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于是甚至有富裕的商人不惜購買大量樹苗,雇人去種植。而平民人家則是呼朋喚友,帶上兒女去種樹。 王太子也將原本準備的可惜不被王女喜歡的珠寶,換做了錢財,購買樹木,再讓侍衛去種植,連他自己也像模像樣地種了一棵。 生辰之日,舉國上下熱火朝天的在三角洲種樹。 被樓蘭王帶去看到這一景象的錦榮,心中升起了莫名的熟悉感。 不過短短幾日,孔雀下三角洲已經大變樣了,連駐守在那里的樓蘭士兵也稱奇不已,也有些羨慕,他們需要盡忠職守,也無法參與。好在因為有具體的植樹規劃,他們的很多任務就是監督樓蘭人在要求的地方種植要求的樹木,連俸祿也上漲了不少。 比如最外圍的胡楊林,依次往里遞推的蘆葦、枝柳、胡桐、白草等等,也不是多稀奇的植物,而是在沙漠中最常見的了。 這些都是錦榮想好的能最快使樓蘭得到綠化的方法,無論是防風固沙,還是涵養水源,濕地,這些植物都能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 時間如梭,眨眼間已過去了數年,樓蘭繁榮依舊,樓蘭王也勤政愛民,還時常帶著王太子和王女一起旁聽國事。 而這些年,還有一個沒變的就是王女錦榮每年的生辰禮物,除了種樹還是種樹,舉國上下都知道了王女這樣一個愛好。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擴大種樹的范圍,蔓延至樓蘭城,樓蘭國的邊緣沙漠地帶。 而成果也是顯然可見的。 沙漠里的植物大多是極為堅韌的,只要給它地方,哪怕只有一點水,也足以讓它深深扎根,茁壯成長。何況樓蘭人將它們視作獻給王女的生辰禮物,相當重視呢。連擅自破壞砍伐,都會遭到懲處。 在長達近十年之久堅持不懈的種植下,重現了只于老人們記憶中或口口相傳的綠洲,森林,還有湖泊等等。 在沙漠里,沒有人不喜歡綠洲。 綠洲帶來的顯著變化,就是臨近孔雀河下三角洲的氣候更加濕潤,更加適宜居住,這些年國內的人口增加,許多人也由繁榮的樓蘭國都搬到了已逐漸美麗的三角洲地區。 不僅是樓蘭人漸漸發現,這些年種植的樹木給他們帶來的生活上好的變化。 而且像樓蘭王,國師這些人看的更深,他們發現樓蘭國數十年前就已出現的缺水狀況,已經停下了,過去樓蘭國盡管缺水,也無人在意,因為可以從孔雀河引流,但現在即便沒有孔雀河,樓蘭國也不用擔心缺水的狀況了,國內的湖泊,地下水,河流在逐漸增加,足以滿足樓蘭人的需求。 樓蘭王看到官員們呈上的奏折,也不禁吃了驚,轉而問道國師,“國師你怎么看?” 沒有人會懷疑這不是孔雀河下三角洲以及其他國土邊緣地帶的森林湖泊帶來的影響。 “臣當年也沒有想到?!眹鴰煋u了搖頭,“王女聰慧至極?!?/br> 所有人也只是以為是王女一時興起,小兒心性,卻不想能給樓蘭國帶來如此大的變化,光是改變缺水的困境,就當為樓蘭第一功臣了。 樓蘭王歡喜又欣慰地嘆了一口氣, 國師也微笑道,“有王太子和王女在,樓蘭的未來只會更好的?!?/br> 錦榮也很欣慰,這些年來,她幾乎每個月都會去觀察一次三角洲,不是擔心有人玩忽職守,而是她需要根據那里林木綠化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規劃調整。 比如加入草方格,檉柳,紫穗槐,花棒,檸條等植物的種植,先種成年樹,由稀到密,逐步一塊一塊的地方推進,當有了森林規模時,自然會形成空氣濕度,使得原本極度干燥的氣候也漸漸濕潤,適宜居住。 看著日益成型的綠洲還有防風沙帶,錦榮也十分欣慰。這些年,她的心力大半都投到了樓蘭的植樹造林上。 王宮優美宜人的花園里, 錦榮一個利落簡單的劈刺就挑飛了王兄的劍。 “王女勝?!迸赃叺膭πg老師出聲道。 