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柏醫生和好幾名白大褂都在基地門口,人一送救援船上送下來,他們就開始就地處理。 路知意正提著心等待凌書成的后續通知,就被匆忙經過的四隊隊長呂新易抓了壯丁。 他有些焦頭爛額的,因傷患太多,此刻要送往市醫院。 可陸地協作不光要負責傷患,還要配合一隊二隊三隊進行救援行動。救援船需要補給,找陸地協作。海上目前風向如何,找陸地協作。市里主干道上交通情況如何,是否會擁堵,找陸地協作…… 好像全世界的瑣碎雜事都要找上門來。 呂新易憋了口氣,只覺得忙到爆炸。 隊員在對講機里匯報:“呂隊,我們人手不夠,缺兩名隊員開車繼續把傷患往醫院送!” 呂新易恰好走過停機坪,扭頭就看見路知意和其他幾個等在那的三隊隊員。 “路知意,馮青山,我們人手不夠,趕緊過來!”他把手一招,下了命令。 馮青山小心翼翼地說:“呂隊,副隊叫我們在這等著,如果現場還需要派機過去,咱倆隨時要預備著支援——” “還支援個屁啊,一群要死不活的傷患躺在那兒,都去支援吧,愛干啥干啥,讓人死在沙灘上得了!”呂新易大怒。 馮青山頓時不敢吭聲了,看他叫得急,與路知意對視一眼。 路知意也能看見海灘那邊亂七八糟的場景,點頭,“走吧,我們去幫忙?!?/br> 沒成想這一幫,幫出了事。 負責陸地協作的是第四支隊和第五支隊,如今第五支隊負責安排現場,救援機、救援船只調控,海上情況如何,人員分配如何,而第四支隊主要負責傷員救治安排,也包括道路交通情況。 路知意與呂新易上了一輛面包車,緊急運送兩名在貨船上受傷的船員去往市醫院。 車是臨時調來的,沒有警報燈。 車上沒有其他人員,除卻一名醫務室的護士跟車,就只剩下她和呂新易在前座駕駛。 兩名傷員一名是溺水,一名是在撞擊中胸骨骨折,喘不上氣。 跟車護士說應該是胸骨扎進肺部,情況緊急。 可上了車,兩名飛行救援隊員哪怕會駕駛汽車,也一頭霧水,一是對路線完全不熟悉,二是從未支援過陸地協作,不明流程。 護士在后面催促著,神情焦急。 路知意一直呼叫呂新易,想要知道路線和路況,可那邊一無所應。 這情況也不可能調頭回基地要指令了,情急之下,路知意只能打開手機地圖,搜索市立醫院,按照導航一路找過去。 馮青山駕駛汽車,她來認路。 那護士忙著處理兩名傷者,根本無暇跟他們搭話。 可沒想到的是,因車上眾人都不通路況,地圖上選擇的是最近的路程,也是最堵的一段路。 堵車延誤了傷患的救治時間。 當兩人焦急萬分地抵達醫院時,那名肺部被胸骨刺穿的病患已經休克。 等候在醫院外的醫護人員將他抬上擔架,幾乎是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往手術室狂奔,留下路知意與馮青山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到底是松了一口氣。 一路堵過來,總算是到了。 兩人面面相覷,上車往回開,他們并不知道,回到基地后,還有一場不小的風波在等著他們。 作者有話要說: . 陳·護犢子·聲,即將上線。 200個紅包。 明天見=v=! ☆、第85章 第八十五顆心 第八十五章 路知意與馮青山載著跟車護士回到基地時, 各隊仍然在忙。 指揮中心的人在與海洋管理中心商議貨輪打撈事宜, 醫務室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聽說柏醫生都要抓狂了, 因為繃帶庫存告罄, 好些外傷藥也供應不上來了。 兩人往停機坪的方向走,大老遠看見救援機都回來了,凌書成留在原地對眾人說著什么, 韓宏一看他倆現身, 急不可耐地沖了過來。 “你倆跑哪去了?” 路知意一愣, “四隊的呂隊把我倆分去運送傷員了,說是人手不夠, 情況緊急?!?/br> 韓宏氣得扯開嗓門嚷嚷:“就他人手不夠, 需要支援?就他牛逼, 有能耐調走我們隊的人?媽的,這王八蛋!” 路知意一聽, 情況不對。 “怎么了,凌師兄也找我們了?” 韓宏深吸一口氣,“我們人手不夠, 凌書成在對講機里拼命呼叫你倆,需要增加量架救援機支援現場, 哪知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br> 三隊隊員一共十七名, 卻不是人人都能駕駛飛機。不少人都跟韓宏情況一致,當初在航校因為各種原因被停飛,或是沒能通過飛行執照考試, 沒有駕駛飛機的資格。 一梯隊的隊員都在凌書成的指揮下飛往現場,留在基地的就只剩下路知意和馮青山還有駕駛資格,而他們兩人一走,凌書成一旦需要支援,剩下的人員里壓根沒人敢開救援機去現場。 說話間,凌書成已經收到通知,要他去指揮中心開總結會。 他無暇與路知意說點什么,只在匆匆走過時一臉哀怨地指了指她,大意就是,“你坑死我了,小師妹!” 這倒不是凌書成做戲,他這反應已經是輕的了。 也好在出問題的是路知意,要是隊里的大壯漢,他鐵定沖上來就是一記無影腳,不踹到對方趴下不解氣。 