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書迷正在閱讀:晝夜隔離、折辱(校園h)、不安好心(出軌1v1)、厭棄、十二分喜歡(先婚后愛)、恐怖谷(H)、小青梅、覬覦(校園H)、《鋼鐵直女》、公用的大師兄
巫王亦同子玉、季禮及季宣趕至此處,見勝負已定,連忙命內苑兵上前驗箭。 兩名內苑兵立刻上前,拔下箭鏃,將赤豹抬至巫王馬下,同時奉上染血的那支羽箭。 巫王眸色始終翻滾不定,待執起羽箭,目光落到箭尾,驀然凝做黑淵。 文時侯子玉伸著腦袋掃過箭身,揉揉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看走眼,才煞有介事的高呼道:“怎么可能……竟是一只無名之箭!” 季劍與阿云聞言,俱是渾身一震,四下逡巡,才發現兩人之箭已被另一支黑色利箭釘入一側的石壁中。 晏嬰悄悄瞅著巫王沉得欲要滴水的面色,只覺胸口壓了塊大石般難以喘息。 圍獵大半日的通靈赤豹最終死在一支無人認領的無名之箭上,這樣的結果,顯然出乎眾人意料,連明染面上都明明白白露出幾分了嫉恨之色。 巫王卻忽得大笑,道:“看來,孤這東苑之內,也藏著無名英雄。既然天意如此,今日這彩頭,便改做金帛,人人有份?!?/br> 巫國一群世家少年聞言,立時一陣歡呼,阿云卻是盯著那支被射穿的羽箭和那奄奄一息的赤豹,雙眸灼火。 回駕途中,巫王不經意問季禮:“孤看那只蒼鷹,鋒芒銳利,殺氣甚重,不似久居滄冥之物,愷之可知此鷹來歷?緣何棲于東苑?” 季禮猶豫片刻,才道:“臣不敢欺瞞王上,此鷹出自劍北之北的荒漠地帶,搏擊長空,乃荒漠一霸,且生性梟冷,血腥好戰,常食腐尸,被稱作鷹中之王。此鷹的主人,乃是臣麾下小將九辰?!?/br> 巫王握著韁繩的手微微一緊,神色卻是恍然,道:“原來如此。孤聽聞,認主之物,脾性都隨主人。孤看辰兒也不過十六歲的年紀,沒想到,竟能駕馭如此野性難馴的蒼鷹,著實令孤大開眼界?!?/br> 季禮聽著巫王話中意味不明,似有所指,細思深想,不由手足冰冷,出了一身冷汗。 8.暮夜聞杖 垂文殿內,巫王已然換了一身深青色常服,正摸著一份折子沉思。 晏嬰悄然入殿,低聲稟道:“王上,小殿下回來了,正在外面跪候?!?/br> 巫王摩挲著手中竹片,片刻后,道:“讓他進來?!?/br> 晏嬰偷眼去看巫王,見他面上并無展露出一絲情緒,才道:“老奴遵命?!?/br> 九辰垂眸進了垂文殿,徑自跪落于地,叩拜道:“末將叩見王上?!?/br> 巫王拿著折子的手一滯,沉聲道:“孤沒聽清楚,你再說一遍?!?/br> 夕陽落盡,天幕漸黑,殿內燭火未上,氣氛一時肅冷到極致。 晏嬰在旁急得直著慌,不住的給九辰使眼色。 九辰沉默了許久,才抿嘴道:“兒臣叩見父王?!?/br> 巫王的目光這才從折子上移開,淡淡落到跪在殿中的黑衣少年身上,道:“跟孤說說,這五年,世子殿下在劍北都有何收獲?” 九辰想了片刻,才道:“兒臣愚笨,眼界淺薄,劍北五載,只覺四國相爭,九州不穩,兵事一觸即發,最苦的,是邊城百姓。至于用兵一途,楚為豺狼之性,風善狡狐之術,淮則舉棋不定,于巫國而言,唯有搶占先機,重整軍備,才能贏得一線生機?!?/br> 巫王聽罷,不予置評,道:“這便是你給壁亭之戰的解釋么?” 九辰輕輕搖頭,道:“壁亭之戰根本不須兒臣來解釋。楚在西南,距北方有千里之遙,遠途苦戰,若無萬全準備,楚王不會為之。風巫為鄰,交戰多年,各自欠下對方累累血債,四國之中,風人對巫人恨意最深,巫人與風人有血海深仇。因此,于楚國而言,風國不僅是一塊肥rou,更是一道可善用的利劍。既為兇器,與其為他人所用,不如趁其勢弱,一舉擊滅?!?/br> 巫王神色淡淡,唯有眉間凝著一團復雜意緒,道:“既然如此,世子殿下便教教孤,風楚求親之事,該如何應對?” 