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林家人找到林語桐和她的侍女后,聽那侍女結結巴巴說出這些事,立刻報了官府。 沈通判大驚,但一開始也只當是普通山匪,讓官府的捕快還有家丁去找,以及等待要贖金。但在找到寧希濂放煙火的地方,發現他留下的暗號指向紅羅教時,沈通判差點沒暈過去,被朝廷責罰治下出現紅羅教事小,但沒了兒子事大。 而一同被抓的寧希濂和錦榮,他也知道了,在安排封鎖城門加緊搜捕后,他也盡力寬慰他們的家人。 寧希濂身邊就一個書童,為他家公子擔憂著急,而宋大娘宋大叔得知錦榮可能是被紅羅教的人抓走了,反應比沈通判還激烈。 若是公主有個萬一,他們可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一直笑容憨憨的宋大叔跟換了個人似的,當機立斷拿出了皇后金令,要求出城去找最近的守將俞永誠。 皇后金令在手,自然無人敢攔宋大叔和宋大娘。兩人騎馬就往城外奔去,還有官府的人護送。 因面見皇后金令而跪下的沈通判和江知府,等到他們離去才敢起身。 江知府恍惚道,“這、這是……” 他不會在做夢吧,這哪里是什么普通面館人家?皇后親信居然在他這小小的渝州隱姓埋名了十多年。 沈通判苦笑道,“只怕是禍非福?!?/br> 他現在也不擔心他兒子了,只怕一著不慎,連累全族。 宋大叔和宋大娘找的俞永誠是皇后嫡系一脈,所以坦言相告,公主之事。俞永誠直接調精兵數百,入渝州城搜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了紅羅教的據點,并問出了可能的藏身之處。 這才有了現在這一幕。 “我爹什么時候能調動兵馬了?”沈世襄疑惑不解道。 寧希濂看向了至今為止最鎮定,表現也和平時最不像的錦榮,越緊急的時候,他大腦運轉的也越快,越能抓住過往記得的細節。 “看好他們?!本_紅拔刀帶了一半的人出去,立刻看到了不遠處的精兵悍將。 坐在馬背上的俞永誠看到與紅羅教徒提供的畫像一致時,就知道她是紅羅教八尊者之一,綺紅。 抬手就是一箭,殺將殺威。 綺紅的武功不差,但對上能在沙場箭奪將領首級的俞永誠實在不夠看了,一箭射中心口。其他人也被弓箭手很快解決了。 “小心公主安危?!彼未笫逶谂赃吿嵝训?。 “我知道?!?/br> 聽見外面忽然沒了動靜,里面的紅羅教徒就知道不好了,心生膽怯,但又對外面的官兵怨恨不已,“拿他們當人質,殺出去?!?/br> 他們剛想動手,卻見沈世襄忽然掙脫了繩索,一腳踹翻離他最近的紅羅教徒,還奪了他的刀。 寧希濂拉著錦榮就往后面躲,但很快便是錦榮拉著他逃了,一連躲過了好幾次紅羅教徒的抓捕。 忽然一人發狠,橫刀砍過去,也不顧拿他們當人質要挾了。 沈世襄一急,分心以致背上被砍下一刀,劇痛之下竟也阻攔不及。 寧希濂轉身擋在錦榮面前,而那紅羅教徒的刀還未落,他的頭顱已被砍下,鮮血四濺。 持長刀的則是縱馬闖入破屋中的身著鐵甲將軍。 一連咻咻數箭,屋內的紅羅教徒皆中箭倒地。 俞永誠利落地下馬,跪地垂首,“參見公主,臣救駕來遲,還望公主恕罪?!?