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要說費的功夫,就基本都在路上了。 也真是多虧有這個叔叔了,這一趟手續辦下來最關鍵的就是隊里這頭,何直一放人,加上有充分回城的理由,再加上用他的關系去公社找人蓋了章,事情就順利了很多。 手里拿著縣里的放行條,何小麗都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 這……自己這就可以回城了? “叔,謝謝你,要不是你幫忙,我還真是?!焙涡←惸弥徽鎸嵉呐鷹l,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跟知青生活告別,要去北京了? 何直擺擺手:“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難不成叔叔真的要看你這輩子都待在這邊不成,你能走,叔叔當然高興了?!?/br> 沒有合適的理由,即便是李書記也沒辦法隨意給何小麗開條子送她回城,畢竟上山下鄉是之前的一個大政策,并且也沒有相關的政策指引知青們可以回城之前,一切都需要按手續按流程走。 不過如果沒有何直幫忙,回城的計劃得延遲到年后了,比如王有志,就要等到年后才能回城。 何小麗說:“我們年后結婚,到時候接您去北京?” 何直就笑了:“你結婚我當然想去了,家里這么多孩子這么多事情,再說火車票哪能說買就買啊,你爸在省城辦婚禮,我們當時都沒去成?!奔幢闶菐资旰蠊步煌敲窗l達,春運還是一件及其艱辛的事情,何直要輾轉從大河村到北京,這可是一件在當時看來非常艱辛的大工程。 何直又說道:“其實我們這里嫁姑娘,娘家的叔叔和兄弟們必須要去送親,當時我就想,咱們小麗頂多也就嫁去省城,到時候叔叔帶著大軍小軍去送你,誰知道你這一嫁,更遠了,要去北京那么遠……” 說到后面,聲音越來越小,甚至有些哽咽:“叔叔沒有什么好說的,唯愿你過得好,等將來,或許出門更方便點,我再去北京看你……” “叔,有件事情我要跟你說?!?/br> 何直最近都把心思撲在大壩上面,人也憔悴了很多。 “不用說了,我都知道?!?/br> “不,叔,我姨,她是真的喜歡你,如果你有心,去省城好好把她追回來!” 追回來是什么,何直沒有很直觀的感覺,但他期望能給沈青提供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這才剛起個頭呢。 這也沒什么好說的了,何小麗低下頭來,整理了一下情緒。 等到走的這天,大家交換了自己的紀念品,何小麗把從省城買回來的人造棉給余敏留了兩尺,余敏給何小麗兩雙嶄新的布鞋,都是比著她的腳做的,千層底耐磨,可以穿好多年。 劉恩慈送了何小麗一個軟殼的筆記本,而何小麗送給她一支普通款式的鋼筆。 最后何直來了,送了何小麗一套床上用品四件套,這是當地結婚嫁女兒的標配的禮物了,至于何小麗,把她儲存的那一堆新的舊的的吃的,都留給何家的那群臭小子,油桶里面都灌滿了清油,足足能做半年的菜,反正天南海北,等到以后大家再想起問到這事,她直接解釋不記得就好了。 …… 村里人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不盡相同,但至少,能忙里偷閑議論這件事情的人也不多,劉彩是其中一個。 臨走前,何小麗忙著把家里的紅薯蒸好,壓碎了,切成片曬干,跟何建設一遍遍交代了紅薯片的做法。 如何蒸,如何壓碎,里面要加什么東西。 一向懶得要死的劉彩都跑過來聽,也不知道是實在磨不過她家小米兒,還是真的有點舍不得何小麗,一向三五不著調的劉彩,這次聽的很認真。 到最后忍不住感慨:“你這孩子,還真是聰明,要說村里誰考上大學生我都覺得稀奇,就你考上我覺得再也正常不過了?!毙∶變含F在長大了一點了,作為家里唯一的女兒,劉彩確實是很疼這個閨女。 以前劉彩嘴里可是吐不出正經話來的。 何小麗忍不住吐槽:“劉嬸,這些都是生活小智慧,不需要多聰明才能學會的,何建設,你學會了嗎?” 何建設知道以后要做一個堅強而獨立的人了,離開了jiejie,以后想吃這些好吃的,就得靠自己,所以記得特別的牢,用力點點頭:“我記住了,姐,你放心好了,兩個弟弟我照顧,餓不著肚子?!?/br> 還真虧這孩子能知道自己的初衷,何小麗覺得很安慰。 “好好學習,等你長大,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知道嗎?” 