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尚云天如今在戶部做得順風順水,一路平步青云。對于漕運一塊,也是頗有些研究。 聽得白氏這么一說,他心念一動,倒是想起了一樁往事。 這一年冬天,在一場大雪過后,朝廷發現一批貨船上面載有熟鐵,從南方通過漕運向北方運送。 因為熟鐵可以制成兵器,歷來都是朝廷嚴控之物,這一批發現的熟鐵數量巨大,朝廷因此震怒,關押了船主,船把式和諸多伙計。而尚云天后來調過當年卷宗,知道當初托運的貨主的體貌樣子。 想到這,他對白氏言道近來若有北地胡人口音的兩人聯系白家運送貨物,必不要同意,將其引向崔家。 第92章 白氏雖然不知內里詳情,可聽尚云天這般一說, 頓時心領神會。 尚云天因為上輩子看過這案子的卷宗, 雖未親歷此陳年舊案, 卻將細節了解得清清楚楚。 現在曹德勝總攬兩岸的水務。到時, 他自有辦法, 讓曹將軍將此案移送到他的手上。那時候, 瑯王府卷入倒賣熟鐵案, 就算萬歲爺也容不下一個異姓王想要謀反。 瑯王倒臺, 他也會想辦法迫得瓊娘與瑯王一刀兩斷,崔家一家老小的命數皆掌握在他的手中,便是倔強如瓊娘也少不得要軟化低頭,到時候他自會想辦法將瓊娘護在自己的羽翼下。 想到此,尚云天不由得想起前幾天宮宴時的情景?,樛鯏y著新娶的王妃第一次參加宮宴,自然是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在他的印象里,他的妻子柳家將瓊一直是個端莊得一絲不茍的女子, 美則美矣,但有時候難免失了女子該有的嬌弱可愛。 可是那日宮宴上, 他再看自己前世的正妻,恍惚間好似變了個人一樣。 當時宴廳滿是貴婦, 可是一向好交際的瓊娘,卻壓根不往人堆里湊。只跟著那散漫慣了的瑯王, 坐在了宴廳的最邊角。 當時宴廳外寒梅綻放, 可是廳內的大部分人都無心欣賞。運河整頓在即, 沿岸的府司衙門皆有調動。大部分官員又與朝中權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誰不是臉上帶笑,心內掛著自己的算計,左右來回的套話寒暄。 可那江東王與瓊娘,明明是跟運河最有關聯的兩個人,卻悠閑自在地望著庭外的梅花有說有笑。 那印象里端莊得有些刻板的瓊娘,滿臉的輕松自在,一邊飲酒一邊賞梅,也不知那瑯王說了什么,竟然滿頰紅霞,伸手在楚邪的胸前輕輕錘了一下。 那瑯王順勢將她攬在懷中,將她微微翹起的櫻唇密實地銜住,看那情形,便是深吻舌纏,情不自禁的孟浪。 雖然這二人有殿柱阻隔,宴廳里的人全然看不到他們在無人角落的無狀??墒巧性铺齑嫘囊嗫磶籽矍骗偰?,便特意繞出了宴廳,來到了二人斜對面處的長廊里。只躲在柱子后面,將二人的纏綿看得清楚透徹。 那瑯王竟是如此下流,那雙手,還在他的瓊娘腰肢間來回游弋,竟是當他的瓊娘是妓館花魁,可以隨意褻玩不成? 再說那稍事抵擋,便被親吻得綿軟了身子的女子,這……哪里是他的將瓊賢妻?分明是被個浪蕩王爺帶壞了的女人,再也撿拾不起文雅端莊。 尚云天躲在柱子后,看這瓊娘與別的男人如此親密,心里像被鈍刀一點點切割一般,只恨不得沖過去,將他的妻子從那男人的懷里拉扯出來。 