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節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小星辰[甜]、用可愛眩暈你、戾王嗜妻如命、(快穿)如何做一朵美膩的白蓮花、你好,周先生、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劍修娶“妻”、結婚三年我生了個蛋、(綜影視同人)綜配角拯救計劃、攻城掠愛:陸少的蜜戀鮮妻
老八不是跟朝臣和宗親關系好嗎?想避讓他去討要銀子應該很合適,也省得老八這時候給老四搗亂。 梁九功應了一聲是,心想八皇子這是從東洋貿易的肥差中被調開了,看來還是四皇子得萬歲爺的心。 隨后皇帝又想到名義上養病,實際上被禁足的太子,便問梁九功,“太子最近表現如何?” 梁九功覺得這句話很熟悉,太子十幾歲時,萬歲爺也是這樣問過此話。那時候父子倆感情得多好,整日里粘粘乎乎的他看了都牙酸。 可今時,不同往日。 他眼睜睜的看著皇帝豎起了大皇子這塊磨刀石,將太子磨得都快斷了,太子跟之前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 “太子……” 想到太子在毓慶宮中發脾氣,鞭打身邊的太監宮女,隔三差五就有尸體抬出來,便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身為奴才,他也有些兔死狐悲! 皇帝臉色沉了下來,“有什么不能說的?” 梁九功嚇得跪地,哆哆嗦嗦將太子所作所為全都說了。 皇帝的臉色陰晴不定,冷聲道:“太子如此暴戾,這讓朕如何放心將愛新覺羅氏的江山交到他手上?” 聽到這句話,梁九功頓時趴在地上,恨不得自己此時是聾子。 在宮里都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的越多死得就越快,特別是身為皇帝身邊的人,梁九功知道太多秘密,他已經不指望活到下一任帝王登位,只想著萬歲爺確實能給他留個位置,讓他在下面也能夠伺候他。 幾位宗親沉默的走在出宮的路上。 最終還是康親王椿泰先開了口,“你們說萬歲爺到底是什么意思?” 莊親王沒有子嗣,自然不用為子孫擔憂,他是一身輕松,“還能為什么,不就是暗示咱們該還戶部的銀子了嗎?” 說實在的,最開始幾年,借銀子一下子借多了,他們也心驚膽戰,時時刻刻準備著還銀子。 可皇帝一直沒提,也沒人主動開這個口。 時間一長,借的多了,所謂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他們就放下心來,安然心的享受這筆意外得來的財富,如今已經將這塊肥rou吞入腹中。猛然這塊肥rou的主人讓他們還回來,這簡直就是割他們的rou。 還是那句話,莊親王不用為子嗣的前程擔憂,更何況他就欠了五萬兩銀子,這筆錢還是能還的起,所以一點也沒有其他人的憂愁。 不像康親王,這些年一筆加上一筆,他借的,他幾兒子借的,修園子,擺闊加在一起都足有近百萬兩,可以說是眾多宗親中借的最多的。 這要是還回去,除非將那還在建的園子給賣了,否則的話根本抽不出這么多錢來。 畢竟宗親說是富裕,可富裕在排場上,要說百萬兩也不是拿不出來,可那都不是現銀,一次性要百萬了現銀,簡直要了康親王的老命。 這銀子要是出了,府上非得大傷元氣不可,只能夠靠典賣古董過活了。 古董可都是家里的面子,要是連面子都開始賣掉,那說明王府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才是王府講排場的原因,不講不行,丟不起那個面子不說,要是被人知道走下坡路,誰還跟他們走動,光是孩子的婚事在選擇面上就得低上許多。 當然這些年就有王府為庶子娶商賈家的女兒,為的是什么?還不就是那龐大的陪嫁,這已經是各王府心里都有數的,為了維持王府那龐大的開銷,犧牲幾個庶子的婚事,已經成了司空慣見。 “要不咱們還是找老四再談談?”