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太子坐在一旁一直微笑作陪,直到宴會散后,出了瑯王府上了馬車,才臉色陡變,回到東宮后,叫來侍衛問道:“不是說瑯王府上收了二十多只熊掌嗎?” 那侍衛小心道:“的確是收了二十多只,全是上好的公熊掌。而且胡大人的那封請柬,也是小的派個臉生的送去的……圣上的旨意,殿下您也未及傳達各府,這瑯王怎么會有所察覺,今日來了這么一出魚目混珠呢?” 劉熙的臉色變了變,將手里的茶杯摔得粉碎,狠狠道:“早便知他是匹惡狼,表面一副閑云野鶴的模樣,實際心機最是深沉,他這是一早得了風聲,暗中做了準備,只等本宮出丑!” 那侍衛聞言緊聲道:“那該如何,要不然……” 太子揮了揮手,道:“父皇偏心得沒了邊兒,他初來京城,父皇正是熱絡的時候,做什么也是無用,搞不好還會惹來圣心厭棄……對了,那個姓尚的書生找到了嗎?” 那侍衛緊聲道:“還未曾……屬下會加派人手?!?/br> 太子聞言輕輕皺眉道:“雖然是個沒有背景的書生,但是也要加快找到,只有人死了,才死無對證,本宮不想再出什么差錯?!?/br> 那侍衛領命依言退下,東宮恢復了沉寂,只太子獨坐在幽暗里,面目陰沉地思索著什么…… 瑯王府的席宴一直擺了三天。 到了第三天收尾時,崔氏夫婦也是累得倒在暫住的板床上呼呼大睡。瓊娘也累,可是身在王府卻又睡不著,只解了圍裙,來到廚房旁的荷花池邊的柳樹下,獨坐一會,享受片刻的陰涼。 今日忙了一天,飯也沒怎么吃,瓊娘想著涼快一會,便去從廚房撿些整齊的菜品燴飯吃,待得第二天一早,與管家核對了菜品消耗的賬目后,便返回自己的食齋。 正望著荷池上長鳴的蛙兒出神之際,腰身突然被拎提起來,一陣風的功夫,整個人被夾著翻了墻,一下從外院轉入了內院之中。 瓊娘連驚嚇都來不及,便看見了瑯王那張欠揍的俊臉,似笑非笑地擺在眼前。 瓊娘被嚇得小臉兒煞白,方才那股子失重不能平衡的感覺,仿若前世被推入井中時不能自持。 她差點以為,自己又要被推入池中,再次成為溺死之鬼。 那瑯王原本以為這潑辣辣的小娘被自己裹著過了墻后,定然一副假正經的樣子出言嘲諷奚落著自己。 可是沒想到,昨日還對著皇帝侃侃而談的小娘,現在卻蓬亂著發鬢,紅著一雙大眼,晶亮亮的淚花已經涌到了眼角處,似斷線的珠子般滴答掉落,一張檀口微微張著,似想呼救,卻喊不出的樣子,那白慘慘的臉兒,讓人看得心疼。 楚邪原本調戲的心思登時甩得沒了蹤影,直覺得崔家小娘這幅樣子,沒得叫人心疼得發緊,只想講她捧在手心里哄得露出笑顏。 當下收起了戲謔的表情,立刻摟住了好似離魂的小娘,抱在懷里輕輕的搖晃,輕輕撫著她的后背,如同誘哄小兒般道:“本王跟你開個玩笑,怎的嚇成了這樣?” 第38章 因為這一嚇, 勾起了瓊娘急于忘記的前塵,那種淹溺的感覺涌起, 讓瓊娘不得呼吸。 竟然沒有推開瑯王, 只任著他將自己摟在懷里柔聲細語安慰。 直到瑯王吻啄上了她的臉,將她臉頰上的淚舔吻干凈,瓊娘才緩過神來, 猛地一把要推開瑯王。 可是楚邪一早便料到這小娘翻臉無情, 兩條鐵臂牢牢扣在一處, 只圈住了懷里的嬌嬌, 貼著她耳道:“先前那般貼心為本王著想, 怎的翻臉就不認人?可惱了本王嚇你, 讓你咬一口可好?” 瓊娘氣得也顧不得尊卑,只用手捶著他的胸道:“便是這樣謝你的恩人?哪個要咬你?整日貪圖女色,沒得沾染了脂粉, 腌臜了牙口?!?