王太子也不以輸給王妹而覺得羞愧,因為他知道連國內最好的劍術師傅都打不過王妹。上次龜茲國王子過來交流,也在王妹手下輸的凄慘。 樓蘭王女,在諸國也是極為有名的。 已經成年的王太子身材健壯又高挑,也越發俊美,最近樓蘭王和樓蘭王后也在商討王太子的婚事,原本以他的年紀,早該成婚了才對,可惜王太子信佛,不愿太早成婚,才一直拖到了現在。 樓蘭王室乃至國民對此都很寬容,因為西域信佛之風濃厚,連先出家在還俗回來繼承王位的也不少見。 反倒是錦榮興趣缺缺,平日里王太子拉著她去佛寺,大多都被她推掉了,叫她一個曾經修道的去經常拜佛,還是算了吧。 王太子拾起劍,笑道,“再來?!?/br> 錦榮不可置否,王太子不久前剛學會了一個中原的典故,叫做屢敗屢戰,直接用在了和王妹比劍上。 在不知道是一百幾十次輸了的時候,王太子見到王妹突然停了下來,他順著錦榮的目光望去,那是王宮外王城的方向。 只見遠處天空突然聚集大量的云,成片形成。然后漸漸的起風,風由小變大,其變化速度很快,很快的,就能看到有積云的方向,排山倒海似的,有一堵沙墻,橫向地推來,有一股要吞噬一切的氣勢。 哪怕是久居王城的王太子,也知道那是什么, 是大漠里最可怕的東西——大沙暴。 足以吞噬摧毀一切。 樓蘭已經多久沒有遇見過大沙暴了。 王太子面色瞬間蒼白,立刻道,“帶王女離開,快去找父王和母后?!?/br> 然后就要往王宮外走,雖然心里也害怕不已,但這個時候,身為王太子絕不該躲起來自保。 錦榮已一個口哨,叫來了兩匹馬,比王太子反應還要快地上了馬。 “王妹……”王太子一愣,見錦榮示意他上另一匹馬,也不再猶豫,駕馬和王妹出了王宮。 王城里的百姓們的確慌作一團,因為王城離漸漸成形的沙塵暴只有不足幾十里的距離。王太子和錦榮冷靜地調動士兵,帶百姓們去安全的地方,已經提前修好通往王城外的地道。 令王太子驚訝的是錦榮似乎早有準備,也臨危不亂。 他恍然想起,王妹過去就有提到過,樓蘭可能將迎來一場極大的沙塵暴,但當時他也只以為是笑談,還說這是王妹做的惡夢,讓她隨他多去佛寺。 沒想到,王妹當年的話一語成讖。 這豈止是樓蘭極少遇到的沙塵暴,哪怕是放在整個大漠,也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可怕的大沙暴,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國家。讓人見了,也難以相信自己能在這樣的大沙暴里有絲毫活下來的機會,因為沙漠里,沒有人能跑得比黃沙還快。 甚至有人忍不住閉上了眼。 但忽然,慌亂忙于奔跑的民眾安靜了,因為他們看到,漫天蔽日的滾滾黃沙忽然停了下來。就停在離王城不遠的地方,那里就是孔雀河下三角洲。 幾息過后,依舊不見巨大的沙塵暴有靠近的樣子,似乎一直在那里徘徊,卻無法靠近。 沙塵暴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而這些時間也足以讓城里的百姓借地道到王城以外的地方。 當沙塵暴離開時,所有的樓蘭民眾都為逃過一劫而歡呼雀躍,不僅是他們的性命,還有美麗繁榮的王城。 連那樣巨大恐怖的大沙暴都無法摧毀他們的樓蘭。 是那里的森林,保護了樓蘭王城乃至整個國家的百姓, 而真正保護了他們的,是王女殿下。 “王女殿下?!薄巴跖钕??!?/br> 樓蘭百姓們看到騎在馬上的王女,都不約而同地真心跪拜了下去,投向王女的目光都是仿佛奉若神明的炙熱虔誠。 駐守在孔雀河下三角洲的樓蘭士兵也很快回王城報信,他們幾乎在沙塵暴降臨樓蘭時,離恐怖的沙塵暴最近的人,見黃沙被阻擋在了胡楊林之外,還有些膽大的士兵救回了幾個還來不及跑到樓蘭綠洲的商人。 而那些商人對樓蘭也是感恩戴德,如果不是還有樓蘭所在的這片綠洲和那些士兵,他們就要葬身于大漠了。 