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是,十二歲那年是我設計她掉進井里,可你也給她報了仇,我那么相信你,你讓我下井我就下井,結果呢?你把我困在井下,那么黑,那么冷,你騙我在下面呆了三天!她發三天高燒她報仇,你把我在井下關了三天,這還不夠嗎?!憑什么我就要忍她讓她,她喜歡什么就給她?” “你問我理由?”楚錦仿佛是什么都不在意了一般,她大笑出聲來:“好,我告訴你,我要比她好!我要給你看清楚,你瞎了你的狗眼,我比她好一千倍一萬倍!我嫁的比她好,我名聲比她好,我什么都比她好,你這個做哥哥的錯了!你看錯了!” “當年是你說的——” 楚錦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平時的哭,都是楚楚可憐,梨花帶雨。然而今日的哭泣卻是完全不管不顧,眼淚鼻涕混合在一起,全然沒有了任何儀態。 她仿佛一個孩子一般,匍匐在楚臨陽腳下,痛苦出聲:“是你說,我一輩子都趕不上她,我若趕得上她,你也會如此對我的——” “你如今卻還來問我理由?我還能有什么理由!” 還能有什么理由。 不過就是不甘心,不過就是想要爭。爭的哪里是什么榮華富貴,爭的不過是他這一份獨一無二的寵愛。 她也想像楚瑜那樣,被一個人放在心尖尖上。 楚臨陽那份維護毫無理智決絕瘋狂,她渴望嫉妒瘋狂不甘。 她大哭大笑,楚臨陽就一直靜默看著。 直到最后,她哭不動了,趴在他腳下,小聲抽噎。楚臨陽瞧著她,眼里帶著憐惜。 “對不起,我沒想過,小時候的事情,會對你有這么大的困擾?!?/br> 他聲音很溫和,楚錦慢慢抬頭,眼里帶了期望。楚臨陽拿出手帕,遞給她。 楚錦看著這方手帕,忍不住愣了神。 這個人很溫柔,是一種安定的、無微不至的溫柔。 她從小就最喜歡這個哥哥,每一年逢年過節他都會回來,那時候她就會站在門前,抱著他前一年送給他的布娃娃等著他。 他每年都會送不一樣的布娃娃回來,都是她最喜歡的。 可十二歲那年,跟著他回來的不僅是布娃娃,還有她那位一直長在西南,到十二歲才不暈馬車的jiejie。 見過楚瑜,她才知道,原來這個人給他的布娃娃,只是他溫柔里最微不足道的一份。年少的她心生嫉妒,她將一只貓兒扔進了井里,哄楚瑜去救貓,想用這樣的方式,去傷害楚瑜,發泄自己內心那一份不滿。 這件事被楚臨陽知曉,他沒有罵她,他反而和家里說,帶著她出去游玩。她那時多歡喜啊,以為沒有了楚瑜,哥哥就只是自己的哥哥了。卻不曾想,當楚臨陽帶著她出門之后,當天夜里,他就將她騙到了一口枯井里。 她以為的,最好的哥哥,將她騙到了井里,然后在井口漠然看著她。 她哭著求他放她出來,他卻是靜靜看著她:“阿瑜高燒什么時候退,你就什么時候出來?!?/br> “那她死了呢?” 楚臨陽笑了,他那笑容溫柔又冷靜,在月色下看得人心為之顫抖。 他溫柔問她:“她死了,你還活著做什么?你不該償命嗎?” 那一瞬間,她看著面前人從容平靜的神情,有一種絕望和不甘鋪天蓋地涌上。 她哭著問他:“為什么,她哪里好,我也是你meimei,你為什么這樣對我?” 楚臨陽靜靜看著她,冰冷出聲:“她哪里都比你好,你之心性,一輩子都趕不上?!?/br> “我怎么趕不上?我怎么不必她好?楚臨陽,若我比她好呢?” “你?”楚臨陽笑容更盛,卻仿若玩笑:“那你想如何,便是如何?!?/br> 你想如何,便是如何。 那言語撐了她多少年? 她讀書、認字、學詩詞歌賦、精琴棋書畫。她做到了當世女子所有要做到的最佳,楚瑜會什么?除了舞槍弄棒,她什么都不會。 可他心里,楚瑜仍舊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好meimei。 如果說最開始不過只是姐妹之間普通的嫉妒,日積月累,便成了嫉恨。 楚錦艱難閉上自己的眼睛,再也發不出聲音,楚臨陽靜靜看著她,許久后,終于出聲:“我那時年紀小,不懂得用更好的辦法,是我的錯??墒虑橐呀涍^去了,我給你道歉。我希望家庭和睦,希望你能體諒我,所以以后,不要去找阿瑜麻煩,好好當她是jiejie吧?” “若我不當呢?”楚瑜沙啞著聲音,楚臨陽有些無奈,嘆息道:“你慣來知道我的脾氣,你是我meimei,我自然是不忍心殺你的。只能分開情況來看吧?!?