/br> 瑯王愛看這小娘氣紅臉頰瞪他的光景, 覺得那話里全是熏人的醋意, 徑直將她抱起,大踏步地朝著自己的院內走去。 瓊娘一直氣急,口不擇言,見他將自己往內院抱,頓時慌了神,只掙扎著要下, 冷聲道:“王爺, 你要做何?再不放手, 奴家可要喊人了!” 瑯王似笑非笑了下:“那也正好,叫你家人見了你與本王有牽扯,也好死心將你給了本王,此朝便不用返家,關在府里哪也別去,正好不愛看你給別人洗手做羹湯?!?/br> 這么一說,瓊娘果然閉了嘴,只用一雙靈動的眼兒憤憤地瞪著他。 瑯王也不介意,待入了臥房的正廳,將她安放在對著門的硬榻上,指著那榻上的小桌道:“問過廚下的幫傭,說你這幾日都沒正經吃東西,這般纖瘦,難怪本王方才一提就拎過了院子,這桌上的菜都是新制的,清爽下飯,你快些吃?!?/br> 瓊娘低頭一看,果然是精致的幾樣圍碟。俱是油香豆芽,芙蓉蝦仁一類的夏季涼菜。 她這幾日吃得的確是少了,不光是因為勞累沒有時間,主要是在廚房那樣的油煙重地,聞一聞都飽了,待得自己吃時,滿眼油膩,竟有些食不下咽。 如今在吹著清風的屋堂里,看著幾樣清清爽爽的小菜,就著一碗過了水的粳米,竟然胃中長鳴陣陣。 瓊娘覺得腸胃不爭氣,一時羞澀。只掙扎著要下地說:“謝王爺的好意,只是奴家不慣吃這些,廚下已經準備了飯食,這便回去吃了?!?/br> 楚邪有些不高興了,只拖著長音說:“本王不放人,你想去哪都是白想!” 這話一語雙關,瓊娘自然聽得明白——若是惹了這位不高興,恐怕府門也難出去,那她的食齋豈不是不能再開張。 想到這,瓊娘拿起了碗筷,夾了一口豆芽入口,準備趕緊吃完應付了這無賴王爺。 可一入口,瓊娘便微微睜大了眼,這豆芽怎的這般爽口甜脆,帶著股海味的鮮美?與她平日吃的竟不一樣。 瑯王見她上了道兒,只笑著將一碗冬瓜湯挪到了她的近前道:“知道你見過世面,不敢拿尋常的小菜應付,這拌豆芽用的醬油與你平日用的豆釀的不同,乃是用了兩種,一種是古法鮮rou腌制而成的rou鮮,還有一種是南蠻所喜的魚蝦釀造的魚鮮。兩者相配,調味最美,引得鮮味倍增?!?/br> 瓊娘兩世為人,卻從來沒有吃過這所謂rou鮮,魚鮮的醬油。 一則,古法rou釀因為造價極高,早就被摒棄了,改用味道差不多的黃豆釀造。 二則,蠻夷沿海,離得沅朝甚遠,也只有瑯王這樣與蠻夷征兵作戰過的,才有機會得了那里的調料。 這般想著,嘴也變得誠實,就著鮮香的小菜,吃了有大半碗米飯。 楚邪見她吃得舒爽,小嘴被香油浸染得艷紅鮮亮的光景,一動一動的,覺得心里也一直癢癢,便也不說話,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她。 待得她吃得差不多了,才懶洋洋地靠坐在她的身旁道:“已經讓人將這些個醬油裝罐封口,全送到你家里去?!?/br> 瓊娘聽了他這話頭,并不是不放自己的意思,心里一松,道:“奴家經營的是素齋,這些個醬油皆沾了葷腥,也用不了,王爺自用就行,不必給奴家?!?/br> 瑯王用長指卷了她的衣帶,心不在焉地繞弄著玩,鼻尖挨得近,嗅聞著她脖頸處的淡淡幽香道:“又不是給不相干吃的,你自吃便是了?!?/br> 瓊娘一直想要找尋個勸誡瑯王的機會,此時屋內只有二人,并無小廝丫鬟,雖然王爺半倚在自己的身邊沒個正經形狀,但卻不失進言都是好時機。 