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總覺得,有什么東西,已經在悄悄發生了改變…… 【第一卷 完】 第85章 種田 在安寧一天早上起來發現院子里不知道何時冒出的一簇簇綠色的小草時,他才發覺不知不覺中,春天到來了。 元宵過后的氣溫在一點點的上升,勤勞的村民已開始下地勞作。休整了一個冬天的田地翻過,撒上了耐寒的農作物。 而安寧想了一個冬天的農作物耕作時間計劃也開始實施了。 安寧家三十畝的地,其中大概十七畝是水田,剩下的都是旱地。一個冬天的育肥,水田是時候引水入天澆灌了。而旱地安寧準備拿出一半的地種土豆。 之所以會選擇土豆,是因為記憶中小時候春節還沒過完父親就會開始種植土豆,等到夏天就能收成。以齊安村的氣候,一年甚至還可以種兩季。 而且土豆在前世可是西方人的主食,這東西富含淀粉,可以給人體提供豐富的能源,當做糧食非常合適。 最重要的一點是,土豆收獲的時候差不多可以種番薯了。兩種農作物輪番種植,保證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糧食的產量,是相當不錯的策略。 據安寧了解,南越國種植土豆比較普遍,一般一年只種一季。土豆的作用和地瓜差不多,窮人家吃不起米于是搭配著當飯吃。但是比起產量更高的番薯,南越國更愿意種番薯。 這令安寧又有些擔憂種出來土豆賣不出去。但之后想起自己認識許君謙這個酒樓老板,便放心了。 他懂不少烹飪土豆的方法,到時候把菜譜給許君謙。安寧自信那些菜式一定會受歡迎,到時候他就可以將自己的土豆賣給酒樓了。 于是安寧便早早和村長說了自己要收購土豆種的事,安寧開出的價格比平常收購的要高兩文錢,于是村里但凡有點剩的都賣給了。這么幾天下來,安寧就收了三百多斤的土豆種。 同時安寧又讓福伯到鄰近的幾個村看看,最后還跑到鎮上去買了不少。這么一折騰下來,最后合計有八百多斤的土豆種。 八百多斤的土豆種,差不多是六畝的量。比安寧計劃中少了些。但是因為條件限制,最后安寧決定就種這些。 家里請了三個短工忙活了六七天才將土豆再次翻整,種上了土豆。 從收購土豆種到種完差不多是十來天的時間,但是這十來天卻讓安寧深刻體會“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寓意。 想了整個冬天的計劃,現在不過是開始第一步——種土豆,卻遇上了自己完全料不到的種種困難。 首先,他對“種土豆”所有的知識全部來自小時候對父親和村里人模糊的記憶。仔細回想,只能整理出以下這些: 他們差不多是春節元宵前就開始種植,種土豆時要將一粒土豆切塊每塊上要有幾個芽——這樣一粒土豆種就能當兩三粒用,下土豆種的時候是先挖個小坑撒肥料再放種子最后掩土. 其余的,像土豆坑應該間隔多大,一個坑應該放幾粒鐘,肥料應該撒多少等等,他一概不知。 好在請來的短工都是有經驗的莊稼人,結合安寧模糊的要求,他們根據長年累月下來的自身經驗,總算是把土豆都種完了。 而這個過程中還有一件事讓安寧頭疼——那就是肥料問題。 古代沒有化肥,農戶的肥料除了草木灰就是糞便。安寧家人口不多,牲畜養了一些。整個冬天積攢下來的“農家肥”還不夠種兩畝土豆呢。 后來還是幫工的那三人說他們家地是頭一年種莊稼,冬天又少了地,今天的土地夠肥了。要不然安寧得愁死。 只是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之后總不能不追肥吧?