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云南巡撫看著她,“講?!?/br> 青辰于是直言道:“下官想向大人討要一個人,巡撫衙門大牢里關著的那位袁松?!?/br> 云南巡撫還不知道袁松的身份,青辰便簡要地跟他說了一遍。 他點了點頭,看向青辰,“那是個囚犯。按本朝律法,便是巡撫也無權私自釋放囚犯。你回去吧?!?/br> “討不到人,下官是不會走的?!?/br> 第134章 話音落,隨青辰一起來的謝文元都為她捏了把汗。眼前這位巡撫大人雖據說是個清官,但清官也有清官難搞的地方,因為他們通常都很執拗。 果然,云南巡撫程遠志的眉頭皺起。 對于眼前這個升遷飛速的人,程遠志早有耳聞。他知道她是宋越的學生,徐斯臨的同窗,太子的老師,也知道她給皇帝朱瑞獻過策,解決過修堤和賽馬的難題,更是在朝堂上說過“大明始終”這一至今在朝中熱議的言論。 但是,朝中人多口雜,對她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她才智不凡,也有的人說她正是因為聰明,所以依靠諂媚取得了宋越和朱瑞的歡心,才會如此平步青云。 他跟她第一次接觸,還看不出來,她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程遠志抬眸睨著青辰,不咸不淡道:“云南巡撫一職,我確實是受了宋閣老的提攜。不過你以為你是宋閣老的學生,我就會特別關照你嗎?” 她青辰搖搖頭,“回大人,并非如此。下官今日來求見大人,確實是因為所轄元江府形勢危急?!?/br> 程遠志大量著她,“我說過了,大明律法面前,我不會徇私?;啬愕脑グ??!闭f著,他便起身往后堂走,意思是不想再多說了。 “大人且慢!”青辰卻是攔住了他的去路,“大人是云南巡撫,元江府也是大人的轄地。大人初到云南,難道希望不到一年的時間,元江的糧食畝產便降至全國最低,而白蓮教眾卻是全國最高?” 在上大學的時候,青辰是輔修過心理學的。這位巡撫名喚程遠志,遠志,也就是遠大的志向。根據現代心里學的研究,一個人的名字是會對他產生心里暗示的。也就是說,從他出生的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長大四十余年的人生中,他一直在被這個名字暗示著,要成就遠大的志向。 他如今不過四十出頭,雖已任一省巡撫,但到底偏居一隅,還未抵達京城權力的核心。他勢必不會甘于在云南這個地方終結仕途,只要還想往上走,那就一定不想看到青辰所說的情況發生。 程遠志皺著眉頭,半晌不語。對于這個看起來溫和清雅的年輕人,雖然他不是很愿意,可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比他想得還要聰慧,還要擅于揣摩人心。 她說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他在官場摸爬滾打二十余年了,當年也是狀元出身,熬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才坐上了封疆大吏的位置,正想在這一方轄地大展拳腳??稍颇线@地方,又遠又亂,想要治理好著實不容易。 難得這個元江知府比他還著急,這讓他對云南的明天,多了一分希望。 可她若想只憑三兩句話就辦成事,那倒顯得他這個巡撫太平庸了。他得讓這個年輕人知道,想要在官場站住腳,只有嘴皮子是不夠的,還得有真正的本事。 她有什么本事呢? “沈大人,你還有其他可以說的嗎?” 青辰聞言,立刻轉向謝文元,從他手里接過一冊文書,并呈給了程遠志,“大人請過目,這是袁松一案的卷宗,下官尋了證人,錄了口供。此口供可以證明,當時兩人的沖突,并非袁松先動手的。