何建設很認真的點頭:“我記得、知道、并且謹記了!” 還真是油嘴滑舌! 從縣城到北京的路,比到省城要遠的多,因此很多衣服及行李,都是通過郵寄去北京的,隨身所帶的也只有一些貴重的物品,還有吃的用的那些,至于一些可帶可不帶的舊的東西,就留在知青點里面,給其他兩個女知青了。 不要說余敏,就連劉恩慈都有些不舍。 最終何小麗也沒有問她和王有志的事情,畢竟兩人如果同時患難患難,還能互相傾訴,如今再劉恩慈心里,何小麗屬于金榜提名了的那種,說多了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更何況,她跟王有志剛開個頭,如果他自己一個人回城,劉恩慈也不能說什么的。 讓她比較欣慰的是,公社那邊派人過來找她,要她頂上何小麗的位子,做英語老師,但這個時候她一門心思都想回城,給她這個英語老師做,她也沒有最開始那種激情了。 而王有志走后,會計的職位空缺,則由一向精打細算的余敏來接任,而王有志要在走之前,教會余敏最基本的復式記賬法。 還好余敏聰明好學,沒幾天就找到入門的路徑了。 大河村的生活,正在一天天的向好,而何小麗,也面臨著新的人生,朝著北京進發,等待著她的是什么呢?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晚點,開了28個小時的車,有點累崩了,各位國慶愉快哦~~ 第97章 何小麗作為這些知青里面第一個離開農村的,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 同時,何直那邊忙著大壩和電站的建設,大河村變的跟以前也越來越不一樣了一些。 以前那些勤快的不說,就連懶漢,也加入到民工筑壩的隊伍當中。 隊里面一片熱鬧和歡騰,到了臘月二十七,工程隊才撤了,這也是何小麗正式離開大河村的日子。 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何直以及何家五兄弟把何小麗送到火車站,一家子熱熱鬧鬧的,看著火車開了,一直站在那里盯著火車尾巴都看不見了,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而何小麗的眼眶,在何直一家消失不見的時候,終于濕了。 別了,這兩年的知青生活;別了,大河村;別了,小縣城;別了,我的另一段人生…… 三十多小時的輾轉,中間還找了個賓館歇了一晚上,最后一程火車只有十個小時,還是臥鋪,相比之前的旅程來說,就輕松了許多。 兩人從北京火車站下了車以后,就有人過來接了。 來人是付歐的舅舅,單位有給他配車,司機開著車,一臉驚訝的看著從外地回來的兩人,怎么處長有這么兩個窮親戚的眼神,深深刺激到了何小麗。 果然這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也是一個不靠努力靠親戚,會被人從心底里默默鄙視的地方。 舅舅張彥今年五十幾歲,民國時期留學國外,五十年代初堅持要回國,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技術領軍型專家,是航空界的特殊專家級的人物,也是華國從事航天技術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在的航空研究所,是付歐單位的上級單位。 即便這樣,付歐也從沒在單位提及張彥。 何小麗聽說過這個人,這也是現實社會中的原型作為藍本寫進的,多年以后他已經成為院士,在國際上也頗負盛名。 舅舅的基本介紹,是付歐在火車上給她講的,他大概把自己在北京的所有的親戚,都給何小麗簡單的講了一遍,這個舅舅,因為從小跟他關系特別親厚,小時后付歐在國外長大,也經常跟舅舅生活在一起,反而舅舅的孩子,因為舅舅回國的關系,后來跟他關系比較疏離。 就這樣一個人,因為早年非要回國,孩子們因為某些原因,跟母親留在了國外,以至于到了張彥老年,孩子們跟他關系依然很淡漠,張彥死的時候,都沒有親人在場,他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獨自離世的,等到保姆放完假回到家中,發現的只是一具僵硬的尸體。 本來以為這個人應該是很嚴肅的,誰知道其實只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帥老頭。 “這是我舅?!备稓W在舅舅面前十分隨意:“他可是很難公車私用啊?!?/br> 更神奇的是長輩來接晚輩,這在何小麗看來是不太符合規矩的。 何小麗覺得很驚訝:“那您是怎么知道我們今天到的?”畢竟這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更沒有定位啊。 “你們在b市上火車之前,我就想著等你們回來給安排聚一次,所以問了付歐火車班次,反正是下班時間,就順便來接你們了?!睆垙┬Φ暮芎吞@,就這樣一個人,難道是被原著作者修改了人設嗎,怎么看,都不像跟子女處不來的,明明他對付歐這個外甥都很好。 其實人吶,誰沒有八卦心里啊,只是張彥把自己的八卦心里藏的比較深,假裝關心外甥,其實是先看看令這個刻板的外甥,在離開農村前非要娶回來的姑娘到底長啥樣。 不僅張彥想知道,其實付歐的母親更想知道了,無奈這幾天確實是很忙,抽不出時間來。 看得出來張家的人比較隨便,否則他一個長輩,不會來火車站來接晚輩。 張彥是很典型的這個年代的專家,一身文人氣質,雖然五十多歲了,看起來也不顯老,人也非常和藹。 何小麗覺得受寵若驚了:“怎么好意思麻煩您啊?!?/br> “不麻煩?!睆垙┬α诵Γ骸案稓W的母親最近比較忙,要忙著出國的事情,我便自動請纓帶你們去飯店,等你們到了就可以開飯了?!?/br> 原來早就擺好了飯局了。 張家在北京的親戚不多,除了張彥,張澄,還有個叫張雋的阿姨三兄妹,三人都在北京。 張彥是早年從國外拼了命要回國,而張澄則因為語言占優勢的關系,進到了外交部,即便是在自艱苦的時期,她作為為數不多的同聲傳譯,也沒有遭到太大的打擊。 而另外一個阿姨——張雋則很少被付歐提起。 一想到要見這么多親戚,何小麗忍不住打起來退堂鼓。 到了飯店門口,才發現請客的地方居然是“全聚德”。 這家店何小麗曾今來過,沒想到幾十年以前是這樣一幅樣子,盯著那幅熟悉的招牌,她看了很久。 “我就猜到是全聚德,咱們家聚餐啊,這么多年都沒換過地方?!备稓W伸手拉了一把何小麗:“別怕?!?/br> “沒辦法,你外婆喜歡吃這里的烤鴨,所以咱們吶,都要隨著外婆的口味來?!睆垙┱f:“雖然都是老張家的親戚,但你有付歐在,外婆等人都很好相處,不用太拘謹?!?/br> 這么大的場面估摸著親戚們都在。 “我怕啥?!焙涡←惷銖娦α诵?,看著門口穿著中山裝的服務員,想到幾十年后在這里的一場宴請,真是……一種好奇怪的感覺從心底里升了上來。 “除了我小姨,其他的人應該挺好的?!备稓W悄聲說:“她說啥你可千萬別放在心里?!?/br> “你們家,是不是把你看的很重啊?!焙涡←愋睦锇l毛:“正常歡迎一下我而已嘛,不要搞得這么鄭重吧?!?/br> 付歐想了想:“可能因為我結婚了,大家都沒看見過你,所以好奇吧?!?/br> 這不是把人當成吉祥物大熊貓了嘛,敢情這幫人是過來參觀欣賞的啊。 看見站在門口不動彈的何小麗,張彥都笑了:“不用怕,你跟付歐沒有訂婚,大家也只是好奇,加上付歐回來我們也沒有一起聚過,所以我做東,招呼大家伙一下,剛好你小姨家的舟舟也從海城回來了,所以拉上你們一起聚一聚,怕啥,有他呢?!?/br> 付歐拉起她的手來。 也只能這樣了。 張家包了一個大包間,桌子是十二人的大桌子,何小麗跟付歐一起進去的時候,里面已經坐滿了人,付歐一個個介紹了。 最里面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是付歐的外婆,看起來十分的和藹,也非常有氣質,這種氣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何小麗曾今看過電視上那種七十年代大明星老年以后接受電視訪談,渾身上下散發出來高雅的氣質,就是外婆這樣的。 外婆現在七十多歲了,身體依然康健,她是滿清大臣家中的嫡小姐,在這場運動中,被打擊的很深,不過所幸她年紀太大,沒有受到太大的折磨,運動結束以后,她的身份也很快被推翻。 另外還有兩個老太太,是付歐的姨外婆,三姐妹長得很像。 何小麗甜甜的叫了一聲“外婆”和“姨外婆”,三個氣質老太,笑的簡直是看到自己的親孫女一樣了。 看來張家這幫親戚也很好相處。 另外就是付歐的父母,付歐的母親雖然快五十歲,但看起來保養的很好,并不顯年長,人也是很和藹的樣子。 付歐的父親是個精瘦的讀書人,身板看上去沒有兒子那么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