九辰平靜道:“父王心意已定,何必再問兒臣?!?/br> 巫王驀地冷笑,道:“世子殿下技壓東苑,一箭定音,主意大得很,孤的心意,哪里有處可定?” 九辰抬眸看向巫王,道:“于情,兒臣想給自己的meimei留條活路;于理,兒臣還想利用此事與風、楚斗上一局,如果今日風頭給了楚國,兒臣手中的棋子,無處可落?!?/br> 巫王目色陡然涌起一股暗流,許久,竟是笑道:“這個理由,孤勉強接受?!?/br> 晏嬰聞了此言,心頭大石倏地墜落,不由長長舒了口氣。 巫王轉目看他一眼,淡淡吩咐道:“宣內廷司刑官,傳重杖?!?/br> 晏嬰面色刷的慘白,幾乎疑是聽錯。 巫王撿起方才的折子,道:“晏公不必緊張,今日,孤不是因事罰他,而是要讓他牢牢記住,何為「君父」?!?/br> 晏嬰惶然,跪到九辰跟前,急聲勸道:“我的小殿下,算老奴求你了,趕緊乖巧一些,跟王上認個錯罷!這重杖,可是要吃大苦頭的!” 九辰忽得目光灼灼的看著巫王,道:“父王說過,只要兒臣功業有成,便會給兒臣一個恩赦。如果,這一局,兒臣勝了,父王會答應兒臣所求之事么?” 巫王指節猛然捏緊,音如三九冰霜,道:“你若真有本事受得住這頓板子,再來跟孤談這些毫無意義的條件不遲。孤為統帥時,便靠著一雙鐵腕cao練三軍,無人敢不服。如今,只練你一個,孤有的是時間和手段,便不信磨不掉你這身狂傲難馴之氣?!?/br> 巫王啟即位后,雖尚武治,但卻延續了先王休養生息之策,厲行節儉,輕徭薄賦,簡法減刑,深得民心。受此影響,巫國內廷刑罰也極其簡單,刑杖一類,依照輕重長短,只分三種規格。其中,輕杖乃竹木所制,材質輕薄,普通杖為荊條編制,韌性較佳,亦稱“荊杖”,重杖則為紅木所制,沉重堅硬,數杖便可見血,殺傷力最大。 平日內廷但有責罰,基本上都是傳竹杖,既能起到懲戒之效,又不傷筋動骨。只有少數犯了大錯的宮婢內侍,才會被施以荊杖,厲行捶楚。 因此,當內廷司刑官庾庚聽聞巫王要傳重杖之時,立時嚇了一跳,忙畢恭畢敬請教晏嬰,道:“敢問總管大人,王上確定要傳「重杖」么?這……如此重刑,多年未曾動用過了,可是有人犯了什么欺君重罪?” 晏嬰本就心情壞到極致,聽了這話,立刻狠狠剜他一眼,目光森寒的掃視一圈,道:“呆會兒過去,都給我變成聾子瞎子。除了王上命令,不該看的,不該聽的,一樣兒不許多看,一樣兒不許多聽。若有人走漏了一星半點的風聲,休怪我晏嬰手狠?!?/br> 內廷總管晏嬰八面玲瓏,最善于逢迎周旋,平日里總是一副笑態可掬的模樣,從不輕易露出七情六緒。庾庚見他如此形容,愈加覺得今夜事態不同尋常,連忙命手下人準備一應東西,隨晏嬰向垂文殿趕去。 不過,揣著滿腹疑團,縱是做足了準備,當庾庚看到垂文殿內跪著的黑袍少年時,亦是心頭震驚,萬千不解頓時煙消云散。 他們巫國王上雖馳騁沙場多年,卻姿容清俊,溫文儒雅,為世子時便位列九州三大美男子之首,又兼文武雙全,禮賢下士,是出了名的儒王。整個巫王宮的人都知曉,王上雖然君威赫赫,不怒自威,骨子里存了軍人的豪邁疏闊,卻休休有容,溫和從諫,從不苛責臣下。 不過,作為內廷司刑官,庾庚卻有幸見識過巫王的鐵腕手段。至少,他們的王上,對他們那位小世子殿下的狠,便讓他見識了很多年,且記憶深刻,平生難忘。也正因此事,庾庚才真正明白,王宮內流傳的關于王上當年鐵血治軍的故事的確有跡可循,并非荒唐杜撰。當然,庾庚也判斷不出,知道這樣一個秘密,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此時,天色已經全黑,早有青衣內侍在殿內各處掌了燭火。巫王如往常一般批閱滿案奏疏折子,燭火映照下,側臉模糊不清。 庾庚隨晏嬰行過大禮,指揮著下屬們將刑凳刑杖擺設完畢,便屏息立在殿側,等待巫王命令,大氣不敢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