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錢淑蘭拍拍身上的挎包,“賬目我都隨身裝著呢?!?/br> 錢明華見小姑臉上帶著笑,莫名覺得心安。他可真不想再因為這事兒進去了,那地方不是人過得日子。 他邊走邊跟錢淑蘭抱怨,“那高組長把立貴叔罵得狗血淋頭。當著那多的人面,立貴叔一大把年紀,臊得臉都紅了。我看著都不忍心?!?/br> 錢淑蘭拍拍她的肩膀,“你就放心吧!我的賬目記得一清二楚,我可是跟著我們家小毛驢學過怎么記賬的?!?/br> 前世她學得就是會計專業,為了怕露餡,她穿過來之后就一直避免接觸會計方面的工作。不過自從小毛驢學了這專業之后,她就沒了顧忌。 她的賬目也是按照這年代的習慣來記錄的,并不打眼。 到了工作組,看到她遞過來的會計本,三人都微微驚了一下。 高組長更是詫異,“你學過???” 錢淑蘭笑著解釋,“我家有兩個孩子都是學會計的。咱們村識字的人不多,我就負責養豬廠和養雞廠這兩個廠子的會計工作?!?/br> 三人倒是沒有在意這些,只要她是清白的,管她是幾個廠子的會計呢。 高組長把她遞過來的賬目翻了好幾遍。 供銷社,百貨大樓的收據全部都用夾子夾好,上面還編了號碼,一點也不凌亂。 那些沒有收據的支出,她也會在旁邊備注用在什么地方了。 高組長微微挑眉,“你這賬目記得比那些專業人士都不差呀?!?/br> 錢明華在旁邊松了一口氣淺。就連嚴苛到極致的高組長都沒能找出破綻來,可見他小姑還是不錯的。 高組長看著她記錄的賬簿,“你們養雞廠這雞蛋還真挺多?!?/br> 錢淑蘭笑著道,“因為我們養雞廠是用蚯蚓來喂養的?!?/br> 高組長來了興致,便跟她請教這方面的問題。 錢淑蘭倒也說得頭頭是道。她這養雞廠除了一開始被她喂過藥,之后都是沒有問題的。也不怕他會查出什么來。 “你們養這么多雞怎么不會生瘟吶?”高組長似乎是個懂農業的。 錢淑蘭笑笑,“咱們選的雞苗都是有講究的,一定要當天下的蛋,然后給母雞抱窩……總之要精養?!?/br> 高組長聽了若有所思。 錢淑蘭緊接道,“這法子因地制宜,并不適用于所有地方。所以還是要看水土的。有的地方適合種蘋果,有的地方適合種橘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養雞也是一樣的。得要看水土氣候。也許在別的地方這樣抱窩,小雞仔不是很健碩。在我們這邊就很好?!?/br> 高組長聽她越說越有道理。他側頭看了一眼旁邊這本記得亂糟糟的賬目,上面還有好幾筆記得不清楚的。 因為時間久遠,王立貴也想不起來了。 高組長只能把他調查的信息據實以報,順便還把王家村的養雞廠表揚了一遍。 賬目查完了,他們開始清倉庫,清財物,把大隊倉庫翻了個底朝天。不過他們也沒有查出來有問題的。主要是沒人會因為那點東西愿意被人戳脊梁骨! 這些都弄完之后,工作組就想要舉行教育活動。沒辦法只能把全體社員集中到打谷場開會。 這種活動都是有步驟的,第一步就是憶苦思甜。 高組長板著臉,站在打谷場上,頂著寒風,看著下面一個個坐著的社員們。 沒一個人愿意開口的。于是他開始點名。 第一個居然是何翠蘭,她抖著腿站了起來,結結巴巴地問,“咋……咋說呀?” 高組長擔心她不會講,便開始提醒她,“你就講講舊社會的苦和新社會的甜?!?/br> 哦!聽他這么一說,何翠蘭頓時明白了,她雙手捏著衣角,爬上四張課桌拼成的臺子,壯著膽子,大著嗓門朝底下喊,“建國前呀……” 這聲吼把眾人嚇了一大跳。有人差點從凳子上摔下來。 高組長皺眉,“你不用喊得這么大聲,大家都能聽得見?!?/br> 何翠蘭立刻放低了聲音,苦著臉開始訴苦,“建國前呀,我還記得,那大概是59年吧。那日子是真的苦啊,我們大隊食堂只能吃稻糠摻的紅薯粉……” 她還沒講完,高組長就大著嗓門喊住了,“哎哎哎,我讓你講舊社會的苦,你耳朵聾啦!” 