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節
不過,若是這蕃薯,真像親娘說的那般產量高的話…… 朱瞻元琢磨著,這可算是祖父上位后,一種天賜祥瑞的好兆頭吧? 這樣的話,祖父上位后,一定更能坐穩了皇位,也有了天命加身。 朱瞻元想到了這些事情,就忍不住想到了,那個祖父上位時的倒霉大學士。至于那人啊,目前在宣惠帝這位皇伯父的身邊,還算得用吧。 唉,一個大學士,一個兩榜進士,在祖父上位后,落得一個十族誅之的下場,也是可憐的人??蓱z的不光是他求了名,更是拖累了十族的親人親眷。 真是…… 讓朱瞻元來講,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不過,朱瞻元倒也能理解一些,祖父那般做的原由。 因為,祖父是打著清君側的名議,實際上,是以藩王的身份奪得了皇位。這個皇位在屁股下,是很燙人的。 偏偏那位自許文人儒士的家伙,來一個忠臣不二主…… 呵呵,真是忠臣的話,想來祖父肯定成全啊。因為,這人帶來的榜樣太壞了,祖父若不嚴懲的話,后果就是效仿的估名釣譽者,必然如過江之鯉,濤濤不絕。 祖父做的,就是殺一人,誅這人十族,然后,以安天下。 事實上,后來的卷案上,朱瞻元的查詢結果,就是如祖父的做法與預期一下。 文人的腰桿,太軟了。 在刀架在脖子上時,跪下來的求生的人啊,真是大多數。 這也是為何? 祖父后來能坐穩了天下吧。 因為,祖父有一顆帝王之心,帝王多情,是多情于江山社稷。 帝王無情,是帝王沒有私情。 朱瞻元從祖父的私人手記中,看到了祖父曾經對那位忠臣的欣賞。但是,這不意味著,祖父欣賞這人了,在要下殺手時,會心軟了半分。 彼之英雄,我之敵寇啊。 立場,才是決定了一切的重要因素。 站隊,是一門學問。 “種田嗎?”朱瞻元開口說話了,他道:“挺好的?!?/br> “咱們宗室子弟,一飯一恩,皆是天下百姓供養。是應該好好的了解了,飯食來之不易。種田之事,兒子挺喜歡去學上一學的?!?/br> 朱瞻元這等態度,朱高熙瞧在眼里,擱在心上。 朱高熙覺得,長子這態度,甚好。 “你等小孩兒,到時候,可不許偷懶?!备D锩橄蛄藘鹤觽?,特別是二兒子朱瞻亨,著重的被看了兩眼。 在福娘中,長子是聰慧,也是穩重的。 這孩子既然落話了,一定是會認真學習,也是經歷一下實踐的。 至于三兒子朱瞻利,那就是一個安靜且聽話的好孩子。要不然,哪能老被二哥忽悠一下,就是上套了呢? 四兒子瞻貞太小了,就是湊個數兒,湊足了一家子人出行莊子上罷了。 唯老二朱瞻亨,這是一個狡猾的小孩兒。福娘覺得,這孩子即是鬧騰,又是活潑,而且,還貪嘴兒。 總之,福娘覺得,他們這一系的精華,全在長子身上。 二兒子啊,跟他大哥相反,得磨一磨,好好的cao練上幾回,多學一學。要不然,這孩子將來長大了,一定是一個鬧騰的二百五,又或者鬧騰的半罐水響叮當。 “兒子定然全心學習耕種之事?!?/br> 朱瞻元落了保證,還對爹娘說道:“爹、娘,你們放心,兒子身為長兄,也好好教導了二弟、三弟的。至于四弟,年齡尚小,將來長大了,兒子也會好好照顧弟弟們的?!?/br> 朱瞻亨是哼哼了兩聲。 他覺得,去莊子能玩兒嗎? 大哥盯人的話,想偷懶會好難啊。 朱瞻利倒覺得也不錯啊。他跟著大哥的話,也保證了,一定好好學。 一家人說著話兒,不時的,還是逗一逗瞻貞小盆友。這個消食的時候,也是笑聲不斷。 次日,福娘去了婆母那兒求了話。 把這出行莊子上,小住幾日的事情講了。 “去種地?” 燕王妃真沒有想到,長媳找她談了這事情。還是拉著夫君和兒子去種地。 嗯,這真叫一個稀奇。 “是啊,想著農事,是個關乎了吃飯的大事?!?/br> “《憫農》詩中有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备D锔袊@一回,繼續說道:“他們皆是宗室子,應該體會一下如今的日子,全是百姓奉養得來的。到底應該懂得惜福?!?/br> 福娘是十分認真的說道:“母妃,我總覺得,一個人的福氣是有限的。