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節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小星辰[甜]、用可愛眩暈你、戾王嗜妻如命、(快穿)如何做一朵美膩的白蓮花、你好,周先生、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劍修娶“妻”、結婚三年我生了個蛋、(綜影視同人)綜配角拯救計劃、攻城掠愛:陸少的蜜戀鮮妻
不過,如今的太上皇可不是年輕那會兒,就怕弘暻見識慣了太上皇奢侈的場面跟著學。 不過這份擔憂,敏寧到底沒有說出來,真要學會了,大不了再掰回來。想要學會奢侈,可以,自己賺錢去,賺多少隨便他花多少。 剛登基到底有些忙,四爺沒在這里呆多久就離去了,好在快過年了,朝廷中凡是不重要的事都往后推。 這段時間,朝中大臣都聚在一起商討明年改元的事情。 四爺收到幾個不錯的提議,便拿回來詢問敏寧。 “你覺得是叫隆盛好,還是雍正好?” 對于自己看中了雍正,因為他的親王爵位便有一個雍字。 敏寧既然不會改變歷史,便選了雍正,四爺笑著點了點頭,“我也覺得這個好?!?/br> 定下了年號,敏寧又像是想起什么,開口說,“一個皇帝換一個年號是不是有些不方便,我看洋人那邊用的是公元來表示年代。以洋人那邊的一位圣人的生日為元年,比如對于洋人來說,今年是公元1713年,代表著他們圣人出生1713年了?!?/br> 四爺看著她問,“那你是什么意思?” 敏寧說,“我覺得這種歷法很方便,有了參照可以確定哪個朝代距今有多少年,咱們中原可是有五千年了,一下子說出這個數字來,一聽就知道有歷史底蘊,要不咱們也學著洋人一樣,將記載下來的歷史全都從頭排下來,我看就選擇黃帝的生日作為元年,想必那些讀書人肯定是高興的?!?/br> 四爺捏了捏她的手,問,“你是指黃帝歷?這個咱們不是一直有嗎?”如今的新年,基本上都是遵循黃帝歷。 敏寧搖了搖頭說,“天干地支太繁瑣了,還是按照阿拉伯數字更容易理解,要真是按照這樣算下來,咱們中原可是有五千多年,五千多年一說出來可是要比洋人一千多年氣派多了?!?/br> 四爺聽了立即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他登基沒多久,民間就隱約有傳聞說他是逼迫太上皇退位。 正好給那些讀書人找些事干。 敏寧繼續說下去,“洋人叫做西元,不如咱們就叫東元?” 四爺搖了搖頭,“東元這個名字可不好聽?!?/br> 敏寧倒是想到后世的開元,不過開元跟唐朝李隆基的年號容易搞混了。 敏寧眼睛轉了轉,“那不如就叫公元,直接洋人的西元壓下去,搞不好等咱們大清強大起來,洋人都改用了咱們的年歷?!?/br> 四爺覺得公元倒是挺不錯,大清身為這塊土地上最強大的國家稱公元也是應該的。 “我還得先過問一下汗阿瑪,后日就封筆了,今日年號定下來,明日里我去告知汗阿瑪,順便將這件事跟他說了?!?/br> 敏寧不忘提醒他,“這種事還是以太上皇的名義來辦,讓老爺子高興高興?!边@么爽快的退位,就連敏寧都覺得有些意外。 四爺聽了點了點頭,他不介意加這份面上貼金的事送給太上皇。 隔天四爺忙完之后便前往暢春園。 太上皇難得沒有忙碌,初時還感覺到全身輕松,然而沒過幾天便感覺到有些焦急,仿佛什么事沒有辦一樣。 好在四兒子處處有事過來詢問他,剛開始太上皇還欣慰,但是沒過幾天便不耐煩了,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來問他。時間一長,這種感覺也就淡去了,皇帝也不樂意看自己兒子的那張老臉,青春年少的孫子更合他的意。 “你怎么又過來了?”這一日,太上皇正跟孫子還有太后宜太妃一起打牌,看到四爺過來,臉一拉扔掉一張牌不高興道。 打牌是太上皇剛發現的玩意,這東西玩了真上癮,沒事時太上皇就跟太后以及宜太妃組成一個牌局玩起來。 四爺見怪不怪的上來跟太上皇請安,“欽天監已經算定了年后,兒子過來告知汗阿瑪?!?/br> 太上皇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有什么好告訴的,選好了就是?!?