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想到對面那位鐘靈兒與后宮那位正得寵妃子的恩怨,秦子墨唇角微勾,眼中閃過一抹感興趣的光芒,這段時間,這兩人可是沒少給他提供樂子。 他在皇宮里待了這么多年,可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沒有母妃的公主,能夠跟妃子干起來的,也不知道是該說這公主不智呢,還是那妃子蠢呢。 不過要說起來也是,這鐘靈兒博得父皇寵愛的手段,跟那些妃子博得父皇寵愛的手段還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至少,正統的公主是做不出在萬壽宴上獻舞之事。 人家最多最多也就是寫個書法,彈個琴啊什么的,畢竟,舞蹈雖然說看起來很美,給人的印象更是會格外深刻,但終究不是大家女子的正道。 私下里跳一跳,自然是無妨,可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讓人欣賞自己的舞姿,這就顯得有些太過掉身價了。 不過這倒是也不怪鐘靈兒會這么選,除了這個辦法,她怕是也沒有其他可選擇的余地了,誰讓出身太過尷尬了呢。 雖然上次萬壽宴上的舞蹈,讓皇室正統的公主們有些瞧不起,但不得不說,鐘靈兒的選擇還是博對了,若不然,她到現在估計也難得到承認。 “好戲?三哥最好小心一些,不要到最后反而被別人看了好戲!” 撇了一眼滿臉興致盎然的三哥,秦子軒又望了眼坐在對面,正與旁邊的嫻妃聊著什么的那位德妃娘娘,眼簾微垂,心中不禁輕輕的嘆了口氣。 要說他們這一代,其實已經很好了,只有三個皇子,也沒有上一代那般刺刀見紅,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是你自己不愿意前進,卻總有人會逼著你前進。 就像是他那位二哥,雖然更喜歡沉迷于書本之中,做個大學者,可在德妃和其娘家的推動下,卻也不得不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的事情。 “不過是些跳梁小丑罷了,若是連這都要在意,那你三哥我心得有多小??!” 注意到了自家弟弟的眼神示意,秦子墨只是撇了一眼,便不在意了,德妃,都生了個皇子,還只不過是個妃位,這女人有多蠢就可以想象了。 比之當年的蘭貴妃都有所不如,更何況,他現在也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毫無還手之力的小皇子了,哪里會怕這么一個蠢到家的女人。 “小心無大錯,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她可比兔子厲害!上次李家之事,她似乎已經意識到是三哥你暗中出手了,這仇結的可不小,更何況……” 接下去的話秦子軒沒有再說,他相信,對方應該明白他的意思,他現在說這些話,也不是為了別的,只是單純的給自家三哥提個醒,畢竟,德妃那邊私下里的動作可不少。 雖然說按照以前的那些事情來看,這人確實是不用太放在眼里,但誰又知道對方是不是在扮豬吃老虎呢,總之,小心一點是沒有錯的。 “好,我會小心的,不過,依我看,她要是真出手,也是對你出手的可能性比較大吧,如今在朝廷上,小五你可是風頭正勁??!” 見自家弟弟說得這般認真,秦子墨也嚴肅了一點,他畢竟也是從宮里長大的,雖然性子有些懶散,但該有的警惕之心卻還是有的。 只是說到最后,卻忍不住拍了拍自家弟弟的肩膀,頂著弟弟那格外犀利的眼神,調侃著說了一句。 “……” 瞪了秦子墨一眼,秦子軒簡直懶得搭理這貨,飲了口酒,便開始閉目養神,心里卻忍不住嘆了口氣,風頭正勁,他怎么可能不風頭正勁。 自古以來,改革一事哪里有靜悄悄進行的,不過風頭出得太多了,卻也未必是件好事,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他還是懂得,尤其是作為皇子,最不適合太過高調。 