就算他沒種過地也知道追肥不追肥,莊家的收成可不一樣。 家里三十畝地,要是年年就撒那么一點肥料,不出三年他家地絕對會越來越貧瘠。 為此他還特意問了以前種過田的福伯,大家是怎么解決肥料這個問題的? 而福伯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一般農戶積攢下來的糞便和草木灰大概只夠一兩畝地用,一年攢兩次。于是家里土地多的,今年是這兩三畝地,明年就是那兩三畝地,輪著來。 聽福伯這么一說,安寧直接無語了。 難怪古代糧食的產量那么低!都沒有肥料,莊家可怎么長得好?! 于是,肥料這個問題成了安寧目前最重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抱著手看著自家田里一點點灌進來的泉水,安寧皺著眉頭想了很久——除了“農家肥”和化肥,還有見過什么肥料? 搜腸刮肚將前世所學的知識一點點的從腦袋的旮旯角落里扒拉出來。這一刻,安寧無比后悔當初自己大學問什么不選擇農業?! 學了十幾年的書,語、數、外,除了加減乘除算賬的時候有些用,其他都是廢物!至于大學……往事不堪回首??! 安寧欲哭無淚。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安寧絕望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以前一個人生活的時候無聊,學人家在陽臺上弄起了小花園。 從網上找了n多資料,買了各色花種、花盆……記得那家買種子的淘寶店有賣營養土,叫什么來著? 對了,是蚯蚓土! 再仔細想想,以前他好像有看過電視里某一農業臺播放過養殖蚯蚓發家致富的報導。 這個被喚醒的記憶令安寧高興極。只是興奮過后他又蔫了,他光知道這個東西,卻不知道怎么弄啊。 蚯蚓土蚯蚓土,顧名思義就是養了蚯蚓的泥土。隱約記得是養殖蚯蚓的土壤里有蚯蚓的排泄物,因此土壤很對于植物來說很有營養。 記得他還買了幾袋種花,那土黑黑的,也沒什么特別之處。 ………… 想了半天,安寧還是決定,自己動手先搗鼓搗鼓吧。 紙上談兵皆是空,自己試驗過后說不定就通了呢。 總算是找到突破口,安寧也松了口氣。 在家仔仔細細想了兩三天,安寧終于整出了一個試驗計劃。如果成功那蚯蚓土不僅會成為新型的肥料,蚯蚓還能作為雞鴨的飼料。 那可是一舉多得。 于是計劃好之后,安寧先讓福伯到臨村的一個磚窯去買一車青磚回來,然后在老房子的院子里割出一塊大概四五平米的空地。 現在空地那挖個淺坑,然后將青磚密實的壘砌成一個方形。 這就是安寧規劃出來養蚯蚓的地方了。 在建蚯蚓坑的時候,安寧同時也開始四處挖蚯蚓。因為聽說他要養地龍——這里人們叫蚯蚓為地龍,全家表示不解。不過在安寧解釋養蚯蚓的好處之后,全家都表示要參與幫忙。 而巧兒就每天跟著安寧到處去挖蚯蚓。 蚯蚓喜歡呆在陰潮濕潤的腐殖土里,只是因為沒經驗,安寧他們彎著腰挖了一天也只找到了小半陶罐的蚯蚓。 好在挖了幾天之后有了經驗,安寧每天提著陶罐就往沈宅后面的小竹林里跑。茂密的竹葉遮住了大半的陽光,附近一條小水渠澆灌了這里的土壤。 拿著小鏟子蹲在地上,一邊挖開黑土找蚯蚓,一邊哼著小曲。 并不是安寧興致好,而是這些天搗鼓著養蚯蚓,一個冬天沒運動過的身體的沒一處地方都發出了抗議。 每天晚上回去可都的摸藥油按摩一下,就是這會兒兩只手臂也是酸痛難忍,哼著歌不過是苦中作樂罷了。 