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之所以要快,還不是陸家提出來的,國公親自說了,世子已然錯過成親的年紀,不能再繼續拖下去,趁早完婚他好放心?!绷_氏生怕柳氏再繼續瞎猜,趕忙把真實原因說了出來。 柳氏了然點頭,又問:“世子年歲確實大了些。比菀姐兒大了十幾歲有嗎?” 羅氏自問自己已經是八卦的祖宗,沒想到柳氏八卦起來,比她還要厲害。而且盡說這些讓人聽了就不高興的話,就差把嫉妒直接擺在臉上了。 “年歲相差一些,卻也沒有你說的那般夸張。你仔細些別讓老夫人聽見?!?/br> 說完這些,羅氏便跟柳氏告了辭,轉身去招呼其他夫人了。柳氏拈酸努了努嘴,不就家里出了個要嫁公府的姑娘嘛,這就擺起姿態來了。 第120章 李靈坐在最邊上, 不時拿酸唧唧的目光看著李莞,怎么都想不明白,李莞看著也沒比她漂亮多少, 怎么她就給國公府的世子瞧上了呢。本來她還挺滿意自己未來相公的,本身有功名在身,今年又中了進士, 雖然是同進士, 但憑著他父親在朝,進禮部應該不成問題, 將來子承父業,做禮部尚書,母親說,將來還可以讓陳公子給自己請個三品誥命夫人。 當時想來, 肯定要比家里姐妹們過得好,人就是這樣, 不羨慕陌生人的榮華富貴, 只羨慕身邊人, 只會拿身邊人做比較。 在李靈看來, 就算李莞生的不錯,可自己也不差呀,怎么際遇就會相差這么多呢。陳家這頭是她外祖母卯足了勁兒爭取來的, 可李莞呢?連個娘親都沒有,是喪母之女,而她在大興府的行徑那般囂張, 還進過班房,這些事情陸家知不知道? 李欣湊在李莞耳邊輕聲說:“瞧見沒有?那邊兒都快氣的失火了?!?/br> 李莞和李繡聽了,往李靈那邊瞥去,果然看見某人坐在那里快要把手帕擰成一股麻花兒了,李莞無奈搖頭,李繡橫了李欣一眼,讓她別這樣。 李欣盡得她母親真傳,可沒那么容易住嘴,故意喊她:“靈姐兒,怎么不過來坐呀?菀姐兒和你都訂了親,可以坐在一起聊聊這方面的事情嘛?!?/br> 李靈看著李欣那嘲笑的表情,哪會不懂她什么意思,起身跺了跺腳,冷冷說道: “有什么好得意的?!?/br> 李靈目光一轉,落在李繡身上,惱羞成怒的表情頓時一變,臉上又勾起了笑意,每當她露出這樣表情的時候,總歸沒什么好話說出來,果然話鋒一轉。 “你們只看到李莞訂了親事,卻是忘了家里還有個被人退了親的呢。是不是啊,繡姐兒?!?/br> 李靈直接把矛頭轉到李繡身上,再次提起李繡跟保定王家退親的事情,誰都知道,表面上看是李靈在奚落李繡,可實際上,她就是用李繡這件事來反擊李欣。 李繡的事情,現在本就是李莞擔心的,崔槐答應繡姐兒一個月之內定來提親,可是到今天也沒個下文,果然,聽到李靈的話之后,李繡臉上的笑意就隱了下去。 李欣不知道崔槐的事情,但也明白戳人不戳痛處的道理,站出來替李繡辯白: “繡姐兒和保定王家的事情,就連外面的人都知道錯在誰,王家自己債臺高筑,還來咱們家騙婚,這種人若是給你你會嫁嗎?你身為家里姐妹,卻也顛倒黑白,說那些無知的話,真讓人看不起?!?/br> 李欣說的義憤填膺,把李靈說的面紅耳赤,指著李欣半天才反駁出一句: “哼,人家才不管誰對誰錯呢,反正她就是被退過親,將來別想嫁什么好人家,我今兒把話撂下,咱們走著瞧?!?/br> 說完這些,李靈像是心虛般不敢留在姑娘們都在的花廳,轉身去找她娘柳氏去了。 “什么人嘛?!?/br> 大家都知道李靈就是想借這件事情找回點面子,既然明的在婚事上肯定是比不過李莞了,偏李莞又沒有其他地方讓她抓住辮子,就只能把不滿轉嫁到李繡身上,也就是嘴里走過場的話,聽過也就算了,可是當大伙兒轉頭一看,卻驚住了。 只見李繡雙眼中噙滿了淚,眼眶紅紅的,微微一動,眼淚就從眼眶里掉了下來,李繡趕緊低頭去擦眼淚,廳中姑娘皆驚,湊過去安慰: “你別與她一般見識?!?