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見他娘如此斬釘截鐵的拒絕了,王守智只能把心里的念頭放下。好在他還沒有跟武正鋼說,要不然還真的有些尷尬。 兩人都沒有注意到,院子里站在門邊的男人,此時把兩人的話聽個正著。 院子里的孩子熱熱鬧鬧地玩著沙包,沒有注意到男人的動作。 中飯,是錢淑蘭帶著幾個兒媳婦去打回來的。 因為王守智的糧油關系不在隊里,所以她們只能把飯領回來重新分配。 路上,孫大琴的臉色很臭。 自家都吃不飽呢,還分給外人,婆婆真是窮大方。 李春花和周雪梅一聲不吭,直接按照婆婆的吩咐排隊領飯。 如果吃不飽,婆婆晚上會給她們加餐的,嗯,她們只要乖乖聽話就好,也許婆婆高興了,還能把她藏的rou拿出來給她們吃。 至于孫大琴?她就是個混不吝的,從來不會記得別人對她的好。兩人也沒興趣跟她講道理。 幾人去端飯,王丹娜帶著小梅和小荷先回家洗漱。三人體力不行,大人們都有意無意讓三人多休息。 用葫蘆瓢舀了一半瓢水,王丹娜正要洗手。 突然從堂屋門口走出一個男人。他一臉笑意地看著她。王丹娜第一反應就是,這男人長得真??! 王丹娜被男人看得臉上一熱,臉騰得紅了。小梅和小荷都在捧水洗臉。 等小梅和小荷洗完臉之后,王丹娜原本也想蹲下身捧水洗臉,卻莫名覺得這動作不雅,立刻把葫蘆瓢端到灶房里。 洗好之后,還把頭發整理了一下。 等她出來的時候,錢淑蘭也帶著人回來了。 吃飯的時候,武正鋼時不時抬眼瞅王丹娜。王丹娜被他弄得特別不自在,吃飯的時候特別斯文。 錢淑蘭很快發現她的異常。錢淑蘭眉頭微微一皺,朝武正鋼掃了一眼,眼里帶著幾分警告。武正鋼立刻低下頭不敢再撩撥。 哪有少女不懷春的。錢淑蘭也能理解王丹娜。只是這武正鋼真的很不正常,仗著自己的好相貌,到處勾搭人家小姑娘。 讓她同意兩人相處,那絕對不可能的。 等人走了之后,錢淑蘭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跟王丹娜說了一遍。 借口就說,自己不同意。她也沒有拿糊弄王守智的那一套來糊弄王丹娜。 如果,那武正鋼真得來勾搭王丹娜,說自己不嫌棄她是鄉下人。王丹娜是不是就會感動地熱淚盈眶,答應跟他在一起了呢? 錢淑蘭不想多此一舉。 她就直接了當地告訴王丹娜,自己不同意,把王丹娜對武正鋼的好感掐死在萌芽狀態。為了加深力度,她還發下狠話,“如果你一定要跟他在一起,那娘絕不會給你一分壓箱底兒,甚至連三十六條腿都沒有。娘就是不同意?!?/br> 她沒那么多精力看著王丹娜,所以,她直接把自己的底線亮出來。 如果王丹娜非要跟武正鋼在一起,那王丹娜就必須得有心里準備,是不是能接受一無所有的嫁過去。女人沒有壓箱底兒和嫁妝只會讓別人看不起。 這年代的人都現實得很。比后世那些必須有房子才結婚的女人還要現實許多。 因為只相看一面,感情談不上多深,所以,在兩家商量婚事的時候,雙方就會把陪嫁,彩禮,壓箱底等等全部談妥。 錢淑蘭發下這種狠話,把王丹娜嚇了一跳,原本被武正鋼撩撥得蠢蠢欲動的心立刻被錢淑蘭這盆冷水澆滅。她就算再喜歡一個男人,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婚姻去賭。 何況,吃商品糧的男人又不只有武正鋼一人,他長得再好看,也不能當錢花。 所以,王丹娜立刻識時務,拍板保證,“娘,你放心,你不讓我嫁,我指定不嫁?!?/br> 錢淑蘭滿意了,她拍拍王丹娜的手道,“那人是在工會工作的,嘴皮子特別會哄人。娘也是擔心你被他哄住。咱們女人的名聲是頂頂重要的。能不能嫁個好人家就全指著好名聲了。你千萬要自愛。別跟他有什么牽扯?!?/br> 聽了這話,王丹娜臉色煞白,顯然是聽懂了她娘話里的潛臺詞。 她娘走過的橋比她走得路還要多。她娘一準兒是發現那人有問題了。 王丹娜心里涌起一抹厭惡。 錢淑蘭對比很滿意,她在心里暗暗想著,等王守智下次過來的時候,她一定囑咐他,不要跟武正鋼接觸太多。一個是非不分的人,會不會陰人,錢淑蘭自己也說不好。 第68章 不相親了,一家人沒有別的事了。錢淑蘭就每天帶領全家人下地澆水掙工分。 因為這次種的都是紅薯。隊里人又少。所以三天澆一次,也輪不過來。 但,地里的紅薯快要熟了,這可是明年大家救命的口糧。 錢淑蘭不敢大意,帶著家里所有人,就連六歲的正軍也不例外,全部下地掙工分。 大人們用扁擔挑水。小孩子們用葫蘆瓢舀水澆紅薯。 日子過得飛快。 下完霜之后,就是收紅薯的好時節。這時候的紅薯比較甜。 收紅薯的時候一定要輕挖、輕裝、輕運、輕卸,防止薯皮和薯塊碰傷。 但,比較悲劇的是,隊里的工具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 刨紅薯用的刨鏟卻只有十來把,錢淑蘭也只領到一把。 