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小星辰[甜]、用可愛眩暈你、戾王嗜妻如命、(快穿)如何做一朵美膩的白蓮花、你好,周先生、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劍修娶“妻”、結婚三年我生了個蛋、(綜影視同人)綜配角拯救計劃、攻城掠愛:陸少的蜜戀鮮妻
大皇子拍了拍胸口,昂首對皇帝道,“汗阿瑪,雖然兒子文采沒有老三好,但平日里也是熟讀四書五經,那什么符號看著挺簡單,這點小事相信兒子還是能勝任的?!?/br> 太子還沒開口,三皇子就急切的反駁他,“大哥別開玩笑,斷句那么大的事可沒你想的那么簡單?!闭f著單膝下跪對皇帝說,“汗阿瑪,這種緊關科舉取士的國家大事可不能交給一個武夫!” 大皇子當即被氣的跳腳,“老三你什么意思?說我是武夫?你是看不清起武官嗎?”大皇子未必是想要將修書的任務奪過來,只是受到明珠的指示先將水弄混,總之不能讓老三得逞。 第49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49) 三皇子被安上了一個看不起武官的帽子,急著辯解, “不是, 我不……” 一時間覺得自己說不清了, 三皇子立馬朝著皇帝跪下, 一臉焦急的解釋, “汗阿瑪, 兒子絕對不是這個意思?!崩洗笙虢o他安個看不起武官的帽子,回頭要是傳到朝堂上,他還有什么念頭? 皇帝笑呵呵的看著兒子們在拌嘴,一副慈父模樣的看著下面的兒子爭著表孝心。 下面的明珠手不經意中摸了一下嘴,掩住往下撇的嘴角,萬歲爺若是真想將這件事交給三皇子,早就同意了,也不會把其他兒子叫來,果然這些皇子們如萬歲爺所料習慣性給對方扯后腿。 萬歲爺玩平衡的手段已經爐火純青, 太子有個大皇子磨刀石, 這個時候自然不允許三皇子蹦出來打破平衡。 “你別放在心上,快起來, 你大哥也只是說笑而已?!被实圩屓藢⑷首臃銎饋?。 正月里明明是寒風凌冽, 但三皇子額頭上卻冒出了汗, 一看就知道剛才嚇的不輕。 皇帝又轉向太子, 問道:“胤礽, 你有什么看法?” 太子出列, “回汗阿瑪的話兒, 臣覺得此事應該在朝堂上與眾位大臣好生商議,修書是一件關系到國政的大事,不應該這樣隨意決定。而且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書籍多如繁星,這些書哪些應該先修,哪些應該挪后,都應該有個章程?!?/br> 其實對于敏而好學,聰明伶俐的太子,皇帝還是很滿意的,太子安全是皇帝按照儲君要求培養而成,除了偶爾有些盛氣凌人以外,還真沒什么好說的。 畢竟是年輕人,有些朝氣也是應該的。 只是太子跟索爾圖走的太近讓皇帝有些不滿,覺得太子有被索圖教壞的趨勢,這樣想著皇帝決定讓索圖退出朝堂,減少對太子的影響。 這個想法只在心里轉了轉,皇帝臉上沒有露出聲色,而是對太子說,“胤礽說的有理?!?/br> 說著他又看向其他阿哥,最后將眼神停在一直未垂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四子身上,“胤禛,你有什么看法?” 四爺聽到皇帝的問話,向前一步,“回汗阿瑪的話,兒子才學不深,所以也沒有什么好意見,不過兒臣覺得太子說的有道理,這是國家大事還得問過內閣,最好召集天下有學之士共同修書?!?/br> 皇帝知道四子這是不愿摻合進老大跟太子之間爭斗。只是太子是正統,所以老四向著太子說話,但這不等于站隊。 也是,老四這孩子一向純孝,向著太子,也是因為太子是他這個汗阿瑪親口所封。 不像其他兒子,已經出現籠絡朝臣的苗頭。 他不是不知道兒子之間的蠢蠢欲動,眼看著下面的弟弟相繼長大,太子也有了危機。前兩年老三出事,他知道誰干的,只是兒子大了,手心手背都是rou,他也只能學著民間的老父睜一只眼閉只眼。 皇帝右手手指依次敲擊桌面,沉思了一會兒才說,“你回去寫個具體的章程上來,等上早朝時呈上來?!?/br> 敏寧正和其他女眷一起跟著德妃榮妃往外走,也不知道為何突然打了個噴嚏。 她心頭頓時有種不好的感覺,一抬頭,果然看見其他人都在看著她,而福晉顯然也發現她混在人群中,還皺起了眉頭。 花園里皇帝看著四兒子應下后,又轉向躍躍欲試的八子,便開口問他,“胤禩,你有什么看法?” 