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節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小星辰[甜]、用可愛眩暈你、戾王嗜妻如命、(快穿)如何做一朵美膩的白蓮花、你好,周先生、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劍修娶“妻”、結婚三年我生了個蛋、(綜影視同人)綜配角拯救計劃、攻城掠愛:陸少的蜜戀鮮妻
京城這邊的情況還算是好的,畢竟這里是整個大清的國都,百姓比旁的地方還要富裕。 所以不介意換一點紙幣去商鋪買打折物品。 倒是其他小城小鎮可就不這樣了,那里的百姓根本就不相信紙幣,只相信手中的銅錢。 當然這種情況,敏寧也沒有硬讓百姓來換,改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眼下不能急,不然只會引起百姓的警惕,所以一切還要自然而然的推行。 等到幾年之后,紙幣穩固下來,相信百姓才能夠相信,紙幣真的能夠替代以往的銅錢和金銀。 眼下銀行那邊發行的紙幣,敏寧也沒敢發行多,只超發了一倍紙幣。 也就是說,銀行裝庫存了一萬兩銀子,她也只發了面子兩萬兩銀子的紙幣。 紙幣超發,敏寧已經下了規定,絕對不能夠超發儲存黃金的三倍。 一旦超過三倍,市面上的紙幣便會大規模貶值,勢必引起民間的恐慌。 甚至百姓會棄用紙幣重新改用銅錢,到時候市面上的銅錢不夠,又會引發錢荒,整個社會甚至會倒退到一物換物。 這帶來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就連朝廷都無法平息。 所以銀行那邊發行紙幣都是有規定的,入庫多少黃金,就發行多少紙幣。 每年就算超發,也只是超發當年入庫的黃金數量,往年的黃金絕對不碰。 不過今年是個例外,以前存的黃金,所發行的紙幣都在今年爆發出來,所以就導致銀行儲存了大量紙幣,銀行里積壓了一些壓力,需要盡快將這些紙幣兌換出去,換成民間儲藏的銅錢,金銀返回到總部去。 這種事情根本不是一家銀行可以辦到的,戶部就下了水,不少官員在這個冬天全都趕到銀行去加班,將這件事帶來的影響盡量減到最低,就連報紙也開始有意無意地鼓吹用紙幣。 總的來說,朝廷用全部的力氣來使改用紙幣這件事的影響降到最低。 銀行跟戶部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先借著銀行都快成了戶部的編外部門。 可是敏寧壓根沒打算將銀行交到戶部手中,或許說她從來沒打算將銀行交到戶部手中,她打算另設一個銀行,這個銀行不對外,只發行紙幣,儲藏黃金,將現在銀行所擁有的發行紙幣全剝奪到這家銀行來。 將紙幣發行權交到朝廷手中,這才能夠是朝廷對于銀行的警惕降到最低。 現如今這件事還沒有說清,朝廷倒是將銀行看成自己的了,賣力的當成自己的事情在做。 敏寧也樂意占這個便宜,到時候她改了口不還,就不相信那朝廷還能硬從她手中弄走銀行不成? 新年了,過了年就得改用公元了,經過一年時間的核算,欽天監總算是弄出來一整套公元歷法。 因為并用黃帝歷,翻過年后不僅得稱雍正二年,同樣稱為公元4413年。 也是從這一年起,大清正式年號歷法并用。 臘月之前,敏寧手里就收到了新的日歷,這是按照她所說的,將一年的每一日全都列出來。 因為今年趕得太急,所以也只在京城發售日歷。 