錢淑蘭便把之前她偷過來的工具全部丟到倉庫門口,然后引倉庫保管員去看。 倉庫保管員發現之后,立刻去叫大隊干部過來。 大家紛紛想起之前鬧鬼的傳聞,“這些該不會是孫家村丟的那些吧?” 錢淑蘭彎腰上前,“你看這上面還有孫家村的標記呢?!?/br> 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討論這些工具要不要還回去。 錢淑蘭撇嘴,語帶嘲諷,“還給他們?他們也是把工具送到上面去煉鐵。咱們還不如留在自己生產隊。起碼這些農具能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br> 大家面面相覷,顯然很心動,只是面上有些不好看。霸占別人東西的事兒到底是不好看也不好聽。 錢淑蘭笑著道,“這東西又不是咱們偷的。這是老天爺送給咱們呢。咱們可沒做錯什么?!?/br> 眾人一想也是。這工具確實不是她們偷的。她們頂多就是沒有上交而已。算不上有罪吧。 最后,大家一致決定把工具據為己有。為了怕這事擴散出去,臨時大隊書記還讓大家簽了一份保證書。 當然,這是在錢淑蘭隱晦的提醒之后,才弄出來的。 隊里有幾戶人家跟孫家村是沾親帶故的,難保不會有人把這事泄露出去。她還是防著點的好。 有了工具之后,這刨紅薯的速度可就快多了。 刨紅薯這種活看似大人小孩都能干,可干一會兒,小孩子就受不了。這手上的力度是非??简炄说?。 錢淑蘭就讓孩子們幫忙撿紅薯。 因為是按壟數來計工分的,所以大家都沒有偷懶。 大人一人刨一壟,小孩子們就跟在后面撿。 因為工具不夠,小梅這么大了,也只能跟在后面撿。一個個往地頭扔,堆成小山再找隊里的板車運到打谷場。 如果被記分員檢查到地里還有剩下的紅薯會被扣工分。所以大家都注意著呢。不過,因為男人們都到鋼鐵廠煉鋼了,也不知道記分員還會不會像往年那樣檢查得非常仔細。 不管了,還是按照以前的來吧。 雖然錢淑蘭也是記分員,但是,她不能檢查自家的地。得要讓別的記分員過來檢查,就是為了防止有人以權謀私。 不過,現在的工分已經不是原先的八分和十分了。比之前翻了一倍。這樣極大的鼓舞了社員們的干勁兒。 錢淑蘭是負責運紅薯的。她以前從來沒有刨過紅薯,稍微不注意就能把紅薯給刨爛了,倒不如拉紅薯,還算是物盡其用。 因為隊里的驢車,牛車和馬車都被大煉鋼征用了,所以她這身力氣拉板車倒也挺好。 有那年紀輕的婦人看到錢淑蘭一把年紀也要拉板車,擔心她會閃著腰累著自己。 錢淑蘭卻擺擺手,一臉的自信,“沒事兒,現在是關鍵時刻。咱們可不能掉鏈子。這些紅薯要是不收上來,咱們明年可是要餓肚子的,我全人累一點算得了什么?!?/br> 大家都對她這精神很佩服。 但,很快大家就發現錢嬸子真是寶刀未老,拉起板車來比那小年輕還利索。沒一會兒,就把她們遠遠甩在后面了。 對于老王家一天就能掙到一百五十六個工分都心悅誠服了。 她們家現在一共是五個大人:錢淑蘭,孫大琴,李春花,周雪梅和王丹娜。在平時,除了王丹娜能掙7個工分,周雪梅掙10個工分,其他人都是8個工分,一共就是41個工分。 一共四個半大孩子是:正康,正國,小梅和小荷。掙得都是7個工分,一共是28個工分。 剩下三個小蘿卜頭是:小桃,小蓮和正軍。以前從來沒干過活,要是干過也能拿3個工分,一共是9個工分。 加起來一共是78個工分,現在翻了一倍,就是156個工分。 其中錢淑蘭的力氣比較大,再加上她有空間,一人干得活是別人的兩倍,要不是怕大家看出異常來,她一次就能把紅薯運完。 不過,小桃的力氣也不小。 錢淑蘭把紅薯拉到打谷場的時候,小桃一個十歲大的孩子,毫不費力就把比她個子還高的麻袋舉起來。 把其他人都震懵了。紛紛說這孩子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周雪梅瞧著心里別提多舒坦了。 之前,因為小桃生著病,村里人說什么的都有。多數都說小桃養不活。 誰成想去了一趟北京,就能把病治好了。而且是脫胎換骨的好。 她覺得驕傲的同時,對婆婆更加感激了。 這邊,錢淑蘭拉著板車到了打谷場。 現在紅薯的保存有三種方法:挑好的紅薯下窖、出(刨)爛的擦片曬干和擦粉。 第一種:挑好的紅薯下窖,是原先大多數人家的做法。但現在是吃食堂的,隊里沒有那么大的地窖,現挖也來不及,更何況也沒人有空挖。把紅薯放在社員家里,大多數人又不放心。所以這個方法直接排除了。 第二種:擦片曬干,因為曬干的紅薯比較容易發霉,所以這個儲藏方法只能用于那些被刨爛的。 現在只剩下第三種了。 好在隊里是有專門的擦粉機。這玩意還是隊里花了大價錢從縣城農機站買來的。平時用的時候,非常愛惜。用完之后,還得把機子擦得一干二凈才行。 這擦粉的步驟十分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