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
兩人關系在學宮中也算熟稔,也許是因為是王遺川領她入學宮,又或者只有王遺川對她的女子身份心知肚明。更主要還是在于王遺川是學宮中容貌最出眾的人。 因著這樣淺薄的情誼,錦榮對他的勸告還是真誠地對待,還認真地按照世俗的觀點去考慮了一下。 過去諸國也有女子掌權,女子在外行走也不算稀罕,貴族女子在家中也有教導學識的老師,但像她這樣跑到天下學子心目中的圣地,學宮,似乎沒有過。 若是被發現,恐怕是家門蒙羞,父母責罰,婚嫁也有礙。 但錦榮的家世不同,且不說亡國血脈,不好與人知的秘密身份,再者,和她有血緣關系的差不多都被秦王誅殺了,無父無母,無兄無長,姬氏如今地位輩分最高的就是她了,誰管得了她,誰又敢責罰她。 更不用去在意了,何況她本就不在意世俗的看法。 王遺川不知道她轉念間想了這么多,而且和他所以為的相悖得不要太遠。 “我有些餓了,我們今日出去吃吧?!?/br> 王遺川被錦榮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打斷了思維,卻也適應良好,“好?!?/br> 別以為學宮地位之高,吃的就是八珍玉食,相反,清淡至極,且少葷腥,豬牛羊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王遺川沒想到,最后錦榮挑中了一家伎館。 堂堂學宮第一才子,甚至給秦國暗中出謀劃策添了不少亂,日后也是雛鳳臥龍一樣的人物,臉上的微笑也僵在了嘴角處。 “這里不好嗎?我問過了,國都內吃食做的最好的就是這家了?!卞\榮淡定反問道。 王遺川還能說什么,“……沒有?!?/br> 最后證明錦榮說的沒錯,無論是生魚膾,還是粟米糕,百果湯,味道都極好。 還有美貌的琴姬伴奏。 錦榮望著樓下翠色衣衫顯得清麗脫俗的琴姬,垂首撫琴,像是看得入了神。 王遺川木著臉,飲了一杯又一杯酒,這地方他沒少與學宮內相交的好友,但一想到容鏡的女子身份,就心情復雜。 雖不是那種下賤的娼院,但即便號稱風雅千金的伎館,也沒那么單純清白。 一曲終了的錦榮返頭,看到他這副樣子,不禁搖頭嘆道,“遺川真是無趣啊?!?/br> 從王公子,到王兄,再到遺川,錦榮倒是從容淡定,熟稔得讓人吃驚。反倒是王遺川礙于種種,甚少有稱謂。 聽到錦榮這半句戲謔,王遺川放下酒杯,淡淡道,“在下沒有半點欣賞的心思,令阿鏡失望了?!?/br> 仿佛爭鋒相對般,他故意這樣稱呼,結果他心里先是一跳,與這種小事上和人計較實在不是他的風格,尤其這樣親昵的稱謂有些冒犯了,反觀錦榮卻是無動于衷,讓王遺川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錦榮很淡定,叫什么都無所謂,反正又不是她真姓名。 或許是為了掩飾尷尬,也是王遺川的真實所想,“琴聲再好又如何,生于亂世,不由人?!?/br> “秦滅三國,不正是結束這亂世嗎?”說這話時,錦榮半點沒想起自己那個姬姓來,儼然成了一個旁觀者。 王遺川眼底一片冷漠,“即便秦一統,也未必能帶來所想要的太平之世?!?/br> 在伎館的隔間里,又是還未被秦國正式納入國土的前魏國國都,王遺川也絲毫不忌諱什么 錦榮認真道出了她所想,語氣也甚是平靜,“但卻是大勢所趨,無論誰都好?!?/br> 亂世結束,天下一統,乃是不可逆的大勢,無論主宰的是秦王還是別人,這一點錦榮哪怕不試著推演,也能感覺到。 王遺川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有片刻地怔住,繼而緩緩道,“你倒像個世外之人?!?