雖則心內血涌山河,可是他又不能不承認,這樣的瓊娘竟然帶著股他從來沒見過的風情,那般的嬌媚可人,竟似他曾經暗自希望她變成的模樣。 瓊娘為何總是一味不肯原諒他,卻轉而投入到了那不堪男人的懷中? 尚云天的心內困苦,更加執著,一意將瓊娘搶奪回來問個究竟。 瓊娘不知前世的丈夫立下奇偉志向。但是她自問今世的自己,的確有些墮落得不思進取。 反正自己嫁的本就不是個老實的丈夫,現在隱隱已經是皇室的眼中釘,rou中刺,自己何苦來的作賢婦能人狀,到處去拉攏聯絡人脈,再惹來萬歲的嫌棄? 所以遇到了趕赴宮宴這等子事宜時,便短缺了上一世的熱忱與主動。每次入宮只要吃吃喝喝玩玩便好,若是方便,便隨便推銷下自己新近的貨色,只佩戴在自己的身上,在眾位貴婦前晃蕩一圈,引來眾人詢問試戴。 如此往復,瑯王的這位新王妃生得嬌媚動人,又會穿衣打扮,卻不太熱心人脈經營的印象便深植于心。 這般的新晉貴婦,既無父兄在朝為官,又不喜好專營勾心斗角,便成了眾家夫人眼里無害的存在。 加之她先前經營素心齋和胭脂鋪子,與大多數貴婦都交情甚好,不必刻意經營,也很自然地融入到了京城一眾貴婦的高門廣宅里。 就連瑯王交情甚篤的二皇子劉剡都感慨,這瑯王妃的人緣可比她的夫君好上太多了。 這一年冬天,大部分的事情都如上一世般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一個極寒的夜里,殘喘續命得有些討人嫌的太子妃終于歿了。 太子也終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續娶新妃綿延龍子了。而最終成為新太子妃的,幾經波折,依舊是靳家的云曦小姐。 在成禮的前幾日,云曦自去了崔記,巧遇了正在店鋪里查賬的瓊娘。 瓊娘看出云曦這番前來,不像是買貨,倒像是有滿腹的話要對自己傾述。 于是便引著她入了鋪子附設的茶室,就著屋院外的水漏滴答,二人對坐在團墊上。 瓊娘幾次見云曦想開口,卻說不出話的樣子,便主動說道:“我大哥已經入了北營,此時大概已經快到邊塞?!?/br> 云曦沉默著沒有說話,只是略顯惆悵地轉動著手里杯子,輕聲道:“有時真羨慕你,也直恨不得自己是個抱錯了的,若是這般,我便也可像你一樣,盡卸了包袱,做自己想做的事,嫁自己想嫁之人……” 瓊娘是知道云曦前世的情形的,不過是與太子貌合神離,自安守了正妃的本分,笑看著太子府里百花爭艷…… 她也不知該說些什么,可是云曦的感觸,她又是最懂的。前世的自己可不正如云曦一般,因著侯門嫡女的身份,放不開手腳,全被拘束住了。 儲君的私德,不容她來評判,但是她敢肯定,若為人丈夫,自己的大哥柳將琚是比太子強上千百倍的。 可惜,她雖則有心去做什么,可這到底是他人的姻緣,若是男女雙方皆是無心使勁兒,她一個重生之人就算洞悉先機,也是無能為力。 是以,到了這等情形,她也只能提醒著云曦道:“既然做了決定,就不要拖泥帶水,你所嫁之人乃是太子,若是再心系我大哥,便是害了他去……” 云曦點了點頭,只依依不舍地從懷里掏出了幾封書信,道:“你說得對,這些東西,原是想留在身邊做個念想,可是聽了你言,卻覺得自己不該如此,畢竟是我先負了人,何苦來作多情狀? 