/br> 門外的數十精兵弓箭手也齊齊跪下,乃至隨行前來的宋大叔,江知府沈通判他們,聲音震天如雷鳴,“參見公主,臣救駕來遲,還望公主恕罪?!?/br> 錦榮依稀還看到了宋大叔低垂的頭,陌生而有禮的跪拜,緩緩松開了方才拉著寧希濂跑的手,剛想說什么,卻聽見意外轟然倒地一聲。 “世襄?!睂幭eン@慌道。 錦榮立刻道,“快叫大夫?!?/br> 第144章 滄海遺珠篇 沈世襄醒過來時,第一眼看到就是在床邊的錦榮和寧希濂,見他想起身,寧希濂立刻上前扶起他。 錦榮安慰道,“大夫說你受了點皮rou傷,將養兩天就好了?!?/br> “我睡了多久?”沈世襄問道。 寧希濂嘴角抽了抽,“沒多久,一個多時辰?!?/br> 沈世襄在破屋里突然暈倒,他還以為是刀上有毒呢,嚇得夠嗆,結果也就劃了道口子,更談不上失血過多。 沈世襄才不會說,他是被嚇暈的呢,要說出來肯定會被寧希濂笑話一輩子的。 “你……”想起昏倒前發生的事,沈世襄看向錦榮,微微遲疑,目光又掃過寧希濂,見他點了點頭,默認了他想問的事。 錦榮淡定地給自己倒了杯茶,她想過很多種回歸公主身份可能的方式,但萬萬沒想到是這種。 說不定日后都能編成話本了。 沈世襄強扯了個笑容道,“那我這算不算是救駕?” 錦榮反問道,“那要不要我給你請個功?” 沈世襄連忙猛地搖頭,“不用了?!?/br> 動作太大,甚至扯到了傷口,疼的呲牙咧嘴。要是讓人知道了,他才差點連累公主遇險,幾個腦袋都不夠他掉的。 見他這慫樣子,錦榮和寧希濂都忍不住笑了。 他們倒是心思通透,沒有提及錦榮公主身份為何在渝州隱姓埋名這么多年,多半是和宮廷陰私有關。 錦榮和寧希濂沒留多久,作為沈府的獨苗苗,沈府還多的是人對沈世襄噓寒問暖呢。 兩人從屋里出來后,就看到了俞永誠,他再次對錦榮行了一禮,寧希濂主動避開,他只是舉人,擔不起三品大將的禮。 “公主,臣已尋了一安全舒適之處方便公主住下?!?/br> 從公主身份被揭開后,錦榮就知道不可能再回到小面館住下,甚至連宋大娘和宋大叔也不再是過去的身份。 不過也沒關系,總是這么藏藏掖掖的,倒不如光明正大。 錦榮點了點頭,“好?!?/br> 俞永誠考慮的很周詳,公主一日未回宮,就有在外的危險,所以他調了數百精兵,不僅是為了營救公主,還是為了保護之后的公主安危。 剩下的,就只等京城那邊的旨意了。 ———— 宋大娘他們以極為有禮以示尊卑的態度和生疏的行為很好地在錦榮和他們之間劃下了一道身份的界限,讓錦榮連一聲‘阿娘’也叫不出口了。 之前是為了掩人耳目,才敢冒犯,但現在錦榮已經恢復公主身份,他們又怎么敢擔得起。 錦榮若真喊了,看他們對皇后死心塌地的忠誠,恐怕一頭撞死也不是不可能。 自回來后他們告知了錦榮一切他們所知事情,什么皇后和太子受到淑貴妃迫害,無奈將公主送到民間,讓他們隱姓埋名撫養…… 錦榮沒有表現出太多驚訝,裝傻她會,但讓她裝苦大仇深,那還是免了吧。 好在以她的身份,也不會有人敢提出質疑,宋大娘和宋大叔,哦,他們也表明自己的真正身份,玉韶嬤嬤和內侍張素。 連姓都是假的。 錦榮嘆了一口氣,玉韶嬤嬤誤以為公主是擔憂回宮的前途未來,便勸慰道:“公主不必擔憂,皇后和太子日日夜夜念著公主,如今也是大勢已成,不用再害怕公主遭人毒手了?!?