/br> 宜太妃見新帝過來,明白肯定有事,就偷偷的放了水,讓太上皇贏了。 贏了之后,她也不多呆,找了個借口就告辭。 太后見狀,便明白自己兒子過來肯定是有政事,便跟著離去。 牌局一下散了,太上皇頓時不滿了,惡狠狠的瞪了兒子一眼,老四還是這么不討喜。 四爺對于太上皇兇狠的目光充而不聞,躬身道:“汗阿瑪,兒子選了雍正作為年號?!?/br> 既然牌局散了,也無濟于事,太上皇便將心思轉了過來,弘暻立即給他送來了一杯茶隨后轉身離去,給了孫子一個贊賞的目光,太上皇才轉頭跟四爺說,“這兩個字不錯,你過來找我肯定不止這一件事吧?” 四爺點頭,“汗阿瑪是有一件事拿不定主意?!苯又貜土嗣魧幍脑?,不過這番話就改成了四爺自己所說的,并沒有將敏寧透露出來。 太上皇聽著聽著臉色凝重起來,他摸了摸茶杯,開口,“真的重新編撰歷法,對于我大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你要是想做就去做吧?!?/br> 將大清融入進來,這代表著大清就不再是異族,而是跟隨漢人一樣,認黃帝為祖先。 對于滿漢為一體的政策來說,是極為恰當的。 說完這句話之后,太上皇話音一轉,“有些事情聽了之后過耳就忘,沒必要記掛在心上?!碧匣士墒侵雷约哼@個四兒子是個較真的性子。 四爺一聽就知道太上皇指的是民間一些流言蜚語,不可否認聽完之后,他心里確實是在意的。 聽完太上皇的安慰之后,四爺心里暖暖的,“謝汗阿瑪關心?!闭f到這里,他頓了一下,才繼續開口,“兒子打算已您的名義來編修歷法,還請汗阿瑪同意?!?/br> 太上皇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失笑的搖了搖頭,說,“你沒必要將這事添在朕身上?!?/br> 四爺舔了舔唇才開口,“汗阿瑪,兒子得您看重,實在是心里惶恐,就讓兒子為您做一件事,也算是安了兒子的心?!?/br> 太上皇嘆了口氣,說,“隨你?!?/br> 第138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38) 新帝封筆前最后發的一道圣旨是以太上皇的名義命編修院, 編輯一道編年史如同西方一樣,按照阿拉伯數字編下來。 這道命令傳出去, 隔日就在報紙上登了出來。 對于百姓來說,只等著過新年, 給朝廷編不編什么年氏, 對于他們來說,跟他們沒關系,但是對于讀書人來說就大大有關了。 特別是紙上詳細的公布了關于西元年史的解釋, 一些有目光的人頓時轟動起來, 若是采用黃帝那么就方便了, 這是在終結千百年來所使用的年號, 統一用黃帝歷來記年。 編修院一下子接到這么一個任務, 便開始招兵買馬, 黃帝歷編寫倒是不難我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下來, 直接轉換成阿拉伯數字就可以,難的是以后的歷史, 得用阿拉伯數字改換過來,這得涉及到不少書籍, 是一項大工程。 好在面臨著過年都開始放假了,這次可以挪到年后處理,正好趁著過年這段時間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該怎么新帝的要求。 四爺做了皇帝, 就連遠在醫院的弘昀處境都變了, 一下子變成了皇子所在之處, 立馬變得炙手可熱起來,最起碼順天府派來的人圍在外面保護著。 弘昀這段時間都懵著呢,從來沒有自己阿瑪變成皇帝,而自己成了皇子。 所有人對他的態度都改變了,然后沒有改變的孩子,被他當成老師的張叔叔。 弘昀成了皇子,而他居住的小樓病人立即被請了出來。 好在他連連抗議,他的張叔叔才沒有被一同清理出去。 這一日,弘昀出門去找張叔叔,剛一敲門發現張叔叔房間竟然有人。 張廷綦打開門,請他進來,然后在里面坐著的男人介紹,“二哥,這位是我的小徒弟?!?/br> 張廷玉瞪了弟弟一眼,然后起身恭敬的給弘昀行禮,“下官見過二皇子?!?/br> 弘昀困窘的揮了揮手,他還沒有適應自己的身份。 張廷綦卻有沒有說什么,他不是不知道自己二哥有些古板。 