宗親中借銀子都不在少數,要是皇帝真發狠心讓他們還,他們也不敢不還。 敢不還,爵位還想不想要? 要是皇帝選個旁支來繼承爵位,非得讓他們哭死不可。 可是想要籌出一筆現銀來還給戶部,沒那么簡單,不由得幾位宗親都將視線放在老四身上,眼下可是有來錢又快又多的方法。 “談?怎么談?之前可是把四貝勒給得罪透了?!焙営H王雅爾江阿開口。 他算是幾位繼承王位的王爺中最年輕的,平日里跟八皇子走得近。 不過,之前莊親王裝傻跑去逼迫四皇子跟八皇子時,可是沒有跟他通口風。還是后來康親王跟他擺明講道理,幾大親王府該統一戰線,這才一同來找皇帝耍無賴。 一旁的莊親王眼皮跳了跳,隨即又放下心來,得罪老四又怎么樣?還是那句話,他無欲無求,自然不擔心得罪人。 莊親王不擔心得罪人,但其他王爺就不行了,還指望著老四幫他們賺錢還戶部銀子呢! 這樣一想,一個個就呆不住了,出了宮門就往戶部跑。 第10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00) “這是怎么回事?”戶部那個被開出來的獨立小院子里, 八皇子將雅爾江阿拉到一旁詢問。 雅爾江阿扯著嘴角,看著那群將四皇子圍在中間的宗親們, 不知道這事該如何說起。 但他知道,先前這些人還算計著四皇子, 怎么如今反倒開始將人奉承起來。 看這些剛才還在皇帝面前一個個哭窮呢, 這會兒一個個恨不得塞錢給四皇子,覺得自己眼睛是不是花了。 “還能怎么樣?腦門被馬踢了唄!”也是自己傻,到這個時候才回味過來, 他繼承爵位才沒幾年, 跟著這群老王爺蹦噠, 他們倒是沒事, 可他要是惹怒了皇帝, 回頭擼掉他的爵位, 換成了那些庶出弟弟繼承該怎么辦? 所以說自己是真的傻, 怎么有那個膽子跟這群人一起逼皇帝呢?向天借的膽嗎? 還有今日可真是讓他大開眼界,這一個個都是沒骨氣的孬種, 看到點利益,就巴不得湊上去。 雅爾江阿是那個氣呀, 先前他根本沒有想要摻和進這件事情,可都是被康親王那老小子給騙了。 他跟老四關系不好,可沒有臉這個時候沖上前去, 好在還有個八皇子, 雅爾江阿看著八爺的臉色和緩起來, “別管他們, 都找老四投銀子呢。這好事可不要忘了我,我也投三萬兩銀子,回頭我把銀子送過來?!?/br> 八皇子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被圍在中間的四爺從宗親中掙脫出來,忙開口,“你們一個個都別急,不是都說了嘛,不單獨收個人的銀子,你們還是組建成一個公司,以公司的名義過來?!?/br> 宗親們口口聲聲說好,一點也沒有之前還有不出銀子撈錢的打算。 八皇子對著宗親瞅了一眼,跟雅爾江阿說,“聽到了沒?單人銀子不收,你跟老爺子們玩去?!?/br> 雅爾江阿翻了個白眼,“那群都是老王爺,我摻和進去算什么事,老八,你呢,你那邊有沒有組建公司?我把銀子投到你那公司里?!?/br> 八皇子倒是沒有組建公司,反而老九老十組建了一個,他還打算回頭將銀子投到老九那邊,這樣想著加入一個雅爾江阿也無妨,大家一起有錢賺嘛,就道:“那你得去找老九,這事他在管?!?/br> 正說著話間門外有太監過來宣旨。 屋子里的人全都停住,紛紛走到門外跪地。 諭旨一下,這一個個宗親都諱莫如深,八皇子愣了一下才接旨,接完之后看向四爺。 四爺也是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汗阿瑪這時候會將老八調走。 雖然說老八在這里面除了最開始時被他拿住,忙了那么一段時間雜事以外,到后來基本上都是在給他使絆子。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么事,他還能應付。 畢竟一大堆雜事,可都是老八幫著處理,老八在這一方面可是一個好手,幫了他大忙,可這回汗阿瑪怎么說也不說,突然將人給調離了呢? 一時之間整個院子里氣氛都沉寂下來,幾個宗親王爺紛紛找借口告辭。 雅爾江阿也拍了拍八皇子的肩膀當做安慰,隨后也跟著離開。 