被他指著,何翠蘭嚇得半死,身體瑟瑟發抖。 王立威見自家媳婦都嚇傻了,趕緊站起來替她解圍,朝著高組長點頭哈腰,“對不起啊,高組長,她就是個棒槌,根本聽不懂人話。我來講!” 高組長讓何翠蘭下去,換王立威上來。 王立威硬著頭皮開始講,“我還記得1954年,咱們這邊發大水,東西都被大水沖跑了,就連我平時不離手的煙桿也被沖跑了,我就追在后面跑,我的娘耶,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許多的死人,男女老少都有,我還看到……” 高組長氣得直跳腳,“你講得啥!講得啥!我說的是建國前的苦,1954年是建國前嗎?” 可下面有人小聲道,“可1954年是真的苦啊,我們家的娃差點沒了?!?/br>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起來,這個說說自己家丟了啥,那個說吃得有多苦。 眼見著氣氛越來越不對,高組長趕緊拍巴掌趕人。 突然他眼一亮,指著一個老奶奶,“你來講!”這人應該是受過地主壓迫的,肯定有許多血淚史。 眾人朝他指的方向看去,臉上都有些奇怪,這老太太是誰呀?根本不是他們生產隊的人吶。 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一點都不發怵,她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上去,站在臺上訴苦:“舊社會的時候,我們窮人過的是豬狗不如的日子??!公社把家里的東西全都搜刮走了。我們只能到食堂里吃,天天清湯寡水,全家人都得了浮腫病,腳肚子一按一個凼凼??!……” 急得高社長把她直往下拉,可老奶奶興猶未盡,拍著大腿一屁股坐在桌子上,哭得聲嘶力竭,“我可憐的兒啊,就是在60年餓死的??!他死的時候連60斤都沒有呀!瘦成皮包骨頭啦!”其聲凄厲,讓人不禁淚下! 可這訴的什么苦啊,這是訴的“新社會”的苦??! 錢淑蘭有些納悶,這人是誰呀?居然大老遠跑過來砸場子。她側頭問旁邊的人,終于有人認識這人,“這人是離咱們五十里外的青河彎生產隊的。那個村子餓死了一半?!?/br> 錢淑蘭嘆息一聲,這個生產隊離大栓子那個生產隊很近,想來情況也差不多。 憶苦思甜進行不下去了,高組長進入下一個主題,“咱們來檢舉腐敗分子!” 底下的人一陣沉默,大家都紛紛低下了頭,再也沒有了剛才的活泛勁兒。 高組長微微皺眉,看著站在邊上的幾個大隊干部,臉上都有些審視,“社員們,m主席說階級斗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是一場不可調和的、你死我活的斗爭!咱們要清除這些有害蛀蟲才能讓我們的社會主義道路更加光明,社員們,舉起你們的手勇敢地揭發吧?!?/br> 底下的人又是沉默。 高組長不得不硬著頭皮又喊了一次,依舊是沒人愿意站出來。 對牛彈琴的高組長有些惱火,他想了想道,“你們放心!這些人不敢對你們打擊報復?!?/br> 底下的人依舊沒動靜。高組長見舉報干部肯定沒戲了,就退而求其次,“互相檢舉揭發也行!有沒有誰鋪張浪費的!這也是有問題的,只要你們提出來,我們幫他改正,有錯就改依舊是好同志?!?/br> 眾人張大了嘴。錢淑蘭也是一愣。 鋪張浪費?這也算? 不過大家都餓著肚子呢,誰有那個能力鋪張浪費?浪費得起來嗎?這純粹就是瞎扯淡! 最后高組長這個會開得跟個獨角戲似的,草草地結束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會是搜羅來的資料,并不是作者獨創的??戳撕苁切了?。 今天只有兩更,下一更在20點,么么噠! 第188章 相比王家村生產大隊的平靜無波,外面已經是驚濤駭浪了。 