/br> 玉韶嬤嬤說的是實情,若非知道皇后和太子大權在握,而俞永誠又是忠心可信的,他們也不敢擅自曝露公主身份。 別院里除了玉韶嬤嬤,內侍張素,還有俞永誠安排的侍女,而且都是會武藝的,送來的華服美食用具,也都是一應俱全的。 玉韶嬤嬤對此很滿意。錦榮卻是全然不放在心上。 忽然有一日,侍女來報,說是林家家主得知孫女曾經冒犯公主,不勝惶恐,特地前來請罪。 林家家主,那不就是林語桐的爺爺。錦榮秀眉微挑,看向了玉韶嬤嬤,她福身道,“此事老奴處理便好,公主不必煩心?!?/br> 在別院的這幾日,江知府,沈通判還有大小官員的家眷都有來拜見過,除了沈夫人,錦榮還說了幾句話之外,其他的都讓玉韶嬤嬤看著辦了。 這次也同樣如是,錦榮微微頷首默許了。 也不知道玉韶嬤嬤是怎么打發林老爺的,錦榮很快就聽說,林家小姐林語桐為祖母祈福,被送到道觀修行去了。 林家還發賣了一批下人,聽說都是林語桐的舊婢。 錦榮看著玉韶嬤嬤滿意的神色,也就沒說什么了,終歸是林家的事。 京城來的旨意比俞永誠想象的要快,而且不是皇后懿旨,而是尚在纏綿病榻的章明帝親下的圣旨。 召榮寧公主回宮。 沒有任何的確認身份說法,直接承認了錦榮的身份,陛下與皇后的長女,皇室玉碟上的榮寧公主,俞永誠心中揣測,恐怕公主一事,當今也是知曉的吧。 回京一行,還順帶把寧希濂和沈世襄給捎帶上了。明面上的理由是春闈將至,公主念其舊交,送他們一程。 但暗中其實是對這二人的保護,之前紅羅教的事尚未結束。 不說他們本是朝廷叛逆,光是擄掠公主一項就罪不可恕,俞永誠和江知府,沈通判他們大力清剿紅羅教余孽,寧希濂也在其中幫了不少忙。 也不知道是因為好友的傷還是其他什么的,寧希濂仿佛憋了一肚子氣,全撲在紅羅教的追查上了。因此上了紅羅教必殺的名單也不奇怪。 而養好傷的沈世襄也意外得了俞永誠的青眼,覺得他武功不錯,還想著收他為徒,卻被沈世襄拒絕了,他說自己是要和寧希濂爭狀元的,于武學上沒什么興趣。 這話差點沒氣得沈通判揍他一頓,俞永誠,本朝最年輕的三品大將,還深得陛下皇后看重,如此大好靠山居然就被他這個浪蕩兒子給推掉了。 俞永誠倒也不惱,一是他的確很欣賞沈世襄,二則,光是憑沈世襄為公主舊日好友一項,日后前途也不可限量,沒見在別院的幾日,公主還特地過問了沈世襄的傷勢嗎? 于是俞永誠反而對沈世襄道,若有武學上的困惑,大可來找他。 和奉命送公主回京同行,也就意味著寧希濂和沈世襄的路途舒適了不止一個檔次。 沈世襄也不禁嘖嘖嘆道皇家的奢華,這前呼后擁,儀仗扈從,車乘相銜,旌旗招展的架勢,難怪光是收拾行李就費了好幾天的工夫。而一直都兩袖清風的寧希濂反倒淡定自若,寵辱不驚。 因著是公主好友,所以寧希濂二人的待遇幾乎僅次于公主之下。 看著那么多前呼后擁的扈從,沈世襄估摸著,恐怕到京城,他們都見不著錦榮一面了。 然而沒走幾里路,就有公主的侍婢過來,“公主想見見二位公子?!?/br> 寧希濂和沈世襄兩人駕馬行至公主車輿,無人阻攔。 “公主?!蹦鞘膛叩杰囻{邊行禮道。 只見雕花鑲珠的車窗被掀起紗簾,露出一張熟悉明麗的臉龐。寧希濂和沈世襄微微一愣,自那事后,他們就未再見過錦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