百姓們覺得用著挺方便的,小小一本日歷不僅包含了每日的日期,還有星期、二十四節氣、每日的吉兇,有了這本日歷,也不用怕,不知道怎么使用公立。 雖然日歷所用的紙非常粗糙,但是它便宜呀,小小一本只要兩文錢可以用上一年。 基本上印出來多少,全都被百姓給哄搶。 這讓不少商人眼睛瞄到了商機,反正這種日歷不需要朝廷審核,他到別的城市找個書坊一印,直接就可以賣給當地百姓。 就算過了年也沒事,反正一年三百來天呢,就算過了一個月又如何,下面的十一個月難道就不需要用日歷了,大不了便宜點賣嗎? 就在人不注意的時候,這種日歷在大江南北火了起來,就連一些船上都不忘帶上一本,過一次就撕掉一張,也不怕船上呆久了忘記時日。 等到來年,甚至有人摸到了欽天監提前將來年的日歷模子給弄到了手,提前半年應了大批的手中,就等著過年那會兒賺上一筆。 當然,這伙人也精的很,知道京城是旁人的地盤,他們也不在京城賣,不過光是其他城市也足夠賺上一筆了。 臘月二十八,四爺那邊封了筆,朝廷正式開始放假。 圓明園那邊的幾處宮殿已經修建完畢,常用的家具都已經搬了進去,四爺見太上皇沒有回宮的打算,便帶著全家人一同搬到了圓明園去。 這老爺子大概是脫離了窄小的皇宮,不想再回去了,所以只呆在了暢春園。 也是,皇宮里的建筑都幾百年了,就算在修葺也還是帶著一些破敗的味道,哪里有園子里漂亮。 再加上皇宮之中要忌火,像炕之類的根本無法裝,這就導致除了養心殿乾清宮以外,絕大多數也只有主殿裝上了火墻。 其他地方還多是靠火盆來取暖,去年冷的時候敏寧在養心殿里度過的,到了今年反而覺得凍的不行,只能在冬季來臨時拆了一部分宮殿,裝了些火道,才解決了取暖問題。 但是其他人就沒有這么幸運。 敏寧一見四爺封了筆,就催促著他趕緊搬到圓明園去。 至少圓明園里那幾處新建的宮殿,可都裝了地龍,就算穿著夏裝也不怕冷。 到了圓明園,四爺就喜歡上了萬字殿,這地方又大又寬廣,建筑也非常奇妙。 整個地下全都埋了火道,通了火道之后,就算走在廊檐上,也感覺不到寒冷。 敏寧仍然住進了自己的杏花村館,這里她已經呆慣了,再加上這一次整修圓明園,杏花村館又接了兩個院子,也用擔心住不開。 新年時,皇后就帶著一眾嬪妃前去給太后和太皇太后請安。 太后見到皇后倒也沒為難什么,看著跟往常時沒什么不同。 聊了幾句之后便帶著一伙人去給太皇太后請安。 太皇太后身邊照例坐著宜太妃,這位看著也老了許多,大概是cao心自己的老兒子,畢竟老九可是死心塌地的跟著老八,跟太后相比仿佛變成了兩代人。 當然最大的改變大概也就是敏寧,如今的敏寧可不是以往一個不起眼的側福晉了。 她是皇帝最寵愛的貴妃,現場不論是誰,都不敢輕視她。 敏寧跟在皇后身后,跟太皇太后請安。 請安之后,太皇太后也賜了座。 “安貴妃,過來坐?!泵魧幷犞厦嫣侍蟾髷⒃?,隨后就聽到太后的聲音,她一抬頭就看見太后在朝她招手。 敏寧起身走了過去,看到一旁的皇后臉色并不怎么好看。 敏寧壓根沒有看她的臉色,走過去行了禮,太后便拉著敏寧的手,對太皇太后大聲介紹,“皇額娘,你還記得這丫頭嗎?老四家的安貴妃!” 太皇太后看著非常年老,滿頭銀發,圓乎乎的臉上倒是顯得慈眉善眼。 她伸手從領子口掏出了老花鏡,戴上之后才打量了敏寧一番,隨后笑著轉頭跟太后說,“我記得,可是跟長惠一起做生意的那個?” 太后笑道:“可不是,這兩個丫頭倒是厲害,直接籠絡了蒙古大量的牛羊,做生意比那些蒙古王公還要厲害?!?/br> 太皇太后笑著拉過了敏寧的手,拍了拍說,“長惠這丫頭也算是苦了一輩子,你幫襯著才過得松快了些,我得謝謝你?!?