逃離王城的百姓又在有序的安排下,回到了繁榮的王城,暫時休整,樓蘭國的官員們也忙得不可開交。 而這場大沙暴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比如樓蘭人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更加深厚,再經歷了一次險些失去樓蘭的驚心后,他們也更加熱愛這座美麗的國家。 沒有國家的子民,就像無根之萍,想要在沙漠里活下來只會更加艱難。 還有就是樓蘭百姓對王室,尤其是王女空前絕后的尊崇。 這令錦榮也沒有想到,她只是稍微松了一口氣,至少不需要用到其他類似遷移逃難的方法。 但后續還有更令她沒想到的事,安撫民眾過后,樓蘭王退位,直接將王位傳給了她。 因為她預知到了這場可怕的大沙暴。 當初錦榮雖然知道說出來無法令人相信,但未免沙塵暴來臨時,無人反應,所以這些年,尤其她開始旁聽國事參政時,隱隱透露了對沙塵暴到來的擔憂。 盡管效果不是很顯著,但至少樓蘭王,王太子以及朝中官員心里也會有個準備。 但在這件事成真,異常特大的沙塵暴真的到來時,一切仿佛成了預知,宛如神明般的消弭災禍。 回顧以往,也才知道王女的舉措有多么明智。 別說樓蘭百姓們把王女視為神明,連那些官員,國師,樓蘭王,看向王女的目光也不同了。 已有人提議將王女封為王太女,同樣可以競爭王位, 若說樓蘭王還有些猶豫,當王太子主動甚至積極地放棄了繼承人之位,就更加干脆了,直接將王位傳給了小女兒。 這一切都發生的太快,錦榮還沒反應過來,就當上了樓蘭的女王。 等再見王太子時,對方已經將她從親愛的王妹升級為了拯救國家的神明轉世等等,也干脆不信佛了,直接信王妹了,大沙暴來臨時,也沒見佛祖出現拯救他們。 三句離不開,“王妹,你還要做什么,種樹,還是別的……” “王妹說什么都是對的?!?/br> 錦榮:“……” 她忘記了,王兄也是個狂熱的信徒,而且很單純白甜。 想把王位再扔回去,看來是不大可能了。 說起來,成為女王或是皇帝,錦榮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卻是第一次幾乎沒有耗費任何計謀,如此輕松地登上了王位,雖然是個西域小國吧。 這一世幾乎沒什么宮斗朝斗的環節。就這樣沒有任何異議,甚至是萬眾期待的,樓蘭換了新王,而且是女王。 西域地廣人稀,且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三十多個國家,且國與國相鄰甚遠。所以連那場千年難得一遇的沙塵暴降臨樓蘭,也沒有其他國家知道。 歷史上也是如此,等多年后才發現,已經沒有樓蘭這個國家了。而且忙著打戰,哪有功夫去想一個被掩埋在黃沙中的國家。但現在不同,為慶祝女王繼位,樓蘭也向西域較好相鄰的一些國家派遣的使者,以說明如今已不是樓蘭王,也不是王太子,而是樓蘭女王了。 像龜茲、于闐這些國家的王,有些奇怪,樓蘭王正年富力壯,又有王太子,怎會將王位傳給尚年輕的小小王女呢。 后也從來使那里聽說了沙塵暴的事,不禁心有戚戚,若是降臨到他們的國家,未必能躲得過去,又聽說是王女過去的舉措拯救了國家,也就不奇怪女王的事了。 甚至很友好地派遣使者攜厚禮去恭賀樓蘭新的女王。 這在中原或許有些難以置信,宛如兒戲,有悖禮教,但在西域確是理所當然。 即便沒有雄才大略,驍勇善戰,但只要能保護這個國家,成為它的救贖,就是當之無愧,萬眾信服的王。 不過等西域各國趕到樓蘭恭賀的時候,女王已經即位了。 實在是樓蘭百姓期待女王繼位的心情太過迫切,而這個國家也需要一場盛事令人忘記沙塵暴帶來的恐怖記憶。 雖然沒能趕上繼位大典,但各國使者們還是能獻禮恭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