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但老太太要是真的沒了,荀家的分家之事只最多再拖上百日而已。 因而當時荀二老爺夫婦可以說真的是很顯出幾分“孝心“了,真是蓬頭垢面地隨便披了衣裳就沖過去查看老太太的情況,直到太醫們都說老太太被嗆到的情況不是太嚴重,還是受到驚嚇的成分居多,這才稍稍定了神。 只不過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轉日的一早,從京策營匆匆趕回來的荀南衡剛到家不到兩個時辰,還沒將這起火的事情分說個清楚明白,數十名輕甲親兵就流水一樣涌入二房院子。 荀南衡與明華月并肩進門放下的話,荀二老爺夫婦還沒全反應過來的時候,荀湘已經臉色慘白地快要站不穩了,若不是身邊的荀澹扶了一把,怕是真的直接滑倒跌坐在地。 而荀澤是真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所以怔怔地直接反問:“老太太到溫泉莊子上養著倒是也好,但我爹和我娘為什么都要去?” 荀南衡淡淡道:“你爹這些年來都是不過是掛著個閑散的空銜,并沒有什么實務政績。如今老太太受驚需要靜養,你爹床前盡孝,也算博個孝道上的名聲,這樣回頭活動起來才有些說頭,外放的地方與官職也好些。若是不去也無妨,只不過將來若是外任安排到泉州涼州這樣山高水遠的偏僻之地,就悔之莫及?!?/br> “外放?”荀澤那邊依然是懵的,荀澹卻已經垂了眼簾,暗暗松了一口氣。 “澤哥兒與澹哥兒都有功名在身,也該領實任的差事,就不用過去伺候老太太了。倒是三姑娘素來貼心,還是跟著老太太去罷?!闭f完這句話,荀南衡便直接轉身走了,并沒有多解釋任何一個字的意思。 荀二老爺的臉色此刻已經由紅轉白,隨即灰了下來,他雖然還沒徹底明白到底這一夜之間發生了什么,但荀南衡拂袖而去,留下的這數十親兵是什么態度,他還是懂得。 于是就在外間還紛紛議論著文安侯府這次失火起因的時候,荀老太太以及荀二老爺夫婦并荀湘,已經在精兵護衛之下,迅速地移送到了京北的翠峰山莊上休養了。 其實老太太受傷又受驚,出去調養幾天倒是正常的,旁人聽說了也不覺得什么。只是這一趟要調養到連帶著荀二老爺夫婦都不會回來參加世子的大婚,這就有些不同尋常了。 只不過這也并沒有什么必要對外宣揚,包括俞菱心在內的俞家人,也并沒有事先得到消息。 當然俞家人也是另一番天翻地覆、人仰馬翻的忙碌。 六月初五那天荀澈拿給俞菱心的添妝,接到手里的時候似乎很輕,就是扁方錦盒里裝了幾張紙。然而打開一看還是微微驚了。 綢緞莊與藥材鋪子各一家,京郊良田三百畝,田莊一座、別院一處。 按京郊良田八兩到十兩一畝的市價,這幾張店鋪和田土的契書加起來就要價值上萬兩了。 荀澈說的很輕松:“鋪子是秦王殿下給你的添妝,以來是謝你幫著打理賬目,二來朱傘之事也是虧得你發現甚早。至于這些土地莊子,是我這個做‘表哥’的心意,早就說過讓你放心,聘嫁相當的風光出門?!?/br> 這話俞菱心應的還算坦然,只是拿回家跟祖母和父親提起自己又得了這最后一筆陪嫁,可以不用俞家公中多出一分銀子,就足足湊齊了三萬有余的嫁妝。 俞老太太和俞伯晟都是目瞪口呆,東籬居里很是寂靜了一刻,最終只能表示,俞家公中會拿錢給俞菱心重新趕定一批最好的紅木箱子,另外再拿三千兩現銀折算聘禮之中那些定禮,換言之就是將聘禮的九成再加現銀,同樣全部讓俞菱心帶走,也算是娘家的心意。 俞菱心無可無不可地點了頭只是笑笑:“都隨祖母和父親的意思就是。辦喜事,還是家里和睦最重要。不管怎么樣,都不要傷了家里人的和氣?!?/br> 這時坐在旁邊的蘇氏聽著那些數字,看著笑靨如花的大姑娘,也覺得自己跟做夢一樣,幾乎是本能地隨著俞菱心的話點了點頭。 這時她又隱隱約約覺得自己好像頭一次有些看懂了大姑娘,原來包括什么蓮心寧安丸的算計、文華書院的名額、家里的中饋與陪嫁,為什么俞菱心一直都很大度的不太計較與追究? 