八貝勒從阿哥隊伍中走出來,恭敬的向皇帝開口:“汗阿瑪,朝堂上文官武官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大哥身為將領,這次若是令大哥主持修書,那有助于文武兩官關系緩和?!?/br> 一旁的大皇子給了八貝勒一個贊賞的眼光,還是老八好,也不虧額娘養了他這么多年,關鍵時候還是站在他這哥哥一邊。 皇帝深深的看了老八一眼,然后又問向一旁的差不多想要蹦出來的老九,“你又有什么看法?” 九阿哥一溜煙跑到八貝勒身邊站好,然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親哥,五阿哥瞬間感覺到不好,果然下一刻就聽自己那寶貝弟弟說。 “汗阿瑪,我覺得這事不能少了我五哥,五哥雖然不怎么通漢文,但是卻精通蒙文,一些蒙文書籍完全可以交給他來辦?!?/br> 五貝勒趕緊走出來跪地,“汗阿瑪,小九就是瞎起哄,兒子才疏學淺,擔不得這個大任?!边@個坑哥的弟弟,稍稍沒注意,就怕他這個旁觀者拉下了水。 對于這個出生沒多久就被送給太后養的五阿哥,皇帝是有些愧疚的,老五被太后養的為人淳厚心性善良,只有一個缺點小時候只懂蒙語滿語,六歲也沒搬到阿哥所,直到九歲都未學過漢文,后來想學也遲了,導致這些年在學業上也沒什么成就。 不懂漢文注定與這個位置無緣。 皇帝也只是感嘆了一下,然后讓五子起身,和藹的說,“既然你沒那個想法,朕也不勉強你?!?/br> 說著又看向一臉不樂意的九子,嘴角抽了抽,趕緊讓他和八子一同退下。 最后皇帝站起來對著在場的人說,“這事就按太子所說,元宵節后的大朝再商議此事,命內閣先擬出章程來?!?/br> 不管是大成還是皇子,聽到皇帝的話后均下跪,異口同聲道: “兒臣遵旨?!薄俺嫉茸裰??!?/br> 散了后,四爺發現花園里早沒了敏寧的身影,也沒了其他女眷。 蘇培盛走了過來,不等四爺開口,他就主動說:“女眷都被德妃娘娘帶出去了?!?/br> “知道去哪里了嗎?” 蘇培盛回答:“回爺的話,被帶去了北邊賞燈去了……” 敏寧被夾在人群當中,跟著德妃一同賞燈,來到北園后,德妃和榮妃分別帶著一批人分開。 她也順利的被德妃看見,在福晉冷眼中被德妃叫到身邊,讓她想趁機離開都不行。 和一群各個年齡階段的女人一起賞燈,順利的發現了與皇太后匯合?;侍笊磉吀粋€二十出頭的女子,光彩奪目和一旁顯得謙遜的宮妃格外不同。 就如同草原上的海東青一樣,絕對不是宮里這群金絲雀可比。 皇太后正指著那盞會發出響聲的走馬燈跟她說,“這燈不錯吧,比我那八音盒也就稍差一籌?!?/br> 八音盒正是皇太后去年過壽時,皇帝送上的,因為上面的馬和草原讓她想起了在科爾沁的時光,還有一段家鄉的音樂,可以讓皇太后緩解思鄉之情。 皇太后非常愛惜八音盒,時常拿著布親自擦拭。這次同樣看著能夠發出樂聲的走馬燈,不由感覺到親切。 一旁的宜妃笑著道,“萬歲爺送的自然是精品,不是外面這些擺著的能比?!?/br> 皇太后笑了,伸出手指這是在她說,“行了,就知道你嘴甜?!逼渌痈r笑。 幾位后妃當中,也只有宜妃敢跟皇太后這么說,蓋因五阿哥被皇太后撫養長大,兩人因為五阿哥關系自然而然親近。 敏寧躲在人群后,看著幾位大清最尊貴的女人交談著,一邊開始思考報館的事。 報館也差不多分流了,自打報館給官員摻合進去,她就知道遲早要放手,但卻不妨礙她自己花自己的墻角。名義上雖然還是她的,但實際上已經受到朝廷掌控,這家報館她已經當成朝廷的風向標,那么下一步就該搶占私人新聞市場份額。 讓下面挖人,也不知道挖到哪一種程度,如今的北京晨報已經變成了專門為他人培養人才的地方,一些剛學出點本事的記者編輯都被挖走,那些老人更不必說。 敏寧看中的倒不是那些半瓶子晃蕩的人,而是那些有經驗真學實才的老人,挖到一個都是賺了,能培養出更多個。 與其將這些人便宜給其他報館,還不如自己接收。 這樣想著,有人過來拉她,她轉頭發現是碧影,碧影小聲道:“格格,貝勒爺在旁邊等著你?!?/br> 敏寧已經對貝勒爺這個詞有了陰影,好在反應過來是碧影來叫她,說明來找她的是四爺。 悄悄的跟隨碧影往一旁小徑走去。 四爺已經等候在陰影當中,敏寧看見他便問,“爺,那事最后到底交給誰?” “誰也沒交,按照太子的建議,等正式上朝后再商議?!?/br> 敏寧扁了扁嘴,等上朝商議,肯定落不到三皇子頭上,就算落到也肯定有其他皇子分攤,也就是說沒坑到三皇子。 