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節
對于柳秀秀而言,女兒嫁得好,如今是膝下四兒一女,過得那就是福窩窩里的日子。至于兒子、孫子嘛,柳秀秀唯一擔憂的,就是出海在外的次子張春福了。 只是,今日是小外孫女的洗三好日子。 這等時候,柳秀秀自然不會提了次子張春福的事情。 這會兒,人人都是掛了笑臉。 福娘的娘家,這一回,自然是送了長命金鎖。 那長命金鎖上,除了雕刻了吉祥如意的福紋外,還有“長長久久、花開富貴”的四個篆字。 倒也是求一個好兆頭。 一家子人說了小話兒。 外面的洗三要開始了,于是,除了福娘的親娘柳秀秀留下來與女兒說說私房話。福娘的祖母是在兩個嫂嫂的陪同下,去外面添禮了。 “娘留下來,是想與你問問?!?/br> “怎么就如意被突然冊封為了寧國郡主???”柳秀秀問道:“里面可是有什么門道?” “你是不知道,咱們家突然多了好些拜貼。你爹、你大哥是謹慎的性子,這些熱絡上來的人一一婉拒了?!?/br> 柳秀秀說了這話時,還道:“娘就怕,你啊,在宮里也是得意起來。到底那樣的話,跟妯娌們不好相處了?!?/br> 聽得親娘絮絮叨叨的話,福娘笑了。福娘知道,這是娘家的親人都關心她呢。 “娘,也是如意討人喜愛。真沒旁的什么?!?/br> “再說,就是有什么,如意是正緊皇家嫡出的皇孫女,一個郡主那是使得的。至于我與妯娌間的關系?娘,你還不曉得我啊,我就是一個直爽的人?!?/br> 福娘笑得自然,她說道:“你且寬心,我的妯娌們都是好性子的人?!?/br> 在皇家講一團合氣。 福娘很明白,她的妯娌們就是心里不舒坦了,面子上也不會表現出來的。 更何況,福娘更清楚,皇家不怕得寵,就怕不得寵啊。 對于女兒的得寵,福娘表示,她和夫君自然會護好了小閨女的。哼哼,她家小閨女就應該被寵愛著長大啊。 這一場洗三。 非常的熱鬧著,畢竟,是三個皇家子嗣的洗三禮。賓客多,添禮的人更多。 一場繁華,一場熱鬧后。 福娘也是知道了。 元孜殿那邊的事情。 當然,對于三弟妹好心著,給兩個妾提了們份的事情。福娘表示,挺符合了三弟妹的行事作風。 至于元孜殿的添丁喜事兒。 福娘這邊收了對方的賀禮。當然,她也是回了賀禮。 嗯,就是福娘收了一份兒,回了兩份兒。 這一回,貌似吃虧了? 當回禮后,福娘有這么一個想法。 不過,福娘再想想,夫君三兄弟里,她家五個孩子呢。元晸殿,一嫡四庶,好像也是五個孩子。嗯,元孜殿兩嫡兩庶,四個孩子。 總得來講,這小兒之間的賀喜隨禮,其實,她家不虧的。畢竟,嫡庶有別。嫡出的隨禮時,總要厚三成的。 第222章 坐月子的日子, 對于福娘而言, 簡直是門清兒。所以, 她打發了這樣的時間的法了,就是聽一聽皇宮里,還有燕京城的八卦。 又或者讓身邊的宮女給念一念話本子。 說起來,這時代的話本子,嗯, 還是有些才子佳人。當然,也免不了鬼怪靈異之類的。福娘就是聽一個樂趣。 偶爾城,又是逗一逗小閨女如意。 日子如此不咸不淡的過著。也算是安逸。 十月一過,迎來了冬月。 眼瞅著, 還有九天就出月子了。福娘心情挺輕松了。 晚間。 朱高熙歸來后,還是專門來陪著福娘一起說了說小話兒。夫妻這時候,肯定分房睡覺的。 當然, 這之后,朱高熙還是問了問四個兒子的功課。 朱瞻元是兄長自然是照顧了三個弟弟,不光是管束著, 也是教導著三個弟弟的功課。在學業與習武方面,朱瞻元一直是一位體貼的好哥哥。 于是,在與妻子談話時。 