想到這,她伸手搶過了自己的衣帶,飲過了清口的龍井茶,用桌旁的濕巾帕子一邊擦嘴一邊道:“王爺如今入了京,做了京官,當知此地不比江東,百十來雙眼兒在看著王爺,就好比前兒宴會上,只一道菜而已,便可被御史大做文章,王爺若不謹慎,累及的不光是王爺的聲威,只怕是以后要惹上解不開的禍端……” 話都是正經的,可惜王爺此時心里想的卻是不正經。只挨了她的鬢角問:“你這話說得,倒像是本王的正頭娘子,句句都透著關心。只是為何老是假正經,不肯跟本王親近,這幾日想你,夜里也睡不實,要是瓊娘你在本王的懷里該有多好……” 瓊娘無奈地嘆了口氣,心道:古人誠不我欺,對牛彈琴,果然是白白彈出高山流水的佳音。 如此這般,也算仁至義盡,她對著前世的恩人,也不算虧欠什么了。 可是與瓊娘的興味闌珊不同,瓊王卻覺得自己到底是看出了小娘的心思。 她是心里有他的。不然怎么會這般用心對他?只是她經歷了柳家的富貴,一直當嫡出養的小姐,若讓她做小,自然是不愿的。 可恨她的生父母身份太低,就算是他想提了她做正頭的王妃,也抵觸了大沅的法——所謂官商不通婚,雖則官家可納了商家女為妾,可是若為妻,便亂了綱常。更何況他身為堂堂王爺,更不可能娶個市井小商之女當王妃……楚邪覺得崔家小娘還是年紀太小,歸得崔家太晚。還沒有醒悟弄清自己的處境,總是存著不太現實的妄想。 既然如此,他也不忍心再提點她,只由著她任性段時日,自己想清楚了,愿進王府了,他便將她抬入門里,以后就算有了正頭王妃,也不過是立在那擺樣子,他心里只愛她一個就是了。 二人想的是南轅北轍,但是面上都是出奇的和善。 瓊娘琢磨出了這王爺現在不欲來橫的,只要不激著他,順著毛兒摸摸,大約就能出府,便只耐著性子跟他扯些個零散的風花雪月。 而瑯王呢,如今是立意討好了這小娘,要她知了他的真心。雖然忍不住摸摸纖手,吮吮那紅艷艷的嘴,叫小娘允諾了日后定要偷偷出來跟他幽約,但是到底沒做出扯開衣裙的浪蕩來。 瓊娘兩輩子都沒見這般纏人的男人,只像她嘴上抹了蜜般啄吻個不停。被他先后輕薄了數次,瓊娘都有些心灰意冷,直覺得自己這般被人輕薄,到底是嫁不得正經男人了。 不過眼下賺取錢銀的前途一片大好,仔細想想,若是只嫁給個莊戶人家,自己大約也是跟夫君無話可言,情趣投不到一處。 她又想到:古有巴寡婦清,死了丈夫后,力撐家業,富甲一方。連受了她資助的秦皇都要給這婦人三分薄面,為她修筑女懷清臺,揚名天下。 想想若只一人獨立門戶,過得也是可心暢意。 她賺取了萬貫家業時,又何必經歷嫁人,受了無知男人的管束?只是她一心想要有自己的兒女,倒是少不得男人這道手續…… 一時思緒煩亂,瓊娘也是想不出個所以,跟他廝混了一會,最后到底是得以脫身,回了自己的屋子去。 到了第二日,瓊娘跟管家結算清楚后,管家又包了一千兩銀票的紅包,遞給瓊娘道:“王爺說,知娘子你最近庶務甚多,錢銀上周轉頗大,便讓小的再給小娘子紅利封賞,日后錢銀上再有不便,只管叫人來府上找小的取便是?!?/br> 瓊娘倒也沒客氣,伸手接了那紅利,只免瑯王被皇帝責罰,在滿朝文武前失了面子一項,便當得千兩。 可是他吩咐管家的那叫什么話?還想取錢銀便???還真拿她當了外室來養不成? 當下崔家人收拾停當出府,不過瓊娘謝過了王府的馬車,表示并不急著回去,而是要去街市逛一逛。管家想著小娘子賺了錢銀,必定是要在京城里花銷一番,便也沒有堅持。 瓊娘領著爹娘一路來了賣牲畜的東市。