿片等,骨董湯更一時稱便。每一樣拿小小碟裝了,分量不大,再加上有鄭卓分吃,寶茹一樣只嘗嘗味道,竟然是吃遍了也不飽腹。 花菜頭抹了抹嘴,寶茹依舊也給他單叫了飯菜,見狀他又引著寶茹鄭卓至城下間,這兒有一些貨鋪,即散酒店、庵酒店之類,賣小八珍很有功夫。所謂小八珍,皆是不經煙火物,如春夏則燕筍、牙筍、香椿、早韭、雷菌、萵苣,秋冬則毛豆、芹菜、茭瓜、蘿菔、冬筍、腌菜,水族則鮮蝦、螺絲、薰魚,牲畜則凍蹄、板鴨、雞炸、薰雞,酒則冰糖三花、史國公、老虎油,及果勸酒,時新酸咸諸名品,做這些生意的貨鋪,正是要通宵待客。 寶茹等到這一處消遣才算心滿意足,還多要了一些吃食拿回去與白老大他們宵夜,這就提著回了客店。只花菜頭倒是十分殷勤,就是收了傭金銀子,也不是立刻扭頭就走,還給他們把馬車叫好,見他們上車這才好。 寶茹這一日倒是覺得十分滿意,覺得總算有了些度蜜月的樣子。直到第二日,雖然前一日勞累,但是寶茹精神依舊很好。原先打算好的,今日要去瘦西湖游湖——在湖州也不沒游過湖,但是瘦西湖好大名氣,又有揚州瘦西湖上佳麗可看,自然要去一趟。 寶茹坐在梳妝臺前細細梳發,菡萏在旁為她綰揚州這邊盛行的發髻,然后又是簪金釵、戴華勝之類。等到收檢完畢,這才讓鄭卓看,道:“看一看我今日這打扮,像不像這揚州本地小娘子!” 寶茹身上衣衫竟然也是昨日在成衣鋪子里買來的,這樣一看倒真不像是個外來的。鄭卓點點頭,然后又給寶茹發髻邊插上一朵芙蓉花——這時節哪里來的芙蓉,只能是洞子貨。鄭卓看見了買了幾支,這時候給寶茹插戴。 他這一下突然,饒是寶茹臉皮厚,也是微微泛紅。伸手摸摸那花朵,轉頭瞥見旁邊木樨菡萏竟是有些低頭抿嘴偷笑的樣子,只得欲蓋彌彰道:“這還是剩下幾朵,你們兩個分著戴了罷 !” 她這樣子,似乎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過就真能沒發生過一般。木樨菡萏兩個不想小吉祥,遇著這樣的機會,定會調侃一番的。她們兩個老實的多,反而覺得不好意思——這可是姑爺與姐兒買的花,她們兩個拿去分了是不是不太好。兩人偷偷看鄭卓,鄭卓微微點頭,面色也沒有不虞,這才放下心來接過那幾朵芙蓉,商量著簪到發上。 這也不過是日常的一點小小插曲罷了,鄭卓帶著寶茹就近吃了早餐,然后兩人就踱步,算是一遍游覽揚州風光吧,不急不忙地走到了最近的一個小碼頭。這正是早晨,碼頭上就停泊了許多小畫舫,這時候停的畫舫大都是要出租的。 鄭卓上前一問,果然就說定了一家。這家小畫舫上似乎招待的是一家人,有夫婦一對,又有小兒女一雙。那男子漢自然在船頭撐船,拿了竹篙輕輕一點,這畫舫就順入水流。那婦人則是在船尾用小火爐煮茶,旁邊一小兒幫忙,另有一個女童,年紀大一些,應該是jiejie,就端著花生、瓜子、軟香糕之類奉與寶茹鄭卓兩人。 揚州城內水道綿延,那男子漢曉得鄭卓寶茹是要往瘦西湖去,熟門熟路地就撐著船往那駛去。寶茹和鄭卓剛剛吃過早飯,再有對著那些花生瓜子能有什么興致,寶茹給那女童抓了一大把點心,這就和鄭卓走到船頭看外頭風光。 那船夫一面撐船,一面與兩人閑聊道:“這也不好時候,兩位客人只怕是外地人,要是來的遲一些,春光明媚的時候,那時候兩畔自然是花紅柳綠。而且出來踏青游湖的女郎也更多,咱們揚州多麗人,熱鬧好看的很!” 寶茹倒是驚奇了,道:“這也太神了!大哥怎么看出來的?我還以為我看著裝扮也像是個揚州女孩子了。至于我家外子,我倒覺得男子裝扮就是沒有城里的風尚也不如何稀奇呢!” 那船夫有幾分得意,道:“嘖!不是吹噓,我自小在這揚州水里面長大,打能站起就撐船,自曉事起就泅水。這揚州河道里哪一日不走三趟?本地的女孩子,外來游湖的客人,都見了好多,只要往那兒一站,不消說話,逃不過我這識人的火眼金睛!” 嘖嘖,果然到處都有奇人異事,這又算什么。寶茹與鄭卓相視一笑,都是想到了早間的事兒。這也沒什么好說的,也不再糾結她像不像本地女孩子,只因瘦西湖快到,要去看這風情了。 ‘揚州好,扶醉夜踉蹌。燈影看殘街市月,晚風吹上筍兒香。剩得好思量’,才入瘦西湖,寶茹就聽見絲竹音樂聲飄了過來,忍不住道:“‘無端鐃吹出空舟,賺得珠簾盡上鉤。小玉低言嬌女避,郎君倚扇在船頭’,這是唐人的詩句,這時候來說反而應景了?!?/br> 說著就見瘦西湖之上的盛景,這時候不到天氣暖和,但是這里的船只依舊不少。富家大戶自然自有私家畫舫,這些畫舫大都體面非常,至少比一般租賃游人的要富貴齊全的多。