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節
然而事實上,出閣之后的明錦柔大概是全京城最逍遙自由的婦人了?!酢趵镫m然也有王府長史和宗室的定例,到底沒有同一個屋檐下需要晨昏定省的婆婆。秦王又從大婚之日就擺出了一個一切以王妃順心為重的姿態,三天兩頭的并肩出游,跑馬觀花的,快活得讓俞菱心這樣夫妻恩愛、家宅和睦,但卻手中總有庶務忙碌的都有些羨慕了。 “是呀。而且錦柔說,這次她和殿下要‘微服’出行,不會帶太多侍衛?!避鳛]頷首道,“畢竟是文人的詩會嘛?!?/br> “殿下也要來?”俞菱心不由微微蹙眉,心里莫名一動。雖說明錦柔出閣之后幾乎是與秦王形影不離,出出入入都在一起,但明錦柔本身就已經對詩詞是沒有太大興趣的,當初一起做詩社文社的還是因為荀澈的授意,以及湊個熱鬧。而擅長武藝與兵法的秦王就更不是會吟詩作詞的風格了。 不過再想想,她也明白了。 文華書院經過了一年多的風波與折騰,推遲到如今的這一場詩會,對于書院本身而言,算是一個重整旗鼓的要緊機會,所以的確請了不少大儒與名士,同時也廣邀京中仕子,加起來人數怕是要有數百。 與其說明錦柔想來湊熱鬧游玩,更實際的應該還是秦王要親自過來看一看,結交或者說籠絡一下這些年輕的仕子們。 這件事,前世的秦王并沒有做過,大約是不太擅長詩文,同時也多少也有文皇后暗中壓制、以免秦王人望過高的緣故在當中。倒是吳王和魏王做得很多,一方面借著文華書院的招牌,另一方面在各自開府之后也頻頻舉辦什么詩會花宴之類的,廣收門客,籠絡文人,贏得了不少禮賢下士、平易近人之類的名聲。 如今的這場梅林詩會,便剛好是個翻盤的機會。 只是,俞菱心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荀瀅,還是有些莫名的感覺在心頭。撇開這政治上的、文學上的事情不談,這個小書呆子啊,真的就沒有一絲絲的少女心思嗎? 回到侯府之后,俞菱心思慮再三,還是悄悄去問了問明華月,有關荀瀅婚事的打算。 畢竟比荀瀅還小兩個月的明錦柔如今都已經嫁了,就算荀瀅因為報病不曾參加選秀而不能立刻急著結親,但怎么算起來也應該要開始認真相看人家了??擅魅A月也好,荀澈也好,好像都對這件事完全不著急的樣子,俞菱心也是不太明白。 明華月的回答倒是很簡單直接:“瀅兒膽子小,心性又單純。一時沒有合適的就再等等也不著急,哪怕再過幾年呢??傊o的是學問好、人品好,家世低一點也不要緊。哎?怎么忽然問起這事?可是你有什么合適的人選?” 俞菱心趕緊擺手,將這個話題帶過不提,雖然她心里的確有個名字跳了跳,但想想覺得還是不說的好,要是讓荀澈知道……他非得氣炸了不可。 轉眼又過了幾日,京城里有關梅林詩會的議論越發多了起來,因為文華書院的山長幾經周折,終于請到了文淵書院的言大儒。士林之中一下便熱鬧起來,青陽書院的夫子和學子們也紛紛表示有機會見到言大儒的話,這詩會決然不能錯過。 景福寺原本說是要給文華書院一半的地方辦詩會,這次也又多加了寬待,幾乎除了正殿仍舊要留給香客做祭禮之外,整個后山和所有的別院靜苑都借給了文華書院做詩會的布置與安排。 瀅小書呆自然更是激動,在梅林詩會的頭一個晚上簡直睡不著覺,剛好荀澈也不在家,就直接跑去晴雨軒拉著俞菱心說了整整一晚上,最后算是被俞菱心強行要求回房睡覺,以免沒有精神轉日去談詩論文的,才能暫時消停。 轉日一早,□□的車馬便先到了文安侯府,明錦柔雖然是婦人裝扮,行動卻還如少女時一樣活潑愛笑:“我知道你們兩個不用我接,但我就是想過來跟你們一起走,不行嗎!” 俞菱心瞇起眼睛,打量著明錦柔滿面生光一樣的嬌美與紅潤,故意拉長了聲音:“跟我們一起?不要你們家王爺了?” 明錦柔哼了一聲:“也不知道讓誰家的夫君給帶壞了,坐車沒一次老實的。今天不跟他同車了!” “什么叫‘不老實’?”荀瀅眨了眨眼,“你們同車會吵架嗎?嫂子,那你跟二哥——” “咳咳,好了走吧!”俞菱心趕緊打斷荀瀅,同時瞪了一眼明錦柔,“你下次再隨便胡說,就不理你了!” 明錦柔不服氣地撇嘴:“小瀅兒比我還大兩個月呢——”然而被俞菱心側目又看了一眼,終于一縮脖子換了個話頭:“慧君jiejie,你跟二表哥越來越有夫妻相了?!?/br> 俞菱心回手便彈了她額角一記:“你也越來越像你們家的耿直王爺了,什么話都說?!?