既是挨了打,作為血氣方剛之人,又豈會不還手自保呢。況且,這袁松已在牢里關了兩年了,已是為他犯的錯付出了代價,只因為被打之人是前任巡撫的親戚,才一直被關著,無人理會?!?/br> “巡撫大人?!鼻喑筋h首道,“大人若是還坐視不理,未免讓旁人誤會,大人與前任巡撫大人關系匪淺……” 前任巡撫劣跡斑斑,早已累積了許多民憤,已經讓宋越罷免了。程遠志自詡清官,自然不愿意與他扯上什么關系,尤其是,青辰是宋越的學生,是打京城來的,她遲早會回去。 青辰這番話,既擺事實又講道理,聽著像是含蓄的規勸,可事實上有一點威脅之意。程遠志如何聽不出來,他雖有些不太痛快,但打心里感到佩服和理解。 他看得出來,眼前這個年輕人是真正想干事情的,今日她做的這些,也是為實在是因為形勢不容拖延,是她的無奈之舉。 畢竟沒有人想一上來就得罪了頂頭上司。 青辰靜靜看著程遠志,目光澄澈而平和,透出一絲殷切之意。 “好吧?!背踢h志終于道。 青辰感激一笑,理了理官袍,拱手行禮道:“多謝大人?!?/br> …… 袁松被從大牢放出來后,青辰懇請衙役賞了他一碗飯吃。 然后她再次向程遠志道了謝,只是道完謝后,她卻還不肯走。 “大人,下官還有一事相求?!?/br> 程遠志旅途顛簸,已是十分勞累,看青辰賴著不走,不由又皺起眉頭,“什么事?” “下官要借錢?!鼻喑街毖圆恢M道。 這讓一旁的謝文元一愣,來之前,府臺大人可沒跟他說過這件事。 好端端的,她怎么竟到巡撫衙門借錢來了! “借錢?”程遠志的瞳孔都放大了些。 “是的。下官想要向巡撫大人借三百兩銀子?!鼻喑讲痪o不慢道,“下官打算用這一百兩銀子來買些新的農具和耕牛,發給百姓開墾荒地。等到秋收以后,下官再還給大人?!?/br> 按照大明的體制來說,巡撫管轄著各府。于公,各府應向巡撫上交稅賦,于私,下級也該孝敬上級。也就是說,不論怎么看,都應該是青辰給程遠志銀子,而眼下,她竟反過來問他借起錢來了。 她到底是……哪里來的膽子! 程遠志沒吭聲。 大明的制度是一省要自負盈虧,也就是說,能花多少銀子得看收了多少銀子。而官府的收入來源只有稅銀,這些稅銀還得按例上繳,剩下的錢才用來應付衙門的日常開支和官員的俸祿。云南省并不是很富庶的省份,維持收支平衡已是十分勉強,更別提有盈余了。 現在沈青辰一開口就借三百兩,程遠志只覺得心上的rou都被她扯了一下。 “我沒錢?!背踢h志有些不高興道。 云南偏遠,今年春天收的稅銀還沒上繳,這人竟敢就打起了這上面的主意。 他自己剛到云南來,屁股都還沒坐熱,她就來問他借這么多錢。巡撫衙門的開支本來就捉衿見肘,被她借走這么多,他這衙門里的人還活不活。 青辰卻是淡定地厚著臉皮道:“大人有錢。這稅銀里……” 各省向朝廷上繳的稅銀,除了絕大部分是進國庫以外,還有一小部分其實用來孝敬戶部和徐延的。這是個不算秘密的秘密,而且這一慣例已經延續了很多年。上一任云南巡撫將就將這個潛規則執行得很徹底。 青辰在戶部干過,所以知道了這里面的貓膩。 “巡撫大人,若是不孝敬戶部和徐閣老,大人是有盈余的。怎么會沒錢呢?” 程遠志聽了青辰說的話,眉毛不受控制地上挑了起來,心只道這個人真是想錢想瘋了,竟連徐延的墻角都敢挖了! 但是,很不幸的是,他程遠志是一個跟她一樣瘋的人。這部分孝敬的錢,他本來也不打算交! 在青辰來之前,巡撫衙門的人已向程遠志匯報了擬上繳稅銀的情況,他已經吩咐下去,打點的銀子一概免了,留下為云南百姓所用。只是沒想到,錢他還沒看到,這個沈青辰就早已打好花錢的算盤了。 這讓他有一點點不甘心。他擔著被上頭找茬的風險扣下的錢,還沒想好怎么用呢…… “去賬房拿了銀子,趕緊走吧!我要歇息了?!背踢h志初到任,已是讓青辰弄得一個頭兩個大。 她再不走,他只怕就要撐不住了。 青辰立刻頷首,“多謝程大人。今年秋收后,下官必定奉還?!?