但是更多的就是寶茹他們乘坐的這種,四面垂簾,紅桿綠欄,整潔干凈,船頂皆方。 此外還有一種船最為顯眼,那自然是花船畫舫——上頭用彩漆繪以鮮艷圖案,又用各色彩緞扎成花球、彩旗之類裝飾。而且這花船大都有高棚,里頭有歌妓淺斟慢唱。這時候是白日,歌以清唱為上,不過這就只有真有能的姐兒才敢,在清唱之中反而歌聲渺渺,越遠越清。至于那些一般的花船,沒得能干姐兒,只能次之用十番鼓伴,至于鑼鼓、馬上撞、小曲、攤簧、對白、評話之類,則是更次之的花船上招徠客人的手段。 旁邊船夫接著指點道:“這清唱只以笙笛、鼓板、三弦為伴著場面,這可不是好玩,這是姐兒們爭頭臉的時候。前頭幾只花船正是爭相斗曲,裁決就以這些游人畫舫停篙就聽者多少。贏了的姐兒自然風光,名氣大了身家也更高!” 寶茹輕吟道:“‘天高月上玉繩低,酒碧燈紅夾兩堤。一串歌喉風動水,輕舟圍住畫橋西’說的正是這個,不愧是揚州名士的詩句最是得意!” 那船夫瞥了寶茹和鄭卓一眼,見寶茹饒有興致,而鄭卓則是神色沉靜,并無意趣的樣子。心中暗暗納罕,這往常風月場面,風流韻事,最愛聽的就是那些爺們,至于奶奶們也就私下說說,真聽這些也是要搖頭的。 往常若是接待男客,船夫自然揀著那些花船上的事兒說,若是客人有意他還能舉薦牽線一二——送客上門,他少不得兩頭拿好處。若是女客自然沒這事兒了,只管帶著游覽就是。今日是帶小夫妻兩個,自然也是要老老實實的,但是偏生這位夫人竟是有些興趣的樣子,你道稀奇不稀奇! 不過這也就是極限了,他按著客人的意思撐船靠近那些花船外圍,也讓寶茹看個夠,不過再近就不行了。鄭卓攔著,他可不愿寶茹多看這些。最后寶茹也只得在外圍過過癮罷了,看了一會兒,到底太遠,也沒什么意思,就自然讓船夫撐船。 寶茹只是三分鐘熱度,興趣很快就被別的吸引住。就見湖上有一類船,都掛著筅帚,而醬醋瓶、鑷勺鐺等,放在竹筐離,又有僵禽斃獸,鎮壓枕藉,蓋著蘆葦席。又聽到傳餐有聲,看到炊煙漸上,寶茹不是揚州人也知道這是賣酒食的船。 這時候船尾煮茶的婦人也過來奉茶,見寶茹神色,就湊趣道:“夫人這是想要叫一些小食罷!別看那些大船,正要找那些人家的小船,他們都只掛著自家姓名的小幡,如吳一山炒豆腐、田雁門走炸雞、江鄭堂十樣豬頭、汪南溪拌鱘鰉、施胖子梨絲炒rou、張四回子全羊、汪銀山沒骨魚、汪文蜜蛼螯餅、管大骨董湯、鮆魚糊涂、孔讱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br> 這婦人顯然也是嘴皮子利落的,呼吸間就把這湖上有名的小食菜單從頭報到尾。寶茹聽著就有些意動,于是道:“聽著倒是好味,那就勞煩船家帶著尋訪一番?!?/br> 是的,這些有名的賣小食的船雖多,但是這瘦西湖也大,真不定能找到。不過還是船家眼睛尖,只是行駛了一會兒,就道:“這不就是!汪銀山沒骨魚,少爺夫人這可一定要嘗一嘗?!?/br> 果然就是一面寫著‘汪銀山沒骨魚’的幡子,不等靠過去,寶茹就已經聞到了一股魚湯鮮香味兒。等到船過去,卻沒想到不等船家先找那‘汪銀山沒骨魚’要些招牌吃食,倒是旁邊一個賣rou饅頭小船上一個小婦人先打了聲招呼。 顯然是認得船夫的,只道:“李大哥!倒是好久沒遇上!怎的不給我帶幾個客人!” 船夫面露尷尬之色,他老婆則是面色不虞。寶茹好奇就看了過去,正是一個梳漁婆髻、穿藍布碎花喜鵲袍的婦人,這是揚州船娘常有的打扮。揚州船娘可是一個微妙的稱呼——或者說各地船娘都是! 這些船娘大都是主業做些小生意,副業就是‘陪酒接客’。當然也有那潔身自好的女孩子只是做生意,但是這可不是主流,凡是船娘就可等同于私妓。那船娘舉止爽快,與男子調笑如常,看船夫老婆神色,寶茹還有什么不知的。 再看回那船娘,姿色自然一般,別說比那花船上的姐兒了,就是一般人里也是中等。但是其舉止爽朗,毫不扭捏,倒是讓寶茹忘了她們并不是‘好職業’的人,只是微感這也是揚州風流色之一了。 第113章 初到泉州 外頭全是熙熙攘攘的聲音, 待船??糠€當, 寶茹才出了船艙瞧外頭——這是她見過最大的古代港口!不說湖州, 就是揚州也遠遠不及。不過也正常,這可是泉州, 天下只有兩個開海的港口, 一個是廣州, 再就是泉州的。傳聞太倉也即將開海,但到底還沒成不是。借著開海的便利, 這泉州與廣州自然走到了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