如今她看著俞菱心的”添妝“,不知不覺就流水一樣入手兩萬有余的添妝、再想想俞菱心出入之間姐妹相稱的端儀縣主、晉國公府姑娘,蘇氏終于明白了。 有很多事情俞菱心不在意,是根本就不值得讓她在意。 到了這個時候,俞家倒也和睦起來,公中完全沒有吃虧,大姑娘的體面也是榮上加榮,那么僅剩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預備嫁妝的裝箱造冊,以及親迎大婚那日的相關之事了。 六月十二是正式的送嫁添妝之日,但其實只是例行的儀式,三親六故手帕交等等再過來吃茶說點吉利話,給個小紅包小首飾之類。眾人看著已經堆滿兩個院子與小庫房的紅木箱子都是暗暗咋舌,俞家大姑娘果然是高嫁了,這少說也要六十四抬罷? 這一天俞菱心也收到了齊氏從江州寄過來的回信,果然是寫了幾幅百年好合之類的親筆字畫做添妝之禮,同時書信里很不委婉地表示自己太窮了,沒有錢再給她送嫁,就不來京城了。 俞菱心也很愉快地收了這封信,直接與其他哭窮的書信鎖在一起。 六月十五俞家祭祖,俞老太太在老尚書的靈前落淚了一刻,但也很是歡喜地祝禱了半日,感謝祖宗有靈,庇佑子孫。 六月十六鋪陳,是娘家派人到夫家去布置新房,因著蘇氏并無經驗,俞老太太親自叮囑了溫嬤嬤半日,一定要處處小心。結果還沒出門,就聽外頭稟報,昭寧大長公主府打發了女官過來幫忙,程夫人這個”遠房表姑”會過去走一趟。 于是俞家眾人再次戰戰兢兢又十分輕松地“參觀”了一回公侯之家的鋪陳。原本新房里的木器和帳幕錦緞就都是昭寧大長公主送的,公主府的女官安排布置更是得心應手,處處安排皆十分妥當。 而象征性過去幫忙的程夫人自然在過府之時也跟明華月談天十分愉快,說好今后要讓幾家的孩子多多來往,都當作自家兄弟姐妹一般。 俞菱心自然明白程夫人的心思,只不過她此刻也在沒有什么多余的心神去思考程雁翎與明錦城之間的的未來。 因為六月十七,她今生的大婚之日,馬上要到了。 雖然好像不太應該,也沒有什么必要,但俞菱心還是緊張起了起來。 這種緊張甚至是從六月十六的晚上就開始了,俞伯晟已經為了嫁女兒而告假在家,晚間用膳的時候一家人都在東籬居。 按著傳統自然也有諸般的講究,從酒菜到果品,樣樣都些吉祥話。只是這段晚飯卻吃的異常沉默,荀老太太親自給俞菱心夾了兩筷子蝦仁,叫她多吃些自己愛吃的,隨即就有些難以抑制的哽咽,便勉強轉了頭。 俞伯晟則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同樣給女兒夾了兩筷子菜,之后又給母親也夾了菜,之后就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俞菱心勉強笑笑,想說些請祖母和父親保重的話,但對上父親越來越紅的眼睛,竟也有些哽住。 旁邊蘇氏與俞蕓心吃的尷尬,也只好放輕動作,幾乎不出聲音。 這一頓飯艱難進行了足足兩盞茶時間,最終還是剛剛八歲的俞正樺小聲去問身邊的堂兄俞正杉:“大哥,大jiejie要嫁個壞人嗎?” “噗……”蘇氏剛無聲入口的一口湯直接就噴出來了,“樺哥兒胡說什么!” 俞正樺無辜地望向母親:“那祖母和爹爹為什么那么難過呀?” 到底是童言無忌,俞老太太不由笑了,俞菱心和俞正杉也都笑了,俞正杉摸了摸小堂弟的頭:”不是,祖母和大伯父就是舍不得大jiejie?!?/br> 俞正樺想了想:”可是,大jiejie要是嫁的好,大jiejie是高興的吧?那祖母和爹爹不高興嗎?“ ”高興,爹爹高興!“俞伯晟嘆了一口氣,又鄭重地望向俞菱心:”菱兒,以后要好好過日子。如果那小子欺負你,爹就跟他拼了?!?/br> 俞菱心忍又了忍,最終還是笑了出來:”爹你可能拼不過他?!?/br> 第110章 六月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