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節
福娘自然是笑著同意了,讓白嬤嬤去招呼了兩位妯娌在正殿落座。她是稍后就過去。畢竟,這時候的福娘是在寢宮的偏殿書房里,處理了宮務呢。 這時候福娘衣著打扮,還是頗隨意的。 去見了兩個妯娌自然得正式一些。 “諾?!?/br> 白嬤嬤應了話,隨后告退去辦事兒了。 福娘就是吩咐了宮人,侍候她梳妝打扮一二。 稍有小半刻鐘后。 福娘一切收拾妥當后,去了毓慶宮的正殿。 在那兒,漢王妃解蘊娘、趙王妃齊惜春,都是相互一邊品著茶,一邊聊了話。待福娘進了殿中后,漢王妃解氏、趙王妃齊氏就是雙雙起身,給福娘見了禮。 “二位弟妹多禮了,請坐?!?/br> 福娘虛扶一下,待兩個弟妹起身了,也是落座了。 福娘一落座,漢王妃解氏、趙王妃齊氏也落了座。 三人皆是坐定后,有宮人給福娘上了茶水點心。福娘這時候,也是端了茶盞,似乎準備品一品的樣子。 福娘不急著開口講話。 漢王妃解氏、趙王妃齊氏,似乎也是相互的安靜了下來。 殿中沒人講話,自然是非常的安靜啊。 這般又過了小會兒。 福娘擱下了茶盞,笑道:“這茶吃起來不錯。我瞧著,今年這貢茶的味兒正宗?!?/br> “對了,不知道兩位弟妹來毓慶宮,可是有什么事情嗎?”福娘開門見山問了一話道。聽得福娘的問話,漢王妃解氏說道:“此來,也無它事?!?/br> “我來是想向太子妃提前道一聲別?!?/br> 漢王妃解氏解釋了話,她說道:“父皇下了圣旨,讓夫君就藩之事。想太子妃也是聽說了。這事兒似乎有父皇的發話,肯定是要執行的?!?/br> “燕京城……” “燕京城往后,我是難歸來了。所以,也想來與太子妃述述舊。咱們妯娌之間,若是往日有不當之處,也想跟太子妃告一聲饒?!睗h王妃解氏起身,她正式對福娘參拜了一禮。 福娘忙是虛扶,指了宮人親自攙扶起了漢王妃解氏。 “二弟妹,你過于客氣了?!备D镎f了此話道。 “哪里,哪里?!睗h王妃解氏起身后,又是拍拍手,她身后宮人上面。那呈上來的一堆子錦盒里,想來是有一些好物件的。 “這是夫君和我的一點心意。望太子妃笑納了?!?/br> 漢王妃解氏指著一堆的錦盒,說了這些東西的用意,她道:“全然是這些年來,辛苦大嫂的多翻照顧了?!?/br> 福娘想拒絕。 可漢王妃解氏太誠心實意了。 最終,福娘收下了禮物。 其后,趙王妃齊氏的來意,跟漢王妃解氏一般樣,也是來送禮的。 福娘自然同樣是拒絕。 然后,趙王妃解氏也是誠意滿滿,福娘不好厚此薄彼,于是,也是只好收下了趙王妃送來的禮物。 第241章 漢王妃解氏、趙王妃齊氏送來的禮物, 福娘造了名冊晚間拿給了夫君朱高熙看一看。 對此, 朱高熙的態度是淡定。 “這應該是二弟、三弟的求和了?!?/br> 朱高熙自然看出來, 他的兩個弟弟這是識實務者為俊杰,這是認輸了。然后,來個城下之盟,送禮物是釋放一下他們的善意。 當然,也不排除了做給上面的永和帝看的。 “九月初十日。二弟、三弟就藩。到時候, 咱們一家人都去城外相送?!敝旄呶跣χ盅a充了這一席話道:“恩怨過去了,我倒真不好太計較。若不然,父皇……” “父皇看我咄咄逼人的話,指不定還要心疼了失意的二弟、三弟?!敝旄呶鯇Χ苤旄邥?、三弟朱高孜這是帶上了nongnong的懷疑態度啊。 不怪朱高熙如此想。 這些年來, 朱高熙在兩個弟弟的身上,沒占得什么便宜。虧是吃了不少,這算是長進了?當然, 也可以說,朱高熙是坐了太子之位,整個成熟了。 “好?!?/br> 福娘應了, 她笑道:“初十,二弟、三弟他們兩家人都就藩。咱們送一送,應該的。瞻元、瞻亨、瞻利、瞻貞, 就是小如意也要帶上呢。