/br> 明錦柔笑的又甜又大方:“這就是緣分嘛。那我們今日去梅林詩會也好好看看,找找有沒有像小瀅兒的另一個書呆子?!?/br> “不要叫我小瀅兒!我比你大!”荀瀅難得有這樣不服氣的樣子,只是那看似發怒的聲音還是溫柔如水。 俞菱心不由搖頭笑了,姑嫂姐妹幾人一路說笑著到了二門,秦王果然牽著馬在旁邊等候,見禮上車,一路向景福寺過去,倒也歡聲笑語,仿佛又回到了未嫁之時。 而到得景福寺山下,俞菱心幾人剛一下車,便看見眾多的車馬之中,幾家熟悉字號車馬已經停在了一處,吳王、魏王、沂陽侯府文家,昌德伯府齊家還有荀家二房等等。 明錦柔的眼光閃了閃,輕哼了一聲:“一丘之貉?!?/br> 俞菱心倒是不意外的,郴州兵變的死傷人數雖然暫時不多,事態也看似受到了控制,但程廣陵的受傷以及程家無法開脫的責任,從整體上都是對秦王一脈的打擊。 而文安侯荀南衡與荀澈父子同時離開京城,趕往豫州和郴州,就更讓京中的局勢微妙起來。根基原本就不夠深厚的秦王立刻顯出更加的單薄,而隨著吳王的大婚和魏王給文家下聘,昭陽殿與長春宮的和諧,齊家與文家向著吳王魏王的靠攏走動,就更加順理成章,或者說,全無顧忌。 而今日的梅林詩會,大約除了荀小書呆和某些年輕的學子之外,這些公卿之家出席的平輩們,以及到場的幾位皇子王妃等等,人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時局之間也。 “咦,皇嫂與二表嫂都來了?”這時剛好吳王府的馬車也剛剛停穩,相貌俊秀斯文的吳王二殿下親手扶了錦衣珠翠的齊珮下車,眾人相見自然是要打招呼的。 而到了事后俞菱心再慢慢回憶這一整天里到底有多少狗血之事的時候,能想起的第一個開端,便是齊珮的這一句含笑寒暄。 第152章 冤家路窄 #152# 流云錦長裙, 紫煙羅臂扶,鬢邊的芙蓉金釵上鑲嵌著碩大的紅寶石, 即便是相對簡單的裝束, 仍舊顯示出新婚的吳王妃是何等的富貴繁麗,笑容端莊大方, 甚至還帶著幾分親切與“和藹”。 看來短短幾日之間, 齊珮就已經迅速適應了作為吳王妃的這個新身份。而眉梢眼角間的春風得意,也不知是因為與吳王的新婚甜蜜并沒有受到府中四位良媛的打擾, 又或者是府中的良媛們十分懂得奉承,反而讓齊珮更享受這種上位者的尊貴。 總之今日所見到的齊珮,大概是數月以來, 俞菱心所接觸到的最親熱和氣的一回。 而齊珮身邊的二皇子吳王氣質十分斯文,見禮與言語的態度看上去比齊珮還要再加三分真誠:“小弟竟不知皇兄也對詩詞有這樣的雅興, 若是事先知道,定要邀請兄長同行。如今三弟已經到了,應該在東苑與文華書院的段夫子品茗, 皇兄一同過去同飲一杯可好?” 秦王與明錦柔還沒回答,俞菱心的心里先是一跳——三皇子魏王已經到了?最好還是不要讓魏王見到荀瀅才是! 雖然上輩子魏王算計荀瀅,主要是因著荀滟的獻計以及時局的推動,但按照俞菱心前世今生里隱約聽說的其他消息, 風流好色的魏王也確實是特別喜歡荀瀅這樣白皙溫柔的姑娘。 包括如今的準魏王妃文若瓊, 以及在落水官女之中最后分給魏王做良媛的, 基本上也都是與荀瀅或多或少風格上有一些相似, 大多清秀文靜, 輕言細語。 想到這里,俞菱心立刻輕輕干咳了一聲,雖然沒有望向明錦柔,但明錦柔還是會意了,在秦王點頭的同時接了一句:“殿下去與三弟吃茶罷。我不愛吃茶,還是與我表嫂表姐一起散散,就不跟你們兄弟說話湊熱鬧了?!?/br> “既然如此,那我也與大嫂、二表嫂還有瀅兒同行可好?”齊珮似乎并不意外,而是順著含笑應道。 這個明錦柔和俞菱心就不好再推拒,當下只能應了一起同行。 這時的景福寺里已經有不少人了,因著將正殿之外的靜室別院也都統統借給文華書院辦詩會,正殿處前來進香致祭和祝禱的人更加集中,也就顯得更多了不少。 而自正殿之外的偏殿與靜室別院等等,此刻也已經各自設了坐席書案,有的是請了擅長不同流派詩作的夫子講論詩文,也有的是請了當代作畫的名家,與文華書院的學生,并其他書院過來的學子一同談論畫作技巧等等。 最主要的會場自然是后山的梅林精舍,綿延數里的梅林已經有半數梅樹開花,主要是大片素潔如雪的白梅為主,中間也間雜著十幾株紅梅和宮粉等花朵鮮妍的其他梅樹,伴隨著山間寒涼卻十分清新的微風,以及陣陣梅花的幽幽芬芳,怡人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