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青辰早料到要面對這些,只是沒有想到這么快。 “怎么這么快……”她喃喃道。 那衙役道:“大人,卑職在那些百姓里好像看見了幾個白蓮教的人,卑職猜想,會不會是這些百姓是受了白蓮教的慫恿煽動……” 又是孟歌行。 青辰望著床上病懨懨的孩子,腦海中浮現出孟歌行那張輕慢的笑臉。笑面狼果然是笑面狼,出手又快又準,真是弄的她很難受。元江府的官倉里一點糧食的都沒有,她哪里來什么糧可以放? 只是他弟弟如今病情嚴重,他知道嗎? 青辰嘆了口氣,吩咐道:“先去煮一碗桔梗湯來??烊??!?/br> 那衙役愣了一下,“桔梗湯?” 桔梗湯可以緩解肺炎的癥狀,在大夫來之前,先給這孩子喝些桔梗湯,以免他病情加重。 那衙役領命退下后,另一個衙役卻是匆匆前來。 “大人,謝大人將大夫請來了,只是府衙門口叫百姓們堵住了,卑職們不敢開門,一開門百姓就要往里擠,大夫進不來?!?/br> “后門呢?” “所有的門口都有百姓圍著,個個都在叫苦連天,要大人開倉放糧?!?/br> “開門?!鼻喑焦麛嗟?,“讓大夫進來?!?/br> 孟歌行有此一舉,除了是對她的打擊和示威外,也是一種暗示和威脅,他是想讓她明白,如果她敢對他弟弟不利,他有的是辦法對付她。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這一招,反而耽誤了他弟弟病情的醫治。 “大人三思,若是開了門,百姓們便會涌入府衙,擾了大人清靜事小,若是有人趁亂傷了大人……” “救人要緊?!鼻喑矫嗣呛⒆拥念~頭,“開門吧?!?/br> 第138章 衙役按沈青辰的吩咐開了門,百姓們果然便蜂擁而入。 莊嚴肅靜的公堂一下就變得人聲鼎沸,鬧鬧哄哄的。謝文元皺著眉頭,帶著大夫進了門,然后吩咐衙役守住了通往后堂的廊道。衙役們自然領命,執仗死守著知府衙門最后的尊嚴,只是架不住百姓們人數太多,顯得十分吃力。 沈府臺早就下過命令,不得對百姓們動粗,不得傷了他們。對待貪官污吏,沈大人向來嚴刑執法,對待百姓卻是截然相反。照這陣勢,用不了多久百姓們就要沖到后堂去了。 偏這些人里還有白蓮教徒煽風點火,說什么“路有餓殍,新來的知府大人卻躲在朱門后酒rou,罔顧百姓死活”,鬧著非要青辰跟他們個說法,不開倉放糧,哪怕血濺公堂也勢不回去。 謝文元怎么敢讓青辰到了這群人面前,萬一有個什么閃失,他可沒法交待,便吩咐了不能告訴青辰,只心中也沒有個把人打發走的好辦法。 而此時的府衙外,離了七八步的路口處,停了輛馬車。 馬車里的人正揭著簾子,透過簾縫注視著府衙門口的景況。當看到大門被打開,百姓們蜂擁而入時,孟歌行不由微微一愣,睫毛眨了兩下。 這是演的,哪一出??? 他指使手下煽動百姓們來鬧事,為的是給沈青辰施加壓力,好讓她明白他孟歌行不是好對付的,早點交出自己的弟弟。 不過他也料到了新來的知府大人勢必會龜縮在府衙里,不肯開門,官倉無糧,任誰也無法面對百姓。 僵持下去,那也是對她不利。 可是他沒有想到,她居然把府衙的大門打開了?! 讓向來肅穆莊嚴的公堂變成了鬧哄哄任意來去的菜市口,衙役們一個個都鐵青著臉,卻也不敢動手……這個沈青辰……莫不是徹底放棄掙扎了嗎? 孟歌行擰著眉頭,俊臉上一臉疑惑,隨即他歪了下腦袋,勾唇一笑。 這么有意思的嗎。 見過很慫的知府,沒見過這么慫的知府……看來,是他把這人想得過于高深了?到了真正兵戎相見的時候,她還是束手無策啊。 如此,那他就在這慢慢等著吧,等百姓們把府衙的屋瓦都掀了,再看這位知府大人的哭相有多難看。 