朱高熙滿意了四個兒子的學業, 免不了又在妻子的面前夸贊了長子。對于另個三個兒子, 也是多有褒獎。 當然,這是在妻子面前說說。 在兒子們面前,朱高熙還是不能常??淞撕⒆拥?。就是偶爾里, 夸一夸他們罷了。 “這是我閑暇時,親手做的玉梳??纯?,可喜歡?” 朱高熙有一手好雕功,他也沒浪費。 在妻子坐月子時,遞了愛心小禮物。 福娘收了禮,心里跟吃蜜一樣的甜。福娘笑道:“這玉梳好,我瞧著就喜歡?!?/br> “辛苦你了,五郎?!?/br> 福娘說這話時,望著夫君的小眼神里,還是nongnong的情意。朱高熙擺擺手,笑道:“不辛苦,不辛苦,我其實也是愛好了雕刻的?!?/br> 夫妻二人又是談了小會兒話。 瞅著時辰不早了。 夫妻二人才是分開,朱高熙是回了正院的寢屋歇息。至于福娘,她還在把玩了那一把玉梳。這玉梳是夫君的心意,福娘把玩之時,那就是心里舒坦。 這一晚。 元熙殿是一片祥和。 坤寧宮。 徐皇后卻是睡得不安穩。 次日,醒來時,徐皇后還是有些頭疼的模樣。 “娘娘,可是昨晚沒歇好?”徐嬤嬤關心了徐皇后,小心提醒道:“要不,奴婢去傳了太醫來,給娘娘您診一回平安脈?” 徐皇后擺擺手,笑道:“沒事兒,就是沒歇好。今個午時,我小憩一會兒,補一眠就好?!毙旎屎蟛皇菒鄱嗍碌男宰?。 再則,也真沒什么大事。 就是睡眠不好,想來,被一補就無妨。 徐嬤嬤見徐皇后發話了,只得應了諾。 燕京。 這是大周朝永和帝登基后,新選定的皇朝京城。 這里離著高麗國,也是千里之遠。 高麗國,大周皇朝的東方小藩國。它位于樂浪郡以東,一個半島之國。 高麗國在今年換了一位大王,一位十八歲出頭的新國王。這位國王是高麗國先王的嫡子,當然,也是唯一的兒子。 這繼續王位,自然無可爭議。 唯讓高麗國上下文武憂心之意,就是此位大王身體病弱。 于是,身為先王一母同胞,同樣是嫡子出身的府院大君,便是當了攝政大君,輔佐了新王處理朝政。 高麗國的首府漢京。 這一座城,是高麗國的中心所在。 漢京城中,一處大宅之內。 一位道姑打算之人,正是端坐于左位。她的右邊,是一位婦人,那婦人正是滿面的笑容。一邊給道姑捧了茶,一邊笑道:“仙長,您請用茶?!?/br> “謝謝?!?/br> 這道姑就是從燕京城離開的靈仙道姑。 而這一位靈仙道姑與之談話的婦人,是漢京城內的一座官員大婦。此官員的官位并不是特別的高。當然,在京城之內,也算得一位人物。 因為,高麗國是士爵士祿。 也就是說,這高麗國的兩班文武,全是一個壟斷的階層。他們之間彼此聯姻,怎么此勾連一起盤根錯節。 整個高麗國,普通的百姓是沒有出頭之日的。 哪怕是寒門的地方,就是子孫有本事了,也不過是小官不吏一輩子掙扎了。真正的高官顯貴,你首先得有一個好出生。 對于高麗國這等階級固化的地方而言,還是有捷徑的。 當然,那也是相當于上層、中層人士而言。底層的百姓,呵呵,就不用肖想了。 “權夫人,您可是想清楚了?” 靈仙道姑對這位權氏官員的大婦輕輕的問了一句話道。 大婦臉上滿面笑容,她說道:“能讓小女去上國侍奉君王,是小女三生之所幸。權氏自然是愿意,愿意之致?!?/br> 靈仙道姑其實早就已經清楚了。 這權氏官員的大婦是巴不得這起子事情的。因為,這位權氏要奉上的女兒,并不是大婦所出,只是寄養于她名下罷了。 奉上一個名義上的女兒,得來了天大的好處。 權氏官氏和權氏大婦自然是非常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