這次開會,三隊少不了要被扣下頂“人員安排不當,指揮溝通不及時”的大帽子,他這代理隊長吃不了兜著走,少說也要挨一頓批/斗,外加幾萬字檢討。 然而事實就是,就連凌書成也低估了這次事件的嚴重性。 原以為行動出了問題,頂多是支援不到位,最終結果還是沒什么大影響,畢竟也就他在現場手忙腳亂了一陣,向一隊二隊的救援船申請支援后,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可哪知道下午六點半時,貨輪傷員的家屬跑來基地鬧事了。 那名傷員年約四十,一直在貨輪上工作,是附近小漁村里的人,一家老小就指著他賺錢糊口。 今日的海難里,他在觸礁過程中撞擊到肺部,胸骨刺穿了肺葉。 經過市醫院的搶救,他性命無虞,目前已經清醒過來,但因失血過多,送醫途中耽誤的時間太長,今后基本不能干重活,相當于失去了勞動力。 一家老小撲在他床前抹眼淚,偏隔壁病床的病號問了句:“救援隊不是離醫院挺近的嗎?二十來分鐘就能到,怎么會耽誤這么長時間???” 按照剛才醫生所說,這起碼得耽誤了一個多小時。 傷員家的老太太是哭得最起勁的,起先還在嚎啕大哭,邊哭邊喊:“我的兒啊,你叫我們一家老小怎么辦??!咱們全家就靠你一個人賺錢養活,你現在干不了活兒了,我們一家人只有喝西北風啊……” 此刻聞言,也忘了哭,猛地抬頭去看兒子。 男人剛動了手術不久,麻醉藥的藥效還沒退完,說話時舌頭都像是打了結,不清不楚的。又因為傷的是肺,說話時幾乎全是氣音, 他半瞇著眼睛歇在那,費力地說:“路上堵車,開車的也找不著路,一路查導航,稀里糊涂的?!?/br> 臨床病友立馬說:“那你這情況,趕緊去找救援隊的算賬!耽誤送醫時間的是他們,他們得負這個責!” 傷員的妻子遲疑了,“可救援隊的救了我老公,我們怎么好去找他們問責……” 病友拿出手機,眉頭一蹙,“我給你找找,之前還看了個新聞報道,說是120出車搶救一個心臟病突發的人,結果因為自己的原因在路上耽誤了太長時間,半路上人就死了。后來家屬把醫院給告了,拿了幾十萬賠償金呢?!?/br> “這,這樣好嗎?”妻子有些膽怯。 可病友勸道:“怎么不好?凡事都有個規章制度,120出車,規定時間是多少分鐘內必須抵達現場,因為自己的原因耽誤了時間,影響了病人的救治時間,都得賠錢,憑什么救援隊就不賠錢了?” 老太太一聽,立馬站起身來,一把拉過年幼的孫子,咬牙切齒地說:“走,我們找人算賬去!” 這種事情層出不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一路上,老太太都在理直氣壯對兒媳說:“我兒子是一家人的支柱,現在喪失了勞動力,今后難不成真讓我們喝西北風去?再說了,本來就是他們耽誤了我兒子的救治時間,該他們賠錢!你要瞎好心,不要這錢,別人也會要。人人都在為自己打算,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哪怕她心知肚明,從即將沉沒的貨輪上救出她兒子的,也是她即將前去聲討的救援隊。 可錢這種事,沒人會拒絕,沒人嫌多。 基地大門外鬧起來時,路知意正在訓練場和全隊人一起聽凌書成的總結。 他開完會回來,整個人灰頭土臉的,被批了個狗血淋頭。 上面可不管他是不是代理隊長,總之這件事情是你負責,人員調配上出現問題,我們就找你算賬。陳聲?陳聲遠在市中心開安全大會,這事兒跟他有什么關系?不過他所托非人,回來也是要寫檢討、挨批/斗的。 于是下班時間早到了,訓練場人去樓空,只剩下三隊全員留在那聽凌書成傳達上面的批評。 “路知意,馮青山,擅離職守,下周交一萬字檢討,這個月體能訓練加倍?!?/br> “你們剩下的,每人五千字檢討?!?/br> 眾人哀嚎:“為什么我們也要寫?” 凌書成痛心疾首:“因為呂新易來調人,你們沒一個跟他反駁!我們三隊的人,他說調就調,哦,就他忙不過來,就他需要支援,我們去現場的三架救援機上載的就他媽不是人了?” 末了,他咬牙切齒,“只寫五千,夠你們偷著樂了,老子要寫五萬!” “……” 眾人: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訓練場這邊正忙著開批/斗/會,大門外忽然鬧了起來。 凌書成收到通知,一愣,這不才從指揮中心開完會回來嗎?怎么上面又要召喚他了?他有點無語,敢情這是沒批夠,第二次叫去接著批? 不過上面還添了句話:“把你們隊的路知意和馮青山一起叫來,不要從大門前那條路過來,繞路來。另外,囑咐所有隊員待在基地里不要出去,特別是不準靠近大門?!?/br> 繞路? 繞什么路? 大門那邊出什么事了? 凌書成出神地掛斷電話,沖路知意和馮青山把手一揮,“你倆跟我去指揮中心,其他人解散?;卮箝T外可能出了點狀況,你們去食堂吃飯,吃飯待在宿舍不要到處走動?!?/br> 而此刻,基地外面熱鬧極了。 傷員家屬上門鬧事,不僅一家老小齊上陣,還帶上了小漁村里的街坊鄰居,全員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