打定了主意,孟歌行便取了身旁的酒袋,打開瓶口啜了兩口,然后他選了個舒服的姿勢,身子歪在椅背上,目光正好落在知府衙門的門口。 八月的天,不冷不熱的,陽光也正好,還有熱鬧可以看,真是好不愜意。 與此同時,謝文元請來的大夫好不容易進了府衙后院,卸下藥箱后,便開始給孟歌行的弟弟看病。 切了脈后,大夫的表情不是太好,診斷結果果然印證了青辰的想法,這孩子是患上了肺炎。 “拜托大夫,一定要救下這孩子?!鼻喑接行┚o張道。 大夫便擬著藥方邊道:“不瞞大人,這孩子患的不是一般的發熱之癥,所幸大人您發現及時,喂他喝了些桔梗湯,這才緩解了些。否則便是神醫李時珍在這,怕也是回天乏術。眼下這情形,草民也只能盡力而為,好不好得了,便要看他的命了?!?/br> “孩子還小,拜托大夫務必盡力而為?!鼻喑秸f罷,又吩咐了衙役去輔助他熬藥,然后便將謝文元拉到了一旁,輕聲問:“外頭情形如何?百姓們可是都進來了?” 謝文元猶豫了一下,還是無奈地點了點頭,“都在堂里賴著不肯走,非要大人開倉放糧……” “我去看看?!?/br> 謝文元忙攔到她面前,“大人莫去!人群中怕是有些不懷好意的……” 青辰按了按他的肩膀,聲音平靜而堅定,“我是元江知府,是這些百姓的父母官,豈能害怕直面百姓?” 說罷,她理了理官袍,然后便往公堂去。陽光落在她的身上,投下一道纖瘦卻顯得堅定的影子。 青辰到了公堂,衙役們立刻便擋到了她的身前。她站到了案臺之后,明鏡高懸的牌匾下,面對著百姓。 人群中有幾人見知府大人終于現了身,嚷嚷道:“元江受了雹災,官府如何還不發放賑糧,難道要眼睜睜地看我們這些百姓餓死嗎?” “是啊是啊,身為元江知府,卻不理我等死活,算什么父母官?” “我們要開倉放糧!開倉放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青辰見此情景,只忽地拍了一下驚堂木,道:“大家先靜一靜,聽我說?!?/br> 百姓到底是百姓,只聽這一聲驚堂木,本能地便安靜了下來。青辰便順勢道:“元江府出了事,雖是天災,但只要是發生在元江府,就是我元江知府的責任。是我的責任,我就會給大家一個交待。不管用什么辦法,你們相信我,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不讓你們餓肚子。但是,請你們給我一些時間?!?/br> 此時,人群中有冒出一個聲音,“聽說知府大人是靠巴結宋閣老才坐上這個位置的,你有什么能力不讓我們餓肚子?” 話音落,百姓們竊竊私語聲立刻響起。大家齊齊看向眼前這位清雋的知府大人,目光中透出疑惑和不信任之色。 青辰的睫毛微微一眨。她猜到了直面百姓并不容易,尤其還有白蓮教徒從中作梗,但她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直接地出言羞辱她,從她的人格和能力上對她做出最直接的打擊。 孟歌行,果然是夠狠。 謝文元一聽就急了,“住嘴。公堂之上的豈容你等胡言亂語,造謠誣陷。給我將這些造謠生事的人拖出來,杖責五十!” “等一等?!鼻喑絽s是開口攔住了他。她不愿意以權勢和武器來迫使他們屈服。 “宋閣老是我的老師?!彼⑽⑽丝跉?,而后繼續道,“但他也是大明的內閣次輔。他的能力和品性毋庸置疑,這一點全天下皆知,饒是有一萬張口,也誣陷不得。本官受朝廷之命,赴這元江任知府,能不能治理好此地,本官也不必與你們以口舌相爭。只你們有千千萬萬雙眼睛都可以看著,倘若我治不好這元江府,叫你們大多數人餓了肚子,我必當著你們面,摘下頭上這一頂烏紗帽?!?/br> 停了一下,青辰繼續道:“我不瞞大家,官倉里三年前就沒有糧食了。