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一種莫名的直覺,讓朱瞻元相信了他自己的答案。 朱瞻元的想法,已經離開了兒子小院的福娘夫妻是不知道了。彼時,朱高熙與妻子同行,二人在夜色之中,一邊走,一邊聊了話。 “我真慶幸了,你今晚沒去參加了宮宴?!敝旄呶跤行c幸的味道。 “我倒寧可去參加了這一場宮宴,也不愿意咱們的瞻元生了這一回的病。瞧瞧這孩子生病了,剛剛痊愈一些,就是活潑的性子。我寧可我們的孩兒,一輩子都是開開心心,快快活活。真是讓孩子們遭一丁點罪,我心疼……”福娘反駁了話道。 朱高熙聽后,牙疼。 因為,他不知道應該回話。 回是,回不是? 朱高熙不想妻子受傷害,他自然也不想兒子受傷害。 無論是為人夫君,還是為人父親,朱高熙都想他愛親人,全部像妻子所講的,一生開開心心,快快活活。 “沒事兒,瞻元這不是已經沒大礙了嘛?!敝旄呶鯃唐鹌拮拥氖?,安慰了此話道。 “就是因為瞻元沒事兒,我才是這般輕松。若不然……”福娘不再講下去,這都要過年,應該講些吉祥的話。 宏武十九年。 臘月。 二十七日。 京城,晉王府。 拱衛司的指揮使帶頭,領著一校的力士,圍了晉王府。當天,拱衛司的力士從晉王府內,抓走了好些的人。 一時間,京城有些暗暗的震動。明面上,人人皆是小心。 當天,晉王世子、世子妃,被宏武帝下旨圈禁在了王府內。 同時,燕王府內。 得了消息朱高熙有些受驚了。 朱高熙讓管家閉門謝客,他不用宏武帝這位皇祖父發話,自我先圈禁了起來。不管如何,在朱高熙看來,先躲個這個新年。 其它的,等上面的發話。 宏武十九年,在一種很壓抑的氣氛中過去了。 宏武二十年,新年普一到來,晉王就上了請罪書。 宏武帝沒有理采,這位帝王是讓拱衛司的指揮司出馬,前往晉地,去把晉王一家請來京城。 呵呵…… 說是請,指揮司離開京城時,那是帶了一廂禁衛軍的協從兵馬去的。 春,元月十五日。 拱衛司的人馬沒到了晉地。 晉王過逝的消息,就先是上了折子,快馬加鞭的遞上了京城。 第80章 拱衛司的指揮使大人很無奈, 這他沒到地頭, 正主先玩完了。 他應該如何辦? 晉王死了, 一死百了。 留給指揮使大人的卻是一個爛攤子。 無奈的指揮使大人到了晉地后,對待晉王府的一桿子皇孫與女眷們,那是只能干瞪眼,不敢去打擾半分。 這位拱衛司的指揮使大人在等待了京城的指示。 燕地。 燕王府。 燕王在得了秘奏后。是沉默了許久。 最終,這位王爺召見了道衍和尚。至于他的心腹, 他自然也是召見了。 整個燕地何其大,燕王又是有野望的人。他經營之中的人才,自然是攏絡不少。這得用的,提拔上位。不得用的, 暗中慢慢替換就是。 總之,整個燕地里,燕王是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 與心腹們商量了之后, 燕王是有了底氣。 他準備坐看風云起,任那京城風波再大,他自然能旁觀者清。 不過, 燕王對于三哥的死,還是夸贊了一句。 “三哥,是一個真漢子, 拿得起, 放得下?!毖嗤醯倪@一句夸贊是真的。在燕王看來,晉王的舉動,那無外乎就是被皇父拿捏住了把柄, 與其被圈禁,當一個落寞的皇子,后半輩子等死呢。 晉王干脆的死了,死得何其利落。 那是半點不脫泥帶水。 晉王這一舉動,會不會讓皇父心軟? 燕王呵呵冷笑。 燕王與道衍和尚談笑之時,就是如此講道:“皇父不會心軟?;矢钢?,何其狠也,何其硬也。兒子,兒子,在皇父眼中,不及萬里江山的半分重要。更何況,皇父不缺了兒子……” 對于自己的皇父宏武帝,燕王自認為很了解的。 