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而再按著荀澈這個說法,俞菱心順著想了想:“你的意思是,昌德伯夫人是過來挑唆老太太,想要咱們與二房直接更加決裂?她應該知道,母親是一定不會去找晏家說混賬話的,所以挑唆了老太太有這樣異想天開的念頭,最終其實能夠達到的效果就是讓長房二房更加對立而已?!?/br> 荀澈冷笑道:“可見麗妃到底是本性難移的,雖然有低頭蟄伏之心,這蟄伏之期也不會太長。齊珮這還沒正式嫁過去做吳王妃,齊家人就已經開始揣摩出麗妃與吳王的心思,開始給人做事了?!鳖D一頓,他又嘆了一口氣,同時牽起俞菱心的手輕輕摩挲,“我知道你不希望我今生再背上那些惡名,我也知道父親心里還是不希望家人之間生出那些變故,如今瞧著二叔的反應倒是似乎有些余地。只可惜齊家這門姑表親,將來大約還是留不得的?!?/br> 俞菱心也將自己的手覆在他的手背上,低聲道:“當斷則斷,你也不是神仙,哪里能處處皆全。若是二叔能冒出一絲清明往后退一步,二房多保全些也就是了?!闭f到這里,她又想起了荀澹,“對了,今日澹哥兒怎么又像是挨了打?” 荀澈不以為意:“他倒是個明白的。這些日子昌德伯夫人和齊珮沒少到翠峰山莊走動,荀澹如今還在預備明年的春闈仍舊在家,消息自然是靈通的,給我傳遞消息的同時應當也是對老太太和二叔正面勸了幾次,就又挨了一頓家法。其實他心里應該明白,老太太是勸不動的,不過是借著挨打告訴我,不管老太太和二叔甚至齊家有什么想法,他自己是不贊成的,只是實在攔不住罷了?!?/br> 俞菱心倒是沒想到這一層,也不由嘆道:“這樣說起來,澹哥兒也是不容易。他前世里原本定的是誰家的姑娘來著?” 荀澈想了想:“好像是京兆衙門一個主簿的女兒,姓聶的,大概跟聶尚書算是同鄉,可能連同族遠親都算不上?!?/br> “姓聶?”俞菱心忽然心念一動,“難道叫聶婧娘嗎?” 荀澈一怔,前世里隔房堂兄弟沒能成婚的妻子叫什么他怎么會留意,不過仔細想想,也有可能是類似的音:“可能是。你認識?” 俞菱心想想只覺得很有意思:“若是的話,那我就真見過了。前世里齊珂的夫人,就是京兆衙門的書吏之女,姓聶,叫聶婧娘的。后來齊珂一路發達,對這位出身不高的原配不離不棄的,很是叫人稱贊呢?!?/br> “齊珂?”荀澈輕輕干咳了一聲,“那是,清流才子,名聲當然是要緊的。莫說將來飛黃騰達不忘發妻叫人稱贊。先前名聲全無、尚未中舉的時候也討人喜歡得緊。如今高中案首,岳父大人是不是也很贊嘆了一回呀?” 俞菱心不由噗嗤一笑,主動挽他手臂:“齊珂的父親是我娘的遠房堂兄,也是我爹以前的同窗好友??匆娝辛俗匀皇且涞??!?/br> “恩。說不定岳父心里還后悔了呢?!避鞒恨D了頭,“如此佳婿,竟這樣錯過了?!?/br> 俞菱心又往他懷里蹭了蹭:“我的荀長史,您這是吃醋了嗎?這干醋都吃到哪里去了。我又沒覺得齊珂好,不過就是想起這件事,覺得咱們家跟齊家還真是有些緣分罷了?!?/br> 這句無比自然的“咱們家”到底讓荀澈心里舒坦了,他低頭在俞菱心額頭上輕輕親親:“罷了,旁的有什么好計較,總之你喜歡我就是了?!?/br> “我當然喜歡你?!庇崃庑碾p手勾著他的脖子,也主動去親荀澈的臉頰,“再說,我爹心里也是覺得你更有學問的!不信你問他去,我今日問了!” 荀澈不由失笑,看著眼前的妻子,滿心都是說不出的甜蜜。