到底顯得咱們真誠心送了二弟、三家子人的人就藩鎮啊?!?/br> “畢竟, 往后再相見,怕是難了?!备D锸侵懒?,藩王就藩后, 沒帝王的旨意。一輩子就是窩在了藩鎮當混吃等死的宗室了。 “就是如此?!?/br> 朱高熙笑了笑,心頭真高興。 當然。 在次日。 對于給漢王、趙王就藩送行一事。福娘是跟懂事的四個兒子交待了。至于女兒?福娘表示,小女兒如意太小了。她到時候,親自抱著女兒參加一下,意思意思即可。 到是給兒子們交代時。 “二叔、三叔一家人就藩。真是……太急了些??上?,是皇祖父的命令,若不然,我和弟弟們給二叔家、三叔家的堂弟堂妹們的禮物,也不會太倉促了?!?/br> 朱瞻元表示,太可惜了。 當然,這是面上的態度。畢竟,朱瞻元對于嫡親的弟弟們愛護了??稍诿孀由?,對于堂弟堂弟們,同樣是愛護了。 這離別之時,哪能不贈送了離別的禮物。 “瞻元,你有心了?!?/br> 福娘夸贊道。 “娘,非是兒子一人的心意,這是兒子和瞻亨、瞻利、瞻貞三個弟弟,以及如意meimei,咱們兄妹五人一起送上的心意?!敝煺霸硎?,給堂弟堂妹們的禮物,不是他一個的意思。而是他的弟弟meimei們合計五人的共同心意。 “嗯?!?/br> 福娘點頭,更滿意了。 “你們兄弟齊心,都懂得友愛謙恭,娘真高興?!?/br> “瞻亨、瞻利、瞻貞,你們也是好孩子?!备D锟渫炅碎L子,次子、三子、四子自然也沒有落下,人人皆夸了一回。 永和四年,九月初十。 漢王、趙王就藩。 兩位王爺帶著家眷,給永和帝去請安了。 乾清宮外。 永和帝沒見了兩個兒子,以及他們的家人。永和帝只是讓貼身太監魏謹行去傳了口喻。讓兩個兒子出行即可。 這等態度。 讓漢王朱高晸,趙王朱高孜皆是失望的。 就是二位王爺的家眷,也是失望的。 這說明了什么? 永和帝的態度說明了,漢王朱高晸、趙王朱高孜是失去了圣寵啊。畢竟,這可是親生的嫡親兒子就藩。往后,父子再難相見了。 可永和帝連這樣一個機會,都不見了兒子一面。 只能說…… 這一位帝王沒心軟啊。 于是,漢王朱高晸、趙王朱高孜是帶著失落,在心灰意冷中離開了燕京城的皇宮。然后,兩支大隊伍,就是出了燕京城。 在燕京城外。 一處能瞧見了漢王、趙王離去隊伍的小山巔涼亭里。 一位中年的男人,穿著富人的錦衣,是在護衛的保護下在這涼亭里坐著看書。直到有身邊的護衛稟明了話。 中年男人才是起身。 他遙遙望去,能看見了漢王、趙王的車隊。 他站那兒,就是靜靜的望著,什么話也沒有多講。直到這車隊已經全部離開了。最后,他才是開口,說道:“走吧?;貙m?!?/br> 這個中年男人就是永和帝。 來瞧了這一眼,永和帝也只是想確認了,他的嫡次子、嫡三子是真正的要離開了。往后,父子再難見。 至于為什么不在宮里見了兒子們一面。 見了又如何? 永和帝明白,他不能心軟。 他是帝王,帝王對子嗣的愛,是小道這愛。 帝王大愛無情,可無情未必不是多情。因為,心胸太寬廣了,分到的人太多了,考慮的地方太周全了。有時候,某些人注定就得不到了太多帝王的關注。 永和帝的心中,社稷更重要。 皇太子冊立了,皇太孫冊立了。 那么,永和帝就不會再給了嫡次子、嫡三子任何的希望。這未嘗不是對他們的保護。至于,在皇太子這個長兄眼中,弟弟們沒威脅了,也就是可以平平安安的渡過了下半輩子的富貴生活。 當然,漢王朱高晸、趙王朱高孜是不會知道的。 他們的父皇永和帝對他們這一對兄弟,不是沒有父親的寵愛,而是放手就放手的徹底。讓他們徹底死心,去老實當一個藩王。 離燕京城三十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