只是有些事情,他是沒辦法拒絕的,而且高調一些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不過他今后也確實該注意一下分寸了,等改革之事落下帷幕,他便可以安靜的歇一歇了。 正好,他也可以暗中的調查一下那些修仙中人,最好能在找個像紅禪法師那樣真正有能力的,這不只是為了小狐貍,也是為了他自己。 除夕晚宴,便這般在一片熱鬧繁華之中落幕了,所有人,不管敵對與否,都是一幅笑嘿嘿的模樣,哪怕是剛入宮還未到一年的鐘靈兒,也學會了與嫻妃虛與委蛇。 雖然秦子軒與自家三哥說話的時候,對于鐘靈兒并沒有多做評價,但其實,他才是最震驚的那一個,因為對方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來京城的時候,還不過是有些膽氣的柔弱女子,對一切事情都顯得有些逆來順受,可這不過才短短幾個月,對方就完全變了一個模樣。 由一個有些單純的少女,直接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后宮女子,這跨度實在是有些太大了,不過想到對方身上所經歷的,秦子軒卻又釋然了。 若是遭受了那樣的侮辱都還不知反抗,繼續像以前一樣,那這鐘靈兒怕是也活不到現在了。 雖然對于鐘靈兒的變化感到驚訝,但對方的變化卻與他并無多少關系,他也不太關心,自年節過后,他便又重新的進入了忙碌的工作狀態中。 平城的商稅改革很是成功,而以平城為中心,又接連建立了好幾個試點,以求穩步推進,鞏固成果。 沒辦法,自古以來改革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若是一下子把攤子鋪的太大,那很容易就被反對者抓住把柄。 這樣子一點點的推進,雖然速度要慢,但卻更加穩妥,起碼不會出現那種一個環節出了岔子,整盤計劃都要玩完的事情。 而在戶部忙著稅務改革的時候,偶爾的閑暇時間,秦子軒也注意到了林如海的后續動作,這位巡鹽御史,雖然已經死了,但在臨死之前卻給他父皇上了一封奏折。 秦子軒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感到有些好奇,還特意抽空進宮瞅了眼那封奏折,不得不說,到底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很是能抓準皇上的心思。 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皇上心中沒有什么地位可言,所以也不說什么其他無用的的廢話,直接便把林家所有的財產都上交給國庫,只求換取皇室對于他女兒的小小庇護。 第435章 而且似乎是為了防止賈家搗亂, 這份奏折后面, 還有幾張極為詳細的家產清單, 上面把林家現有的所有財產都給列了出來。 林家乃是世代列侯, 世代為官,別的什么固定財產,莊子鋪子土地之類的就不用說了,最值錢的還是要數那些珍稀古玩,和孤本古本。 這些東西, 那可是有錢都未必能夠買得到的,通常都是一個家族的底蘊, 不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就絕對不會賣出去的傳家之寶。 不過林如海就那么一個女兒, 林家傳到現在也算是斷了根了,沒有可以傳家之人, 再留著這些東西,也確實沒有什么用了,與其便宜了林家,倒還真是不如上交給皇上。 當然,秦子軒相信, 林如海也不會傻到真的把所有的東西都上交的程度, 一些銀票之類方便攜帶的東西,應該也是沒少給自己的女兒留。 畢竟皇家的庇護是庇護,總不可能真的掏錢幫他養女兒,不給林黛玉留下些銀子什么的, 那就算是有皇家的庇護,也不見得能過得多好,起碼這嫁妝就沒有著落。 