/br> “她說話素來如此,別理她?!?/br> “千萬別往心里去……” 諸如此類的安慰絡繹不絕說出來,李繡眼里的淚卻越來越多,李莞在旁邊輕拍她的背,給她遞了帕子。 其實李繡嘴上一直在說相信崔槐說的一個月期限,開始的時候確實信心百倍的,可隨著時間推移,一個月的時間用去了大半,崔槐那邊卻渺無音信,哪怕派人來傳遞個一言半語的,李繡也不至于這么擔心了。 她和崔槐是私下里在一起的,所有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語也都只有他們兩人知曉,外人無從得知,崔槐好像突然失蹤了般,他一日不出現,那么他們兩人之間的壓力就全都集中在繡姐兒一個人身上。 李莞心里想著,若是再等兩天崔槐還不出現,也沒有任何消息的話,她就讓陸睿去尋他的蹤跡,斷沒有把所有壓力都讓繡姐兒一人承擔的道理。 這邊正你一言我一語的安慰著,外頭院子里傳來腳步聲,外加管家激動的聲音: “老夫人,老爺太太們,又來了,又來提親了?!?/br> 松鶴堂里正圍坐在一起說話的夫人們面面相覷,吳氏最好奇,說道:“什么又來提親了?難不成又有人來提菀姐兒的親?” 前些時候,陸家送禮上門的盛況大家還沒有忘記,其他姑娘那里又沒有聽說過什么,所以吳氏下意識就以為又有人上門提菀姐兒的親。 柳氏端著茶杯沒喝,在那里靜觀其變,心道如果真是如此,那李莞還真是炙手可熱,從前竟沒瞧出來,那丫頭有這能耐。 吳氏到門邊等候管家來報信,嘴里還念念叨叨: “不應該啊。陸家跟李家定親的消息早已經傳出,還有哪家不開眼的上門提菀姐兒的親???”若真那樣,豈非跟陸家打擂嘛,所以很快吳氏就把這個猜測給否定掉了。 可是不是提親菀姐兒,又會是提親誰呢? 管家氣喘吁吁跑到門外,對寧氏稟道: “老夫人,媒人上門來說親了,是,是清河崔氏,老大的陣仗呢?!?/br> 管家這句話說完,廳中幾乎就炸鍋了,夫人們紛紛抽氣,清河崔氏?是要她們腦中所想的那個清河崔氏嗎?一時間,大家的心情竟然比當初聽到陸家來提親時還要驚愕。 畢竟李家跟崔家曾發生過那樣的一樁往事,崔氏的心得多大,才會想著到李家來提親,用膝蓋想也知道,李家怎么可能把自家女兒嫁到崔家去呢。 老管家的聲音很大,所以連耳房中的姑娘們都聽見了,李莞率先反應過來,從軟塌上下來,走到門邊側耳傾聽。 “話別大喘氣兒,提誰的親還沒說呢?!眳鞘峡芍绷?,感覺到體內八卦之魂正在燃燒。 老管家咽了下口水,爆出真相:“大姑娘?!?/br> ‘大姑娘’三個字一出口,羅氏就坐不住了:“誰?” 其實是聽見了,只是不敢相信而已,老管家再次重復一遍,羅氏滿臉的荒唐之色,下意識就說出:“那崔家可是欺負我李家沒人?竟把主意打到我繡姐兒身上來?” 羅氏顯然是誤會了,以為崔家覺得繡姐兒被退過親,所以無論誰都可以將就,頓時怒火中燒。 “崔家想干什么?他們想干什么?”羅氏急的亂轉,女兒本來就因為退了一次親,受到一些指責,若再給崔家鬧騰一回,女兒這輩子就真嫁不出去了。 老夫人寧氏對羅氏道:“你冷靜點,聽福伯把話說完?!?/br> “是,老夫人。那崔家除去來了一波媒人之外,還有崔家二公子負荊請罪,人就在外面跪著呢,背上似乎都有血印子了?!?/br> 崔家來時熊熊,人多勢眾,如果只是單純尋仇,管家都不至于這般著急驚訝,關鍵人家不是尋仇,上來就脫了外衣,荊棘纏身,跪在李家大門外,街坊四鄰全都給驚動了,好家伙,這陣仗可一點不比當初陸家上門送禮時要小,最關鍵,崔家的行為讓人摸不著頭腦啊。 廳中李家夫人們面面相覷,全都搞不清楚崔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寧氏想了一會兒,又問:“就崔二公子和幾個媒人?