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這話看似平常,然而連明華月在內,所有在場之人都幾乎微不可聞地倒吸了一口氣。 程雁翎的祖母昭寧大長公主是當今宣帝的姑姑,也是當朝最為傳奇的宗親女眷,當年嫁到鎮北將軍府不久便逢北戎開戰,荊陽告急,一旦失守便危及玉龍關,駙馬領兵在城外交戰,昭寧公主親自在城樓督戰,擂鼓助威,誓死不退,愿與荊陽同存亡。 這樣一位英名烈性的大長公主,發起脾氣來是要直接上殿罵皇帝的,天下誰敢惹她? 俞菱心忍不住側目去看了一眼荀澈,他俊秀的面孔上是她熟悉的隱忍平靜,望著她的目光里滿是心疼。 她便有些受不住他的眼光,再次微微垂目,同時心里熱熱的好像有什么要溢出來。 鎮北將軍程廣陵,是他為她請的,還拿著俞老太太娘家那一點族親的身份,算做了女方媒人。 就憑這一點,天下還有誰能質疑他們的婚事?莫說荀老太太,便是中宮文皇后,當今宣帝,也不敢輕易去招惹昭寧大長公主。 而今日程雁翎“順便”過來,大約也是他安排好的罷? 這樣大的面子、這樣多的力氣,就是為了讓她少受幾句閑言碎語…… 有那么一瞬間,她也很想嫁了。 從慈德堂出來,程雁翎還是先告辭回府了,明錦柔也相送而去。 俞菱心這個時候多少有些遲疑,作為荀家未來的兒媳婦,還沒進門就給太婆婆造成一次如此難堪的當眾尷尬。 雖然她知道這是荀老太太自己作的,出手之人又是程雁翎,但畢竟打了荀老太太的臉,身為兒子的文安侯臉上也不好看。 想著荀南衡離開慈德堂之時難看的臉色,俞菱心就猶豫著是不是自己也應該一起告辭, 明華月卻直接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沒事,這樣情景以后怕是還有。孩子你又什么也沒說,侯爺臉色不是向著你,還是過來喝個茶說說話罷?!?/br> 俞菱心只好應了,于是一齊回到長房花廳玉竹堂的便是荀南衡夫婦,荀澈荀瀅,以及俞菱心。 五人落座之后,居然也有片刻的凝重,因為荀南衡的臉色始終不曾緩和,而在慈德堂里就沒說過話的荀澈也一直沒有開口。 荀瀅看看父親和哥哥的臉色,也有些惴惴的,但想了想,還是先望向俞菱心:“慧君jiejie,你剛才氣著了吧?“ ”這個——“俞菱心沒想到荀瀅會這樣問,而且因為在玉竹堂里眾人還沒說過話,此言一出,連荀南衡夫婦帶荀澈就都望向她。 稍一猶豫之后,俞菱心還是決定做一個賢惠善良又優秀的未來兒媳婦,于是誠懇地點了點頭:”嗯,生氣,我剛才簡直氣死了?!?/br> ”慧君——“荀澈神情不由一頓,俞菱心有多能忍耐,他最知道的。 ”但你知道我最生氣是什么嗎?就是今日茶會上,錦柔說你最近學會做了特別好吃的酥酪,“俞菱心已經自己續道,神色越發誠懇鄭重,”瀅兒你什么時候給我單獨做一盒子當獨食,我就不生氣了?!?/br> ”這孩子……“明華月不由失笑,荀瀅也笑了,連荀南衡臉上也有些松動神色。 荀老太太今日縱然叫程雁翎頂了回去,但那羞辱俞菱心父母的言語也實在傷人,俞菱心看著輩份、看著禮法,當然可以忍氣說一句不介意,可誰又能不知那是面子話。 倒不如這樣,半真半假說出來,甚至明確提出一個”補償“,看似是冒失無禮,其實正是玩笑著揭過此事,叫一家人心里真正不留芥蒂。 “好,我今日就給jiejie做!”荀瀅立刻笑著應了。 “嗯。孩子你受委屈了?!边@時荀南衡終于開口,“回頭,送你一個點心鋪?!?/br> 俞菱心想也不想便一口應了:“好呀!多謝侯爺!“ 玉竹堂中的氣氛至此終于徹底輕松下來,再度說笑吃茶一回,俞菱心便告辭而去,荀澈想要相送,出門時卻被父親叫住。 俞菱心此時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也不敢多想先前一次次車中相見,荀南衡與明華月到底知道多少,當下便乖乖自己回家。 路上回想這一日的風波與折騰,也覺得有意思的很,對于齊珮與荀湘的性情,荀老太太的執拗和愚蠢,以及程雁翎的英俠作風等等,都很有幾分慨嘆。 至于最后文安侯說什么給她一個點心鋪,只是當作一句玩笑,隨便就拋到了腦后。 然而俞菱心完全沒想到的是,幾日之后,一紙契書真的送到了她手中。 品香齋,京中生意最好的點心鋪之一。 居然成了未來公公送給她的添妝,而且,還是荀某人親自送來的。 第101章 添妝 相見之處仍舊是在晉國公府, 因著荀家與朱家的官司還在大理寺糾纏不休,而荀滟的喪事也沒有過百日,玲瓏文社在年后重開之后就暫改為每月一社在晉國公府, 由明錦柔出頭cao持。 二月初十是為天旭十四年的第一社, 那些在家族立場上仍舊想試圖保持中立、不想在荀朱兩家之間站隊的便有些猶豫, 不大想讓家中姑娘繼續參與。 但在荀澈的授意下,明錦柔預備帖子的時候還加上了一句“順便為端儀縣主接風”, 這就不啻于一塊明晃晃的金字招牌, 不管那些想要持中的家族到底有多少顧慮, 也沒有人真的愿意, 或是敢于錯過給程雁翎“接風”的茶會邀請。 于是到得二月初十那日, 前往晉國公府參加玲瓏文社的姑娘人數,居然比先前的還要多。俞菱心身為司社,自然也在其中。 只不過這一次的文社籌備,終于沒有再讓俞菱心費心了, 一方面是荀瀅經過這大半年的cao練學習,于庶務之事也比先前強了不少,另一方面便是齊珮和荀湘也都主動提出可以幫忙。想著在外人面前的姿態與立場, 明錦柔也沒有完全拒絕。 所以十分難得的,俞菱心可以輕輕松松地前往晉國公府赴會,不用cao心一點雜事。 自然,非常不意外的, 她一到晉國公府就被飛花直接領去了明錦柔的青虹軒小書房, 收到了今生的頭一份添妝, 不是來自與祖母和父親,也不是其他的娘家親眷,而是未來的,公公。 “品香齋?這也太貴重了罷?”俞菱心看著那契書,猶疑著不敢收下。 京中有名點心鋪子一共就只有那么五六家,品香齋雖然論名頭比不上蒲葦記、八珍閣等幾家傳承百年以上的老字號,但生意也是十分紅火。光看店鋪的位置在東城榮安大街,便知這鋪子的價值至少三四千兩。 這樣的手筆實在是太大了,要知在女子的嫁妝當中,最最要緊的便是田地與店鋪,都是能生息吃用的資本。 木器瓷器、首飾衣料那些雖然看著好看,穿用光鮮,到底是會損耗的,且不拘價值幾百幾千,不到了敗家抄家的地步,誰也不會去典當換現銀。 所以女子出閣之后到底手頭寬泛不寬泛,還是看嫁妝里頭陪送多少能生財的資本。像品香齋這樣的鋪子,莫說俞家現在這樣的人家,便是昌德伯府嫁齊珮,甚至將來文安侯府預備荀瀅出閣,最多陪送兩個到四個,那就很是體面也很實惠了。