對于林如海送上來的這份大禮,秦君還是很滿意的,他身為皇帝,又得了林家財產的大頭,自然不可能去惦記一點女兒家手中的東西。 為了避免事情不出什么別的差錯,主要是為了提防賈家把東西都給賣出去,秦君在看到這封奏折的第二天,便下旨內務府,讓人去賈府把這些東西拿回來。 同時也沒忘記跟著下了一道圣旨,封林黛玉為丹陽縣主,賜婚給賈寶玉,前者自然是為了給林黛玉一個身份,展示皇家對其的庇護,后者則是林如海奏折上所提到的。 或許是知道自己女兒的名聲已經被毀了,除了賈寶玉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又或許是林黛玉對賈寶玉已經情根深種,所以請求自己父親做出這樣的選擇。 總之,林如海的想法,倒是詭異的與林青保持了一致,都認為把林黛玉嫁給賈寶玉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在有一個縣主身份,有皇室庇護的前提上。 內務府的作用很快,這些掌控皇帝內庫的太監,對于收繳資產這種事情一向是最積極的了,或者說,很少有人會對這種事情不積極。 雖然說這次有著清單在,林府的那些東西一個都不能少,但那么多的寶貝,就算是看看,總也是好的,更何況,賈府可是大族,去一趟也總是少不了好處費的。 秦子軒只是在聽到消息的當天,抽空跑過去看了一下那份奏折,之后的事情便一概沒有過問,這不是他不感興趣,若是換了以前,他一定會過去湊個熱鬧。 不過現在他實在是太忙了,抽空去趟皇宮,已經是極限了,這還不是單純去看奏折,而是去父皇面前刷存在感的時候順帶著的。 他現在就連自己唯一的側妃都沒有多少時間見,每天一回到王府,基本上去青青的院落看上一眼之后,便是回自己的房間倒頭就睡。 沒辦法,即便他現在正處于少年時期,精力旺盛,熬一天夜都不會起黑眼圈的那種,但也實在是架不住這么白天黑夜的加班加點。 不過這樣忙著,倒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心里面的那些煩悶的情緒,都被滿腦子的工作給沖散了,頂多也只是偶爾才會想起一星半點。 等秦子軒再聽到這件事情的結果時,都已經過了五六天了,據自家八卦的三哥說,林家的財產果然全部都在賈家的手中,到那就直接搬走了大部分。 至于剩下的小部分,直接就讓那被派去的管家,在揚州城的時候就給賣了,換成了更方便攜帶的銀錢,當然,這其中,也是被這些人給貪污了一點。 賈家原本的想法,是把這些銀子都交給內務府,讓這件事情就這么過去,不過內務府那是什么存在啊,皇帝的私庫,多一件兩件的那沒事,少一樣那可都不行。 林如海這次可是把自己家產的清單都給送來了,到時候若是皇帝的興致上來了,想要查看一番,結果發現不對,那他們哪里擔得起啊。 雖然說賈家給的銀子,與那些被賣到的東西,價值應該是相差無己的,但內務府可不會為了賈家而擔這份責任,他們寧肯多麻煩幾趟,也不愿意圖這點省事。 而賈家在內務府的逼迫下,也只能是派人連夜跑到揚州,找各方面的門路,去把自己賣出去的東西再給買回來。 不過有些時候,賣東西拿錢容易,想再買回來可就拿了,這已經不再是錢的問題,而是面子的問題,好在,賈家現在還算得上是有那么點面子。 當然,這個世界上,不給賈家面子的也不少,對于那些人,賈家也不能動強,大多數都是賠著笑臉,加了高價把東西又給買了回來。 為此,賈家本就不太富裕的銀子,又很是縮水了一筆,本來就有些財政危機的賈家,比原著中更早的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不過,管家的事早就讓賈母找借口全交給了二房王夫人,是以,這要頭疼也是那位王夫人頭疼,賈璉在旁邊看著,還有些幸災樂禍。 對此,秦子軒也只能說,這是自作自受了,想當初,二房若不是怕自己的地位降低,死把著管家權不放,現在頭疼的自然就是賈璉了。 賈家和林家的事情不過是個小插曲,秦子軒很快就把這些事給拋到了腦后,又專心于商稅改革之事上了。 