說話間,她便將那幾封書信遞送到了燒茶水的爐火旁,看著火舌漸起,將那幾封書信燒為灰燼。 瓊娘看得背后一涼,沒想到云曦還有哥哥的書信,那若不是自己說出那番言語,云曦豈不是要將這些書信一直留在身旁,將來若是被太子爺不小心看到…… 前世瓊娘離世得太早,并不知哥哥陣亡的詳情,不過若是太子知悉,自己的王妃與哥哥婚前有情愫首尾,按著他的個性,必除之而后快,在陣前設置意外,要了哥哥的性命也不一定。 得虧云曦是聽勸的,燒了這些把柄,將來也能給哥哥少些煩亂。 云曦其實也沒想跟瓊娘說出個什么來,不過是覺得瓊娘是柳將琚親近的meimei,與她對坐一會,仿佛與柳郎也挨得近些。 到底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就算先前一早便做好了為家族犧牲的準備,在大婚之前,卻也還是想要緬懷下那注定不可得的感情。 只是與云曦閑坐了片刻,那云曦便起身告辭了。 瓊娘一個人坐在茶室里,嗅聞著云曦留下的余香,也沾染了些許惆悵。一時想著邊關的哥哥,前途未卜,生死未定,心里起了煩亂,竟然是長長嘆了一口氣。 恰好瑯王從督府回來,順便來店鋪接王妃一起返家。剛入茶室,便看到瓊娘嘆息悵惘的樣子。 如今算起來,二人已經禁了云雨月余。 楚邪別的沒體會到,卻是將雄風不振,根須不足男子的自卑體會得失淋漓盡致。 此時見自己沒滋潤過幾回的嬌妻,懶乏了眉眼,慵倦無力的媚態,登時覺得是自己讓她空乏床榻的緣故,竟然莫名心虛焦躁得很。 偏是自己的錯處,又不能急,便走過去,攬著她的腰道:“就快了,且熬度上幾日,莫急?!?/br> 瓊娘心自惆悵,卻被這王爺鬧得沒了頭腦,只偏頭問:“什么快了?” 瑯王將修長的大腿一伸,靠坐在軟墊上,一向倨傲的濃眉俊目,帶著七八分的不自在道:“自然是開閘疏導溝渠的日子快到了?!?/br> 瓊娘一聽點了點頭:運河之上的確是有幾段淤泥高積之地不大舒暢,卻得好好疏通疏通,不然那船過的總是不大順暢。 她便開口道:“可不是!也不知到時候能不能盡力一次導通,若是往復幾次,可真叫人著惱!” 瑯王一聽,邪氣挑了挑眉道:“不過是郎中不讓本王出力,若真是讓本王鏖戰,怎么可能不是一次導通,一戰到底?” 第93章 饒是瓊娘自認為話頭機敏,也是愣了一愣, 好半天才反應過來王爺話里的意思。 只恨不得用手里地毛筆好好疏通了江東王的嘴。 二人說鬧了一陣, 瑯王倒是想起了正經的來, 說道:“江東過些日子來人, 本王的堂妹要來京城,你待回府去,且看哪個院子適合, 便命人布置安排去了?!北銣蕚浠剞D王府。 楚邪親眷單薄,數得著的親戚便是那么幾個。他一說堂妹,瓊娘立刻便醒悟出是誰的。 便是那個當年在獵場與她發生口角的女扮男裝的小姐。 嚴格說起來,若是不因為那位蠻橫的堂妹, 瓊娘當初跟哥哥柳將琚一起狩獵時,壓根不會跟瑯王產生交集,更不會今兒讓瑯王牢記住她, 以至于當初拉車的馬被下藥失控撞上人時,被瑯王一眼認出來。 想到這, 瓊娘緩緩吐了口氣, 不大確定自己跟那位言語甚是粗魯的堂妹是否相處得來。 瑯王也看出了她的神色,不過他覺得瓊娘如今已經貴為王妃, 更是表妹楚依依的大嫂, 既然是這樣,也當如他一般疼愛他的堂妹。 