俞菱心生來就是個溫柔寬和的性子,前世那樣多的波折與艱難,也沒有磨損她原本的溫柔美好??伤娜嵘撇⒉皇且晃兜能浫?,因為她是會護短的。 雖然在她自己的事情上,俞菱心很多時候都不太計較,但為著所愛的人,她還是會像一只小老虎一樣跳起來。 就如同今日在翠峰山莊為了維護母親明華月而正面斥責齊珂,他也能想到在俞家,俞菱心一定也會維護他、不許俞伯晟忘了他這個女婿的好。 “好。我知道了?!避鞒盒χ鴮⑺直Ьo了些,眉宇間原本的思慮與凝重徹底拋開,年輕的俊秀面孔上滿是輕松與舒暢。 如今的局勢的確很復雜,三親六故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仔細考量,前頭道路的位置也的確還很多,文武百官的每一道奏本都必須慎重應對。 但一切都算不了什么,不僅僅是因為前世里已然經歷過那樣多的風波與斗爭,更要緊的是有這樣的她在身邊,荀澈真是覺得腳下的路踏實極了。 而在這同一個時期,與年輕的文安侯世子夫婦有同樣心情的人,卻幾乎是鳳毛麟角。尤其是秋闈放榜后,京城中對于齊珂俞正杉等等這些少年中舉的才子們稍稍稱贊議論了幾日之后,眾人所關注的重點就又重新回到了幾位皇子的婚配之事上。 因為在那位小腿骨折而得以退出郡王良媛行列的事情發生之后,九月初,再次出現了兩個上奏自請退選,表示無法侍奉天家而得到允準的例子。 一個是兵部堂官的女兒,忽然全身出疹子,連臉上都有,請了太醫院前去會診,說并不是天花,也不是水痘或者常見的蕁麻疹,具體是什么一時之間居然并無結論,但是這個莫名其妙的全身疹子確實過于驚人了,所以兵部堂官還沒有來得及上本,麗妃和魏王就已經主動去跟宣帝表示了這個良媛可以不要。 當然最后的手續上,還是兵部堂官自己上了一本,表示這個情況有很大的隱患,就算一時之間治好了,也怕將來有復發的可能,那自己的女兒還是不要給天家皇子帶來危險了,于是成功退選。 而另外一個就更特殊,是宣州來的官女,那個姑娘是在九月初一當日到廟里祈福的時候忽然瘋了。據當時所看到的人說是全身抽搐,隨即大哭大笑,而且力大無窮,身邊的丫鬟婆子隨從等人拉都拉不住,最后是合多人之力才強行制服按住。 帶回家之后當然也請了太醫會診,畢竟這個裝瘋還是要比裝病更容易些,尤其是已經有兩個姑娘退出郡王良媛的行列之后,誰都能看出現在眾人是想盡方法想要不做這個郡王的侍妾。 其實宣帝到這個時候也是煩躁非常,要是從一開始都表示不要皇子們負責落水的姑娘,他也不想賜婚這么多侍妾出來。但是旨意下都下了,這個時候再一一撤回,皇家顏面何存? 所以這次去會診這個所謂瘋掉的姑娘,太醫院也是戰戰兢兢的,都說不清楚到底希望這姑娘是裝瘋還是真瘋。要是裝瘋,那這姑娘滿門的欺君之罪固然是難免的,可是宣帝就算治罪人家,難道皇家臉面就好看了嗎?畢竟最初人家在宮里落水也不是自己愿意的,按著道理說不愿意侍奉天家是大罪,可是好好的高門小姐不愿意做比側妃更低一等的侍妾,情理上還是讓人同情和理解的。 不過讓太醫們后來松了一口氣,這姑娘真瘋了,因為那大哭大笑的雖然可以裝,這力大無窮的部分真是很現實,去了四個太醫,兩個被打的眼圈烏青,回宮之后都還不用冰雹,就這烏青眼圈就足以讓吳王痛快表示:這個姑娘還是不要了,沒事沒事。 而外間對于這兩家的變故也是議論紛紛,認為這些就是自然發生的意外者也有,但更多人還是覺得這些家族是費盡了心思做出這些局面來,才能讓自家姑娘平安退選,也算各出奇招了。 