如今,經過了大半年的努力,商稅改革在那些試點地區已經能看到成效了,更多地方也相繼的展開了工作,距離全國推廣也只差最后一步了。 多日來的辛苦,看到了成效,秦子軒自然是很開心,所以在下班回到王府之后,聽到薛蟠求見的消息,他雖然有些勞累,但還是在大廳中接見了對方。 “草民見過寧王殿下!” 由一個侍衛帶著進了大廳,一路上那守衛森嚴的氣象,還有王府的威嚴,都讓薛蟠心中一凜,本就恭敬的態度變得更加恭敬了。 同時,心里面也不禁有些感慨,要說在現代的時候,這些王府他可沒少去,甚至故宮他都沒少進,可那時候和現在感受到的完全就是兩個樣子。 “起來吧,本王不是老虎,你不用這么拘束,隨便找個地方坐吧……” 見薛蟠渾身緊繃,一幅無比拘謹,看起來小心翼翼的模樣,秦子軒不禁搖頭輕笑了一聲。 他上次見薛蟠的時候,那么多人看著,這位都還挺有膽色的,也不知道這會就他一個人,對方怎么好像還變得有些畏縮了。 “多謝殿下!” 雖然秦子軒這么說了,但薛蟠還是小心翼翼的坐了半邊屁股,顯得很是謹慎。 沒辦法,他上次見五皇子的時候,對五皇子的各種信息了解的并不算深,只知道是位得寵的皇子,這回來了京城,聽得消息多了,他才知道,這位皇子有多厲害。 商稅改革啊,薛蟠是學過歷史的,自然知道,但凡是能夠主持這種改革之類東西的,那都是狠人中的狠人,這能讓他不緊張嘛。 “如今也快春闈了,怎么樣,今年的會試可有把握?” 見薛蟠仍舊是一幅無比緊張的模樣,秦子軒搖了搖頭,也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轉而問起了正事,他上次就派人打聽過薛家的消息,自然知道,薛蟠如今已經是舉人了。 雖然對于原著中的薛蟠,秦子軒是有些厭惡的,但既然薛蟠已經被人穿了,成為了自己的老鄉,那自然感官就是不一樣了。 當然,穿越乃是自己最大的秘密,即便是在老鄉的面前,他也不會暴露出來,不過稍稍的給一些照顧還是可以的。 更何況,同為穿越者,他很清楚,這種站在中華五千年歷史巨人肩膀上的感覺,只要這薛蟠穿越之前,不是那種不學無術的廢物,將來就肯定能有用得上的時候。 對方若是那種什么工科男,化學男,那自然就是更好了,不過從其過往的履歷看,似乎好像不是那種,要不然早就該有什么香皂牙膏之類的東西出現了。 “會試之中臥虎藏龍,有才德之士不知凡幾,草民也只能是盡力而為,談不上多少把握……” 這話薛蟠說得是真心的,完全不是在謙虛,對于會試他是真的沒有多少把握,這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全天下的英才都集中在科舉之上,而且還是每三年才有一次。 那難度可是要比前世靠什么清華北大之類的高得多了,甚至比考一個什么市高考狀元,甚至是省高考狀元都要難,他前世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一本罷了。 這一世,雖然是自幼便請了夫子,拼了命的學習,但說實話,他還是沒有多少信心,去和那些書香門第出來的子孫競爭,畢竟,那些人可是都有著進士在教導的,學習資源可比他要強得多了。 第436章 薛蟠的謙虛或者說是誠實, 讓秦子軒驚訝了一下, 身為現代人, 又是穿越到了古代, 想要不產生那種天老大我老二的思想,可真是挺難得的。 不過這個念頭也不過就是一閃而過,薛蟠會怎么想,與他的關系并不大,這次薛蟠登門, 就只是單純的過來拜訪一下,是以說了些話之后, 對方就識趣的告辭離開了。 當然,出身皇商之家, 家底豐厚,做人也很懂事的薛蟠, 并沒有忘記留下一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禮物,那是琉璃也就是玻璃的制作方法。 在聽薛蟠說起這事的時候,秦子軒其實是很驚訝的,因為在他看來,若是薛蟠懂得這些東西的制作, 市面上應該早就有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