但是現在沒有糧食,并不意味著以后沒有糧食。我答應你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大家有糧過冬?!?/br> 人群中的大多數人被說動了。 一個人說的話是不是打心底發出來的,從她的目光其實很容易看出來。 可還是有人要繼續鬧事,“大家莫要聽信他的緩兵之言,總之今日見不到糧食,我們就不走!” “我不是讓各位走,只是擔心你們站久了會累。大家就地坐下吧?!鼻喑秸f罷,竟下令讓人端來了水,分給百姓們喝。而她就坐在公堂上,開始處理她的政務。 眼前的這一幕,不僅百姓們看傻了,鬧事的白蓮教徒看傻了,府衙里的連謝文元在內的官員都看傻了。 百姓們坐下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保持了安靜,他們雖對這位知府大人是否能讓他們吃飽過冬還心存疑問,但他們開始愿意相信她了。因為他們沒有忘記,在田埂間,他們總能看到這位知府大人的身影。 如果她不是心系百姓,又怎么會三天兩頭跑到田里去呢。 府衙內的情景,白蓮教的人很快便轉述給了在門外悠哉喝酒的孟歌行。 孟歌行聽了,眼睛都有些直了。 這個沈青辰異于常人他是知道的,但不知道她是如此異于常人。 開了門讓大家進去不說,竟還讓大家都在公堂里坐著,她甚至還能夠安心地辦理公務? 官倉里沒有糧食他是知道的。早在去年他就打過官倉的主意,沒想到一探之下竟發現一顆糧食也沒有。所以他知道沈青辰是放不出糧來的。 放不出糧來,她就沒法向百姓交待。 他原以為她會以其他理由來狡辯拖延的,可沒想到,她竟然對百姓們都說了實話……堂堂一個知府,跟全府的人說自己沒有糧食,那他這官威還往哪擱? 不過,他倒是佩服她敢說真話的勇氣。比起那些欺上瞞下,謊言誤國的官要好多了。 有點意思。 日頭漸漸西斜。 知府衙門內,打后院來了人來向青辰報,孟歌行的弟弟,治好了! 青辰點了點頭,擱下筆,對著堂下的人群道:“我知道你們當中有白蓮教的人,去告訴門外的孟歌行,他弟弟生了病,現在治好了。我會把他送到府外,讓他把他接回去吧?!?/br> 憑孟歌行喜歡鬧騰的性格,這么熱鬧的場面,他應該是不會錯過的。此刻必是在門外某處看熱鬧呢吧。 謝文元很是不忿地補了一句,“再一并告訴他,他今日所為,叫大夫進不了府衙,差點耽擱了他弟弟的命!” 門外的孟歌行很快就收到了消息,臉上的笑意瞬間便收了起來。 她打開了大門,原來是為了讓大夫進去給他弟弟治??? “吩咐下去,讓百姓們散了吧?!泵细栊谐了计毯?,凝眉道。 不久后,公堂內的百姓們終于散去。 隨后,按青辰的吩咐,一個身材強健的衙役背著孟歌行的弟弟出了門,將那孩子還給了孟歌行的手下。 孟歌行扶著弟弟上了馬車。臨走前,他在馬車里回頭看了一眼知府衙門。 人潮退散后,通過大門終于能看到里面的情景,只是他看不清里面的人。夕陽斜斜地落在屋瓦上,吊起的獸首檐角微微泛著金光。 沈青辰,算我孟歌行欠你一條命。 依舊坐在案幾后的青辰看著府衙由喧鬧恢復平靜,終于長長地舒了口氣,揉了揉兩側的太陽xue。 “大人勞累了?!敝x文元邊說著,邊奉上一杯熱茶。 青辰接過茶,啜了一口。今日卻是真是太疲憊了。為官不易,她今日可算是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 討要糧食的百姓們雖然走了,可是缺糧的問題依然存在,亟待解決。 沒有存糧,又借不到糧,眼前的難題,就只剩下最后的一條路。 “去幫我把袁松請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