這時候弘昀卻開口說話了,“張叔叔是我的老師,你是我老師的兄長,不用跟我行禮?!?/br> 張廷玉這才直起身來。 張廷綦跟弘昀介紹,“這是我二哥張廷玉,如今在刑部左侍郎?!?/br> 弘昀對此沒什么概念,就算身份轉換變成了皇子對他來說也沒有什么改變,最近身體不可能因為變成了皇子而強壯起來。 “張叔叔,竟然張大人來看你了,那我就不多打攪了?!焙腙里@然發現自己打擾了別人,這時候失去的提出告別。 張廷綦也沒有繼續攔著,微笑的送他離開。 等弘昀人走之后,張廷綦才看向自己二哥,問,“作為二皇子如何?可是我親手教出來的?!?/br> 張廷玉臉色凝重的看著他,“你是何意?莫非看中了二皇子?”張家可從來不會參與奪嫡之上。 這回新帝登位之后,他們才站出來支持新帝。 何況前幾十年地位爭斗的厲害,這才剛消停點,莫非新一輪的奪嫡又要開始? 張廷綦笑了笑說,“怎么可能,二皇子身體差,早就被排除在皇位之列?!边@一點張廷綦自己也是深知的。 隨后開口說,“二哥,雖然說二皇子絕了那個位置,但是他的心性卻很好,適合做一個賢王?!?/br> 張廷玉搖了搖頭,“沒有一個好身體,說什么都白搭?!彪S后又認真的看著他,“你到底什么時候可以出院?”這個弟弟身體明明已經講得差不多了,卻偏偏賴在醫院里不走了,前年他回京就接他回去,結果張廷綦卻死活不從,氣的張廷玉直接斷了他的接濟。 沒想到這家伙竟然在醫院里混了一份工,幫忙再修一些文稿換來開銷銀子。 這一下可把張廷玉氣得要死,這回好不容易新帝登基,明年肯定是要開恩科,老三張廷璐是肯定要參加的,張廷玉也想將四弟也塞進去,有他這個哥哥在,前程肯定少不了。 何況照他看來,他們張家早投靠了新帝,多多少少沾點從龍之功,幾個弟弟要是真走上仕途,肯定能夠得到重用。 張廷綦一聽便道:“二哥,我身體才好些,你覺得我能夠承受科考嗎?”科考考的不僅是人的知識和見解,最重要的還有人的體質,每屆都有死在考場上的人,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何況張廷綦自認為自己找到了新的樂趣,一點也不想涉入官場之中,再說,何況他已經成了二皇子的老師,就算有一點師生之情,真要想當官的話,再鉆研一下大小也能補個官。 然而他對做官沒有興趣,他對外面的世界更感興趣。 張廷玉見狀,也不勸他,便道:“行吧,你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過千萬可不要跟二皇子走得太近,不然極容易我張家就重新在二皇子身后?!?/br> 如今諸位皇子,除了未長大的,也只有三皇子弘暻最顯眼,特別是如今,他被帶在太上皇身邊親自教養,光憑借這一點,太子之位就跑不掉。 正是因為情況明朗,皇子之間還沒有動靜,當然也有可能是新帝剛即位,太上皇的態度還不明,所以官場上的官員自然還是率先看太上皇的臉色行事。 這一年的新年過得非常熱鬧,一來國家迎來了新的君主,二來這一次新帝登位,難得沒有遇到國喪,自認是千年難遇的喜事。 改元的圣旨早就傳出去了,過了元旦就被稱為了雍正元年。 這一年,四爺開始在紫禁城接受眾位兄弟的請安。 先太子此時還沒有遷出宮去,四爺打算讓他在宮中度過最后一個新年,再遷出去。 不管心里在抵觸,可面上仍然是一派喜氣洋洋,四爺看到下面一眾兄弟朝他跪下,頓時心情暢爽起來。 新年過后,還沒有出正月,四爺便下了圣旨給眾位兄弟加封,二來是研究眾位皇子改名一事。 “改名?沒必要吧?”敏寧手里拿著賬本,聽到之后說。 四爺吃著西瓜,這是從小湯山那邊送來的,敏寧去年秋天令小湯山種了西瓜,這會兒熟了,被送進了宮,雖然比夏季都要小上一圈,但是在大冬天能夠吃上西瓜,還是非常新鮮的事情。 四爺喜歡吃,他體質熱,特別是當了皇帝之后補品不斷,已經上了好幾回火。 一共送了三車西瓜進宮,一車被送去了暢春園孝敬太上皇,一車被分給了眾位兄弟,還有半車被送到后宮,最后半車四爺自己留下了。 這不逮到空閑就使勁的車,特別是吃完暖鍋之后再吃西瓜簡直是絕配! “這是往歷了,必須得遵守?!被实鄣拿直仨毜帽苤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