崔家大人可來了?” 老管家點頭:“來了來了,崔二公子的父親,崔大爺也來了,就站在崔二公子身旁,客客氣氣的讓我們進來通傳?!?/br> 不管怎么說,人既然上門來,那便不能不理會,寧氏派人把三爺和五爺喊了過來,讓他們出去應對,看看崔家到底想干什么,無緣無故的上門負荊請罪,就為了提親不成? 三爺和五爺領命出去,以李欣為首的姑娘們也跟著出去看熱鬧,耳房里呼啦啦出來一串,李莞本來也要跟著大部隊出去,想了想才轉過身來,將呆坐在矮榻前,臉上淚痕還沒有干,一臉懵的李繡給拉了起來。 “他來了。你還愣著干嘛?” 李繡吸了吸鼻子,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淚痕,依舊不敢相信,直到李莞重重的在她手心打了一下,李繡感覺到火辣辣的疼,才反應過來,隨即便被擂鼓般的心跳嚇到了。 崔槐……真的來了。 李莞拉著李繡出去看熱鬧,羅氏想攔著李繡都沒攔住,眼睜睜看著李莞把人給拉走了,急的羅氏在廊下跺腳,回身對老夫人寧氏抱怨:“老夫人您瞧菀丫頭,都訂了親還這么瘋瘋癲癲的?!?/br> 寧氏現在可沒心思去訓斥李莞,她現在擔心的是崔氏,實在弄不清楚他們的來意。 “崔槐可真行,說到做到,我敬他是條漢子!”李莞邊走邊說,比李繡看起來還要興奮些。 李繡被拉著往前,嘴里念念叨叨: “這個傻子,我讓他自己一個人來就可以了,只要他來,我就跟他走。何必……”弄出這么大陣仗呢。 第121章 李府門外聚集了好些個人, 有圍觀的鄰里,有過路的行人,對李家門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指指點點, 都在說這幾天李家可是夠忙的,先是府里跟國公府結了親,如今又來了個清河崔氏, 那清河崔氏的名頭在一些讀書人耳中, 聽起來可不比國公府要差多少,紛紛猜測, 李家姑娘難道有傾城之色,竟讓這些名門之子們趨之若鶩。 但是也有那想的深遠的,知道李家八老爺之前休掉的便是這崔氏女,但大家都不知道真正休棄的原因, 還曾猜測過,是不是李家八老爺在外沾花惹草, 被夫人發現惱羞成怒才把崔氏女休棄出門的, 若真是那樣, 崔家還不得跟李家拼命老死不相往來啊, 怎么還會容兒孫到李家門前求婚呢,再說崔家那求婚提親的小子,是負荊請罪來的, 那就正說明了,崔氏女被休一事,肯定崔家也知道是自己家的錯。 事情發展破朔迷離, 讓人摸不著頭腦,李家三老爺和五老爺出門,三老爺還算客氣,讓人把崔槐給扶了起來,五老爺就一般了,因為崔槐今天要求的是他的女兒。 李家的人既然從門內出來了,那就斷沒有讓人繼續跪著的道理,三老爺把崔家人迎進門,去了前廳中堂說事。 崔槐的父親崔大爺進了門之后,便羞愧的嘆了口氣,拉住三老爺和五老爺的手說道: “之前的事情是我們崔家做的不對,多年前我那弟妹也是糊涂,竟容得那妖孽進了你李家的門,我們一直也沒有上門表過歉意,實屬不該,直到犬子回家說起想要提親貴府令嬡,想起從前種種荒唐,這才下定決心前來負荊請罪?!?/br> 崔大爺話說的很客氣,真心幾許不知,但至少姿態是表出來了??粗藁闭\心誠意的樣子,三老爺和五老爺縱然心中還有怨憤也是說不出來的。 先有了崔大爺的請罪之言,李家自然不能失禮,請崔家人入座,說起了崔槐和李繡的事情,又是一番道歉,說自家兒子如何如何唐突,如何如何朝思暮想,如何如何意志堅定,這次負荊請罪也是他主動提起的云云。 說完之后,崔槐上前對五老爺拱手一揖到底:“我對繡姐兒真心實意,還望伯父成全?!?/br> 五老爺也是為難,因為事情來得太突然了,繡姐兒之前跟保定王家退親,那時候王家公子爛賭成性的事情就是崔槐首先發現的,后來他連夜急奔保定,把崔公子生擒過來,跟王家人當面來了個不可推脫的對峙,這才讓王家承認自己騙婚,解除了婚約。 