從小時候起,燕王就隱藏了一個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那就是燕王的身世…… 作為一個被馬皇后養大的兒子,從小在太子的光環下,當了一個小可憐的燕王。那種被皇父區別待遇長大的皇子…… 燕王看得清楚,在他皇父宏武帝的心中,也許只有太子才是兒子。 其它的,不過是血脈的延續的朱氏子孫。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小時候,燕王不是沒爭過,不是沒有表現過。不過,一切是一場笑話。爾后,燕王長大了些,懂事了些,他就自動當了太子的跟班…… 當得心甘情愿,當得五體投地。 總之,太子說往東,燕王絕對不會往西。太子說攆雞,燕王絕對不會抓狗…… 也是因為得太子的看重,燕王才會在成年之后,說動了太子,得了燕地的封領。這個地方,算不得諸王藩地中最富庶的。但是,卻是燕王愛重的地方。 燕趙之地多勇士。 燕王曾經想過,他不在京城混日子,他不在富庶之地渾渾噩噩過一輩子。他要去北方,去領導燕地的勇士,去掃蕩了北方的胡人。 搏一個開疆拓土的青史留名……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總得留些名聲與后人。 后來…… 后來太子死了。 太子的死,是一個□□,它讓燕王死燼的野心,是燃了起來。 頭頂的大樹,那讓燕王望而卻步的太子沒了。 都是皇父宏武帝的兒子,燕王想過,他若是繼承了皇父的宏偉志向,他必然是讓大周朝功績耀眼青史,他必然納北疆之地為大周朝的牧場…… 他要當一個青史留名的名君…… 然而,事實給了燕王狠狠的一擊。 宏武帝不打算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他要給他的孫子。那個沒有威望,那個憑借著是太子庶長子這個名頭的嫡系的庶孫…… “三哥,走好?!?/br> 燕王私下里,祭拜了他的哥哥。 “將來有必要,我會代三哥照顧了侄兒們?!毖嗤跽f了這么一句,他三哥晉王注定聽不到的話語。 至于說,宏武帝查出來的證據,燕王從秘報中,看到的晉王與白蓮教合作的事情。呵呵,燕王表示,晉王真那么做了,也是可能的。 畢竟,他三哥已經有些瘋狂了。 他們的皇父,給了兒子希望,又是狠狠將他們從云臺一腳喝到了深淵之中。 希望的丟失,特別是三哥就差了那么一點點…… 想三哥這等承受力差些的,不瘋摩不成活的皇子,一時間想歪一些,燕王表示,他能理解。 能理解,但是,燕王并不贊同。 在燕王看來,三哥晉王的做法,傻透了。 皇父宏武帝是開國帝王,這大周朝的每一個腳落,都不會缺了拱衛司的秘探。 三哥那等大張其鼓的動作,跟打死沒兩樣。 至少,燕王在皇父沒駕崩之前,他就不會蹦跶?;矢刚f要立皇太孫,他忍了。他就去北面打胡人,他就當一個好戰的將軍…… 總之,燕王是一心為公,半點不謀私利。 燕王就是借著大周朝的渾厚實力,打擊胡人的同時,練了他的私軍。 燕王在等機會…… 在燕王眼中,他的皇父為了皇太孫將來的平穩接位,那是把開國元勛們一網打盡了。說是為皇太孫掃平了障礙,一統中央的權威。呵呵,何嘗不是給燕王這等軍力強勁的藩王,也是掃平的障礙呢? 一個新君,沒有威望,沒有可靠的親軍護衛…… 在燕王看來,這等在中央皇位之上的新君,跟一頭可口的羔羊,沒什么兩樣? 小兒持金于鬧市,那是最深沉的原罪…… 更何況,常氏一族…… 燕王沒記錯的話,常氏與馬氏這兩族,都是消藩的支持者。 那么,皇父百年之后,皇太孫真是動了心思消藩的話,一場大亂……還未曾到來,燕王就已經感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