/br> …… 青辰和謝文元回到元江府衙,府衙內的人聽說了這些,無不歡呼雀躍。 新來的府臺大人果然是不一般,別人都是給巡撫大人送銀子去的,他們的沈大人是帶著巡撫大人的銀子回來的! 青辰還沒怎么休整,便去找了她帶回來的袁松。 袁松得了青辰相救,心中很是感激。對于這位一心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把自己從牢獄中救出來的父母官,他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青辰還尋來了其他擅于耕種的人,與他一起探討,集思廣益。而記事員則將他們所述一一記錄下來,編成了一冊書。青辰將這書刊印了很多冊,下發給了各縣。除此之外,她還讓袁松的人到各縣去講解冊子中的內容,為縣官們答疑解惑。 各縣接受完指導以后,又開始對百姓們進行指導。就這樣一層層培訓與轉培訓,用不了多久,元江府各地百姓就都知道了這一套個耕種的方法。 該施多少肥,間隔多長時間澆水,被蟲蛀了以后又如何處理等等,都是經過袁松等人積攢了多年的經驗而定下的標準。 在此之前,元江府的百姓們都以為種糧是最尋常,也是他們最熟悉而精通的事。他們各自循著自己的經驗,年年如此種法,從不知這干了一輩子的活,竟也會有不妥之處。被指導以后他們才發現,原來很多地方,其實可以更好。 用一句謝文元從青辰那里聽來的,他自己不是很明白的話來概括——這就是科學。 除此之外,青辰還用從程遠志拿借的錢買了農具和耕牛。此前因為許多百姓加入白蓮教,舍棄了自己的田地,很多地無人開墾已是就荒廢了。青辰心里很清楚,土地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她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荒著。 田地原本的主人不開墾,她便只能請其他勤勞的人來開墾。她給這些人發了新的農具和耕牛,并許諾這些地上收成的一半歸于他們。想通過付出勞力過上更好生活的人,自然十分樂意。 今年云南的氣候很不錯,雨水不多也不少。到了六月,元江府的稻子已經有二尺高了,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 青辰經常會到田里去看看,只一看就讓她感到心潮澎湃。 有什么東西,比這些象征了生命力的秧苗,更讓人向往呢? 獨自站在田埂上,她抬頭望向了北方的天空。天湛藍湛藍的,漂浮著潔白的云朵,陽光明媚而不刺眼。 她對著它,微微一笑。 不該向往的東西,便讓它靜靜地埋藏著吧。 比如,愛情。 這天晚上回到府衙時,青辰同時收到了兩封信。 是從京城寄來的。 她的心忽然跳得快了起來。 兩封,不知都是誰寄來的呢。 第135章 青辰拆開的第一封信,是陸慎云寄來的的。 他在信中的第一句話是:“聽說你到云南了,一切都好嗎?” 他是錦衣衛指揮使,消息自然是很靈通的。只是兩個月前他一直處在接連不斷的發燒中,云南的錦衣衛雖然給他去了信,但信件被送到北鎮撫司后,就被黃瑜扣了下來。 不用拆信,只看是打云南寄來的,黃瑜便大約猜到了信件的內容。他之所以把信扣著,是怕那邊報來什么不好的消息。他知道,若是青辰有一丁半點的不好,陸慎云就是拖著這副病軀,也會毫不猶豫地趕到云南去。 他自己妻妾好幾個,不過從來沒體會過愛情的滋味??吹疥懮髟七@個樣子,才知道什么叫愛得深沉。 等到陸慎云幾乎痊愈了,他才把信給了他,如他所料地遭到了陸慎云的責備。他本來還想解釋,但陸慎云連解釋的時間都不給他,只拆了信匆匆一讀,便自顧寫回信去了。 情這個字,真是難論。 青辰的書房里,燭光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