崔忠知道女兒得了賞錢,想著她先前說要買驢車的事情,只當她是要買了回去。 可是誰知,瓊娘繞過毛驢不看,??茨切﹤€高頭大馬。 傳寶一臉興奮,開口問道:“meimei,不是要買驢代步嗎?怎么你偏看這些馬匹?” 瓊娘笑著說:“原先是手頭錢銀不夠,想著能省便省,可是現在手頭充裕,還是買了馬車合適,貨物能多運些,用起來也方便,食料上也沒多花費多少錢,免了日后再換,更是浪費?!?/br> 瓊娘開口,一家人都沒有反駁,在崔忠和劉氏看來,自己的這個女兒,可是敢跟皇帝老兒過話的,他們崔家可從來沒有過這么膽大的子孫,照著她的話做,準是錯不了的。 最后選定了一匹毛色棗紅的馬兒,又買了一套大輪鐵軸的深蓬馬車,配上新買的馬,竟然隱約有些豪紳的氣派。 第39章 有了車馬, 便不急著怕誤了時辰趕路了。 瓊娘趁著馬行的人裝車、上簾子、給車軸灌油的功夫,又帶著爹娘和哥哥去西市買衣裳。 京城里的布行, 大都有各色號子的成衣, 如今食齋生意漸漸忙了起來,就算買布請裁縫店裁制也頗費功夫,倒不如買了成衣回家, 有不合身的地方小改下便是了。 崔家人以前在芙蓉鎮時, 每日出攤起早貪黑, 連鎮里的街市都沒有時間閑逛;現在, 可以悠閑自在的挨著店鋪游走, 看著可心意的小物說買就買, 真是做夢都沒有夢到過的日子。 瓊娘看著崔忠夫妻舒展了皺紋的笑容,心里只想著,若是爹爹暢快, 也許就會像前世那般染了重疾, 而自己有了足夠的錢銀, 就算生病了也能請得郎中醫治。 瓊娘向來是cao心掌事慣了的人,就算重活一世,也是本性難移。 不過前世,她在柳府時,府里內務都是堯氏說了算。而嫁到了尚家后,那婆婆又是樣樣把持得緊, 不聽人勸的, cao持起來難免費力累心。 而如今雖然沒有從前丫鬟婆子環侍, 要累些體力,但是一家人不跟著自己弄勁兒來,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心情卻是異常的舒暢。 瓊娘想到著,罩著帽紗的臉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不過正走到街角時,看見一群人呢圍著告示牌看,瓊娘一時好奇,也湊過去看了幾眼。 原來是這次恩科的頭名狀元郎的文章,瓊娘看了幾行,心內微微詫異。 前世里,因為陪尚云天恩科備考,她常常和他一起挑燈夜讀。所以近幾年的恩科狀元的文章選錄,也看了個遍。 可是在她的記憶里,這一年的文章壓根就不是這一篇??! 而且這內容,怎么像尚云天金榜題名的那一篇呢! 尚云天高中狀元后,她曾經將他高中的文章背得爛熟,那是一篇議政文論。 雖然兩次科考的題目不盡相同,但都可以引申到屯田戍兵的方面。 當時尚云天的思路與大沅朝休養生息,不欲舉兵尚武的思路正相反,文中洋洋灑灑對天下格局進行了詳細的剖析…… 這等出塵思路,立刻讓意欲屯兵的萬歲大為青睞??傊?,當年的尚大人能成為國之棟梁,絕對憑借個人的才干,并非浪得虛名。 而現在,出現在街角告示板上的文章根本不是前世這一年的那一篇,卻跟尚云天的成名作莫名相似,雖然文筆未有他的那篇行云老辣,但還闡述的論點卻如出一轍。 看罷了文章,瓊娘又看了看金科狀元的名頭,竟然是當朝世家魏家二爺魏邯將軍獨子魏不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