/br> “你若再做這種誣陷她名聲的事兒,我便拔了你的舌頭?!?/br> “你若動手讓她受傷,我便廢了你的四肢?!?/br> “你若讓她婚事受阻,我會為你尋一門更‘合適’的婚事,保證你后悔一輩子?!?/br> “若你害死了她,”楚臨陽眼中帶了憐憫:“阿錦,我會讓你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br> 楚錦不可置信,慢慢抬頭,楚臨陽蹲下身子,低頭瞧著她。 “阿錦,人都在長大。今日若不是我攔著阿瑜,你下一次再算計她,或許就死透了?!?/br> “把關在井里這樣幼稚的事兒,哥哥不會再做了,你明白嗎?” 楚臨陽眼里溫和得讓她覺得害怕,楚錦整個人顫抖不止。 楚臨陽脫下自己的外套,溫和搭落在她身上,他垂眸看她,滿是關切:“夜涼露寒,好好跪著吧?!?/br> 說著,他便站起身,往外走去,慢慢關上房門。 絕望、驚恐,十二歲那年在枯井里等待死亡的恐懼涌現上來。 他知道的,十二歲之后,她就沒辦法一個人待在黑暗的地方,可他還是要合上大門。 他在懲罰她!他要她知道,楚瑜是她不可觸碰的神明,永遠不能觸及的存在。 “不要!” 她試圖阻止那大門的合上,嚎哭出聲:“大哥,不要關門,我聽你的話,不要關門!” 然而沒有用。 正如十二歲那年她被他放進井里,他從不在意她的言語。 楚錦在屋里嚎哭出聲,楚臨陽站在門外,好久后,慢慢離開。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我先道個歉,最近主線是稍微走偏了一點,這個部分篇幅本來沒這么長,主要只是鋪墊如今衛韞與皇帝的微妙關系,宋世瀾、楚臨陽和衛韞結盟,衛韞從一個保護者轉變為被保護者的過程。但是因為我個人沒把握好詳略,對楚錦人物刻畫稍微多了一點,所以主線走慢了一些。本來想修文,但是考慮到修文對閱讀感的影響,所以梳理了大綱,會在后面盡量作出調整。楚錦這條線已經走完了,這點放心。 然后關于楚家一家的關系,我不會寫無緣無故的愛恨。 其實你們說的沒錯,單純的姐妹嫉妒不足以支撐楚錦壞成這樣,所以楚錦是有其背后原因的。 楚建昌和謝韻的家庭教育很有問題,楚建昌不太會表達感情,一開始大家就發現了,楚瑜私奔,他就靠打靠罵,楚瑜還是個女孩子。對于身為長子的楚臨陽,楚建昌寄予厚望,更是加重了這種情況。于是大哥的性格就變成了一個狠人,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的變態。他總是想做好,可是他不懂得一個正確的方式。長大后不懂,少年時更不懂,所以才對楚錦做了這種事兒。 上一章我說喜歡大哥,是因為我知道整個故事情節……沒想到大家誤會這么深。 上一章里,大哥一直笑意盈盈,但是你們看楚錦見誰都蹦跶,唯獨大哥就很害怕,而且在大哥維護楚瑜的時候,她就很激動。 然后大哥和楚瑜交談,讓楚瑜讓步,是因為他知道,楚瑜所謂給楚錦三次機會,其實是三次過后,可能就要對楚錦做不可挽回的狠事兒。很多讀者一直說楚瑜面對楚錦很弱雞,其實不是,是因為楚瑜不是一個搞宅斗的人,她是和天子這些抗衡的人,她動手不是什么搞壞楚錦名聲之類的,基本是要搞大動作。只是楚錦目前做的事,對于她來講無關痛癢,她難過的是楚家的態度,而不是楚錦本人,因此并沒有很在意,所以她給她三次機會。大哥是看出楚瑜可能要動手殺人,出于家庭和睦,所以來制止。這個時候他的確有點男人的心糙,這是真的。 然后在楚瑜說了自己不滿后,大哥說——我知道了。 大哥說“我知道了”的時候,對于他的性格來說,就等于這事兒我會幫你弄好你放心吧。 所以,大哥是真的妹控,楚錦是真的兄控,之前楚瑜出嫁前經常是在邊關,女人內宅之間他不太清楚情況,而且楚錦偽裝很好(畢竟當年楚瑜都被騙了),所以他一直以為姐妹的事十二歲那年他已經完美解決(個鬼) 我說那么多是想說—— 我真的沒想到你們誤會那么深,我真的不是想和你們對著干來洗白的,我真的不是叛逆,這是早已經有的情節?。?!不是我來和你們杠的??! 最后,可能對于很多小天使來講這樣的人物刻畫有點極端,我也是斟酌再三最后還是決定寫了這樣的人物。我能保證文章邏輯上的自洽,但是沒辦法滿足大家審美上的圓滿。 見諒見諒。 第37章 (6.15二更) 楚瑜第二日醒來,洗漱后到了飯廳, 便看見衛韞已經坐在那里了。