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安寧的辛苦都得到了回報。家里裝蚯蚓的陶罐一天天多了起來。 在安寧準備蚯蚓的時候,福伯也在后山挖圖填那個坑。 因找蚯蚓的時候發現蚯蚓喜歡的土壤特質,繼而想起初中的課本上曾經看到過,蚯蚓是吃腐敗的植物。那么填的土應該要多一些腐敗的植物才對。 而自家就靠著后山,要找腐殖土實在太容易了! 于是福伯來到了后山的一片小樹林。小樹林許多植物都是光禿禿的,春天到了,現在都開始冒出了新芽。而樹下是一層落葉,經過一個冬天的霜打雨淋,腐爛的也差不多了。 用小鋤頭刮起表層的土壤裝進帶來的籃筐里,然后背回家。 這么弄了兩天,那一個小坑總算是填了將近二十公分厚的腐殖土。接著安寧去提了一背簍譚氏帶巧兒到菜地里采來喂雞鴨的青草。初春冒出來的小草都很嫩,一背簍倒進坑里,攪拌到土里,然后往上倒些水讓草快些腐化。 等著幾天后,安寧便將抓來的蚯蚓都倒進土里。 自此安寧便開始了蚯蚓實驗。 為了養好這群寶貝,安寧每天早上吃過飯就跑到老房子那。 先撒一層新挖回來的腐殖土,扔一籃子采來的嫩草,然后用竹耙仔仔細細的將土都翻一翻。 被翻過來的土壤里是不是串出一截蚯蚓,看的安寧心花弄放。 翻完土之后,回家里提一小桶水,細心的撒在土壤上。 就這樣滿懷著希望,安寧等待著奇跡的降臨。 第86章 朋友間聚會 在安寧熱火朝天的搗鼓著蚯蚓養殖的時候,住在瀘水縣里的許君謙卻每天閑著不知道做什么。 每天早上辰時起床,洗漱完到前面的酒樓吃早飯。 吃過早飯之后他會回書房拿出前一天的賬本,花半個時辰核算一下有沒有出錯。算完賬之后,許君謙要嘛出門溜達一圈,要嘛拿本書看著,要嘛出門去縣衙找蘇寒下下棋或者去付宅找付生喝小酒。 到了巳時三刻回酒樓開始來客人時他才會回來。吃過飯之后站在柜臺里收收錢算算賬。 未時吃飯的人少了,他便溜達著去茶樓喝喝茶,聽聽小曲兒?;蛘咚奶幾咦呖纯?,等到酉時再回到酒樓。 接著忙到戊時一刻差不過君悅樓就要關門,他才結束一天,回自己院子洗漱上床睡覺。 按道理,他許君謙已經過了兩年多這樣的生活,應該早已習慣了沒有感覺了才對。但是現在,他卻覺得無聊的渾身提不起勁。 而起因嘛,他雖然想極力無視,但奈何沒辦法做到自欺欺人——原因么,自然是那個讓他覺得生活充實充滿趣味的小孩回家了。 想那時,沈冰嵐腳受傷住在許宅的那幾天。每天忙完自己的事,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和安寧呆在一起。 一起散步,一起逛街,一起吃飯……甚至是一起給沈冰嵐熬藥,他都覺得過的很有意義。 許君謙想起了吊兒郎當的付生曾經說過的話:“因為那個人是特別的,所以在一起過的每時每刻也都是特別的?!?/br> 是不是因為那個人對自己來說也是特別的,所以他才會在少年離去之后,感覺生活如此的乏味? 撥弄著算盤,聽著算盤珠發出“啪啪”的脆響。 許君謙望著前面安靜的酒樓大堂發著呆。 他現在的滿腦子里都是在想著,安寧這個時候在做什么呢?是在懶懶地曬著太陽,還是在廚房里搗鼓吃的? 回到齊安村的少年有沒有和自己一樣,時常想起他呢? …… 正想著,耳邊忽然傳來一聲嗤笑:“喲~言之,你這是要成望妻石嗎?” 許君謙懶懶地抬起頭望向聲音的方向,果然看到了大冷天還搖著扇子搖搖晃晃走過來的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