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可是那錦緞料子,又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除了大婚的禮服和品級宮衣上頭按著祖制到底能看出分別之外,這常服上的料子,人人手里都是一樣的。 “謝皇后娘娘厚賜?!泵麇\柔行禮起身,面對文若瑤與鄧紫芝投過來的得意神色,也沒有放在心上,明麗面孔上依舊滿了隱含諷刺的笑意,然而轉身之時目光向外無意滑過,她到底還是僵了一瞬。 俞菱心一直看著明錦柔,此時一怔之下,本能順著她的目光也向外轉了頭,同時外間的宮監已經長聲稟報:“秦王殿下求見!” 昭陽殿內的眾人皆是一怔,文若瑤與鄧紫芝臉上皆浮起明顯的喜色,甚至本能伸手按了按自己頭上的發釵,整了整身上的衣裙。而文皇后則是眼中滑過一絲意外之色,隨即便溫和笑道:“這孩子,竟是這樣等不得呢?!蓖瑫r點了點頭,命傳秦王進殿。 一句等不得,文若瑤和鄧紫芝臉上都有些微微發熱,心里也砰砰亂跳。只有明錦柔,在那一瞬的微僵之后就轉了臉,勉強維持著唇角上揚,卻也算不上笑容了。 這時一身藏青刺金團紋公服的秦王已經大步進了昭陽殿,他身形本就高大,容貌又英俊過人,藏青公服華貴而沉毅,所以在一殿的錦繡珠翠環繞中,陽剛之氣便極其明顯。 眼看秦王到文皇后跟前躬身行禮之時,文若瑤在宮中已經見過好幾次秦王,倒是還稍微鎮定點,鄧紫芝的俏麗臉孔上已經霞飛雙頰。 明錦柔則是垂下目光,雙手交疊,安靜到了極致。 “毓辰,怎么這時候過來了?”免禮之后,皇后便溫言問了一句,笑意里帶了一點調侃的意思,“難不成,是怕她們受欺負么?” “姑母……”文若瑤這時候也臉上飛紅了,輕輕嗔了一聲,微微側頭側身,剛好將她最精致的側臉對著秦王,將少女的嬌羞與美麗盡皆展現。 秦王的確順著這一聲掃了一眼文若瑤,隨即也看了一眼鄧紫芝,然后就在兩個姑娘芳心狂跳的同時開口回答:“稟娘娘,是父皇聽說今日錦柔進宮謝恩,所以傳錦柔到御園說話,有意賞賜添妝。臣是過來傳口諭的?!?/br> 昭陽殿里靜了一息,又靜了一息。 隨后文皇后才繼續慈和笑道:“這樣嗎?今日皇上倒是有興致,想給孩子們添妝啊。那倒也好,你們幾個小丫頭可是有福了?!?/br> 秦王再次躬身:“皇上只是傳錦柔一人過去,臣以為這添妝之事是給臣妻的體面,妾侍入府自有天家份例,其實也不必如何陪送旁的?!?/br> 妾侍……入府…… 俞菱心差點一口氣哽在咽喉,靜了靜才緩緩抬頭去看文若瑤和鄧紫芝的臉。原先各自俏臉的輕紅淡霞,在這幾息之間已經轉成了又紅又白,臉上的笑容倒是還撐著,就是眼睛里簡直要哭出來,幾乎是要僵住了。 文皇后微有不悅:“側妃,哪里是妾侍。再者,便是皇上傳旨,沒有御前的中官嗎?怎么你一個堂堂郡王自己過來了?” 秦王恭敬道:“自來圣賢家訓,皆道妻妾分明。便如長春宮再如何有恩有寵,在娘娘面前也是妾侍。臣自幼承訓,不敢混淆此禮。父皇剛才是命中官傳旨,臣怕中官分說未明,若是文氏鄧氏誤聽而僭越同行獲罪,有損兩家的體面。再者父皇此刻在東苑,略有些遠,臣也不放心錦柔,故而請旨過來傳諭,也好接她?!?/br> 第135章 冤孽 話說到這個地步, 皇后也不好再阻攔,只是低頭抿了一口茶水又笑道:“也好罷, 你領著錦柔去吧。你原本就是個細心的孩子,以前待陸家姑娘比如今還仔細呢,也是她沒福氣。那如今你可要好好照顧錦柔啊?!?/br> 明錦柔臉上本來也沒什么神色波動,除了第一眼看見秦王的時候稍微僵了一下之外,余下時候不論旁人臉上是興奮還是落寞, 是歡喜還是尷尬,她都始終平平靜靜的。 既沒有因為秦王言語透出那幾分親近的意思而高興, 也沒有再因著文皇后暗示秦王以前對陸氏女的體貼而沮喪,只是起身行禮的時候唇角一勾, 諷刺依舊:“多謝殿下垂顧?!?/br> 同樣一句話, 落在不同的人耳中, 立時便有了不同的意思。 皇后,以及文家人鄧家人,聽著就好像是向著自己撲面而來的諷刺,不管是諷刺皇后的費力挑撥白費力氣,還是嘲笑文若瑤鄧紫芝的搔首弄姿全然落空, 歸結到一處都是炫耀秦王關懷的同時,帶出滿滿的輕蔑譏誚。 但落在秦王與俞菱心等人的眼中,這譏諷笑意卻是更復雜的,既有公事公辦、協同合作的淡漠, 也有隱約幾分向著她自己以前曾經一片癡心的自嘲。 可以說在場的所有人, 包括明錦柔自己在內, 沒有一個人此時是真心舒暢的,便是神色平靜,看似一味謙恭守禮的秦王,眼中同樣閃過了幾分隱忍復雜的情緒。 