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到了轉日九月十四,俞菱心早晨起身就覺得身體舒爽了不少,小腹雖然還有些墜痛,腰肢卻不太酸了,剛好荀澈到書房出處理幾件緊急的公務,俞菱心便在早膳之后想過去玉梨堂問問情況。 誰知剛到院子里,就見荀瀅親自帶著明華月身邊的大丫鬟碧樹過來送燕窩:“嫂子,母親叫你好好休息呢。昭寧大長公主送了四個女官和四個嬤嬤過來幫忙打下手,錦柔婚事最后這點預備,你一絲也不要cao心。這燕窩是父親今天吩咐的,叫我一定看著你吃完,父親說了,軍令如山,嫂子一定得遵命?!?/br> 俞菱心不由失笑:“我剛吃過飯了?!?/br> 荀瀅卻很堅持:“那先在小廚房里溫著也行,我先陪嫂子說說話歇一會兒,等過一會兒有胃口了再吃??傊镎f了,我今日的任務就是看著嫂子好好休息,將燕窩吃了,一點不要cao心?!?/br> 俞菱心失笑的同時,鼻子都有些微微發酸,但下一刻,荀瀅已經過來親熱地挽了她的手:“要是嫂子不想即刻回房,我今日陪嫂子在院子里走走也成,不過等下嫂子吃了燕窩就得休息,不能勞神,要不然不只爹娘不放心,錦柔也得埋怨我呢?!?/br> 俞菱心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好,我今日便聽瀅兒的,一定不叫你落埋怨?!?/br> 荀瀅笑得甜美:“我就知道嫂子疼我?!?/br> 俞菱心只覺越發感動,將心頭涌動著說不出的又酸又甜按了又按,才能讓自己眼眶不要發熱。她的確很疼這幾個meimei,而meimei們也是這樣疼愛她的。這才是家人應該有的樣子吧? 經過了這再一天的休息,隨后便是九月十五,秦王與明錦柔的大婚之日。 第138章 秦王大婚 迎親隊伍自京北秦.王府發出, 三百甲士開道, 披紅掛彩,秦王一身大紅刺金新郎裝扮, 騎高頭白馬, 居中而行。 年輕的中書長史荀澈以秦王舊日侍讀身份,騎馬隨行,謙王世子、禮國公世子、忠武將軍等皆隨同迎親。一路之上的旌旗禮樂, 傘蓋儀仗,皆是極盡煊赫榮華,雖然依舊按著郡王規格,但已經是到了大盛開國以來郡王規格的極致。 縱然一切的紋樣都不敢超出半分半毫, 那所有能金粉描繪, 添彩添光的地方都不遺余力地添增渲染。 尤其因著先前仁舜太子朱傘的事情, 秦王特地請旨, 要求宗景司與禮部的人在籌備的全部過程核驗儀制, 哪怕一個酒杯一個碗也必須有兩個以上的人畫押?;旧夏菓B度就是一旦出現任何儀制問題,就要宗景司、尚務司和禮部從上到下一起陪葬。 先前尚務司已經折了一個副司正,庫房看守、書吏主簿等人在后續追查仁舜朱傘之事時又陸續牽連了近百人, 丟了性命的就有四個,杖責流放的還有數十。所以到得秦王此番大婚典儀,莫說宣帝還有因為要安撫明家等勛貴重臣的格外施恩與叮囑,就算是沒有, 尚務司和宗景司也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往低處說, 哪一個看管庫房的、運送物料的也不敢為了銀子真的再將自己的腦袋甚至全家性命都押在這儀仗之物上。 而往高處說, 禮部、宗景司和尚務司上層的那些人也看明白了,秦王殿下看似老實忠順,皇后也是確實不太精明,但是長春宮算計折騰了幾回到如今,最終皇后臥病、麗妃勢弱、秦王殿下雖然受了幾回明面上的禁足、斥責、罰俸甚至內廷家法杖責,可到底從地位甚至圣心上是沒有動搖根本的。 尤其經過了這場混亂的選秀賜宴,不知不覺間,原本出身最低的秦王更是定下了出身最高的王妃,更因為皇后的處事不當而得到宣帝的憐惜與添彩,可以說這天旭朝間的風向也真是難掌握得很了。 帶著這種種思慮,秦.王府內外的打點安排以及迎親大禮,便得到了所有人的通力合作,樣樣皆妥帖穩當,且又榮耀風光。 至于晉國公府這邊為明錦柔送嫁的預備,原本明華月和俞菱心已經幫著打點得差不多了。到了九月十三俞菱心忽然病倒,昭寧大長公主立刻打發了人來接手,英國公夫人也過來幫忙,也是處置得滴水不漏。 且昭寧大長公主府和英國公府的車馬人員出出入入之間,就張燈結彩的晉國公府顯得更加熱鬧煊赫。 相比之下,應當同樣在九月十五這日送女兒出閣的沂陽侯府文家和昭遠將軍府鄧家就要安靜太多太多了。尤其非常尷尬的是,文家的宅子與鄧家的府邸距離晉國公府的位置都不太遠,所以在明家的風光與喧鬧對比之下,文家和鄧家簡直是一片死氣沉沉。 因為秦王在宣帝下旨斥責文皇后,命其靜養的當日又去面君密奏了一回。具體當日說的什么,除了宣帝與秦王父子,以及當時隨侍在御書房的中書長史荀澈之外并無人可以得知。 但帶來的后果,就是在九月十四的下午,御前中官領著尚務司和宗景司的人先后到了沂陽侯府和招遠將軍府,提醒文家人與鄧家人,九月十五的大婚是秦王與秦王正妃的大婚。 