對此,后妃們也是看法不一,而文皇后那邊則只剩下了難堪。 不管這些一件連一件的事故到底是人為算計還是天災意外,一切都還是要歸咎到那場失敗的賜宴。每當人們感嘆一次吳王與魏王的選妃波折,就要再感嘆甚至嘲笑一番中宮的無能,才導致好好的選秀到了如今的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文皇后大概唯一還能發泄幾分情緒的地方,就是在秦王的婚事上了。 第133章 謝恩 按著大盛的慣例, 被賜婚的宗室女, 或是賜婚給皇子或宗室的貴女, 都會在大婚典儀之前數日請旨進宮,既是為賜婚謝恩,后妃甚至皇帝也會有添妝賞賜, 主要是為了這些御賜的姻緣再次增光添彩。 所以在九月初五, 距離秦王與明錦柔的大婚還有十日的時候, 明錦柔便按著這樣的舊例請旨進宮。因著她生母已故, 祖母又年邁臥病,所以這次進宮就請了姑姑明華月和表嫂俞菱心陪伴。 這些自然也是要請旨的, 但也不過就是走個過場罷了。中宮的批復倒是利落,表示以后都是親戚, 自然可以請文安侯夫人婆媳一同進宮。只不過既然大家都要多多親近, 而且未來的秦王妃與側妃鄧氏也沾著轉折親, 大家就一起進宮罷。 這消息一傳出, 京城上下議論的焦點就立刻從“打賭吳王與魏王最后到底各自能留住幾位良媛”,變成了“□□的后宅以后到底是誰的天下”。 因為歷來所有進宮謝恩添妝的, 都只有皇子的正妃,或者賜婚給其他公侯臣子的正妻而已。所謂一夫一妻,才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側妃良媛,奉儀良娣,不管用多少尊貴好聽、有品有級的封號尊稱, 在這聯姻大事上也到底歸回到妾庶身份。 皇后一道口諭, 叫明錦柔進宮謝恩的時候也帶上側妃鄧氏, 那么不用猜也知道,另外一位給秦王的側妃文若瑤肯定在九月初五當日也會“剛好”進宮給自己的親姑姑文皇后請安。 那么這一次的謝恩添妝,就算是賞賜上分出薄厚輕重,文鄧兩位側妃也都是在大婚之日前正式進宮得了皇后賞賜添妝的側室,這樣的臉面榮光,在眾親王郡王的后宅中,大概也是頭一份了。 偏偏這樣的事,明家既不能反對,也不能抱怨,因為皇后旨意里已經點明了,這是為了顯出未來秦王妃的賢德與大度,所以才帶著鄧氏。至于文家姑娘作為皇后的侄女,不管哪一天進宮都是自己的事情,嫁妝里也必然有皇后的添彩,誰也不能說什么。 甚至還有些奉承中宮的人議論道,文若瑤身為皇后的嫡親侄女,肯屈居于明錦柔之下,給秦王做側妃,已經是皇后的大度與慈心了。若是這個時候明錦柔還計較什么添妝之時的嫡庶,就太小氣了些。 這樣的流言種種,自然也會傳到荀家與明家人的耳中,明華月、明云冀皆是氣憤不已,幸好明錦城這個時候已經身體完全恢復,埋頭扎在羽林營里猛練苦訓自己的武藝與腰力,并沒有機會在親爹眼前走動,才免了又被遷怒暴打一回。 明錦柔自己卻十分淡然,在青虹軒里梳妝更衣時看著身邊神色凝重的俞菱心只是一笑:“皇后這些手段,二表哥不是早就料到了?表嫂你不要這樣擔心,沒事的?!?/br> 俞菱心微微舒一口氣,從飛花手里接了珠釵,親自給明錦柔插戴在鬢邊,又給她抿了抿鬢發:“知道歸知道,到了眼前還是生氣。當初明明是皇后授意秦王殿下要與你們家聯姻,如今賜婚下了又折騰。就算要制衡秦王殿下,這手段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