四爺沉聲交代她,“這回不管怎么說,都算是一件好事。老三既然沒把你供出來,你也不要往外說,不然回頭讓汗阿瑪知道了,沒你好果子吃?!?/br> 敏寧哼了哼,她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兒子的小妾跟兒子相比,傻子都知道誰重要。 “多謝爺提點?!?/br> 四爺嗯了一聲,帶著她往里深處走,邊走邊道:“你那些事在汗阿瑪面前掛上了號,爺也管不了。以你立的那些功勞足以保住你的小命,但這些并不是讓你肆無忌憚的理由,以后最好還是要低調一些,別再像這次一樣被三哥挖出來?!?/br> 敏寧有些委屈,她已經夠小心了,沒想到還是被那些皇子們查到,“我回去后,會將產業分散出去,不會再掛在名下。爺,我想要將報館賣給朝廷,你說朝廷會買嗎?” 四爺道:“這個回頭去幫你問問,內閣那邊已經向爺暗示過幾次,想要將報館握在手里,都被爺婉言避開了。既然你也有這個想法,那爺就去幫你問問?!?/br> 敏寧點了點頭,心里卻想,看來得加快挖角的速度了。 張邵陽的速度很快,不僅弄來了鉛字印刷機,連場地都弄好了。 一群人去看過后,紛紛覺得不錯,雖然看著簡陋了些,但位置好,靠近宣武門離琉璃廠也不是很遠。 很快張紹陽帶著一伙兒志同道合的人離職,報館正式開業,離開的人當中就有張廷璐。 張廷璐挺意外離開時的順利,當然他絕對不會想到之所以晨報沒有追究,那是因為和他現在報館的老板是同一個人。 雖然名義上掛在了張紹陽名下,但實際上還是受他人掌控。 若是報館轉給官府,那要走人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張廷璐進入報館也是意外,他四弟身體不好,因為之前鄉試后染上了病,這兩年藥都沒停過。 平日里家里也不準他看一些費腦子的書,自報紙出現后,四弟明顯開朗了一些,看多了報紙上對外界的描述,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方法,也愿意出門走動。 張廷璐便對報紙多了一份注意,某一天看到報紙上的招人啟示后,他心神一動,也沒多想就報了名,沒想到還真被錄取上了。 爹爹雖然沒贊成,但也沒反對,張廷璐這次下場沒有更進一步,心里也有些迷茫,便稀里糊涂進了報館。 但進來之后,卻發現在這里比他之前二十多年過的都精彩,每日出門找新聞,見識到各種各樣的人,聽到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故事,讓他頓時覺得以往只蹲在家里讀書的日子是多么枯燥。 當然有同樣想法的不僅有他,還有許多人,這些原本清高的文人,為了跑新聞和你晚上說不上話的百姓打交道,逐漸少了幾分迂腐之氣,變得圓滑起來。 或許說是經過報館的打磨,整個人從內心到外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開的報館叫《京城日報》,與《北京晨報》這個名字隔開?!毒┏侨請蟆芬彩敲咳赵绯砍鰣?,但只報京城內的新聞,雖然與《北京晨報》區域重合,但兩方的側重不同。 《北京晨報》報道的偏向時政、民生,連廣告審核都都有偏向,最開始還接受各種廣告,到后來關于玩樂性質的都被砍掉。 而《京城日報》不同,更偏向于娛樂性,所以那些玩具廣告,胭脂水粉廣告都愿意接。 這一日,賣報的報童不再只叫賣《北京晨報》,還多了一個《京城日報》,報紙還是個新鮮事物,有那不缺錢的就叫住報童多買了一份。 發現上面先是介紹了《京城日報》未來側向報道的內容,一些廣告還多了一句臺詞,不再像《北京晨報》那樣粗暴的將產品介紹一遍! 很快這些朗朗上口的廣告臺詞被孩童們編成童謠,出現在大街小巷中。 而大人們卻關注占據了一整個版面的新聞。 “……元宵節那日,南城藥王廟發生了一起孩子被拐事件,幸好本報記者當時就在場,親眼目睹了該事件的經過?!蹦铣且患也桊^的說書人拿著報紙讀了起來。 茶館里的人,放下杯子,認真的聽了起來。 有些人當時恰好也在場,臉上露出隱秘而又激動的神情,小聲對旁邊,“這件事我知道,當時我也在,沒想到當時竟然還有記者在場?!?/br> 說書人將孩子丟失的經過以及義士出現,如何循著蛛絲馬跡找到了藥王廟地下密道。將整件事說得跌宕起伏,猶如講故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