兩位側妃入府只是納側入侍,不算正式婚嫁,兩家娘家可以張燈結彩,但不許懸掛大紅,王府會有八千兩銀子作為彩禮,兩家側妃陪嫁請不要超過這個數目。 秦王與王妃大婚的吉時在下午,典儀過程中若是側妃的父母想要觀禮,秦王與王妃還是開恩允準。但納入側妃的時間在黃昏之后,沒有禮樂開道,沒有秦王親迎,沒有拜祭天地,到時候會有王府長史帶著吉轎過來領人。 因這日子與王妃大婚相同,所以也不單獨設宴了,但王爺仁厚,也顧念側妃體面,所以將來會為兩位側妃單獨再設宴補上,三朝回門與對月之禮也允許側妃回家省親全禮,如此種種,請兩位側妃家人謹記。 文若瑤那邊因為被降為良媛,又知道皇后在宮中的臥病幾乎弄假成真,對這明面上的榮光早已不在乎,滿腔的志氣都轉化為想要等到進府之后爭寵抓緊秦王的心思,倒是還算平靜地接了旨意。 鄧家那邊卻是尷尬不已,因為幾日前皇后受責的時候鄧家所收到的波及并不嚴重,鄧紫芝的側妃位分也沒有被影響,鄧太太心里甚至還有幾分竊喜。因為看著秦王雖然在宮里一臉重視禮儀的樣子,但明錦柔卻冷淡淡的全然沒有討好秦王的態度。 當時她就想了,這樣的秦王妃空有個好容貌好出身有什么用,什么男人不是得哄著順著才能抓緊的?甚至等到明家當廷表示退婚,半是脅迫著宣帝進行安撫之后,鄧太太就更覺得秦王一定從心里不會喜歡明錦柔的。 畢竟麗妃尚在、麗妃的兩個兒子也在,如今明家彈劾了文皇后,得意的會是麗妃,秦王的前程肯定要受影響。那么明錦柔若是不受寵,文若瑤又貶了位分,以后秦.王府的天下,豈不就是自家女兒的! 只可惜這美夢還沒做到一半,就叫宮中這道敲打警告的旨意潑了滿臉涼水,轉日再聽著不遠處晉國公府里的熱鬧喧天,鄧太太看著一身粉色嫁衣的女兒,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然而這些側妃和側妃娘家的心思起伏,其實并沒有在明家人和荀家人心中考慮太多。一直到了迎親隊伍到達晉國公府前的小半個時辰,已經更衣梳妝完畢的明錦柔閨房中還是充滿了微妙的……悲壯氣氛。 俞菱心其實很不想用這個詞,她已經反復問過了幾次荀澈,荀澈那邊給她斬釘截鐵的答案是,秦王已經跟明錦柔表明過心意好幾次了。 然而她怎么看眼前滿身錦繡珠翠,妝容明艷的明錦柔,都在新娘子身上看不出一絲的嬌羞與喜氣,甚至也沒有幾分期待,反而滿了英武剛烈的決絕,好像身上穿的不是大紅鸞袍而是鎧甲,一上花轎就上戰場了似的。 尤其是新房里的明華月、程雁翎、還有樓家的兩位姑奶奶,人人都是平靜嚴肅的,雖然也說了出閣之后要好好過日子云云,但那眼光分明是覺得明錦柔嫁到秦.王府就是進了虎狼之地,所以娘家人送行之余也表示了強烈的支持,大概那態度就是:錦柔你放心去吧,秦王和側妃們要是對不起你,我們隨時支持你踏平秦.王府! 俞菱心想來想去,唯一能得出的結論大概就是秦王實在是不會說話,所以不知道他跟明錦柔到底說了什么,自己覺得是表明心思了,結果明錦柔、明云冀和明家其他的親戚都覺得這還是一場充滿了陰謀與危險的政治聯姻。 雖然也不能說這個聯姻里沒有政治目的,但是……但好像還是有哪里不太對??? 不過這個問題俞菱心已經私下問過明錦柔兩回了,也沒問出什么來,說多了這丫頭又心里難受,俞菱心也只得暫時按下不提。此刻又坐了坐,就到了吉時,外頭的鞭炮聲和禮樂聲一齊響起。 明華月為明錦柔加了蓋頭,便與所有的親友女眷一齊退了出來,俞菱心也繼續帶著疑惑隨著婆婆到前堂去看熱鬧了。 攔門作詩比武的流程略走了走,荀澈作為秦王的侍讀與樓家的公子對了兩句詩,秦王又親自下場與明錦城過了幾招,就熱熱鬧鬧地進了門,倒也滿堂歡笑。隨后秦王便親自到青虹軒去拿紅綢引了明錦柔出門,再到正堂拜別祖輩與父母。 按著皇子與宗親娶親的慣例,迎親拜別父母的這一關只是欠身行禮,畢竟秦王是皇子,卑不動尊,明家長輩不給秦王行禮就已經算是結親的關系了。 但是當秦王親自引著明錦柔到得中堂的時候,秦王示意了身邊的護衛寒照,寒照與另一個隨從居然拿了錦墊上前,秦王伸手去牽了明錦柔的手:“錦柔,我們拜別長輩罷?!?/br> 觀禮的賓朋們簡直是微微倒吸涼氣,這并不算逾越禮制,畢竟禮部和宗景司歷來也沒有定規說皇子不能跪拜岳父和妻子的長輩,或者說這件事從來就沒有引起過爭議和討論,因為絕大多數時候,根本沒有皇子想過要給太廟宗祠、皇帝皇后之外的人下跪行禮。 紅錦遮面,并沒有人看到明錦柔的神色此刻到底如何,但秦王握著她的手,卻能感覺到明錦柔的手僵了一下,肩頭也是微微一震,而秦王這時已然屈膝了,明錦柔就順著他的手一起跪拜下去。 第139章 真,鋼鐵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