于是又開口道:“楚依依與本王一般, 年幼失了母親, 是以脾氣比較著一般的女子要乖僻些, 眼界也高些。這次她來,乃是叔父囑托本王為她尋一門合適的親事。這也少不得你這個嫂子代為相看張羅?!?/br> 瓊娘一聽,更是頭大,只覺得但凡男人似乎都覺的一旦成了嫂子,便文武俱全,可以替個全然陌生的唐小姑子相親張羅人生大事。 可就在這時,喬掌柜喜形于色道:“東家,來了筆大買賣!” 原來這日船塢那兒來了兩個北地的客人,說是要從南方運些糧食回北地,而且貨量甚多,足要包下五條大船。 崔家船行的生意蕭條了許久,驟然來了大買賣,喬掌柜能不喜出望外嗎?當下便應承下來,趁著船工裝船的時候,把這消息告知了東家,叫她也跟著高興一下。 瓊娘一看時辰還早,便想去瞧一瞧。干脆換了男裝,叫瑯王先回去。 瑯王瞇著眼兒看著穿得像個儒雅小書生的瓊娘,心道:得虧是老天有眼,叫她成了個女兒身,若是男兒,又長得這般模樣,豈不是要教本王沾染了斷袖之癖? 心里這般想,便覺得這小婦便扮作男人裝也是個招蜂引蝶的,既然空余半天時間自然也隨著一同去了。 當二人一下馬車,那邊白家派來盯梢的伙計便盯緊了。 直到二人查看一圈,出了碼頭后,他便馬不停蹄地去稟明了白氏。 白氏接過丫鬟遞來的茶盞,一邊撩動蓋子一邊問:“看清楚了?可是接的兩位胡商的運貨?” 伙計也是機靈的,點頭道:“我在崔家船行里有相熟的酒友,聽他言,便是您說的那兩位,他們托運的是糧食和干果,不過好像糧食箱子里隨便借著便利,埋入了些瓷器,正好可防止風顛浪涌打算了瓷器。好像那些瓷器還挺名貴,兩位胡商裝船時都沒有船行的伙計,而是自己另外雇傭了人來裝貨?!?/br> 白氏聽了點了點頭,轉過頭問:“尚大人,您看這事情,穩妥??堪??” 尚云天一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聞言笑了笑。當年他代為主持刑部,查閱卷宗,正好看到這這宗陳年舊案。案卷里寫的清楚,那偷運熟鐵的胡商,正是用糧食搭配瓷器來掩人耳目。 前世的白家,因為沒有在運河開鑿之初,有如崔家一般有力的競爭,并未如現在一般在漕運上如此煞費苦心。一般的船行起初還是能接到些零活的。 那被胡商找尋到倒霉船行,最后落得全家皆被收監發配嶺南的下場。 尚云天想到這,微微合攏了眼,若是有其他的辦法,他也不想如此對待瓊娘。 可是他不能眼看著瓊娘不知懸崖勒馬,一味與瑯王那等反賊為伍。 此番,他其實劍指瑯王,現在瑯王身在京城,遠離江東根基,是將他斬草除根的最佳時機。而瓊娘不過是受了梁王的牽累吧了,他最后一定會護得她周全……、 想到這,他緩緩開口道:“待得船行,哪怕半里,也是罪證確鑿,剩下的,便看曹將軍如何排兵布陣了!” 那兩個胡商的貨品眾多,裝了一夜后,便整船待發,待得第三天,崔家船隊緩緩離開碼頭,五條大船排成一個縱隊,逆流而上,浩浩蕩蕩向北而去,一旦出了運河,便駛入外海,北上邊塞。 瓊娘定做的貨船的甲板有十幾丈高,光是造船用的木料扎實,幾艘大船前后而行,甚是壯觀。往來的小客船經過貨船時,便如螞蚱站到了貓下面。船上的旅者紛紛仰頭上望,不住得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