因為之前許多生產隊大隊長虛報產量搞浮夸,交的公糧嚴重不足。賬目記得亂七八糟的,許多大隊干部落了馬!有的是賬目有問題,有的是群眾舉報! 錢淑蘭便趁著形勢還算清明就寫了一封舉報信給入駐公社的工作組。 信中指出周三里在當大隊長的時候,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以往的經驗種田,卻被喬田寶這個農技員扣了大帽子。 之前的中央會議中,許多領導都為大躍·進和三年饑·荒做了自我批評,更是對之前下達的文件重新做了修改,不再采用“深耕一尺,翻地十遍”這種方式來做了。 工作組把這封舉報信上報之后,很快得了批復,周三里也恢復了原先的貧下中農成分。周雪梅得知后,對婆婆更加感激了。之前婆婆跟她說的時候,她其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畢竟周社長的位子還坐的很穩,怎么可能會自打嘴巴! 這些工作組來他們村居然讓大家舉報大隊干部,他們村這大隊干部可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好干部??蛇@些人卻想要在他們頭上扣帽子,一定不是好人。 可婆婆卻說,這些人雖然是一桿子打翻一條船,可也不能說他們就沒有打過壞人。落馬的人中起碼有一半確實是罪有因得的。 錢淑蘭記得一開始的四清目的還是好的,想揪出干部隊伍里的害群之馬,可到后面就被數字幫利用了。以至于后來那十年人人都處于自危之中。不過這些她自然不會告訴周雪梅。她只想利用一開始的短暫清明時候幫周三里洗刷冤屈! 周雪梅得知這個好消息,心里非常激動!她爹恢復身份了,不用再待在養豬場打掃豬圈了。 周雪梅帶著三個孩子親自去接她爹。周三里看到女兒和外孫,眼圈瞬間紅了,沒一會兒就老淚縱橫,一個勁兒地哭。 以前他們都是偷偷見面的,哪里會想到還能有光明正大的一天呢! “這是我外孫子吧?”周三里蹲下·身子望著兩個長得一摸一樣的男孩,哭中帶笑的問。 雖然離得很近,可周三里沒跟兩個孩子見過面。主要是養豬場蚊蠅太多,而且小孩子嘴巴沒把門的,不知道何時就會嚷嚷來,所以直到現在才是第一次見面。 兩個小孩看著跟舅姥爺一樣大的老頭子有些認生,等他那老樹皮一樣的手拉著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有些緊張,趕緊掙開躲到周雪梅身后,卻又對不是很反感,從周雪梅身后探出腦袋好奇地瞅著周三里。 周雪梅抹了把臉上的眼淚,扶著她爹的胳膊,“爹,咱先回家吃飯吧!” 周三里搖搖頭,“我先去謝謝親家,這次要不是有她的幫忙,我可能沒辦法洗清身上的冤屈了!” 周雪梅笑著應好。 錢淑蘭正在養雞場里指揮壯勞力們搭雞圈。周三里洗清冤屈的事兒,她還不知道呢! 王守泉從公社那里得到第一手消息,回來也只是先告訴周雪梅,畢竟她才是周三里的女兒。 一路上,周雪梅都在跟周三里介紹他們村的養雞場,明明住在一個村子,可周三里卻很少出來,每天打掃豬圈讓他顧不上其他。 “這么多雞蛋,天熱的時候會不會壞掉?”哪怕周三里已經好幾年沒過過正常生活,可養雞的事情還是沒有忘掉。 “不會,我婆婆早就找好供銷社了,甚至連省百貨大樓都過來訂貨的?!?/br> 周三里一臉的羨慕。 …… 到了養雞場,兩個小家伙老遠就看到錢淑蘭,她正現在邊上看著大伙兒干活,嬰兒車就擺在她腳邊。 “小敏meimei,小敏meimei……”兩個孩子還沒到跟前,大老遠就爭先恐后地喊著。 錢淑蘭聽到聲音回過頭來,發現居然是兩個小炮彈。 這兩個孩子的小名,一個叫泡泡,一個叫蛋蛋! 這名字起出來的時候,錢淑蘭挺囧的,可后來一想,等兩人長大了,這名字也就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