/br> 即便錦榮掩飾得很好,但王遺川依舊是個敏銳的人,察覺到了些許苗頭。但說出后,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不禁啞然失笑,這世道還有能置身事外的人。 卻未發現,錦榮若有所思,絕于紅塵之外么?這么說也不對,錦榮的確對復國沒有多大興趣,目前也只是發展墨門,在亂世哪怕是一統之世中保存實力地位,至于更多地,尚在考慮中。 此次出來游學,不免有尋求答案的想法。 總要看看這個天下,才能決定該怎么做才好吧。 忽然,伎館發生動亂,數道箭矢射進來,還正中座中一玄衣長者的胸口,悶哼了一聲便倒下了,應該是死了。 王遺川面露驚色,“是杜府卿?!?/br> 正是未入學宮前,與他相識的杜府卿嫁女宴上的杜府卿,錦榮未親眼見過他的真容,但王遺川應該不會認錯。 顯然是有刺客,而是段數不低,這世道刺客挺盛行的,但謀殺剛降秦沒多久的前魏國杜府卿,就耐人尋味了。 王遺川雖沒有錦榮五感靈敏,能察覺到還有刺客未離去,但以他的聰明不難猜到,他立刻起身道,“我們快走,這里不能久待?!?/br> 趁著混亂,兩人離開了伎館,還沒走多遠,就看見火光四起,濃煙滾滾,刺客居然還放火燒了伎館。 王遺川眸間一利,心中想道,“誰殺了杜府卿,是秦人,還是魏人?!?/br> 雖然是降秦官吏,但王遺川對杜府卿沒什么惡感,杜府卿并非為了保全自己,而是國都的百姓,所以他的死才更不單純。 卻發覺身邊的錦榮沉默不語,“你在想什么?” 錦榮淡淡道,“我是在想那琴伎,不知是否生還?!?/br> “即便沒有放火,杜府卿在那伎館喪命,館中人也難逃一死?!蓖踹z川雖平靜,卻難掩眼中一絲不忍。 百姓最是無辜,也受人擺布。 兩人走回學宮途中,忽然數箭射來,目標是王遺川。 瞬息間,變化無端。 以為只是一件精美裝飾品的長劍,此時卻斬去了數道泛著冷光的箭,橫在離他不足幾寸的距離,卻是生死之隔,而握著劍的則是微笑的錦榮,語氣輕松依舊戲謔道, “我救了你一命,你要如何報答我???” 第297章 亡國公主 救命之恩,當以身相報。 這一點當然不符合王遺川的本性,哪怕他看著溫和,但骨子里隱藏的傲氣鋒芒,相處久了都能察覺到。 也因此給他這個人多了幾分難以言喻的風采, 傲氣的人惜命,也不會把自己的命看得太重,比如救了一命,就要他這樣的人甘心做牛做馬,顯然是不可能的,更多的可能是,記在心中,尋求或制造機會將此情還了。 并非就意味著他是個忘恩負義的人,只是這世上的情分沒那么簡單。 錦榮之所以會出手,也僅僅是覺得一個只要有合適機會就能影響風云的人,若是死在這里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方才之言,誰都聽的出來是戲謔。 “多謝,此情遺川記下了?!蓖踹z川深深看了錦榮一眼,然后,當然是拔劍。 他可也不是什么文弱的士人,過去學宮中劍術評比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只是對于隱匿的刺客,沒有及時防備,才會差點落入險境。 錦榮則收了劍,放回劍鞘中,她這次帶出來的是一柄輕劍,極薄又偏細,和這個時代的劍截然不同,甚至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劍,也不奇怪旁人都當作是一件漂亮精美的裝飾品了。 但真正見識過它鋒芒,且同為有眼力的劍客,自然能看出來,比起尋常笨重偏長的鐵劍的優良之處。 能在瞬間削去數支凌厲的冷箭,削鐵如泥的評價也是輕了。 而擁有這樣一柄劍的人究竟是什么人,也有待深思了。 