這惜福,才能更積福?!?/br> 燕王妃聽了長媳的話后,想了一想,笑道:“既然你們想去,便是去吧?!?/br> 燕王妃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婦人。 燕王妃自然更清楚,長媳這怕是想用農事的辛苦,給她的頭三個嫡出孫兒瞻元、瞻亨、瞻利仨兄弟,是留了印象深刻的一堂課啊。 至于瞻貞這個孫兒,真是湊數的搭頭。這個道理,燕王妃明白的。 至于兒子一家人出行,妻子兒子都去了,長子去一去,也是需要的。要不然,長媳領了一堆孫兒出行,燕王妃還不放心呢。 長子去了,燕王妃心里可松快多了。 “母妃,您可是一起去莊子上小住些日子,也是散散心?” 福娘又勸了話道。 燕王妃笑了,這一回,笑得更開心。 燕王妃當然懂媳婦的美事,不過,想一想夫君出征在外。燕王妃還是決定了,她得留守在了王府內。 這燕王府需要她這個一府主母給鎮著。她啊,總要當好了王爺的賢內助。 第153章 “不了, 你們去便好?!?/br> 燕王妃笑著回了話, 她說道:“好好的去游玩一翻也成, 我那些孫兒們還小,是應該去莊子上見識一下農事。就像你說的,種田之事,耕種之事,是國家大事?!?/br> “他們是宗室子弟, 應該明白這重要性?!?/br> 燕王妃是知道夫君的大志,既然燕王有志向,燕王妃是支持的。夫妻一體,她怎么可能不支持了自己的夫君呢? 燕王妃能做的, 就是做好了一個賢內助。 如果將來夫君大志得逞了,孫兒們就是更需要種得耕種一事的重要性。 孩子還小,多了解一些不是壞事兒。 燕王妃同意了福娘一家子的出行, 福娘這邊自然是高高興興的得了許諾,然后,準備了出行游玩。 說是游玩, 也算得做數的。 從燕王府出發,出了薊城,到郊外的莊子上。 福娘一家子人出行, 自然也是帶了身邊的親信人手。 朱瞻貞小盆友的年紀太小了, 所以,他完全是一個啥不懂的小嬰兒。至于朱瞻利,就是湊了福娘身當了安靜的好孩子。 唯朱瞻亨是湊在大哥身邊, 好高興可以去莊子里狩獵小動物。 這個小皮猴子,那叫一個上竄上跳了。 福娘這個當娘的,都是眉心直跳跳。有時候,福娘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活潑的過頭了? 薊城依然是熱鬧的。 城里熱鬧了,出了城后,城外就是寧靜與祥和。 當然,萬物在這個季節里,還是勃勃生機的。 “吖吖,哇哇……” 朱瞻貞小盆友在親娘的身邊,那是叫喚了外星語。 其實,這孩子已經會偶爾蹦跶出來一兩個單詞?!暗?、娘”也是會喊的。只是,他是學舌罷了,還真不是懂了這詞到底指啥? 朱瞻貞小盆友嘛,就是好奇的打量了窗外面的世界。 這個新鮮的,他頭一次瞧見的世界。 對于兒子說的外星語,福娘就是聽一聽,樂一樂。倒是她身邊的朱瞻利小盆友,有哥哥范兒,那還會偶爾的附合了兩句。 福娘瞧得樂呵呵,畢竟,兩個小盆友湊了一堆兒,一個將滿三周歲,一個將滿周歲的,那是聚在一塊兒,兄弟兩都是說得高興。 只是,福娘很懷疑,兄弟倆都沒聽懂了對方究竟在說啥?簡直就像雞對鴨講一般樣。 在車廂的外面,朱高熙騎著馬。朱瞻元同樣騎著馬。 將將要滿五周歲的朱瞻亨小盆友是鬧騰了好久,也得到了騎馬的權利。不過,朱瞻亨小盆友是跟親爹朱高熙騎了同一馬。 事實上,朱瞻亨小盆友不是騎馬,而是他爹帶他玩兒一圈。 “爹,馬太慢了,快些,快些……”急性子的朱瞻亨小盆友催促了他爹,那話里叫一個興奮啊。 朱高熙伸手,撫摸一下兒子的小腦袋,說道:“咱們得隨隊伍出行,不能再快了?!痹谛睦?,朱高熙是樂意兒子好騎馬的。 畢竟,騎射這等事情,皇家子弟都是要學習的。 只是,孩子還小,朱高熙是擔心騎得快了,讓兒子哪兒不舒坦了。 “二弟,咱們得隨著大隊伍。莫不成,你想把娘和弟弟們擱了后面嗎?”朱瞻元望著二弟,這般開口說道。 順著大哥的目光,望著親娘和弟弟坐得馬車廂,朱瞻亨有些擼嘴了,他到底不再要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