蔣純和柳雪陽加上王嵐三個女人正聊著天, 衛韞跪坐在首座上, 正閉目養神。 他頭上束了玉冠, 身上穿了件玉色外袍。他跪坐時,腰背自然挺直,帶了一種少年明銳,如寶劍立于座上。 聽見楚瑜的腳步聲,他慢慢睜眼,朝著楚瑜點了點頭:“大嫂來了?!?/br> “嗯?!背さ阶约何恢蒙下渥?,看他明顯是要出門的模樣, 不由得道:“今日可是要出門去?” 衛韞點了點頭:“楚大人今日前往洛州, 我去送別?!?/br> 楚瑜微微一愣, 昨日楚臨陽同她說過要去西南的事,卻沒有說便是今日。楚瑜正要開口,衛韞便道:“既是大嫂娘家,大嫂不如同我一道過去吧?!?/br> 楚瑜笑著應了聲, 衛韞看著那人眼角眉梢帶了歡喜, 神色不由得軟了下來。 一家人用過膳后,衛韞領著楚瑜出門,上了馬車后,楚瑜慢慢想起來:“我父兄今日去西南,那宋家什么時候出發去前線?” “昨日已經去了?!瘪R車搖搖晃晃,楚瑜從車簾往外望去, 見過道上多了許多流民。 前方戰火紛飛,華京多少也受了影響,流民大批涌入華京,商辦采買也蕭條了許多。 看見這些流民,楚瑜不由得想起顧楚生。上輩子顧楚生其實并不是走這條疏散百姓的路出現在人前的。他先是昆陽縣令,將昆陽管理得井有條,投靠了姚勇之后,在姚勇提拔下從昆陽縣令升任為太守,再后來投靠衛韞,由衛韞直接提拔至金部主事、成為戶部特使,名義上是中央官員,實際上特派在昆州,掌管昆、青、白三州財政軍餉調用。 楚瑜上輩子,大楚和北狄打了足足兩年,這兩年幾乎把大楚國庫搬空,但因顧楚生優秀的財政能力,大楚并沒有發生大面積饑荒災難,也還算得過且過。 如今顧楚生走了這條疏散百姓的路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像上輩子一樣投靠姚勇。如果不能投靠姚勇,那青、白兩州的民生也不知誰來管理,等到衛韞接手,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情形。 楚瑜皺著眉頭想著戰場上事兒,衛韞也注意到她的目光。他瞧見外面流民乞討,以為楚瑜是因為流民心生不忍,便道:“我昨日已經聯合了各府,打算開倉放糧,先救濟著這些流民,等一會兒我去謝太傅府上,商量應對之策?!?/br> “開倉賑糧不是辦法?!?/br> 楚瑜想了想:“不如買些地來,將他們收做長工,去開墾荒地種些糧食吧?!?/br> 后面要打仗的日子還長,衛家封地均在戰線上,糧草大事,要做著計議。 衛韞聽著這話,斟酌著道:華京地價昂貴,就算是舉衛府家財,怕也安置不下太多……” “不到衛府,到汜水去?!?/br> 汜水在蘭州,離華京大約有三百里遠,蘭州多高山秀水,乃天險之地,又屬大楚腹中,少有征戰。楚瑜回顧著上輩子,大約也就在明年春天,華京便撐不住了,當時除了衛韞等武將,沒有任何人想過天守關會破,更沒想過北狄會在一夜之間長驅直入,兵臨華京門下。當時京中貴族卷了家財紛紛出逃,其中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汜水。于是汜水一時之間地價寸土寸金,地價飛升。 楚瑜琢磨著未來,但也不能說得太過明顯,便詢問衛韞道:“你覺得,姚勇可守得住天守關?” “守不住?!毙l韞果斷回答:“除非有其他人幫他,否則以他的性子,決計守不住天守關?!?/br> “你為何如此肯定?” 楚瑜知道姚勇守不住,她本以為衛韞也只是猜測幾分,卻不曾想衛韞竟是如此篤定。 衛韞笑了笑,給楚瑜倒了茶,又從抽屜里拿了點心出來,慢慢道:“姚勇此人向來更擅玩弄權術,他極愛惜自己的兵力,從來不肯用自己的兵和北狄正面對抗,不到萬不得已,他絕不會折損自己的羽翼?!?/br> “如今前線全是他的人,我不上前去,他絕不會安心,一定會保留實力,所以戰場上真要打,那就得有人愿意出血拼力,他從旁協助。陛下明白姚勇的心思,所以一門心思想讓我上戰場。我不去,陛下就把宋家派了出去。一方面宋家也不會這么用心用力,另一方面,我已同宋世瀾結盟,”衛韞抿了口茶,聲音平靜:“我幫宋世瀾把宋文昌送上了戰場,以他之心性,宋文昌怕是活不下來。只要他掌了宋家兵權,便答應我,只疏散百姓,絕不做正面交鋒。姚勇棄城,他就比他跑得更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