不過眾人心思再如何各異,隨著秦王與明錦柔并肩離開昭陽殿,幾息之后也再度重新緩和,吃茶之間說了些場面話,話題居然便引向了那位曾經有望成為秦王正妃,此刻已經嫁去常州平陽侯府的陸氏女。 文皇后自然是一番嘆息,說著造化弄人,陸氏女原本如何溫柔賢惠云云,文家鄧家兩邊也連連順著皇后的話題,將陸家一通稱贊,充分顯出了同仇敵愾的姿態。 明華月和俞菱心本是陪著明錦柔進宮的,此時越發沒話可說,也沒話想說,看著眼前幾人說話甚至覺得有些好笑,亦有慨嘆。 當初陸家將女兒匆匆許配到常州,就是鎮國將軍府表明態度不想參與奪嫡,甚至也不想支持中宮,那個時期文家姐妹還住在晉國公府,話里話外對陸家不知有多少“不識抬舉”之類的鄙夷。 如今世易時移,換成了自少與秦王相識,且行事風格高調強硬的明錦柔做秦王妃,曾經不識抬舉的陸家姑娘此刻在文皇后口中倒成了溫柔淑惠的第一賢良人了,說來說去的意思還不就是嫌明錦柔不夠柔軟、不好擠兌也不好拿捏。 而對明錦柔共同的不滿,以及因為秦王剛才行動所帶出的尷尬,雖然讓皇后和文家鄧家人都很不愉快,但同時也將眾人無形之中推得更為親近。 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哪怕只是暫時的朋友呢,也夠熱鬧一陣子的。所以在明錦柔回到昭陽殿之前這小半個時辰,文家與鄧家居然迅速地就熱絡親近起來,若不是明華月和俞菱心知道這兩位是即將同時嫁到秦.王.府做側妃,光看說話簡直覺得兩位姑娘或許就要義結金蘭了。 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在皇后的支持下,文家與鄧家人也并沒有什么忌諱明華月婆媳在場的意思,反而很快就jiejiemeimei地稱呼起來,甚至像是在通過明華月和俞菱心傳遞信息給明錦柔:雖然殿下這會兒好像給正妃臉面,但是我們有皇后娘娘支持??!而且以前秦王對陸家姑娘更好呢! 俞菱心看著眾人的神色就更想笑了,宣帝是這樣一個厚道寬仁的性子,文皇后與麗妃斗了二十年,還在今年被長春宮逼到血濺昭陽殿,這文家和鄧家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會覺得皇后仍然有力能夠完全拿捏住文韜武略的秦王? 不過再想想,倒也有幾分明白。說到底,她是仗著前生經歷,知道后來秦王會如何。而眼前眾人所見的秦王,到目前為止仍舊忠孝恭順,對皇后言聽計從,恪守禮法。 除了曾經爆出過毆打侍讀荀澈這件好像也不算太過殘暴的惡行之外,倒是也沒有什么別的劣跡污點,看起來還是很像皇后身邊言聽計從的忠順養子。即便是剛剛算是頂撞皇后,秦王的每一句話也都完全落在禮法之內,不過就是略微刻板了些。 所以文若瑤和鄧紫芝此刻仍舊想要緊緊靠攏皇后,甚至彼此合作支持,也不能說是沒有道理的,又或者說,大概是此時她們唯一能想到的。 過了約莫小半個時辰,秦王又親自送了明錦柔回到昭陽殿,兩人的神色居然與離開昭陽殿的時候并沒什么明顯的分別,仍舊是一個禮貌,一個淡漠,這倒讓文皇后與文鄧二女都暗暗松了一口氣。 此時時辰也差不多了,秦王也沒有再多說什么,給皇后行了禮便先退出了昭陽殿,明錦柔進殿之后連坐都沒坐,直接欠身行禮,明華月等人立刻隨之跟上,所有人一起向文皇后謝了恩,便先后出殿離宮。 俞菱心看著明錦柔的神色,心里很是惦記,只是在宮里當然不能說什么,就想著上了回程馬車再細問。然而一到宮門,便見明錦城和荀澈居然已經都在車馬處等候,俞菱心還沒說話,明錦柔就先用手肘頂了頂俞菱心:“哎呦呦,那是誰來接了呀?” 俞菱心想瞪明錦柔一眼,但看著荀澈一身月白公服站在馬車旁邊,俊秀面孔上微微含笑,悠閑自然又滿懷期待地望著她,俞菱心還是完全無法自控地就笑生雙頰,連假意瞪人的兇巴巴神情也做不出來。 “唉,是呀。這是來接誰呢?”明華月也酸溜溜地嘆了一句,搖搖頭,“養兒子有什么用啊?!?/br> 明錦柔趕緊繞過去去挽明華月另一側的手:“說的就是,所以姑姑您養侄女吧,侄女孝敬您一輩子?!?/br> “你呀,也是馬上就是別人家的媳婦了?!泵魅A月并不接這話。 俞菱心也順著去挽婆婆:“那個,母親,慎之應該是來迎您的?!?/br> “迎我?”明華月探指點了點俞菱心的額頭,“他要是迎我怎么不騎馬來,瞧瞧多帶來一輛車,那是等著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