王遺川眼眸微暗,手中的利劍卻毫不留情的一轉,劃破了與他纏斗的刺客脖頸。 錦榮早已退到一邊,袖手旁觀,反正刺客對付的又不是她,和她有什么關系??上Р粩喑霈F的數名黑衣刺客將他們包圍,也不打算放過剛才令他們失手的錦榮。 王遺川應付著眾多刺客,又有意留出心神注意錦榮那邊,錦榮為他擋下冷箭時他并未反應過來,自然也看不出什么,或許能從她的顯露的劍術知曉是什么來歷。 當世有名的劍師門派就那么幾處,反正他是再也不相信,是哪家跑出來的貴族小姐了。 刺客的目標主要是王遺川,所以大部分還是圍攻他,奪他性命,對付錦榮的也就三名刺客,招招致命,顯然是精心訓練出來的刺客。 奈何錦榮壓根就不拔劍,刺客也沾不了她身。 忽然,兩名刺客仿佛心有靈犀迫住了錦榮左右方,第三名刺客直接一劍襲向錦榮后背要害處。 王遺川瞳孔一縮,下意識拼著右臂受傷,也沖破了這邊的圍攻, 一劍為錦榮擋下了偷襲,并直接將那刺客斬殺。 錦榮回首望他,并無什么驚訝,眉輕挑了一下,語氣和之前同樣的輕松隨意,“看來,我們兩不相欠了?!?/br> 王遺川皺了皺眉,顯得容顏更加清冷,但他已沒了多余的心思,決定速戰速決,否則拖延太久,只會更難脫身。 學宮第一劍術高手可不是風吹來的,哪怕受傷,也能解決了這些刺客。 待血腥味散去后,王遺川忽然道,也帶了些疑惑,“你為何不動手?” 錦榮歪了歪頭,“我一向不喜歡殺人?!?/br> 看著地上躺著的幾具尸體,她如玉的面容上沒有半點同情憐憫之色,王遺川不禁懷疑此話的真假性。 可惜,他猜對了,錦榮的確是隨口說的,否則那些曾亡命于她手下的人才是真的想哭。 但又誰叫錦榮此時這副樣子純良十足呢,身上又無半點血腥氣息,甚至比王遺川本人還要顯得純凈善良些。 王遺川不再多想,而是回到刺客這件事上,誰派來的他心里已經有了底,他不假思索道,“我們不能回學宮了,現在就離開國都?!?/br> 錦榮竟也沒有多問,反而輕松地道了一句,“好啊?!?/br> 王遺川猜的不錯,不到兩天,他和錦榮二人的通緝令和畫像就傳遍了前魏國國都,那日他若是回去了,恐怕面對的又是一波圍攻。 而秦軍也在五日后,順利地接管了前魏國國都,甚至開始抓捕學宮中的反秦學子,至于那些大賢,礙于名聲,秦軍也不敢動,只能圍住學宮,以觀秦王的命令。 誰知道十幾位舉世聞名的大賢,竟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坊間有傳言,是秦王不滿這些大賢不歸順秦國,而暗中下了大獄,因此光是秦國國都內抗議的學子就有數百,秦國上下更沒有心思去管一個曾給秦天下一統添過麻煩甚至頗有名氣的士子逃到哪里去了。 反正天下都快是秦的了,天下之大,莫非秦土。 已經離開魏國的王遺川聽到老師還有多位大賢失蹤的事,心下更是一沉,不僅從刺殺中險逃出生,還被逼得離開學宮,亡命天涯。 如今的局面令王遺川挫敗感更甚,真說起來,他也不過是個連二十都沒到的年青人,如何與一國之君,甚至是未來的天下之君作對。 王遺川把自己關在暫住的旅館關了一夜,清晨,再出來時,氣質已變了不少。 雖有些落拓的青茬,但目光不復外露的凌厲,而是更加明亮。 錦榮對他的變化并不感到意外,王遺川可不會是在這樣的大浪中折戟的人,反而變得更出色了。 究其道理,那便是王遺川不認為秦王可為天下之主,秦國強悍,趙魏楚國衰且君主昏庸不假。但論治理天下,秦王真的能令天下人心服么。就像王遺川毫不懷疑自己的判斷,秦國國祚未必能延綿太久。 除非天命在秦,能令秦國出一位真正的圣明之君。 錦榮咬了一口新鮮的果子,又伸手遞了另一個,“你要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