/br> 敏寧忙屈了屈膝,“太皇太后謬贊了,孫媳跟長惠郡主也算是一見如故,她對我的幫助也不少,我們倆算是共同前進,可當不起太皇太后您的感謝?!?/br> 太皇太后笑了笑,“得了,我知道你們這些小輩就喜歡謙虛,吶,這個鐲子就算是賞你的?!闭f著太皇太后便從手腕上脫下了一枚血色的玉鐲,套在了敏寧的手腕上。 通透的血翡,襯得她的手腕凝脂如雪。 太后驚呼一聲,“這可萬萬不行,皇額娘這可是皇瑪嬤留給您的,怎么能隨意送人?!?/br> 敏寧一聽是孝莊太后的遺物,忙想要將手鐲退還回去。結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的原因,這手鐲竟然卡在了手腕上。 太皇太后搖了搖頭說,“皇額娘留下來的東西,多著呢,不差這一件,這玉鐲送給這孩子,也不算是送給外人,未來就留給我重孫媳婦?!?/br> 一旁的皇后絞緊了手中的帕子,什么叫做不是外人?什么叫做重孫媳婦?這擺明了是在說,這玉鐲是留給下一任皇后的。 “何況這玉鐲有靈,你看,可不就自己尋主了?”太皇太后笑著說。 太后扭頭一看,發現那玉鐲牢牢的卡在敏寧手腕上,根本脫不下來,看來還真是天意。 便對敏寧說,“既然是太皇太后的好意,你也別推卻了,還不過來謝恩!” 敏寧放一下通紅的手腕,才走到太皇太后面前跪下磕了一個頭,“兒媳謝皇瑪嬤的賞賜?!?/br> 太皇太后滿意的說,“這東西也算是配你?!?/br> 敏寧再次謝恩,隨后退到了皇后身邊。 皇后笑吟吟的,然而卻沒有分給敏寧一點眼色。 敏寧也沒有當成一回事,畢竟剛才可是搶了皇后的風頭。 “太上皇駕到!” “皇上駕到!” 外面兩聲高喊之后,屋里的人全都起來起身往外看。 就看到四爺那太上皇一步走了進來。 太上皇一上來就先扶起了太皇太后,“皇額娘,兒子過來給您拜年了!” 太皇太后樂得嘴都合不攏,“好好好?!?/br> 太上皇扶著太皇太后坐到上首,四爺才跟著走到太皇太后面前,“孫兒也給皇瑪嬤拜年,愿皇瑪嬤吉祥安康,福壽延年?!?/br> 太皇太后笑著說了“好”,隨后伸出手虛扶起他。 一旁的太上皇一揮手,對著旁邊跪地的人說,“行了,都起身吧?!比缓笥謱λ臓斦f,“你也過來坐?!?/br> 敏寧起身,偷眼看向四爺,正巧碰到四爺看過來的眼神,敏寧那眼神朝他示意,四爺微微點了點頭,她才放下心來。 看來拜托他辦的事情已經辦妥,只要太上皇同意了,這件事就算完成了一半。 敏寧察覺到皇后瞥過來的眼神,敏寧垂下頭當做沒看見,她跟皇后之間的關系天然對立,兩人都拿對方無法。 所以,自然不會在意她的眼神。 過年期間,太上皇喜歡上了一項娛樂,就是見到了人就賞一枚金幣。 喜歡的多給幾枚,討厭的一枚都不給,太上皇這任性的樣子,倒是讓敏寧跟四爺都大開眼界。 四爺過年這會兒一枚都沒得到,反倒是十四一下子得到了三枚,跑到四爺面前顯擺。 四爺冷笑一聲,直接說出這些金幣全都是他孝敬太上皇的,一下子就讓十四焉了。 反正安佳氏的東西就是他的東西,說他送的也不算是錯。 然而私底下四爺卻在敏寧面前吐槽起太上皇偏心的事,敏寧啃著貢梨懟他,“太上皇已經把最寶貴的皇位都送給你了,你還想要什么?” 四爺聽了之后,立刻轉過了彎,美滋滋起來,就算汗阿瑪沒有給他金幣又如何,可是把皇位送給了他。 所以,他才是汗阿瑪最疼愛的兒子。 這個年過得比前幾年要有滋有味的多,前些年是太上皇當家,雖然帶著喜氣,但是整個新年都是嚴肅的。 去年四爺登位,新年過的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