其實雅爾江阿跟那幾個宗親一樣,是看事不對先撤,皇帝之所以這個時候找八皇子來管理戶部,那肯定是因為之前在宮里那件給事鬧的。 為何突然加八皇子掉到戶部,還不就是因為他們去找皇帝借銀子,結果牽扯出戶部欠銀一事。 這回老八被調去追查戶部欠銀一事,那他可都是債主,他們一個個都是欠債的孫子,這個時候不溜還等什么時候溜? 至于什么時候還債?那最起碼也得等到在東洋貿易中賺了銀子再說。 這群人一個個都不想耽擱享受,又不想現在還銀子,所以都將主意打在東洋貿易上,不管怎么說先賺一筆銀子來堵上這筆債務。 人一個個都離開后,整個院子里都空了下來,只剩下些許在忙碌的小官,八皇子沉默的進了屋子。 四爺看了八皇子一眼,心里也在思索汗阿瑪將老八調到戶部去的用意。 要知道戶部可是四爺的地盤,將老八調到他的地盤里,那以后可是在一個鍋里吃飯,四爺一點也不懷疑老八的能力會將一部分人拉攏過去。 八皇子將圣旨放在桌子上,繼續沉默的開始收拾東西。 四爺也沒有說話,坐回位置上繼續辦公。 屋子里的氣氛很安靜,只有來來回回有小官搬紙張的聲音。 很快,八皇子將東西都收拾妥當,手中的雜事都詳細的交待給接手的人,然后叫人將東西全都搬走。 就這樣離開了這個臨時的辦公場所,整個院子里就只剩下四爺一個皇子。 “你跟我說說汗阿瑪這是什么意思?”晚上回到府中后,四爺吃了飯,將這件事跟敏寧說了,然后詢問她。 他已經習慣了有些不解的事情,不去問門人而是先問敏寧,敏寧這邊要是沒有什么好的提議,才去跟門人商量。 敏寧對這些事一無所知,對于皇帝有什么用意,她自然無從猜測,便試探的問:“那要不我回頭幫你打探一下?” “那到不必,航海的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船已經買回來了,還有一些貨物也購置完成,就差那些公司將銀子交上來了?!?/br> 四爺跟敏寧說,“其實這個時候,要老八做的事也不多了,少他一個也不少?!彼跃退慊屎拱攲⒗习苏{走也耽誤不了什么,畢竟只剩下掃尾的工作。 敏寧心想倒是挺快的,原本想著得二月份出海,看來時間倒是對得上。 四爺又道:“朝廷是放假了,但是百姓得賺銀子,過年期間照樣忙,所以貨物就準備得妥當,再加上一些商人早早得到消息,也積極準備,一些貨物都備足了先放在港口倉庫中,只等著船運到天津了?!?/br> 其實敏寧的船廠也組成了一個公司,以船折算成資金,加入到這一次盛事來。 公司有哪些部分組成,自然屬于民間一些船廠為主。 自打敏寧的鋼鐵船發展起來盤活了沿海一帶不少船廠,畢竟大船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沿海了,明朝時那一場大火,燒毀鄭和下西洋的那幾艘巨船,不僅燒毀的是先進的船只,還有那剛萌芽的航海之心,導致兩百年來造船業也一蹶不起,甚至跟兩百多年前比還有些退步。 雖然最近幾十年開了海禁,但是卻追不上缺失了兩百多年的技術,最近這些年大家伙兒都在摸索著造船,造大船。 但因為技術的缺失一直沒什么進展。 直到敏寧手下的人一起建出了鋼鐵船,才令其他船廠跳出木船這個桎梏,盯向了鋼鐵船。 敏寧也大方,允許這些人一起來她旗下的船廠取經,甚至鼓勵他們將一些古老的木船設計逐漸轉化成鋼鐵船。 但這一部分技術還沒有什么進展,畢竟建鋼鐵廠首先就得有鋼鐵,想要鋼鐵就得擁有鐵礦。 可鐵礦都是被朝廷把控制怎么能容許私人開采?到最后只能夠借由敏寧船廠來購置這些鋼鐵。 可是有了鋼鐵,還得將一些木船的設計轉化成鋼鐵船,這是從未有過的舉措,從來沒有做過,該怎么辦?那只有學習。 鋼鐵船廠里有不少其他船廠的傳承人,這些年陸陸續續有人學成之后歸家,準備將自己家流傳下來的一些木船圖紙改造成鋼鐵船。 不過時間太短,還沒有形成生產規模,那么就導致四爺購置船只受到了波折。 朝廷要購置的船一定要最大的,是能夠保證安全的,這一艘船費用可就高了。 朝廷還指望將所有的銀子都拿去換成貨物,再轉化成白花花的銀子。 怎么可能在船上面投資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