所以對于崔槐,五老爺還是很有好感的,盡管后來崔氏事發,但那說到底都是崔家上一輩的事情,并沒有影響崔槐在五老爺心中的形象。 崔家今日是由崔槐和他父親前來的,卻未曾看見其他崔家人出現,所以有可能崔家其他長輩并不一定贊同崔槐跟李家結親,可崔槐又不管不顧負荊請罪,若說這還沒誠意的話,也太冤枉這孩子了。一時間,五老爺心底產生了極大的猶豫。 “你……先起來?!蔽謇蠣攲Υ藁闭f,他不開口,崔槐便一直彎著腰,背上白色中衣上確實已有星星點點的血跡出來,卸下來的荊棘看得出來絲毫沒有被修過,倒刺橫生,看著都叫人瘆得慌。 崔槐聽命起身,五老爺看著他和崔大爺,沉吟片刻,說道: “賢侄這般誠心,我都瞧在眼里,上回王家的事兒,若非賢侄出手,繡姐兒只怕早已嫁去那魔窟中,這輩子都難翻身,你的恩情,我們都記在心中?!蔽謇蠣旑H有感觸的說道,可過了會兒,話鋒一轉:“然……恕我冒昧問一句,你想娶繡姐兒為妻,你家中長輩可全然同意嗎?” 崔槐看著五老爺,猶豫片刻后道:“不敢欺瞞伯父,家中長輩唯有父親支持?!?/br> 五老爺心道一聲:果然。 “那你可曾想過,若是繡姐兒嫁去你崔家,卻不得你家中長輩們歡喜,她的日子有多難過?恕我說的直白些,你在家中并不能說得上話,將來若是有人欺負繡姐兒,你當如何庇護?”五老爺直接把利害關系指了出來。 崔槐這孩子的誠心五老爺領受到了,可是兩家畢竟不太和睦,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更何況,從崔氏的事情上,李家也能大致了解一些崔家老一輩人的品行,都不怎么樣。如果他現在答應崔槐把繡姐兒嫁給他,可將來到了崔家,崔槐還能成天看守在繡姐兒身邊不成?在那樣一戶迂腐又自私的人家過生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崔大爺有話說:“五老爺見諒,這孩子就是不會說話。確實家中有一些不贊同的聲音,但也沒有那般嚴重,五老爺只管放心,若是繡姐兒嫁到崔家,槐哥兒護不住,不還有我這個父親在嗎?今日我親自上門說親,也是為了消除李家諸位的疑慮與擔心,我保證,繡姐兒嫁到崔家……” 可誰知道崔大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旁崔槐打斷: “繡姐兒是嫁給我,不是嫁給崔家,崔家的那套入仕理論并不適合我,我善武事不喜文事,三年前我便脫離家中,自發入了北鎮撫司,如今已是百戶,京中有房舍七八間,奴仆三四個,確實比不上豪門大戶,但我能保證,只要繡姐兒跟著我,我絕不會讓她過苦日子?!?/br> 這番言論聽得五老爺直挑眉,往崔大爺看去,只見崔大爺臉上的表情也是無奈了又無奈,看來父子倆因為這件事,在家中也經過一番爭吵,崔大爺同意上門,想來便是拗不過兒子。 “你這孩子……那繡姐兒嫁給你,總不會就不回你們崔家了吧。若是回去……” “若是回去,我定會護著她。平日里,她便于我一同在京城,我能用命護她?!?/br> 五老爺的話被崔槐很快接了過去,說出‘用命護她’四個字,令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五老爺知道,這孩子都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他若是再不同意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可若就這么答應,又總覺得崔家不是那么回事,正猶豫不決的時候,只聽外頭傳來一聲嬌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